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檢測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聽音治具。
背景技術:
喇叭單元在出貨檢驗時要經過人工聽音,正常的產品聽到的應該是純音,不能有其它的異常音(包括漏音,雜音,噪音,破音,碰擦音等)。通常喇叭的聽音示意圖如圖1所示,主要包括:裝有喇叭的聽音治具100、連結導線200和信號發生器300;如圖2所示,聽音治具包括有:喇叭單元101、密封泡棉102、底座103、蓋板104、FPC焊盤105。喇叭單元先固定放在治具的底座內,背面的彈角信號輸入端通過FPC焊盤接觸的兩饋點分別與焊接的兩根cable導線和外部信號發生器相連形成回路,在聽音時要人為合上蓋板并用手指去壓住上蓋板與底座使其保持密封不漏音。
由于現有的技術是要人為手指用力去壓住蓋板與裝有喇叭的底座去保持密封不漏音,而不同人員用力不一樣或同一人有時也不一定同力,導致蓋板與底座之間松緊不一致,很容易引起里面喇叭彈角接觸和音腔密封性的不穩定,結果造成聽音不穩定和誤判產生,需要多次去復判,效率低下;并且由于合手位置是平面,不符合人體工程學,多次開合后人手很容易疲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一種聽音治具,保證蓋板與底座之間松緊的一致,保證聽音的穩定性,減少誤判。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聽音治具,包括底座、蓋板和喇叭容置位,所述底座和蓋板可啟閉連接,所述喇叭容置位設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設有第一磁性件,所述蓋板上設有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相應設置且極性相反。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設有與所述第一磁性件相適配的第一凹槽,所述蓋板上設有與所述第二磁性件相適配的第二凹槽。
進一步地,還包括第一密封件和FPC焊盤,所述FPC焊盤設置在所述底座上,且與喇叭容置位連接;所述蓋板可轉動連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蓋板和底座之間設有所述第一密封件。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性件設置在所述底座一側的邊緣位置,所述一側與所述底座與蓋板的連接側相對。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和蓋板與所述連接側相對的一側邊分別設有弧形凹槽。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和/或蓋板的一側邊設有弧形凹槽。
進一步地,還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蓋板上對應所述喇叭容置位設有喇叭出音口,所述喇叭出音口與所述喇叭容置位之間設有第二密封件。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數量兩個以上。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為永磁鐵。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在蓋板和底座上對應設置極性相反的磁性件,在蓋板靠近底座時,可通過磁性件相互吸引而自動合上保持密封,不用靠人手去用力壓住密閉,且可保持蓋板與底座之間松緊的一致,防止喇叭彈角接觸和音腔密封性的不穩定所造成的聽音不穩定,可減少誤判,提高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聽音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的聽音治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蓋板蓋在底座上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標號說明:
100、聽音治具;200、連結導線;300、信號發生器;
101、喇叭單元;102、密封泡棉;103、底座;104、蓋板;105、FPC焊盤;
1、底座;2、蓋板;3、喇叭容置位;4、第一磁性件;5、第二磁性件;6、第一凹槽;7、第二凹槽;8、弧形凹槽;9、第一密封件;10、FPC焊盤;11、第二密封件;12、喇叭出音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本實用新型最關鍵的構思在于:通過在蓋板和底座上對應設置極性相反的磁性件,保持蓋板與底座之間松緊的一致。
請參閱圖3,一種聽音治具,包括底座、蓋板和喇叭容置位,所述底座和蓋板可啟閉連接,所述喇叭容置位設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設有第一磁性件,所述蓋板上設有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相應設置且極性相反。
從上述描述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保持蓋板與底座之間松緊的一致,防止喇叭彈角接觸和音腔密封性的不穩定所造成的聽音不穩定,可減少誤判,提高效率。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設有與所述第一磁性件相適配的第一凹槽,所述蓋板上設有與所述第二磁性件相適配的第二凹槽。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過設置與磁性件相適配的凹槽,使磁性件內嵌在蓋板和底座上,保證合上時,蓋板與底座之間的接觸面在同一水平面,沒有縫隙,保證密封性。
