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平菇菌的袋式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具體講是平菇菌的袋式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平菇是一種味道、營養俱佳的食用菌。目前生產的平菇,大多為采用棉籽殼、高粱 殼、玉米芯、稻草、麩皮等常規培養基栽培得到的。常規的栽培方法主要有覆土栽培法和袋 式栽培法。覆土栽培法的基本過程,是室內發菌,室外覆土栽培。袋式栽培的方法,是把按 照平菇生長所需營養素材料配制的培養基裝入培育袋中,在與平菇菌種生長習性、條件向 適應的溫度條件下,室內發菌、栽培和出菇,基本過程是培養基的發料_拌料-裝袋-滅 菌_菌絲管理_出菇。在袋式栽培法過程中,由于目前培養基材料的價格的上漲,使栽培成 本不斷增高,利潤下降。近年來,雖有一些利用包括果實類、中藥類、草類、糞便類等不同產 業的剩余、廢棄物作為培養基材料用于栽培食用菌的報道,但都尚未成為成熟的栽培技術, 制約了平菇栽培行業的發展。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情況,本發明將提供一種新的平菇菌的袋式栽培方法,不僅可以擴大作 為材料培養基材料的來源,而且能使所得到的平菇成品的產量及其蛋白質的含量均能大大 高于常規栽培方法。本發明的平菇菌袋式栽培方法,是以去除樹皮后的厚樸枝干的木屑顆粒作為主要 培養基,輔以其它的常規培養基成分,進行人工袋式栽培,其中厚樸枝干的木屑顆粒占培 養基總重量的44% 66%,其余為常規培養基成分,培養基成分中的總C/N比為(20 40)/1,其中總C/N比優選為30/1。將已充分浸透水的厚樸枝干的木屑顆粒與其它成分混合 均勻,滅菌處理后接種,在與平菇菌種生長習性相適應的溫度條件下培育,得到平菇成品。上述栽培方法中,所說作為主要培養基的厚樸枝干木屑顆粒,一般不宜過于細碎, 否則在被水充分浸透后,因顆粒度過小會導致培養基的透氣性變差,可使好氣性的食用菌 菌絲因缺氧而生長緩慢。顆粒度過大,則除因袋內物料間的縫隙較大易造成污染外,也 容易造成培養基盛裝袋的破損。試驗顯示,其顆粒度一般在不小于(1 1.5cm)X(l 1. 5cm) X (0. 1 0. 15cm)的情況下,都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所說的使厚樸枝干的木屑顆粒充分浸透水,是為維持平菇菌生長所需水分而必需 的。厚樸枝干的木屑顆粒中如吸水量過少,會因培養基含水量不足而影響菌絲生長。對所 說用水充分浸透的控制,除可以根據常規經驗采用對吸水量進行檢測等方式外,由于對其 吸水量并非有十分嚴格的定量化要求,因此可采用更簡便的方式,即使水浸后的厚樸枝干 的木屑顆粒在未受擠壓時無水流出,而受到輕微擠壓時(例如用手捏擠時),雖可見有水擠 出但尚不致持續流淌即可。分析和試驗顯示,在本發明上述方法的培養基中,厚樸木屑材料主要能提供平菇 菌生長所需的碳素及少量的氮素,因此,為控制和調整所說培養基成分的總C/N比,在使用所說的其它常規培養基成分時,一般可以選擇能提供更多氮素的成分和/或材料,例如 常用的玉米芯、棉籽殼、麩皮、米糠、玉米粉等中的一種或多種,其比例可為培養基總重量 30% 52%。此外,根據平菇菌的生長需要,還可補充一些如過磷酸鈣,硫酸鎂等占培養基 的總量至少為1 %的常用無機礦物質營養元素成分,以及至少3%的石膏和/或石灰等用于 調節PH調節和消毒的成分根據平菇菌的生長習性特點,其菌種可有適應范圍較窄的高溫型、低溫型,中溫型 以及可具有廣泛適應性的廣溫型等不同,以適應特定的生長區域。試驗顯示,本發明上述的 栽培方法,對于多種不同類型的平菇菌種栽培都是適用的。以適應范圍最廣的廣溫型平菇 菌種為例進行栽培。厚樸是一種傳統的藥用植物,主要入藥材料是其樹皮。去除樹皮后的木質厚樸枝 干目前都是作為無特別用的廢棄物處理的。本發明上述栽培方法不僅解決了目前平菇栽培 所面臨的培養基選擇問題,還解決了大量取皮入藥后的厚樸枝干的再利用問題,變廢為寶, 更重要的是在不改變常規栽培、操作方法的基礎上,還能使平菇的產量及其蛋白質的含量 比例獲得了大幅度的提高,具有很高的社會意義和商業價值。以下通過實施例的具體實施方式
再對本發明的上述內容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 不應將此理解為本發明上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以下的實例。在不脫離本發明上述技術思想 情況下,根據本領域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做出的各種替換或變更,均應包括在本發明 的范圍內。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將去除樹皮后曬干的厚樸枝干粉碎成(1 1.5cm) X (1 1.5cm) X (0. 1 0. 15cm)大小的木屑顆粒,按100袋(采用長寬厚43cmX22cmX0. 3mm聚乙烯袋),每袋裝2 斤干料計算,稱取132斤厚樸木屑(66% ),用水浸泡7 10天,使其充分吸水,至用手輕捏 浸水木屑顆粒可見水但不流淌的程度即可。添加玉米芯13. 5%、棉籽殼9%、麩皮8%、石膏 粉1 %、石灰粉2%、過磷酸鈣0. 