<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用于傳送電子元件的托板和利用該托板制造電子元件的方法

文檔序號:7538823閱讀:31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用于傳送電子元件的托板和利用該托板制造電子元件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傳送電子元件的托板和利用該托板制造電子元件的方法,該托板用于傳送具有多個引線端的電子元件。
背景技術
作為傳送托板的例子,公知的是傳送帶,其具有用于確認電子元件位置的工件置位部,將它固定在電子部件的周圍,并且連續地設置在其傳送帶上;該工件置位部有沿具有多個引線的電子元件旋轉方向的定位部;并且它配置為由粘合帶緊緊固定。
此外,根據作為傳送托板的另一個例子的用于傳送壓電振動器的托板的例子,具有引線端的密封端子的一個端部由安裝在傳送托板上的彈簧固定。具有固定外部引線的傳送托板通過加熱工序和真空工序被傳送和定位,并且進行接合工序、調整頻率以及密封操作或類似操作。
然而,近年來,隨著電子元件的小型化,電子元件的各種特性、精度和可靠性越來越重要,常規傳送托板存在各種問題。下面將借助壓電振動器6的制造工序對這些問題進行描述,如圖31所示為例,該壓電振動器6具有沿一個方向的多個引線端。
1.壓電振動器的大多數制造工序都需要對具有引線端的密封端子1進行對齊(alignment),這使得在所需的每次工序中都必須提高對齊精度并且必須滿足所需精度。
2.在包括加熱工序的壓電振動器的制造工序中,通過讓用于傳送托板的材料的耐熱性以及在加熱工序中傳送托板與其它制造夾具之間的線性膨脹系數的差異較小,所以因線性膨脹系數的差異小而導致托板對齊出現誤差是必然的。
3.在加熱的真空中對金屬制圓柱底管狀體的密封管5的密封的工序中,必須防止在真空中因出現產生氣體而引起的不利影響。
4.在制造壓電振動器的多個工序中,必須滿足耐磨性,能夠經受重復進行制造裝置之間的對齊操作和傳送。
在制造壓電振動器的情況下,上述傳送帶存在下面的問題1.定位精度工件置位部的尺寸限定為分別比壓電振動器6的長度和寬度大10到100μm的尺寸。然而,由于限制了工件置位部的尺寸精度,所以要考慮引線框的處理精度、工件置位部的彎曲處理精度和壓電振動器6的外部精度。此外,由于增加了多個處理公差,那么應該使工件置位部的尺寸加大,從而滿足所需的高精度。
2.旋轉精度將外部引線3向工件置位部按壓,壓電振動器6的位置沿旋轉方向調整。然而,在從密封端子1突起的位置一對外部引線3彼此之間的距離比壓電振動器6的外徑小很多,這樣當外部引線部3安裝在工件置位部上而且它的位置不能調整時,在這對外部引線3彼此之間的距離的基礎上,壓電振動器6本身只依靠它自身的重量或者下部的吸附作用而產生的力是不能旋轉的。此外,外部引線3是可因大約幾十克的負載而變形的塑料,這樣通過外力來調整外部引線3的旋轉精度會導致外部引線3變形。
3.工序準備工作的用途在完成壓電振動器6的工序之后,在下一工序中進行移除操作,傳動帶的滾動結束。使用傳動帶的工序限制為一個,并且傳動帶的使用也受到限制。
4.加熱真空工序的用途在具有加熱真空的工序中,利用粘合帶來固定壓電振動器6。因此,粘合帶的材料限制為不能產生外部氣體的一種材料,并且當使用傳送帶時存在問題。
5.傳送帶的尺寸傳送帶的材料是像磷青銅這樣的金屬,并且金屬板經過壓床或類似機械的彎曲處理。由于外部引線3安裝在彎曲的工件置位部上,所以應該在測量電特性或類似特性的工序中進行絕緣。
另一方面,在圖32所示的常規壓電振動器51的傳送托板中,外部引線3的一端由附著在托板上的固定片簧52固定;托板通過加熱工序和真空工序來對齊;并且進行接合工序,以一定的頻率清理焊縫以及進行密封操作或類似操作。這存在下面的問題1.由于每個外部引線3都通過固定片簧52夾在上部和下部板上,所以壓電振動器的對齊精度取決于用于限定所要夾的外部引線3的位置的夾具精度。
2.由于每個外部引線3都由固定片簧52夾住,所以傳送托板51的形狀制成容納固定片簧52的復雜形狀,并且傳送托板51通過塑料模塑法或類似方法制成。這樣,外部引線3的位置取決于模塑的精度。
3.由于傳送托板通過塑料模塑法或類似方法制成,所以存在的問題就是因氣體的產生而在加熱的真空中出現不利影響。
如上所述,進料裝置不需要其它對齊精度的工序,然而,常規的傳送托板不足以在通過使對齊精度和旋轉精度較高的多個工序中使用,而且這在多個工序中存在確保傳送托板的運行的問題。

發明內容
考慮了前面的問題并且為了保證在一個方向上具有多個引線端的電子元件的各種特性、精度和可靠性而形成本發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子元件的傳送托板,其對應于在制造工序中各種電特性的加工工序、加熱工序、以及測量工序所必需的高精度對齊、加熱和真空,以及利用該傳送托板制造電子元件的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可利用下列裝置。
在第一發明中,在用于對齊沿一個傳送方向具有多個引線端的電子元件的傳送托板中,該傳送托板形成為在長側面的一個側面上具有多個切口部的矩形薄板形;至少兩個切口部形成為一對;切口部的寬度大致與電子元件的引線端的直徑相同;一對切口部的間距大于電子元件的寬度。
根據第一發明的構造,傳送托板形成為在長側面的一個側面上具有多個切口部的矩形薄板形,并且至少兩個切口部形成為一對。通過夾住大小大致與引線端的直徑相同的切口部之間的電子元件,電子元件被粘合且固定,從而防止電子元件離開傳送托板。
根據在傳送托板的一個側面上形成多個切口部的方法,該切口部能夠很容易形成,例如,通過利用通用高精度加工機器、像切塊機和切片機,其能夠實現幾微米的加工精度。通過將切口部之間沿一個方向的多個引線端夾住,能夠滿足高精度對齊引線端的對齊精度要求。
這對切口部的間隔大于電子元件的寬度,這樣通過在較寬位置處調整引線端的轉動角及其位置能夠提高電子元件的轉動角的精度。
接著,立刻就能夠毫無困難地集中移動分離的電子元件,并且由于傳送托板的形狀簡單、即矩形薄板,所以能夠很容易地安裝和拆卸傳送托板,并且能夠很容易進行和穩定對齊傳送托板。因此,傳送托板適于自動化。此外,通過將引線端從切口部移走,每個傳送托板能夠很容易更換并且能夠很容易重新使用。
在具有第一發明的構造的第二發明中,傳送托板的矩形薄板的厚度大于電子元件的引線端的直徑;并且傳送托板的矩形薄板的厚度至多是引線端的直徑的兩倍。
根據第二發明的構造,傳送托板的矩形薄板的厚度大于電子元件的引線端的直徑,它具有矩形薄板所需的強度,并且至多是引線端的直徑的兩倍。從而,該厚度尺寸與引線端的直徑之差至多是引線端直徑的一半,與電子元件的方向相對的厚度相反。因此,第二發明適于在尺寸上需要加工處理的制造工序,其中該尺寸和電子元件的方向相對的引線端的直徑大致相同。
在具有第一或第二發明的構造的第三發明中,傳送托板的矩形薄板的至少一個拐角位置的外形與其它拐角位置的外形不同。
根據第三發明的構造,傳送托板的矩形薄板的至少一個拐角位置的外形與其它拐角位置的外形不同,這樣,在對齊操作和制造裝置之間重復傳送電子元件的多個工序中,以及在重復地重新使用傳送托板的情況下,能夠識別托板的方向和狀態。
在具有第一到第三發明的任一構造的第四發明中,用于對齊電子元件的傳送托板的材料是陶瓷。
根據第四發明,由于托板的材料是陶瓷,所以能夠在維持多個切口部的位置精度的多個切口部中保持絕緣,并且托板能夠用于要求絕緣的工序中。此外,由于托板由陶瓷制成,所以托板也優選用于需要耐熱性的工序,該工序包括許多加熱工序,并且長的壓電振動器制造工序還需要耐磨性,其能夠經受對齊操作以及在制造裝置之間重復進行的傳送。
在具有第一到第四發明的構造的第五發明中,用于對齊電子元件的傳送托板的材料是氧化鋯系的陶瓷。
根據第五發明的構造,托板的材料是氧化鋯系的陶瓷,這樣,由于在加熱工序中托板和其它制造夾具之間的線性系數差減小,所以因線性系數差能夠使得托板對齊誤差最小化。因此,在加熱工序中該托板優選用于需要與制造夾具具有相對對齊精度的工序中。
此外,該托板抗彎曲力和震動力,并且具有很好的表面光滑度。因此,能夠得到穩定地自動傳送和自動供應電子元件,并且對齊穩定性很好,本托板優選用于小型傳送托板。
第六發明是利用根據第一到第五發明的任一個傳送托板來制造電子元件的方法。電子元件的引線端形成在夾住電子元件的引線端的托板上。
