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桂花樹花瓶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園藝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將多株桂花樹制成一種成花瓶狀結構排列的
桂花樹叢的技術。
背景技術:
桂花終年常綠,枝繁葉茂,秋季開花,芳香四溢。在園林中應用普遍,常作園景樹。 在我國古典園林中,桂花常與建筑物,山、石機配,以叢生灌木型的植株植于亭、臺、樓、閣附 近。桂花對有害氣體二氧化硫、氟化氫有一定的抗性,也是工礦區的一種綠化的好花木。
現有的園藝技術中,對桂花樹的造型往往是通過對單株桂花樹進行造型。雖然也 出現了一些對多株桂花樹進行造型的園藝技術,但是通常是借助于附加的繩子、金屬絲等 外部固定物進行固定造型,附加的這些外部固定物和桂花樹本身不能融為一體從而影響造 型外觀,并且隨著桂花樹的生長,造型也不牢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多株桂花樹造型不牢固的缺點,提出了一 種桂花樹花瓶的生產方法。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桂花樹花瓶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步驟 Sl.選枝扦插選擇茂盛桂花樹枝條,剪成4至5cm長進行扦插,插好后的樹苗得
用遮陽網遮陰,塑料薄膜覆蓋,用生根劑噴灑,以促其生根發芽成為桂花樹苗; S2.移栽枝條選擇茂盛強壯的桂花樹苗并對其進行排芽和栽植; S3.樹苗培植待桂花樹苗成活后對樹苗進行管理和培植以使桂花樹苗達到規定
的高度; S4.編織造型從培植好的桂花樹苗中選取高矮、大小一致的樹苗,使多株桂花樹 苗以一定數量并按照圓周分布排列組成一叢桂花樹,對該叢桂花樹進行管理和培植以使桂 花樹苗生長成活;在桂花樹生長成活后,對其設置模具進行編織造型,使多株桂花樹的樹干 彎曲包絡成花瓶狀結構,在桂花樹的樹干交叉處通過人工處理后使其自然生長愈合連接在一起。
上述步驟S4對桂花樹的樹干交叉處的人工處理過程包括如下步驟
S41.用削皮刀在相互接觸的桂花樹的樹干交叉處分別削皮形成深度為樹桿直徑 的1/3,長度在20到30厘米之間的平面,然后將相互接觸的桂花樹的平面進行貼合,用絲膜 繩將其捆綁包扎牢固,遮蔽完全,避免傷口裸露在外; S42.當樹干交叉處的桂花樹自然生長愈合連接為一體時,拆開絲膜繩使其敞開生
長,同時采用高壓射釘將其愈合連接處釘固,避免在生長中出現分裂現象。
在上述步驟S4之后,還包括步驟S5.粗細調整對桂花樹叢中較粗的桂花樹采用
斷水、排芽或抽枝的栽培方式減緩其生長速度,以使各桂花樹生長均勻。
3
上述斷水的栽培方式是在較粗桂花樹的樹干離地10到15厘米處,用枝剪在樹桿 處將樹皮剪斷2到3圈,以使其暫時中斷或減少營養和水分的輸送,從而達到減緩其生長速 度目的。 上述排芽的栽培方式是用枝剪剪去較粗桂花樹枝條上的苗芽,以遏制減緩其吸收 營養和水分,從而達到減緩其生長速度目的。 上述抽枝的栽培方式是選擇桂花樹較粗桂花樹的瓶頸之上的枝條,在不影響外觀 的情況下,用枝剪將其苗芽剪掉,以遏制減緩其吸收營養和水分,減緩它的生長速度,將其 它桂花樹枝條上的苗芽留下,讓其生長,當所有桂花樹的樹干達到粗細均勻目的后,就得排 除所有桂花樹的苗芽,使其均勻成長。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發明由多株桂花樹按照圓周分布排列組成,各株桂 花樹之間通過人工處理后使其自然生長愈合連接在一起,因而隨著各株桂花樹的自然生 長,相連桂花樹連接處生長融為一體,這樣形成的一種桂花樹花瓶更加牢固。而且由于沒有 借助外部固定物進行固定造型,所以該桂花樹花瓶也更美觀。
圖1是本發明的桂花樹花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桂花樹花瓶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主流程圖。 圖4是本發明的桂花樹花瓶的樹干交叉處削皮后的局部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桂花樹花瓶的樹干交叉處包扎后的局部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土壤面1、瓶體2、瓶頸3、瓶冠4、呈逆時針排列的桂花樹5、呈順時
