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長藥隔重樓的根莖叢生芽無性繁殖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植物無性繁殖技術領域的繁殖方法,特別涉及重樓屬植物長藥隔重樓根莖的叢生芽無性繁殖方法。
背景技術:
重樓屬植物長藥隔重樓(李恒主編重樓屬植物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pseudothibeticaH.Li,李恒.重樓屬植物[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湖北植物志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thibetica(Franch.)Hara)根莖可作重樓藥用,是我國常用中藥材。其主要化學成分含蚤休苷、薯蕷皂苷、甾體及生物堿。具有清熱解毒, 消腫止痛,涼肝定驚的功用。主要用于疔瘡癰腫,咽喉腫痛,毒蛇咬傷,跌打損傷,驚風抽搐,還能抗癌止血、祛痰抑菌、抗早孕。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于中成藥和新藥,由于重樓屬植物在開發上的巨大經濟價值,因此重樓屬植物的研究一直很受重視。
近年來,人們對重樓屬植物的野生轉家植技術研究十分重視,并建立了小面積的種植基地。但由于種源少,種子繁殖需2年才出苗,出苗期長,成苗率低,其組織培養快繁技術的研究也還沒有成功。無性繁殖雖然研究報道較多,但采用的方法都是將頂芽,或將根莖切成數段作繁殖材料,有些還加以激素處理,但一般每個莖段只能產生1~3個生長勢較弱的幼芽,不僅萌芽數少,繁殖系數低;而且切成數段的根莖也喪失了藥用價值。因此解決其繁殖技術難題,是重樓藥材規模化生產的關鍵。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重樓藥材規模化生產的繁殖技術難題,提供一種操作簡單,成本低,繁殖系數高,幼芽生長快,幼苗長勢旺,基本不影響原繁殖材料的藥用價值的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重樓屬植物長藥隔重樓根莖的叢生芽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a)、繁殖材料的選擇取長藥隔重樓多年生帶芽的根莖,作為叢生芽誘導的繁殖材料;(b)、繁殖材料的處理方法去掉根莖上的土壤,用刀在芽后第3個莖痕與第5個莖痕之間將根莖切成兩段,取帶芽的一段作繁殖材料;(c)、繁殖材料的處理時間全年都可進行;(d)、誘導叢生芽的環境及管理處理后的繁殖材料要及時栽入田間選取肥沃砂土、砂壤土的育苗圃或用蛭石基質組成的育苗圃;育苗圃環境要求遮陰、通風、冷涼、濕潤;(e)、叢生芽幼苗的移栽技術移栽時期切段處理后2~4年;移栽時間地上部植株發黃,即將倒苗或剛倒苗后時;移栽方法宜在海拔800m以上地區,選擇腐殖質含量高,土壤較濕潤,土地較平整,或有蔭蔽條件的砂質壤土地塊栽培;栽時芽頭向上。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比較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繁殖系數高,一個繁殖材料可形成5~30個(平均9個)叢生芽;幼芽生長快,幼苗長勢旺;基本不影響原繁殖材料的藥用價值。而一般方法是將同屬植物中多種(或變種)的根莖切成數段,每段作為一個繁殖材料,還有的使用激素等方法處理繁殖材料,但每段也只能產生1~3個新芽,并且新芽分化慢、長勢弱,而且切成數段的根莖喪失了藥用價值。因此,選準長藥隔重樓和切段部位是本項發明的關鍵技術。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實例1繁殖材料的選擇選取人工種植的重樓屬植物長藥隔重樓的多年生帶芽的根莖,作為叢生芽誘導的繁殖材料。