根據第六發明的方法,通過在具有高精度的傳送托板上形成引線端,其中該引線端具有改善的電子元件位置和轉動角精度,能夠得到引線端的形成精度和穩定性。
利用第六發明方法的第七發明是制造電子元件的方法,其中通過將接觸端子與傳送托板夾住的電子元件的多個引線端子接觸來進行電測試。
根據第七發明的方法,以高精度進行電子元件制造工序中多個引線端的對齊,并且本方法優選用于同時且集中測量許多不同的電特性或類似特性并且在每單位很短的時間內進行測量的情況下。
利用第六發明的第八發明是制造電子元件的方法,其中將傳送托板夾住的電子元件的多個引線端加到將要接合到引線端的多個外部電極端子上,所形成的引線端的位置和精度被轉換(transcribed)使得將電極端子接合到引線端。
根據第八發明的方法,通過被傳送托板夾住的電子元件的多個引線端加到將要粘合到引線端的多個外部電極端子上,并且在轉換所形成的引線端的位置和角度的同時將電極端子粘合到引線端,能夠立刻沒有困難地集中傳送并移動分離電子元件,并且能夠很容易在傳送托板上以高精度對引線端進行對齊且很容易以高精度穩定。因此,本方法適于自動化。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電子元件的傳送托板以及利用該托板制造電子元件的方法,從而相應于高精度對齊,加熱和真空確保電子元件的各種特性、精度和可靠性,其中高精度對齊、加熱和真空是在電子元件的制造工序中各種電子特性的加工工序、加熱工序和測量工序中所必須的,該電子元件在一個方向上具有多個引線端。


圖1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制造工序的流程圖;圖2是用于描述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的傳送托板的示意性透視圖;圖3是用于具體描述圖2的壓電振動器的傳送托板的示意性透視圖;圖4是固定在第一實施例的傳送托板的矩形薄板上的密封端子的示意性放大透視圖;圖5是固定在第一實施例的傳送托板上的密封端子的示意性總透視圖;圖6是用于描述壓電振動片安裝夾具和傳送托板的對齊的示意性透視圖;圖7是示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電氣測量的實現的示意性透視圖;圖8是固定在第一實施例的傳送托板上的壓電振動器的示意性總透視圖;圖9是用于第一實施例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的引線框的示意性透視圖;圖10是用于描述圖9的引線框的示意性平面圖;圖11是圖10的引線框的部分A的放大透視圖;圖12是圖10的引線框的部分B的放大透視圖;圖13是用于描述圖10的引線框的部分B的放大平面圖;圖14是示出一個狀態的示意性透視圖,該狀態是第一實施例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由樹脂模塑在引線框上。
圖15是用于描述將外部引線接合到引線框的工序的示意性透視圖;圖16是用于描述第一實施例的電氣測試的實現的示意性透視圖;圖17是用于描述第一實施例的接合工序的示意性截面圖;圖18是用于描述第一實施例的接合工序的示意性截面圖;圖19是用于描述將外部引線與第一實施例的托板分離的工序的示意性透視圖;圖20是用于描述在第一實施例的接合工序中的完整形狀的示意性透視圖;圖21是第一實施例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的樹脂模塑構造的示意性截面圖;圖22是第一實施例的由樹脂模塑在引線框上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的示意性透視圖;圖23是用于描述第一實施例的樹脂模塑構造的示意性平面圖;圖24是用于描述圖23的樹脂模塑構造的示意性平面圖;圖25是用于描述第一實施例的引線框的切口部的示意性透視圖;圖26是用于描述第一實施例的電氣測試的示意性透視圖;圖27是用于描述圖26的示意性放大透視圖;圖28是一個示意性模式框,其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音叉式石英晶體振蕩器的構造的一個例子;圖29是一個示意圖,其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便攜式信息單元的方框圖的一個例子;圖30是一個示意圖,其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電波時鐘的方框圖的一個例子。
圖31是用于描述壓電振動器的示意性透視圖;圖32示出壓電振動器的常規托板的透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將參考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描述。
圖1簡要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制造方法的流程圖。為了理解該實施例,下面將描述下列工序1.壓電振動器的制備工序通過切割和拋光由壓電材料形成石英晶體片。用作壓電振動器的每個石英晶體片所需的電極膜形成在其每個前表面和后表面上以形成壓電振動片。壓電振動片接合到安裝在壓電振動器的傳送托板的每個密封端子。為完成的壓電振動器制備傳送托板,每個振動器密封在密封管中。
2.引線框的制備工序制備具有電極端子的引線框,電極端子將被接合到壓電振動器的外部引線。
3.將外部引線接合到電極端子的工序將每個壓電振動器的外部引線接合到具有電極端子的引線框上。
4.樹脂模塑工序
引線框上的每個壓電振動器由利用預定材料的樹脂模塑制成,以形成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
5.電極端子部切割工序每個電極端子部被插入到凹槽中并且在電極上進行焊接。接著將每個電極端子部從引線框上切割下來,虛擬(dummy)端子留在引線框上。
6.電氣測試工序使電接觸端子與引線框上的每個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接觸,從而在電氣測試時其與引線框電氣隔離。
通過這些工序每個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作為一個產品完成。
將根據每個上述工序對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的制造方法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壓電振動器的制備工序圖2到5示出根據本實施例的示意性透視圖,用于描述壓電振動器的用于安裝密封端子的傳送托板的例子。圖2是示出整個傳送托板的示意性透視圖。圖3是用于具體描述圖2的傳送托板的局部放大透視圖。圖4是示出固定在傳送托板的矩形薄板上的密封端子的狀態的局部放大透視圖。圖5是示出固定在傳送托板上的整個密封端子的狀態的示意性透視圖。
圖6也是用于描述壓電振動片安裝夾具和傳送托板的對齊的示意性透視圖。圖7是用于描述本實施例的電氣測量的實現的示意性透視圖。圖8是本發明的固定在傳送托板上的整組壓電振動器的示意性總透視圖。
在壓電振動器的制造工序中,用于壓電振動器的傳送托板用作密封端子1的對齊和傳送裝置,該壓電振動器具有安裝到其上的密封端子1的外部引線3。
如圖2所示,根據本發明的壓電振動器的傳送托板10為矩形薄板狀并且具有沿著其長側的多個切口11。如圖3所示,設置有至少兩個切口對。切口11的寬度A一般等于外部引線3的直徑B。切口11的間隔C大于密封端子1的外徑D。
例如利用通用的精密加工機、像具有幾μm處理精度的切粒機沿傳送托板10的一個側面形成多個切口11。每對外部引線3都插入到切口中用于固定,從而以高精度得到根據本發明的工序所需的傳送托板10的形狀以及多個切口11和外部引線3的位置。
如圖4所示,每個外部引線3的寬度稍小于多個切口11的每個間隔的寬度,并且外部引線插入到切口中,以壓合或接合的方式固定。