5%,拌料,裝袋、滅菌(常壓高溫4h后到IOCTC,滅菌24h, 停火,悶一夜)。選取平菇雜優菌株于消毒后的接種間進行開放式接種或于接種箱中接種,, 接種后將菌袋轉至菇房,在5°C 35°C溫度、70%以下濕度的范圍內進行發菌管理,注意調 溫保濕、防止雜菌污染,經常檢查菌袋,如有未生長或污染者及時剔除處理,保持黑暗,每隔 5 7天翻堆一次,保證發菌整齊。出菇期注意反制病蟲害,控制溫度在22°C 25°C,濕度 在90%左右,給予一定散射光,保持通風換氣,子實體生長過程中應做到及時開袋解封、勤 噴水,大概9-11天,得到平菇成品。其三潮菇產量為58. 675kg,蛋白質含量(干基%)為 23. 0%。實施例2將去除樹皮后曬干的厚樸枝干粉碎成(1 1.5cm) X (1 1.5cm) X (0. 1 0. 15cm)大小的木屑顆粒,按100袋(采用長寬厚43cmX22cmX0. 3mm聚乙烯袋),每袋裝2 斤干料計算,稱取88斤厚樸木屑(44% ),用水浸泡7 10天,使其充分吸水,至用手輕捏 浸水木屑顆粒可見水但不流淌的程度即可。添加玉米芯35. 5%、棉籽殼9%、麩皮8%、石膏 粉1 %、石灰粉2%、過磷酸鈣0.5%,拌料,裝袋、滅菌(常壓高溫4h后到10(TC,滅菌24h,停火,悶一夜)。選取平菇雜優菌株于消毒后的接種間進行開放式接種或于接種箱中接種, 接種后將菌袋轉至菇房,在5°C 35°C溫度、70%以下濕度的范圍內進行發菌管理,注意調 溫保濕、防止雜菌污染,經常檢查菌袋,如有未生長或污染者及時剔除處理,保持黑暗,每隔 5 7天翻堆一次,保證發菌整齊。出菇期注意反制病蟲害,控制溫度在22°C 25°C,濕度 在90%左右,給予一定散射光,保持通風換氣,子實體生長過程中應做到及時開袋解封、勤 噴水,大概9-11天,得到平菇成品。其三潮菇產量為47. 675kg,蛋白質含量(干基%)為 21. 8%以本發明上述方法中不同形式的培養基與采用目前常規培養基進一步進行了下 述的對比性試驗。1.厚樸木屑預處理將厚樸木屑堆放灑水發至木屑充分吸水,即使水浸后的厚樸枝干的木屑顆粒在 未受擠壓時無水流出,而受到輕微擠壓時(例如用手捏擠時),雖可見有水擠出但尚不致持 續流淌即可。2.不同培養基組成方式如表1所示。3.栽培方法3. 1 拌料將各種料攪拌均勻,并調節水分占總重量的60%,培養基的pH值為5. 2 6. 2。表1各組的培養基配方)
權利要求
平菇菌的袋式栽培方法,其特征是以去除樹皮后的厚樸枝干的木屑顆粒作為主要培養基,輔以其它的常規培養基成分,進行人工袋式栽培,其中厚樸枝干的木屑顆粒占培養基總重量的44%~66%,其余為常規培養基成分,培養基成分的總C/N比為(20~40)/1,將已充分浸透水的厚樸枝干的木屑顆粒與其它成分混合均勻,滅菌處理后接種,在與平菇菌種生長習性相適應的溫度條件下培育,得到平菇成品。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菇菌的袋式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說的培養基成分的總C/N 比為30/1。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菇菌的袋式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說的其它常規培養基 成分中包括占培養基總重量30% 52%的棉籽殼、玉米芯、麩皮中的至少一種,以及占培 養基總量> 的無機礦物質營養元素成分和> 3%的石膏或石灰。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菇菌的袋式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說的平菇菌種為廣溫 型菌種,接種后在5°C 35 °C條件下經70 90天培育,得到平菇成品。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平菇菌的袋式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所說的平菇菌種為廣溫型菌 種,接種后在5°C 35 °C條件下經70 90天培育,得到平菇成品。全文摘要
平菇菌的袋式栽培方法,以去除樹皮后的厚樸枝干的木屑顆粒作為主要培養基,輔以其它的常規培養基成分,進行人工袋式栽培。其中厚樸枝干的木屑顆粒占培養基總重量的44%~66%,其余為常規培養基成分,培養基成分的總C/N比為(20~40)/1。將已充分浸透水的厚樸枝干的木屑顆粒與其它成分混合均勻,滅菌處理后接種,在與平菇菌種生長習性相適應的溫度條件下培育,得到平菇成品。該方法培育的平菇產量及其蛋白質的含量均可高出常規培養方法的15%~20%。
文檔編號C05G3/00GK101953266SQ200910059989
公開日2011年1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14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14日
發明者余夢瑤, 曾錦, 江南, 羅霞, 許曉燕, 趙建, 鄭林用, 陳學強 申請人:四川省農業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