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高密度養蝦池池底吸污裝置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241566閱讀:5837來源:國知局
一種高密度養蝦池池底吸污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密度養蝦池池底吸污裝置,包括吸污頭、第一接管、軟管、第二接管、外接管以及操作長竿;所述吸污頭設有吸污入口和接口;所述第一接管與所述吸污頭連接;所述軟管連接所述第一接管與第二接管;所述第二接管連通所述養蝦池底部與集污井;所述外接管在所述吸污裝置不使用時,插于所述第二接管的吹水口上;所述第一接管還與所述操作長竿的前端連接;所述吸污頭上還設有輪軸,所述輪軸上裝設有滑輪。本實用新型可提高排污的速度,使污染物更徹底排出,從而提高養殖成功率;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制作成本低、使用壽命長;設置的輪子可使操作方便、省力,吸污范圍大,吸污徹底。
【專利說明】一種高密度養蝦池池底吸污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養殖池底吸污裝置,特別涉及一種高密度養蝦池池底吸污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對蝦養殖業發展迅猛,放養密度增大,可使產量提高,增加養殖收益,所以高密度的養殖模式是產業發展的趨勢。由于養殖密度大,所以養殖過程中會有大量的污染物沉積在池底的中間排污口周圍。這些污染物包括:藻類尸體、殘餌、糞便、蝦殼、死蝦等,污染物大量累積會造成水質惡化,不利于對蝦的健康生長。
[0003]養殖過程中及時清除蝦池底部的污染物,是養殖管理的一個重要技術環節。目前采用的排污方法是中間排污法,污染物從蝦池底部的中間排污口進入排污管道,從而排入集污井。但是,在出現蝦病時,高密度養蝦池中污染物大大增加,不及時排除污染物不利于蝦病的防控,特別是當有出現死蝦沉積池底時,單靠中間排污口進行排污,排污的速度較慢、效率低,也不徹底。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高密度養蝦池池底吸污裝置,解決了現有的中間排污法對養蝦池池底排污的速度較慢、效率低,也不徹底問題。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高密度養蝦池池底吸污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污頭、第一接管、軟管、第二接管、外接管以及操作長竿;所述吸污頭使用時置于養蝦池池底,其上設有吸污入口和接口 ;所述第一接管與所述吸污頭連接,并通過所述接口與吸污頭連通;所述軟管連接所述第一接管與第二接管;所述第二接管連通所述養蝦池底部與集污井,且位于養蝦池底部的第二接管的入水口水平位置高于位于集污井內的第二接管的出水口的水平位置;所述外接管在所述吸污裝置不使用時,插于所述第二接管的集污井端;所述第一接管還與所述操作長竿的前端連接;所述吸污頭上還設有輪軸,所述輪軸上裝設有滑輪。
[0007]進一步地,所述吸污頭為一根吸污橫管,所述吸污橫管兩端閉合,工作時接地的一側設有所述吸污入口。
[0008]進一步地,所述吸污橫管通過三通管接頭與所述第一接管連接,吸污橫管套入所述三通管接頭的長管內并與所述長管連接,所述三通管接頭的長管上開有與所述吸污入口配合的缺口 ;所述第一接管與所述三通管接頭的短管連接。所述吸污橫管與所述三通連接管接頭的長管為膠水粘接。
[0009]進一步地,所述三通管接頭為“T”字型三通管接頭。
[0010]進一步地,所述吸污橫管的兩個端部的管面都設有垂直于所述管面的輪軸,所述輪軸上裝設有滑輪,可使吸污橫管在水底的移動更方便自如。
[0011]進一步地,所述操作長竿與所述第一接管為麻繩或者尼龍繩或者鐵絲綁接,操作長竿長度3?4m。
[0012]進一步地,所述吸污橫管為PVC管,長度40?50cm,管徑50?70mm。
[0013]進一步地,所述吸污入口寬2?3cm,吸污入口的長度不長于所述吸污橫管的長度。
[0014]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接管為PVC管,所述第一接管長度60?80cm。
[0015]進一步地,所述軟管為透明的鋼絲波紋管;所述軟管的長度比蝦池最高水位的高度長2.0m?2.5mο
[0016]現實中為了方便操作,養蝦池水面上方會搭設用于擱置本裝置的水面固定繩,本裝置在不工作時,為了將本裝置的吸污橫管擱置在所述水面固定繩上,所述軟管的長度比蝦池最高水位的高度長2.0m?2.5m,透明的鋼絲波紋管有利于實現吸污操作。
[0017]本實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為:
[0018]本實用新型采用虹吸原理實現排污操作,無需電泵,節省能源和成本;本實用新型可提高排污的速度,使污染物更徹底排出,從而提高養殖成功率;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制作成本低、使用壽命長;設置的輪子可使操作方便、省力,吸污范圍大,吸污徹底。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作用示意圖;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不含第二接管和外接管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接地面的示意圖。
[0022]圖中,1-吸污橫管;2_三通管接頭;21_長管;22_短管;3_第一接管;4_鋼絲波紋軟管;5_第二接管;51_入水口 ;52_出水口 ;6_外接管;7_操作長竿;8-輪軸;81_滑輪;9-吸污入口 ;10_接口;11-缺口 ; 12-麻繩;13-主排污管;14-集污井;15-養蝦池。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描述。