在本實施例中,傳送托板10的形狀精度、切口11的寬度精度和切口11的累積節距精度在5μm的范圍內。圖3所示的切口11的寬度A通常等于外部引線3的直徑B。前者的寬度是0.16mm而后者是0.18mm。一對切口11的間隔C是1.5mm。密封端子1的外徑D是1.1mm。內部引線2之間的間隙E是0.3mm。一對切口11的間隔C大于密封端子1的外徑D并且是0.3mm的內部引線2之間的間隙E的5倍。這能達到內部引線2的轉動角被控制為外部引線3的轉動角的1/5的精度。
這確保了密封端子1的外部引線3和內部引線2在傳送托板10中的位置非常精確。該精度處于由精密加工機提供的高精度等級。
傳送托板10由陶瓷材料形成,其能夠保持多個切口11的位置精度以及多個切口11之間的電氣絕緣性,從而使本實施例的內部引線2電氣隔離。該材料優選用于測量工序以通過向壓電振動片4施加驅動電壓而得到預定頻率。
如圖5所示,傳送托板10能夠容易地同時一起運送和移動附著于傳送托板的各個密封端子1。矩形薄板的簡單形狀也有利于傳送托板10的拆卸。根據本實施例的傳送托板10容易定位且容易穩定并且適于接合工序的自動化。傳送托板10也很耐磨,足以承受重復的對齊工作以及在制造單元之間的傳送。在加熱期間和真空中可以采用傳送托板10。對于壓電振動器的傳送托板10,傳送托板10還優選用于壓電振動器的多個制造工序中。
如圖4所示,外部引線3具有向外的中心部3a。形成具有切口間隔寬度11的外部引線3并將其插入到切口中。外部引線的轉動角和托板中多個槽的高位置精度使得外部引線形成為具有所需的彎曲。這使得對于接合所需的中心部的位置精確。
如上所述,密封端子1里面的內部引線2以高精度附著于用于壓電振動器的圖5所示的傳送托板10。如圖6所示,具有精確附著于其上的內部引線2的傳送托板10與其上設置有壓電振動片4的安裝夾具12對齊。使內部引線2與壓電振動片4接觸。加熱之后,壓電振動片4接合到內部引線2。
在為獲得上述預定頻率而進行頻率調整的工序中,外部引線3附著于傳送托板的壓電振動器的傳送托板10通過加熱爐。如圖7所示,接著在真空中將傳送托板10加在其上設置有測量端子13的測量模塊14上,并且使測量模塊14與壓電振動器的密封端子的外部引線3接觸。將驅動電壓施加到壓電振動片4以重復獲得用于頻率調整的預定頻率。通過壓合將密封管5蓋在每個密封端子1上。密封管5的外徑是1.2mm。這樣,壓電振動片4就被密封而在內部形成真空。如圖8所示,這提供了在壓電振動器的制備工序中附著于傳送托板10的完整的壓電振動器6。
引線框的制備工序圖9到13是根據本實施例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的引線框的示意性透視圖。引線框具有電極端子和形成在其上的虛擬端子,其中壓電振動器6的外部引線3被接合到示意性示出的引線框。圖14是根據本實施例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的引線框的示意性透視圖,引線框由樹脂模塑而成。圖15是用于描述將外部引線接合到引線框的工序的示意性透視圖。圖16是用于描述本實施例的電氣測試的實現的示意性透視圖。
引線框是與將外部引線接合到電極端子的工序、樹脂模塑工序、電極端子部切割工序和電氣測試工序中每個工序密切相關的重要元件,每個工序將在后面描述。下面將具體描述引線框的制備。
圖9是根據本發明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的引線框20的示意性透視圖。
圖9中,附圖標記22表示側壁。一對側壁22位于引線框20兩側。定位孔21用于承載和定位引線框20。引線框20在引線框20的縱向具有一個或多個定位孔21。該對側壁22之間存在分隔條23。分隔條23橋接在該對側壁22之間并且構成引線框20的基本結構。定位孔21設置在每對分隔條23之間。
圖10是圖9的引線框的平面圖。圖10中,框架區26是由一對側壁22和橋接在該對側壁22之間的分隔條23劃分出的區域。在由側壁22和分隔條23劃分出的框架區26中有多個以預定間隔設置的第一引線部24。第一引線部24從分隔條23伸出。設置有第一引線部24的每個間隔稍大于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的外部寬度,這將在后面描述。在同一個框架區26中,以與多個第一引線部24相同的間隔設置多個第二引線部25。第二引線部25面向第一引線部24并且從分隔條23伸出。多個第一引線部24和多個第二引線部25都跨接引線框20設置。多個第一引線部24和多個第二引線部25沿引線框20的縱向彼此相對。
本實施例的引線框20例如通過壓力加工由0.15mm厚的平板材料形成側壁22、第一和第二引線部24、25并在這些元件的每一個上都進行預定的彎曲加工而形成。平板材料由含鐵的合金如42合金這樣的導電材料制成。
在由側壁22和分隔條23劃分出的框架區26中,只有第一和第二引線部24、25如圖10設置,沒有框架用于單獨的引線部。框架區26作為占有大面積的區域并且有可能占有框架區26內部的大部分空間。
圖11是圖10的部分A的放大透視圖。圖11中,從分隔條23伸出的多個第一引線部24具有彼此連接的相鄰端頭。在結果得到的端頭連接的中心部形成有第一凸出部分27。第一凸出部分27具有進一步形成的垂直部分。第一引線部24的端頭和端頭連接的中心部處的第一凸出部分27隨后經歷制造工序并且作為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的虛擬端子,這將在后面描述。
多個從分隔條23伸出的第二引線部25的每一個都具有面向第一凸出部分27形成的第二凸出部分28。與多個第一引線部24不同,多個第二引線部25的每一個都具有獨立形成的相鄰的第二凸出部分28。第二凸出部分28具有進一步形成的垂直部分和水平部分并且彎曲得像曲柄。獨立形成的相鄰的第二凸出部分28隨后經歷制造工序并且作為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的電極端子,這將在后面描述。
下面將參考圖12對本實施例的引線框20進行描述。圖12是圖10所示的引線框20的部分B的放大平面圖。
如圖12所示,第一引線部24在具有這些引線部之間的框架區26的引線框20的縱軸上面向第二引線部25。形成多個通孔29與連接第一引線部24和第二引線部25的中心的中心線上的每個第一引線部24和第二引線部25對應。通孔29設置在引線框20的縱向上。通孔29還設置在分隔條23與第一引線部24的交叉處以及分隔條23與第二引線部25的交叉處。
如上所述提前設置多個通孔29,這是因為在隨后電極端子部切割工序中具有至少小于通孔29的直徑的狹縫的切割以孔29為端點。
如果切割具有封閉端的狹縫,則封閉端上的切割工具就要承受局部負荷,這會影響切割工具的使用壽命并且導致難以進行連續的狹縫切割操作。因此,如果狹縫在引線框20的第一引線部24的端頭的中心部之間被切割那么就設置通孔29。這會導致可能連續切割狹縫而切割工具上沒有局部負荷。當描述隨后電極端子部切割工序時將在后面再次對狹縫切割操作進行描述。
因此,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特征在于具有是其長度的1/3到1/5的寬度。如圖14所示,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沿引線框20的縱向并且跨引線框20的寬度設置。因此,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能夠以高密度的矩陣設置在引線框20中。
在將電極端子33接合到本實施例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的引線框20上的外部引線3的工序中,外部引線3設置在與引線框20上的電極端子33相同的位置,如圖15所示并且如后面將要描述的。因此,多個外部引線3同時通過用作傳送托板的傳送托板10的單次對齊就以高密度對齊。外部引線3平鋪在接合電極端子33上并接觸用于接合。因此,外部引線3能夠以高精度并且以穩定的方式同時被接合到引線框20上的電極端子33。
在根據本實施例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的引線框20的樹脂模塑工序中,空腔通過平面彼此連接,如圖14所示并且如后面將要描述的。因此,相鄰的空腔沿側壁22的縱向,并且第一和第二引線部24、25沿側壁22的方向。這樣設置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具有良好的空間效益。一個澆道設置在分隔條23上并且包括設置在第一引線部和第二引線部之間的注模口。從而,每個空腔都具有一條具有最小長度的線,并且空腔在外形最小而又沒有浪費框架的分隔條23上具有最大密度。在引線框20上還設置有包括具有最大樹脂利用率的構造的模具。