繁殖材料的處理方法選取的繁殖材料去掉根莖上的土壤,但不能傷芽,有地上部植株時要保留,再用利刀在芽后第3個莖痕與第5個莖痕之間將根莖切成兩段。帶芽或植株的一段作繁殖材料,另一段入藥。切段后的繁殖材料傷口蘸上新鮮草木灰。
繁殖材料的處理時間處理時間在4月中旬,正值植株地上部生長期間。
誘導叢生芽的環境及管理處理后的繁殖材料及時栽入育苗圃。選擇具有冷涼、濕潤自然氣候的海拔1600m地區土質為砂壤土的肥沃農田作育苗圃;再搭設遮陰棚,保證通風、遮光、降溫。開好邊溝和廂溝,搞好清溝排漬,處理當年只有部分繁殖材料上頂芽可伸出土,第二、三節節間上分化出部分新芽,冬季倒苗后每公頃用腐熟有機肥45000公斤作越冬肥,撒施于廂面,再蓋1cm厚土層。第二年春每個繁殖材料上只長出1~2苗,到10月中下旬每個繁殖材料上分化出4~30個幼芽,第三年春每個繁殖材料上除長出1~2個大苗外,可長出4~30個1~4葉的幼苗。
叢生芽幼苗的移栽在切段處理后第三年10月取苗移栽,取苗時將繁殖材料連同幼苗一起從育苗圃挖起,再將幼苗從繁殖材料上掰開,注意不要損傷根系。
移栽方法宜在海拔800m以上地區,選擇腐殖質含量高,土壤較濕潤,土地較平整,或有蔭蔽條件的砂質壤土地塊栽培。不宜選擇在堿性土或黏土中栽培。選好地塊后,于秋冬季將土壤深翻20~25cm,結合整地每公頃施入腐熟廄肥、堆肥37500~45000kg或腐熟菜枯1500kg,翻入土內作基肥。栽種前淺耕,耙碎,整平作畦,畦寬1.2~1.5m,畦面呈龜背形,畦溝寬30cm,畦溝深10cm。
移植時按行株距20~25cm移植于大田,栽后澆透定根水,以利成活。栽時芽頭向上,根部在溝內舒展,覆土厚4~5cm。要求隨挖隨栽。
實例2繁殖材料的選擇選取野生的重樓屬植物長藥隔重樓的多年生帶芽的根莖,作為叢生芽誘導的繁殖材料。
繁殖材料的處理方法選取的繁殖材料去掉根莖上的土壤,但不能傷芽,有地上部植株時要保留,再用利刀在芽后第3個莖痕與第5個莖痕之間將根莖切成兩段。帶芽或植株的一段作繁殖材料,另一段入藥。切段后的繁殖材料傷口蘸上新鮮草木灰。
繁殖材料的處理時間處理時間在8月中旬,正值植株地上部生長期間。
誘導叢生芽的環境及管理處理后的繁殖材料及時栽入育苗圃。處理后的繁殖材料及時栽入育苗圃。選擇具有冷涼、濕潤自然氣候的海拔1600m地區土質為砂壤土的肥沃農田作育苗圃;再搭設遮陰棚,保證通風、遮光、降溫。開好邊溝和廂溝,搞好清溝排漬,處理當年只有部分繁殖材料上頂芽可伸出土,第二、三節節間上分化出部分新芽原基,冬季倒苗后每公頃用腐熟有機肥45000kg作越冬肥,撒施于廂面,再蓋1cm厚土層。第二年春每個繁殖材料上只長出1至2苗,到10月中下旬每個繁殖材料上分化出4~30個幼芽,第三年春每個繁殖材料上除長出1~2個大苗外,可長出4~30個1~4葉的幼苗。
叢生芽幼苗的移栽在切段處理后第三年10月取苗移栽,取苗時將繁殖材料連同幼苗一起從育苗圃挖起,再將幼苗從繁殖材料上掰開,注意不要損傷根系。