進一步地,還包括第一密封件和FPC焊盤,所述FPC焊盤設置在所述底座上,且與喇叭容置位連接;所述蓋板可轉動連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蓋板和底座之間設有所述第一密封件。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過設置第一密封件,進一步加強了密封性;通過設置FPC焊盤,連接放置在喇叭容置位上的喇叭單元和外部信號發生器,實現聽音測試。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性件設置在所述底座一側的邊緣位置,所述一側與所述底座與蓋板的連接側相對。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和蓋板與所述連接側相對的一側邊分別設有弧形凹槽。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和/或蓋板的一側邊設有弧形凹槽。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過設置弧形凹槽,方便治具的開合,人手在開合時會感到很舒適,即使多次開合也不會產生疲勞。
進一步地,還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蓋板上對應所述喇叭容置位設有喇叭出音口,所述喇叭出音口與所述喇叭容置位之間設有第二密封件。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過設置第二密封件,保證喇叭前音腔的密封性,防止漏聲到后音腔。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數量兩個以上。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為永磁鐵。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過設置多組磁性件,保證密封穩定性;通過采用永磁鐵作為磁性件,保證磁性的穩定性。
實施例一
請參照圖3,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為:一種聽音治具,包括底座1、蓋板2和喇叭容置位3,所述底座1和蓋板2可啟閉連接,所述喇叭容置位3設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上設有第一磁性件4,所述蓋板2上設有第二磁性件5,所述第一磁性件4和第二磁性件5相應設置且極性相反。
所述底座1上設有與所述第一磁性件4相適配的第一凹槽6,所述蓋板2上設有與所述第二磁性件5相適配的第二凹槽7;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性件4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凹槽6的深度,所述第二磁性件5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凹槽7的深度,保證蓋板2和底座1合上時,蓋板2和底座1的接觸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沒有縫隙,如圖4所示。可選地,第一磁性件4內嵌在所述底座1上,第二磁性件5內嵌在所述蓋板2上。
優選地,所述底座1和蓋板2的一側邊設有弧形凹槽8;可選地,底座1和蓋板2可以只有其中一方設有弧形凹槽8,也可以同時設有弧形凹槽8,方便測試者開合治具。
優選地,所述第一磁性件4和第二磁性件5的數量兩個以上;即設置多組磁性件。
優選地,所述第一磁性件4和第二磁性件5為永磁鐵。
本實施例通過在蓋板和底座上對應設置極性相反的磁性件,在蓋板靠近底座時,可通過磁性件相互吸引而自動合上保持密封,不用靠人手去用力壓住密閉,可保持蓋板與底座之間松緊的一致,防止喇叭彈角接觸和音腔密封性的不穩定所造成的聽音不穩定,可減少誤判,提高效率。通過設置弧形凹槽,方便治具的開合,人手在開合時會感到很舒適,即使多次開合也不會產生疲勞。
實施例二
請參照圖5,本實施例是實施例的進一步拓展,相同之處不再累述,區別在于,還包括第一密封件9和FPC焊盤10,所述FPC焊盤10設置在所述底座1上,且與喇叭容置位3連接;所述蓋板2可轉動連接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蓋板2和底座1之間設有所述第一密封件9。優選地,所述第一密封件9設置在底座1四側的邊緣位置。
優選地,所述第一磁性件4設置在所述底座1一側的邊緣位置,所述一側與所述底座1與蓋板2的連接側相對。所述第二磁性件5對應所述第一磁性件4設置在所述蓋板2的一側,同樣的,所述一側與所述底座1與蓋板2的連接側相對。
可選地,所述第一磁性件4和第二磁性件5可以設置在與連接側相鄰的任意一側;也可各個側邊都設置,提高密封性。
優選地,所述底座1和蓋板2與所述連接側相對的一側邊分別設有弧形凹槽8。可選地,所述弧形凹槽8也可以設置在與連接側相鄰的任意一側邊。
優選地,還包括第二密封件11,所述蓋板2上對應所述喇叭容置位3設有喇叭出音口12,所述喇叭出音口12與所述喇叭容置位3之間設有第二密封件11。優選地,所述第二密封件11設置在喇叭出音口12的內側邊緣位置。
優選地,所述第一密封件9和第二密封件11為密封泡棉。
本實施例通過設置第一密封件,進一步加強了密封性;通過設置第二密封件,保證喇叭前音腔的密封性,防止漏聲到后音腔;通過設置FPC焊盤,連接放置在喇叭容置位上的喇叭單元和外部信號發生器,實現聽音測試。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聽音治具,通過在蓋板和底座上對應設置極性相反的磁性件,在蓋板靠近底座時,可通過磁性件相互吸引而自動合上保持密封,不用靠人手去用力壓住密閉,可保持蓋板與底座之間松緊的一致,防止喇叭彈角接觸和音腔密封性的不穩定所造成的聽音不穩定,可減少誤判,提高效率。通過設置與磁性件相適配的凹槽,使磁性件內嵌在蓋板和底座上,保證合上時,蓋板與底座之間的接觸面在同一水平面,沒有縫隙,保證密封性。通過設置弧形凹槽,方便治具的開合,人手在開合時會感到很舒適,即使多次開合也不會產生疲勞。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同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