第一和第二引線部24、25和空腔的縱向是側壁22的方向,壓電振動器沿分隔條23的方向設置。這允許在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的對失調不敏感的縱向上出現模具中心失調,而通常模具中心失調出現在側壁22的縱向上。因此,可以設置樹脂模塑結構,它能夠消除在切割引線框20上的第一和第二引線部的工序中由于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的中心失調而引起的樹脂碎屑。
根據本實施例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的引線框20因具有作為端點的通孔29的狹縫30而使得引線框20在電極端子33部的切割工序中免受熱變形,這將在后面描述。這是因為其中具有狹縫的表面的膨脹被狹縫30吸收。
在根據本實施例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的引線框20的電氣測試工序中,如參考圖16將在后面描述的,每個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都具有雙向端子一個端子充當電極端子33而另一個是電氣完全隔離的虛擬端子32。在整個引線框20上呈高密度的矩陣中,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可以設置在具有最小結構且沒有浪費框架的分隔條23上。在電氣測試測量模塊中使最大可能數量的電接觸端子35與引線框20上的壓電振動器接觸。
如上所述,通過上述方法,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的引線框20能夠滿足在將外部引線3接合到電極端子33的工序中對齊所需的定位精度、消除樹脂模塑工序中的樹脂碎屑、保持具有較高空腔密度且不使樹脂模塑模具復雜化的模塑精度、避免切割工序中引線框變形并且在電氣測試工序的電氣測試中測量引線框上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
圖15是用于描述本實施例的接合工序的概括示意性透視圖。圖17和18是用于描述如圖15所示的將外部引線3和引線框20接合工序的示意性截面圖和透視圖。圖19是用于描述根據第一實施例將外部引線3與托板10分開的工序的示意性透視圖。圖20是用于描述第一實施例的接合工序中完整形狀的示意性透視圖。
如引線框制備工序中所描述的,當概述引線框20的構造時,多個第一引線部24和多個第二引線部25設置在圖12所示的框架區26中。第一引線部24在適當的間隔處從分隔條23伸出。第二引線部25面向第一引線部并在同樣的間隔處伸出。第一引線部24具有連接到中心部的變型第一凸出部分27的相鄰引線部。第二引線部25具有分成兩部分的端頭以形成第二凸出部分28。第一凸出部分27具有形成的垂直部分,該部分在狹縫30切割之后作為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的虛擬端子32,如圖13所示并且將在后面描述。分成兩部分的第二引線部25端頭的第二凸出部分28彎曲成具有垂直部分和水平部分的曲柄。第二凸出部分28經過隨后的制造工序并作為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的電極端子33。分隔條23相對于矩形薄板在寬度上有盈余,該薄板用作傳送托板10并用作設置用于樹脂模塑的澆道的應用。與常規的引線框相比,引線框20在切割后面所述的狹縫之前具有較高的強度和較高的硬度。保持了虛擬端子32和電極端子33的形狀和位置精度。
如圖17所示,虛擬端子32具有水平伸出的部分32a和從部分32a垂直伸出的部分32b。虛擬端子32對面的電極端子33具有從引線框20的分隔條23水平伸出的部分33a、從水平伸出的部分33a垂直伸出的部分33b和從垂直伸出的部分33b的上端水平伸出的部分33c。水平伸出的部分33a和32a配置為下部電極端子33a、32a,其在樹脂模塑之后將連接到安裝襯底上的外部電極。
在接合工序中,壓電振動器6設置在框架區26中,其中框架區26是引線框20上的用于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布局的一個區域。壓電振動器6被適當對齊并且外部引線3放置在引線框20上的上部端子33c上。接著外部引線3和上部電極端子33c由下部接合電極36接收。外部引線3和上部電極端子33c容納在上部電極37和下部電極36之間并且為了接合而施加電壓。
如圖15所示,多個定位孔21等間距地設置在引線框20的側壁22上。將引線框20定位銷(未示出)設置成在引線框20定位夾具上等間距地伸出。銷對應于引線框20上的多個定位孔21。通過將定位銷插入到引線框20的多個定位孔21中而將引線框20與側壁22對齊。
接著將壓電振動器6設置在引線框20上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布局的框架區26中。
為了理解,在單獨移動常規壓電振動器6的方法中,難以對齊外部引線3的轉動角、與外部引線3電氣連接的接合點3a和外部引線3的切割端的位置。因此,需要準確對齊這三點。
換句話說,常規方法存在的問題就是不能適當進行三個對齊并且不能實現接合。這三個對齊包括一對兩個外部引線3相對于一對兩個上部電極端子33c的轉動角差,上部電極端子33c的接合點、彎曲的外部引線3和上部電極端子33c的中心部之間的接合點3a所需的對齊,以及壓電振蕩器6的圍線和上部電極端子33c之間的外部導線3的端部和的對齊。
本實施例中,通過利用傳送托板10作為對齊裝置將外部引線3與引線框20對齊,該托板10確保壓電振動器6的外部引線3的轉動角和位置精度。
如圖15所示,傳送托板10的對齊參照物設置在引線框20定位夾具上以固定傳送托板10和引線框20的位置。傳送托板10的對齊參照物與引線框20上的定位銷(未示出)一樣。通過使傳送托板10與傳送托板10上的定位參照物接觸而使傳送托板10上的參照物與引線框20上的相同參照物對齊。
具有為固定而插入到其中的外部引線3的傳送托板10滿足準確對齊所需的傳送托板10的形狀精度和定位精度,如前面壓電振動器的制備工序中所述的。換句話說,
1.傳送托板10的形狀精度與由前面所述的精密加工機所得到的精度等級相同,從而確保密封端子1的外部引線3的位置精度。
2.從圖3所示的密封端子1伸出的內部引線2的間隙E小于壓電振動器6的密封端子1的外徑D。與此相比,設置為固定外部引線3的切口11的間隔C大于前面所述的密封端子1的外徑D。從而對齊了外部引線3的轉動角和中心接合點3a的位置。
3.與外部引線3接觸的引線框20具有較高的防變形剛度以及較高的精度。從而通過將定位導引銷等插入到使引線框20定位的多個定位孔21中來得到對齊精度。在將外部引線3接合到電極端子33的工序中,滿足了外部引線3和電極端子33之間穩定接合的要求。
4.此外,虛擬端子32和電極端子33沿與壓電振動器6相同的方向設置。從而容易使傳送托板10和引線框20對齊并且傳送托板10優選用于利用傳送工具等的機械加工中。
如上所述,傳送托板10可以用于三個對齊,這三個對齊包括外部引線3的轉動角、例如與外部引線3電氣連接的接合點這樣的外部引線3的中心點3a和外部引線3的端部切割端點。
可以采用適于將外部引線3和壓電振動器6與引線框20對齊的裝置而不需要采用利用與壓電振動器的圓柱形側面相對應的切成圓弧的表面這樣的常規方式的裝置。此外,以所需的位置精度對外部引線3的端子進行處理,這有利于減小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的縱向。
以與將壓電振動器6的外部引線3設置在傳送托板10上相同的方式將電極端子33設置在引線框20上,如圖15所示。從而,由引線框20和傳送托板10確保的穩定位置精度可以像現在這樣轉移并且能夠以確定的精度和穩定狀態進行接合制備。