移栽方法宜在海拔800m以上地區,選擇腐殖質含量高,土壤較濕潤,土地較平整,或有蔭蔽條件的砂質壤土地塊栽培。不宜選擇在堿性土或黏土中栽培。選好地塊后,于秋冬季將土壤深翻20~25cm,結合整地每公頃施入腐熟廄肥、堆肥37500~45000kg或腐熟菜枯1500kg,翻入土內作基肥。栽種前淺耕,耙碎,整平作畦,畦寬1.2~1.5m,畦面呈龜背形,畦溝寬30cm,畦溝深10cm。
移植時按行株距20~25cm移植于大田,栽后澆透定根水,以利成活。栽時芽頭向上,根部在溝內舒展,覆土厚4~5cm。要求隨挖隨栽。
田間管理移植后至出苗前,需保持畦面無雜草,出苗后也要及時清除雜草和松土,做到勤鋤、淺鋤,避免傷根而影響其生長勢。
實例3繁殖材料的選擇取野生或人工種植的重樓屬植物長藥隔重樓的多年生帶芽的根莖繁殖材料。
繁殖材料的處理方法選取的繁殖材料去掉根莖上的土壤,但不能傷芽,有地上部植株時要保留,再用利刀在芽后第3個莖痕與第5個莖痕之間將根莖切成兩段。帶芽或植株的一段作繁殖材料,另一段入藥。切段后的繁殖材料稍放置,待傷口稍干。
繁殖材料的處理時間處理時間在8月中旬,正值植株地上部生長期間。
誘導叢生芽的環境及管理處理后的繁殖材料及時栽入蛭石基質育苗圃,育苗圃為有遮陰裝置的溫室,保證通風、遮光、夏季用間斷性噴霧增濕降溫。處理后的繁殖材料上蓋2~3cm厚含蛭石的基質。
叢生芽幼苗的移栽由于溫室生長期長,生長條件好,有利于幼苗生長,在切段處理后第二年10月進行移栽,比田間提早出圃,經濟效益更好。
移栽方法宜在海拔800m以上地區,選擇腐殖質含量高,土壤較濕潤,土地較平整,或有蔭蔽條件的砂質壤土地塊栽培。不宜選擇在堿性土或黏土中栽培。選好地塊后,于秋冬季將土壤深翻20~25cm,結合整地每公頃施入腐熟廄肥、堆肥37500~45000kg或腐熟菜枯1500kg,翻入土內作基肥。栽種前淺耕,耙碎,整平作畦,畦寬1.2~1.5m,畦面呈龜背形,畦溝寬30cm,畦溝深10cm。
移植時按行株距20~25cm移植于大田,栽后澆透定根水,以利成活。栽時芽頭向上,根部在溝內舒展,覆土厚4~5cm。要求隨挖隨栽。
田間管理移植后至出苗前,需保持畦面無雜草,出苗后也要及時清除雜草和松土,做到勤鋤、淺鋤,避免傷根而影響其生長勢。
權利要求
1.一種重樓屬植物長藥隔重樓根莖的叢生芽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a)、繁殖材料的選擇取長藥隔重樓多年生帶芽的根莖,作為叢生芽誘導的繁殖材料;(b)、繁殖材料的處理方法去掉根莖上的土壤,用刀在芽后第3個莖痕與第5個莖痕之間將根莖切成兩段,取帶芽的一段作繁殖材料;(c)、繁殖材料的處理時間全年都可進行;(d)、誘導叢生芽的環境及管理處理后的繁殖材料要及時栽入田間選取肥沃砂土、砂壤土的育苗圃或用蛭石基質組成的育苗圃;育苗圃環境要求遮陰、通風、冷涼、濕潤;(e)、叢生芽幼苗的移栽技術移栽時期切段處理后2~4年;移栽時間地上部植株發黃,即將倒苗或剛倒苗后時;移栽方法選擇腐殖質含量高,土壤較濕潤,土地較平整,或有蔭蔽條件的砂質壤土地塊栽培。
2.按照權利要1所述的長藥隔重樓根莖的叢生芽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a)、繁殖材料的選擇取野生或人工種植的重樓屬植物長藥隔重樓的多年生帶芽的根莖,作為叢生芽誘導的繁殖材料;(b)、繁殖材料的處理方法去掉根莖上的土壤,但不能傷芽,有地上部植株時要保留,再用利刀在芽后第3個莖痕與第5個莖痕之間將根莖切成兩段,取帶芽的一段作繁殖材料;(c)、繁殖材料的處理時間處理時間在3~8月中旬;(d)、誘導叢生芽的環境及管理處理后的繁殖材料要及時栽入田間選取肥沃砂土、砂壤土的育苗圃或用蛭石基質組成的育苗圃;育苗圃環境要求遮陰、通風、冷涼、濕潤;誘導環境要求遮陰、通風、冷涼、濕潤;(e)、叢生芽幼苗的移栽技術移栽時期切段處理后3年;移栽時間地上部植株發黃的10月~12月;移栽方法宜在海拔800m以上地區,選擇腐殖質含量高,土壤較濕潤,土地較平整,或有蔭蔽條件的砂質壤土地塊栽培,不宜選擇在堿性土或黏土中栽培;選好地塊后,于秋冬季將土壤深翻,結合整地施入基肥;栽種前淺耕,耙碎,整平作畦;移植時按行株距20~25cm移植于大田,栽時芽頭向上,根部在溝內舒展,覆土厚4~5cm,要求隨挖隨栽。