針排列的桂花樹6、交叉處7。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桂花樹花瓶,由多株桂花樹按照圓周分布排列組成,呈逆 時針排列的桂花樹5和呈順時針排列的桂花樹6的多株桂花樹的樹干彎曲包絡成花瓶狀結 構,桂花樹的樹干交叉處7通過人工處理后使其自然生長愈合連接在一起,多株桂花樹的 樹干在土壤面1上從下到上依次包絡成花瓶的瓶體2、瓶頸3和瓶冠4。本實施例中的桂花 樹花瓶,編織成型后的桂花樹花瓶高度為300cm,瓶體2的最小直徑和最大直徑分別為50cm 和90厘米,瓶頸3的最小直徑為30cm。對于桂花樹交叉處7通過人工處理后使其自然生長 愈合連接在一起,同時起到了固定的作用。下面結合實施例詳細介紹此類桂花樹花瓶的批 量制作過程如圖3所示,一種桂花樹花瓶的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l.選枝扦插選擇茂盛桂花樹枝條,剪成4至5cm長進行扦插,插好后的樹苗得 用遮陽網遮陰,塑料薄膜覆蓋,用生根劑噴灑,以促其生根發芽成為桂花樹苗。本步驟在第 一年的6月到10月之間進行較佳。 S2.移栽枝條選擇茂盛強壯的桂花樹苗并對其進行排芽和栽植。桂花樹苗的株 距按15cm到16cm進行栽植,成活后對樹苗的病蟲害如紅蜘蛛、色尖蟲等進行藥物噴灑,然 后進行施肥、管理、培植。本步驟在第二年的2月進行較佳。
4
S3.樹苗培植待桂花樹苗成活后對樹苗進行管理和培植以使桂花樹苗達到規定 的高度。樹苗的高度可以人為設定,本實施例中,需要將樹苗的高度培育到280cm的高度, 根據桂花樹的生長速度,需要三周年的培植時間。本實施例中,第三年樹苗應培植達到高 度為80cm-100cm ; 第四年樹苗應培植達到高度為150cm-180cm ;
第五年樹苗應培植達到高度為250cm-280cm ;
三年培植期間均要排芽、施肥、除害等工程的動作。 通過上述步驟1到步驟3可以培育大量具有工業互換性的桂花樹用以下一步驟的 編織造型。 S4.編織造型從培植好的桂花樹苗中選取高矮、大小一致的樹苗,使多株桂花樹 苗以一定數量并按照圓周分布排列組成一叢桂花樹,對該叢桂花樹進行管理和培植以使桂 花樹苗生長成活;在桂花樹生長成活后,對其進行編織造型,使多株桂花樹的樹干彎曲包絡 成花瓶狀結構,在桂花樹的樹干交叉處通過人工處理后使其自然生長愈合連接在一起。
本步驟中,樹苗的選擇在第五年的在秋季進行,先給樹苗斷根,為造型時備用,起 挖樹苗的時,要選高矮一致(正負不超過0. 5cm),米徑0. 8mm-0. 9mm之內的樹苗最佳,然 后按產品的造型模具大小進行苗枝組合,以12-48株為一叢,進行初步栽培,經管理和維護 后,保其全部成活,生長良好后在進行編織造型,為了提高造型后的桂花樹的成活率,可以 對桂花樹瓶的瓶體2、瓶頸3和瓶冠4進行分步造型, 一個階段的造型成功后,再進行下一階 段的造型,其過程持續時間為2到5年,造型時間在每年的春季為佳。 本步驟中對桂花樹的樹干交叉處的人工處理過程如圖4和圖5所示,包括如下步 驟 S41.用削皮刀在相互接觸的桂花樹的樹干交叉處分別削皮形成深度為樹桿直徑 的1/3,長度在20到30厘米之間的平面,然后將相互接觸的桂花樹的平面進行貼合,用絲膜 繩將其捆綁包扎牢固,遮蔽完全,避免傷口裸露在外; S42.當樹干交叉處的桂花樹自然生長愈合連接為一體時,拆開絲膜繩使其敞開生 長,同時采用高壓射釘將其愈合連接處釘固,避免在生長中出現分裂現象。樹干交叉處的兩 桂花樹自然生長愈合時間需要4到6個月。 S5.粗細調整對桂花樹叢中較粗的桂花樹采用斷水、排芽或抽枝的栽培方式減 緩其生長速度,以使各桂花樹生長均勻。斷水的栽培方式是在較粗桂花樹的樹干離地10 到15厘米處,用枝剪在樹桿處將樹皮剪斷2到3圈,以使其暫時中斷或減少營養和水分的 輸送,從而達到減緩其生長速度目的。排芽的栽培方式是用枝剪剪去較粗桂花樹枝條上的 苗芽,以遏制減緩其吸收營養和水分,從而達到減緩其生長速度目的。抽枝的栽培方式是 選擇桂花樹較粗桂花樹的瓶頸之上的枝條,在不影響外觀的情況下,用枝剪將其苗芽剪掉, 以遏制減緩其吸收營養和水分,減緩它的生長速度,將其它桂花樹枝條上的苗芽留下,讓其 生長,當所有桂花樹的樹干達到粗細均勻目的后,就得排除所有桂花樹的苗芽,使其均勻成 長。 桂花樹的株樹可以根據需要任意選取,恰當的選擇范圍為10到60株之間,本實施 例中的選擇范圍為12到48株之間。 上述成型后的桂花樹花瓶可以被批量的移植到各種類型的盆景中,作為園藝工業產品而進入流通銷售領域。 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將會意識到,這里所述的實施例是為了幫助讀者理解本發 明的原理,應被理解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這樣的特別陳述和實施例。凡是根據 上述描述做出各種可能的等同替換或改變,均被認為屬于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一種桂花樹花瓶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S1.