在上述情況下,使下部接合電極36與上部電極端子33c的底部接觸從而與壓電振動器6外部的外部引線3形成電氣連接,如圖17和18所示。通過按壓外部引線3上面的上部接合電極37和下部接合電極36之間的部分并且將電壓施加到上部接合電極37和下部接合電極36而將外部引線3接合到上部電極端子33c。
如圖19所示,將外部引線3和電極端子33接合之后,利用激光裝置38的激光束39照射外部引線3的接合位置和傳送托板10之間的部分,從而實現切割而將壓電振動器6與傳送托板10分開,其通過將引線框20和傳送托板10接合已經包含在傳送托板10中。
壓電振動器6的外部引線3與引線框20準確對齊并且與之接合。接著借助用激光束39照射具有作為參照物的引線框20的外部引線3的切割位置以實現切割。如圖20所示。壓電振動器6與傳送托板10分開。外部引線3的切割位置在壓電振動器6的縱向尺寸上沒有偏差或者在包括偏差的外部引線3的切割精度上沒有偏差,并且以所需的位置精度對外部引線3的端子進行處理。
能夠準確地將壓電振動器6與引線框20對齊也使得壓電振動器6周圍的樹脂模塑部電氣連接可靠且正確形成。
如上所述,通過上述的方法,一對兩個外部引線3相對于上部電極端子33c的轉動角通過矩形薄板中的多個切口11得到調整。滿足了外部引線3所需的位置精度并且以高位置精度得到了外部引線3的轉動角和矩形薄板中的多個切口11。從而外部引線3可以彎曲成所需的形狀并且與所需接合點對齊。以與將外部引線3設置在矩形薄板上相同的方式將電極端子33設置在引線框20上。這使得位置精度得到保證,這是由引線框20和矩形薄板保證的并且是穩定的,從而提供穩定的接合。利用作為參照物的引線框20利用激光束39照射壓電振動器6使壓電振動器6與傳送托板10分開。因此可以以所需的位置精度對外部引線3的端子進行處理。
樹脂模塑工序由于要對上部模具40和下部模具41之間的壓電振動器6進行樹脂模塑,所以如圖21所示,這些模具是封閉的并且注入模塑材料以形成樹脂注模口42。下面將對在引線框20上呈高密度的矩陣中用樹脂對壓電振動器6進行模塑的模塑工序進行描述,如圖22所示。
圖21是示出了本實施例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的樹脂模塑構造的示意性截面圖。圖22是本實施例在引線框20上進行樹脂模塑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的示意性透視圖。圖23是用于描述本實施例的樹脂模塑構造的示意性平面圖。
在本實施例的樹脂模塑工序中,圖20所示的接合到引線框20上的電極端子33和虛擬端子32的壓電振動器6放置在圖21所示的上部模具40和下部模具41之間,并且如圖22所示,這些模具是封閉的用以形成樹脂注模口42。
在本實施例的用于樹脂模塑工序的引線框20中,由分隔條23分開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布局的框架區26和側壁22沒有加強框等,這與常規引線框60中的分隔條62一致。因此本實施例的樹脂模塑工序可以是這樣的樹脂模塑工序其中多個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設置在單個平面上。
換句話說,如圖21所示,對于樹脂模塑的上部模具40,空腔42通過單個平面44彼此連接。這些空腔的每一個都用于形成環繞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的外圍43。在引線框20上,虛擬端子32和電極端子33的引線部以及空腔的縱向都指向側壁22而壓電振動器沿分隔條的方向設置。其中空腔42通過單個平面44彼此連接的上部模具40位于引線框20上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布局的框架區26之中,其中框架區26由側壁22和分隔條23分開。使上部模具40與下部模具41接觸以形成環繞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的外圍43。那么這樣就在引線框20上形成了樹脂模塑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如圖22所示。
虛擬端子32和電極端子33的引線部以及空腔的縱向都指向側壁而壓電振動器沿分隔條的方向設置。因此,用于在樹脂模塑工序中饋送模塑樹脂的澆道45設置為與引線框20的縱向成直角,如圖23所示。澆道45還設置在分隔條23的中間以將樹脂饋送到位于澆道兩側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如圖24所示。注模口46設置在澆道45的對置側其中之一上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的電極端子33側。注模口46還設置在電極端子33的另一側的虛擬端子32側。
用于饋送模塑樹脂的澆道45設置為與引線框20的縱向成直角,從而使得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被設置在澆道45的相對側面上。
圖23中,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的第一左側線路20看作是第一線路,第一線路右側的線路是第二線路,第二線路的右側是第三線路。如圖24所示,注模口46設置在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的奇數線路上的虛擬端子32側以及偶數線路的電極端子33側。如果由虛擬端子32側和電極端子33側所形成的方向定義為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的往返方向,那么注模口46就在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的奇數和偶數線路的不同往返方向方向上。
引線框20上,環繞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的外圍43的周圍沒有用于加固常規引線框的框架條。因此,用于樹脂模塑的上部模具40或下部模具41不需要跨框架63設置以支撐常規分隔條62和引線端。因而,澆道45設置成具有良好的空間效益并且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能夠以高密度和高空腔設置在框架區26中,從而使得模具的精度得以維持。
下面將參考圖25對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進行描述。
圖25是圖23的樹脂模塑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的放大平面圖。標記L表示長度。標記M表述寬度。標記N表示相鄰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的尺寸。標記P表示節距。本實施例中,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具有6.9mm的長度L和1.4mm的寬度M。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之間的節距是2.0mm。因此,標記N是0.6mm。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之間的尺寸N是0.6mm,小于0.8mm的寬度M并且小于樹脂模塑之前壓電振動器6的密封管5的外徑。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的高度(未示出)是1.4mm。如上所述,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的寬度M約為長度L的1/5。節距P盡可能小并且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以高密度設置在引線框20上的框架區26中。
用于樹脂模塑的模具41和引線框20之間的失調很容易出現在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的縱向上。失調是因樹脂模塑的模具41和引線框20之間的線性膨脹系數之差而引起的。