3.按照權利要1或2所述的長藥隔重樓根莖的叢生芽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a)、繁殖材料的選擇取野生或人工種植的重樓屬植物長藥隔重樓的多年生帶芽的根莖,作為叢生芽誘導的繁殖材料;(b)、繁殖材料的處理方法去掉根莖上的土壤,但不能傷芽,有地上部植株時要保留,再用利刀在芽后第3個莖痕與第5個莖痕之間將根莖切成兩段,取帶芽的一段作繁殖材料,在切段后的繁殖材料傷口蘸上新鮮草木灰;(c)、繁殖材料的處理時間 最佳處理時間在3~8月中旬;(d)、誘導叢生芽的環境及管理處理后的繁殖材料要及時栽入田間肥沃砂土、砂壤土或用蛭石基質組成的育苗圃;育苗圃環境要求遮陰、通風、冷涼、濕潤;誘導環境要求遮陰、通風、冷涼、濕潤;田間育苗期要勤除草,并做好清溝排漬、抗旱保濕工作,冬季要施足越冬肥;(e)、叢生芽幼苗的移栽技術移栽時期切段處理后3年;移栽時間在地上部植株發黃的10月;移栽方法宜在海拔800m以上地區,選擇腐殖質含量高,土壤較濕潤,土地較平整,或有蔭蔽條件的砂質壤土地塊栽培,不宜選擇在堿性土或黏土中栽培;選好地塊后,于秋冬季將土壤深翻20~25cm,結合整地每公頃施入腐熟廄肥、堆肥37 500~45 000kg或腐熟菜枯1500kg,翻入土內作基肥;栽種前淺耕,耙碎,整平作畦,畦寬1.2~1.5m,畦面呈龜背形,畦溝寬30cm,畦溝深10cm;移植時按行株距20~25cm移植于大田,栽后如果土壤干燥,應澆透定根水,以利成活,栽時芽頭向上,根部在溝內舒展,覆土厚4~5cm,要求隨挖隨栽。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植物無性繁殖技術領域的繁殖方法,特別涉及重樓屬植物長藥隔重樓根莖的叢生芽無性繁殖方法。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其繁殖技術難題,提供一種操作簡單,成本低,繁殖系數高,幼芽生長快,幼苗長勢旺,基本不影響原繁殖材料的藥用價值的方法。長藥隔重樓根莖的叢生芽繁殖方法特征在(a)繁殖材料的選擇;(b)繁殖材料的處理方法;(c)繁殖材料的處理時間,全年都可進行;(d)誘導叢生芽的環境及管理;(e)叢生芽幼苗的移栽技術。本發明與現有技術比較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繁殖系數高,幼苗長勢旺;基本不影響原繁殖材料的藥用價值。
文檔編號A01G9/10GK101084715SQ20071005246
公開日2007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14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14日
發明者林先明, 廖朝林, 劉海華, 郭杰, 由金文, 唐春梓, 李萬春 申請人:恩施濟源藥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