選枝扦插選擇茂盛桂花樹枝條,剪成4至5cm長進行扦插,插好后的樹苗得用遮陽網遮陰,塑料薄膜覆蓋,用生根劑噴灑,以促其生根發芽成為桂花樹苗;S2.移栽枝條選擇茂盛強壯的桂花樹苗并對其進行排芽和栽植;S3.樹苗培植待桂花樹苗成活后對樹苗進行管理和培植以使桂花樹苗達到規定的高度;S4.編織造型從培植好的桂花樹苗中選取高矮、大小一致的樹苗,使多株桂花樹苗以一定數量并按照圓周分布排列組成一叢桂花樹,對該叢桂花樹進行管理和培植以使桂花樹苗生長成活;在桂花樹生長成活后,對其設置模具進行編織造型,使多株桂花樹的樹干彎曲包絡成花瓶狀結構,在桂花樹的樹干交叉處通過人工處理后使其自然生長愈合連接在一起。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桂花樹花瓶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驟S4對桂 花樹的樹干交叉處的人工處理過程包括如下步驟541. 用削皮刀在相互接觸的桂花樹的樹干交叉處分別削皮形成深度為樹桿直徑的 1/3,長度在20到30厘米之間的平面,然后將相互接觸的桂花樹的平面進行貼合,用絲膜繩 將其捆綁包扎牢固,遮蔽完全,避免傷口裸露在外;542. 當樹干交叉處的桂花樹自然生長愈合連接為一體時,拆開絲膜繩使其敞開生長, 同時采用高壓射釘將其愈合連接處釘固,避免在生長中出現分裂現象。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桂花樹花瓶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驟 S4之后,還包括步驟S5.粗細調整對桂花樹叢中較粗的桂花樹采用斷水、排芽或抽枝的 栽培方式減緩其生長速度,以使各桂花樹生長均勻。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桂花樹花瓶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斷水的栽培 方式是在較粗桂花樹的樹干離地10到15厘米處,用枝剪在樹桿處將樹皮剪斷2到3圈,以 使其暫時中斷或減少營養和水分的輸送,從而達到減緩其生長速度目的。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桂花樹花瓶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排芽的栽培 方式是用枝剪剪去較粗桂花樹枝條上的苗芽,以遏制減緩其吸收營養和水分,從而達到減 緩其生長速度目的。
6.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桂花樹花瓶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抽枝的栽培 方式是選擇桂花樹較粗桂花樹的瓶頸之上的枝條,在不影響外觀的情況下,用枝剪將其苗 芽剪掉,以遏制減緩其吸收營養和水分,減緩它的生長速度,將其它桂花樹枝條上的苗芽留 下,讓其生長,當所有桂花樹的樹干達到粗細均勻目的后,就得排除所有桂花樹的苗芽,使 其均勻成長。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桂花樹花瓶的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選枝扦插;S2.移栽枝條選擇茂盛強壯的桂花樹苗并對其進行排芽和栽植;S3.樹苗培植;S4.編織造型從培植好的桂花樹苗中選取高矮、大小一致的樹苗,使多株桂花樹苗以一定數量并按照圓周分布排列組成一叢桂花樹,對該叢桂花樹進行管理和培植以使桂花樹苗生長成活;在桂花樹生長成活后,對其設置模具進行編織造型,使多株桂花樹的樹干彎曲包絡成花瓶狀結構,在桂花樹的樹干交叉處通過人工處理后使其自然生長愈合連接在一起。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使桂花樹連接處自然愈合生長融為一體,這樣形成的一種桂花樹花瓶更加牢固。
文檔編號A01G1/00GK101779566SQ20101012284
公開日2010年7月21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12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12日
發明者孫加洪 申請人:孫加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