側壁的縱向上出現的中心失調出現在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的對失調不敏感的縱向上。對于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的外形,將被切割的電極端子33的端部50形成為斜面狀,如圖32所示,這可以防止剪切沖頭與模塑樹脂接觸。因此,可以消除樹脂碎屑,樹脂碎屑是由于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的中心失調而在虛擬端子32和電極端子33的切割工序中的引線切割而引起的。
在本實施例的樹脂模塑構造中,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特有地具有寬度M,其為長度L的1/3到1/5。每個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都具有雙向端子一個端子充當電極端子33而另一個是電氣上完全隔離的虛擬端子32。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能夠在整個引線框20上呈高密度的矩陣設置在具有最小構造且沒有浪費框架的分隔條23上。在電氣測試工序中,這有利于使盡可能多的電接觸端子與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接觸。
如上所述,通過上述方法,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的樹脂模塑構造使得能夠快速地同時一起測量并測試多個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以降低成本,并且在引線端子部切割工序中不存在取決于模塑材料的樹脂碎屑,這是由于樹脂模塑工序并且在較高的空腔密度下沒有使樹脂模塑模具復雜化。
電極端子部的切割工序樹脂模塑工序之后是電極端子部的切割工序。下面將返回參考圖12和13對電極端子部的切割工序進行描述。
如圖12所示,通孔29設置在連接本實施例的引線框20中的第一引線部24中心和第二引線部25中心的中心線上。在電極端子部切割工序中,首先根據通孔29的數量切割出狹縫,每個狹縫在框架區26中都是開口的,以通孔29作為端點。
圖13是示出引線框20中切割出的多個狹縫30的平面圖。圖13中,已經裝配并固定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的外形用虛線示出從而清楚地示出引線框20的形狀。
如圖13所示,狹縫30的寬度至少小于裝配并固定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的間隔,并且小于通孔29的直徑。
如果切割具有封閉端的狹縫30,那么封閉端上的切割工具就要承受局部負荷,這會影響切割工具的使用壽命并且難以進行連續的狹縫切割工作。然而,在引線框20中,設置有通孔29。因此,即使從第一引線部24端部的中心部到通孔29切割狹縫30,切割工具也不會承受局部負荷而且能夠進行連續的狹縫切割。同樣,如果從第二引線部25端部的中心部到通孔29切割狹縫30,切割工具也不會承受局部負荷而且能夠進行連續的狹縫切割。
因為可以在位于分隔條23支撐的第一和第二引線部24、25的端部的虛擬端子32和電極端子33的背面切割出具有V形截面的凹槽47,所以切割出狹縫,如圖13所示。切割出凹槽47以減小因后來的切割而引起的負荷。如果在切割凹槽47時沒有狹縫30,那么引線框20上凹槽47處的表面就可能膨脹,從而導致切割凹槽47處的表面熱變形。
從第一引線部24的中心部到引線框20上的通孔29切割狹縫30。當切割凹槽47時,引起的引線框20的變形因此被作為第一和第二引線部24、25的局部變形而吸收,從而能夠防止在整個引線框20上切割凹槽47的表面熱變形。
如圖13所示,如果在相鄰的第一和第二引線部24、25相互連接的端頭處切割凹槽47,那么端頭相互連接地方的凹槽切割表面就會膨脹而且熱變形出現在凹槽切割表面側上的導線引線框20的寬度上,從而為凹槽切割帶來不利影響。如果引線框20借助機械來運送和對準,那么引線框20中的任何熱變形都會導致不可能正確進行接下來的工序。因此如圖13來切割狹縫,使得端頭相互連接地方的凹槽47的切割表面的任何膨脹都被狹縫吸收,從而防止引線框20的寬度上的熱變形。由于上述原因,所以在切割凹槽47之前在電極端子部的切割工序中切割狹縫30。
如圖13所示,接著在下部電極端子33b和切割狹縫處之間切割凹槽47。凹槽47切割之后,進行焊接工序。
焊接之后,接著將電極端子33從引線框上切除,而虛擬端子32留在引線框20上。如圖25所示,進行切割是為了在與引線框20的表面上的凹槽47相對應的位置中形成端子切割部50,并且使電極端子33與引線框20電氣隔離。
在與凹槽47相對應的位置中將電極端子33從引線框20上切除而虛擬端子32留在引線框20上也是為了在引線框20上進行電氣測試,這將在后面描述。
電氣測試工序圖26是用于描述本實施例的電氣測試實例的示意性透視圖。圖27是用于描述圖26的局部放大透視圖。注意,在圖26和27中的引線框20上沒有示出前述工序中切割的狹縫30。
如圖9所示,在引線框的制備工序中,在引線框20上,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特定地具有為其長度的1/3到1/5的寬度。每個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具有雙向端子一個端子充當電極端子33而另一個是完全電氣隔離的虛擬端子32。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可以設置在具有最小構造且沒有浪費框架的分隔條23上,其在整個引線框20上呈高密度的矩陣分布。可以使最大可能數量的電接觸端子35與壓電振動器接觸。
如圖15所示,在將外部引線3和電極端子33接合的工序中,電極端子33被設置在引線框20上并且外部引線3被設置在傳送托板10上,具有由引線框20和傳送托板10確保的穩定位置精度,從而提供穩定的接合。
如圖21所示,在樹脂模塑工序中,提供具有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配置的樹脂模塑結構,這使得更多的電接觸端子35與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接觸并能夠快速地同時一起測量并測試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而不使相鄰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的樹脂模塑模具40、41復雜化,該模具40、41具有較高的空腔密度。
利用上述制造工序可以使多個電接觸端子35與多個一起形成在引線框20上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接觸。因此,在測試操作中多個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就能夠被同時而且快速地一起測量,其中多個測量項目用于保證性能特性和測量精度,所以必須的時間是常規花費。所節省的時間可用于測量性能特性測量項目以保證測量精度,從而使得在引線框的制備工序、接合工序和樹脂模塑工序的每一個中能夠確保較高的穩定性和較高的質量。
如圖25所示,通過將高密度樹脂模塑的圖16所示的引線框20上的多個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的電極端子33行分開而形成端子切割部50。由于具有端子切割部50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通過端子切割部50電氣隔離地形成在引線框20上,使得電氣測試測量塊34上的電接觸端子35與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接觸,如圖26和27所示。
接著將驅動電壓施加到電接觸端子35以使得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振蕩。在形成在引線框20上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上進行電氣測試。換句話說,通過施加預定電流到引線框20上電氣隔離的每個電極端子33而對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進行電氣測試,以區別合格電極和不合格電極。
根據電氣測試的結果,通過激光標志在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的外面印上識別標記。這些標記被分成例如作為串聯等效靜電電容的負載電容和頻率偏差的類型。
能夠以例如作為串聯等效靜電電容的負載電容和頻率偏差的類型來識別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
接著在將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安裝到帶或類似物上的工序中,以比電氣測試中的測量更快的速度對識別的單個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進行處理。在電氣測試工序也可以根據用戶需要如高精度來快速處理各種特性。
對于與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一起接觸的電接觸端子35,使一個等級的振蕩驅動電壓與另一個相互交替用于每隔一個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從而交替測量每隔一個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
上述的交替測量使得通過電接觸端子35與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接觸而能夠測試多個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這避免了重復使電接觸端子35與以短節距設置在引線框20上的每個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接觸。
多個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的測量使得測量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的時間大大減少。測量時間減少能夠使節省的時間被分配用于測量性能特性測量項目以確保測量精度,從而使得所形成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每一個都具有保證的可靠性和質量。
測量結束之后,切割虛擬端子32以得到各個分開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每個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根據其上的識別標記被捆起來用于裝運,這些標記按照類型分類,如作為串聯等效靜電電容的負載電容和頻率偏差。
如上所述,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具有雙向端子并且具有寬度為其長度的1/3到1/5的特性。這些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以高密度矩陣分布設置在引線框的分隔條上。使最大可能數量的電接觸端子與這些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接觸。這些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同時被一起測量,并且每個振動器都被快速測試。
多個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以高密度設置。多個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因電接觸端子與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接觸而被同時測試,不需要重復地與電接觸端子接觸,也不會對相鄰振動器有任何影響。所節省的時間被分配用于測量性能特性測量項目以確保測量精度,從而提高可靠性和質量。
第二實施例下面將參考圖28對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進行描述。圖28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音叉型石英晶體振蕩器的構造實例的示意性方框圖。音叉型石英晶體振蕩器90采用上述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作為振動片并且連接到集成電路上。
圖28中,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設置在襯底92上的預定位置并且用于振蕩器的附圖標記93所指示的集成電路與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相鄰設置。還安裝有像電容器這樣的電子部件94。這些部件通過未示出的布線圖電連接在一起。由于石英晶體的壓電特性,將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的振動片的機械振動轉換為電信號并輸入到集成電路93。在集成電路93中,進行信號處理并且輸出頻率信號。電路充當振蕩器。這些部件的每一個都由未示出的樹脂模塑而成。適當選擇的集成電路93提供功能來控制單功能振蕩器、所關注的其它系統和外部系統的操作日期,并且為用戶提供時間和日歷信息。
利用本發明方法制成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使得能夠進一步減小在振蕩器中具有很大體積的振動器的尺寸,由此減小振蕩器的尺寸。還能夠長時間的維持可靠性。
第三實施例下面將對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進行描述。第三實施例是利用本發明的方法制成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的電子裝置的一個例子,其中振動器連接到定時部分。作為電子裝置的例子,下面將參考附圖對以蜂窩式便攜無線電話為代表的便攜式信息裝置的優選實施例進行描述。圖29是功能性示出本實施例的便攜式信息裝置的構造的框圖。
便攜式信息裝置100是利用現有技術制成的手表的改良和改進型。便攜式信息裝置的外形與手表類似。便攜式信息裝置具有替代時鐘字盤的液晶顯示器,它能夠在其屏幕上顯示當前的時間。當便攜式信息裝置用作通信裝置時,便攜式信息裝置就從手腕上移走。表帶部分內含的擴音器和麥克風可用于與利用現有技術制成的蜂窩式便攜無線電話進行通信。便攜式信息裝置比常規的蜂窩式便攜無線電話小很多且很輕。
圖29中,附圖標記101表示用于為后面所述的每個功能部件提供電源的電源部件,這部件明確地由鋰離子蓄電池提供。控制部件102、計時部件103、通信部件104、電壓檢測部件105和顯示部件107并聯連接到電源部件101,它們全部件都將在后面描述。電壓從電源部件101饋送到這些功能部件的每個部件。
控制部件102控制每個功能部件(這將在后面描述),用以控制整個系統的操作,如音頻數據發送和接收以及當前時間測量和顯示。控制部件102明確地由預先寫入到ROM的程序、用于讀出并執行程序的CPU和用作CPU的工作區的RAM等提供。
計時部件103由具有內置振蕩電路的集成電路、寄存器電路、計時電路、接口電路和如圖24或25所示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構成。由于石英晶體的壓電特性,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的機械振動轉換為電信號并且被輸入到由晶體管和電容器構成的振蕩電路。振蕩電路的輸出是二進制式的并且由寄存器電路和計數電路計數。通過接口電路將信號發送到控制部件并從控制部件接收信號,當前的時間和當前的日期或日歷信息顯示在顯示部件107上。
通信部件104具有與現有的蜂窩式便攜無線電話類似的功能。通信部件104由無線電發送部件104a、音頻處理部件104b、放大部件104c、音頻輸入/輸出部件104d、輸入聲音產生部件104e、轉換部件104f、呼叫控制存儲器104g和電話號碼輸入部件104h構成。
無線電發送部件104a通過天線將各種數據發送到基站并從基站接收各種數據。音頻處理部件104b對從無線電發送部件104a或后面描述的放大部件104c輸入的音頻信號編碼/解碼。放大部件104c將從音頻處理部件104b或后面描述的音頻輸入/輸出部件104d輸入的信號放大到預定電平。尤其是,音頻輸入/輸出部件104d是揚聲器或麥克風并且它將響鈴聲調或接收的聲音進行放大或者收集談話者的聲音。
輸入聲音產生部件104e響應來自基站的呼叫產生輸入聲音。在出現輸入呼叫時轉換部件104f將連接到音頻處理部件104b的放大部件104c轉換到輸入聲音產生部件104e,從而通過放大部件104c將產生的輸入聲音輸出到音頻輸入/輸出部件104d。
呼叫控制存儲器104g存儲與輸入和輸出所有控制的通信相關的程序。此外,電話號碼輸入部件104h特定地由從0到9的數字按鍵和其它按鍵組成并且輸入呼叫接收者的電話號碼等。
電壓檢測部件105檢測電壓降,如果由電源部件101施加到包括控制部件102的功能部件中的每一個的電壓下降到預定值以下,則通知控制部件102。預定值是這樣的一個值,其預設為通信部件104的穩定操作所需的最小電壓并且是例如約3V的電壓。如果由電壓檢測部件105通知有電壓降,那么控制部件102就禁止無線電發送部件104a、音頻處理部件104b、轉換部件104f和輸入聲音產生部件104e的操作。尤其是,停止具有大功耗的無線電發射部件104a的操作是基本的。同時,顯示部件107顯示的結果消息是通信部件104因電池中剩余電壓不夠而變為不能工作。
通信部件104的操作通過電壓檢測部件105和控制部件102的共同作用而被禁止。結果消息也可以通過顯示部件107來顯示。
本發明的實施例中,與通信部件的功能相關的電源部件具有選擇性的可中斷的電源中斷部件106,從而使得通信部件的功能更好地停止。
文本消息可用于顯示通信部件104變為不能工作的結果信息。例如,可以采用更深入的方式在顯示部件107上用X標記電話圖像。
在便攜式信息裝置中采用利用本發明的方法制成的小型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使得便攜式電子裝置的尺寸進一步減小,從而能夠在很長時間內保持便攜式電子裝置的可靠性。
第四實施例圖30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作為電子裝置的電波手表的電路圖的示意圖。電波時鐘201示出連接到電波表的濾波器部件的兩個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的例子。
電波表201是具有以下功能的手表它接收包括時間信息的標準波并將其自動校正到精確時間并顯示正確時間。在日本有兩個用于發射標準波的發射基站(廣播基站)一個在Fukushima縣(40KHz)而另一個在Saga縣(60KHz)。40或60KHz的長波具有沿地面傳播的特性和反射到電離層和地面而傳播的特性。因此長波具有很寬的傳播范圍并且來自上述兩個發射基站的長波一起覆蓋整個國家。
圖30中,天線201接收40或60KHz的長標準電波。長標準電波是經AM調制的具有所謂的時間碼的時間信息的40或60KHz的載波。
所接收的長標準電波由放大器202放大并且由包括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a、31b的濾波部件205濾波和同步,每個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都具有相同的諧振頻率作為兩個載波頻率。具有預定頻率的濾波信號由波形檢測和整流電路206檢測并解調。時間碼由波形整形電路207提取并由CPU 208計數。CPU208接著讀出信息,如當前年、累積天數、星期幾和時間。讀出的信息在RTC 209中反映出來并且顯示精確的時間信息。
由于載波具有40KHz或60KHz的頻率,所以具有音叉形構造的振動器優選用于構成濾波部件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a、31b。60KHz用作一個例子,也可以構造大致具有2.8mm全長的音叉型石英晶體振動片和大致具有0.5mm的寬度的基座。根據本發明的方法制成的表面安裝型壓電振動器31連接到電波表的濾波部件,從而使電波表的尺寸進一步減小。此外,這使得電波表的濾波功能能夠長時間運行并保持良好的精度。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在一個傳送方向上具有多個引線端子的電子元件的對齊的傳送托板,其中所述傳送托板形成為矩形薄板狀,所述矩形薄板在長側的一個側面上具有多個切口部;至少兩個切口部形成為一對;所述切口部的寬度與所述電子元件的引線端子的直徑大致相同;并且該對切口部之間的間隔大于所述電子元件的寬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電子元件的對齊的傳送托板,其中所述傳送托板的矩形薄板的厚度尺寸大于所述電子元件的引線端子的直徑;并且所述傳送托板的矩形薄板的厚度尺寸至多是所述引線端子的直徑的兩倍。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電子元件的對齊的傳送托板,其中所述傳送托板的矩形薄板的至少一個拐角位置的外形與其它拐角位置的外形不同。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用于電子元件的對齊的傳送托板,其中用于所述電子元件的對齊的所述傳送托板的材料是陶瓷。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用于電子元件的對齊的傳送托板,其中用于所述電子元件的對齊的所述傳送托板的材料是氧化鋯系的陶瓷。
6.一種使用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的用于電子元件的對齊的輸送托板來制造電子元件的方法,其中所述電子元件的引線端子形成在夾住所述電子元件的引線端子的所述傳送托板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電子元件的方法,其中通過將接觸端子與所述傳送托板夾住的所述電子元件的多個引線端子接觸而進行電測試。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電子元件的方法,其中將所述傳送托板夾住的所述電子元件的多個引線端子加到將被接合到所述引線端子的外部多個電極端子上,所形成的引線端子的位置和精度被轉換以將所述電極端子接合到所述引線端子。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描述了用于傳送電子元件的托板和利用該托板制造電子元件的方法。一種用于在一個傳送方向上具有多個引線端子的電子元件的對齊的傳送托板,其中傳送托板形成為矩形薄板狀,矩形薄板在長側的一個側面上具有多個切口部;至少兩個切口部形成為一對;切口部的寬度與電子元件的引線端子的直徑大致相同;并且該對切口部之間的間隔大于電子元件的寬度。一種利用該托板制造電子元件的方法,其中電子元件的引線端子形成在夾住電子元件的引線端子的傳送托板上。
文檔編號H03H3/02GK1841926SQ20061007934
公開日2006年10月4日 申請日期2006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2005年2月28日
發明者佐藤正行, 川田保雄 申請人:精工電子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