[0024]如圖1-3所示的一種高密度養蝦池池底吸污裝置,包括PVC吸污橫管1、“T”字型的三通管接頭2、PVC第一接管3、透明的鋼絲波紋軟管4、第二接管5、外接管6、操作長竿7、輪軸8、滑輪81 ;吸污橫管I使用時設于養蝦池15的池底,吸污橫管I兩端閉合,其上設有吸污入口 9和接口 10 ;第一接管3與吸污橫管I連接,并通過接口 10與吸污橫管I連通,鋼絲波紋軟管4連接第一接管3和第二接管6 ;第二接管6連通養蝦池15池底與集污井14,且位于養蝦池15底部的第二接管6的入水口 51水平位置高于位于集污井14內的第二接管6的出水口 52的水平位置;外接管6在本吸污裝置不使用時,插于第二接管6的出水口52上;操作長竿7前端與第一接管3通過麻繩12綁接;吸污橫管I的兩個端部的管面都設有垂直于管面的輪軸8,輪軸8上設有滑輪81 ;吸污橫管I套入三通管接頭2的長管21內并與長管21用膠水粘接,長管21上開有與吸污入口 9配合的缺口 11 ;第一接管3與三通管接頭2的短管22連接。
[0025]其中,吸污橫管I的長度50cm,管徑60mm ;吸污入口 9寬2?3cm,吸污入口 9的長度與吸污橫管I的長度相等;第一接管3長度70cm ;鋼絲波紋軟管4長度5m,養蝦池15最高水位為2.5m。
[0026]進行吸污時,先將位于集污井14內并插在第二接管5出水口 52上的外接管6拔出,操作者乘船到養蝦池15水面上操作操作長竿7,使吸污橫管I沒入池水中,并在主排污管13的入口附近吸污,污染物從吸污橫管I的吸污入口 9進入,依次通過第一接管3、鋼絲波紋軟管4、第二接管5,排到集污井14內進行后續處理;滑輪81可使吸污橫管I在水底的移動更方便自如。
[0027]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部分種實施方式,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操作長竿與接管通過尼龍繩或鐵絲綁接,以及各管的規格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高密度養蝦池池底吸污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污頭、第一接管、軟管、第二接管、外接管以及操作長竿;所述吸污頭使用時置于養蝦池池底,其上設有吸污入口和接口 ;所述第一接管與所述吸污頭連接,并通過所述接口與吸污頭連通;所述軟管連接所述第一接管與第二接管;所述第二接管連通所述養蝦池底部與集污井,且位于養蝦池底部的第二接管的入水口水平位置高于位于集污井內的第二接管的出水口的水平位置;所述外接管在所述吸污裝置不使用時,插于所述第二接管的出水口上;所述第一接管還與所述操作長竿的前端連接;所述吸污頭上還設有輪軸,所述輪軸上裝設有滑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養蝦池池底吸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頭為一根吸污橫管,所述吸污橫管兩端閉合,工作時接地的一側設有所述吸污入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密度養蝦池池底吸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橫管通過三通管接頭與所述第一接管連接,吸污橫管套入所述三通管接頭的長管內并與所述長管連接,所述三通管接頭的長管上開有與所述吸污入口配合的缺口 ;所述第一接管與所述三通管接頭的短管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密度養蝦池池底吸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接頭為“T”子型二通管接頭。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密度養蝦池池底吸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橫管的兩個端部的管面都設有垂直于所述管面的輪軸。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高密度養蝦池池底吸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長竿與所述第一接管為麻繩或者尼龍繩或者鐵絲綁接,操作長竿長度3?4m。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高密度養蝦池池底吸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橫管為PVC管,長度40?50cm,管徑50?70mm。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高密度養蝦池池底吸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入口寬2?3cm,吸污入口的長度不長于所述吸污橫管的長度。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高密度養蝦池池底吸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管為PVC管,所述第一接管長度60?80cm。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高密度養蝦池池底吸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軟管為透明的鋼絲波紋管;所述軟管的長度比蝦池最高水位的高度長2.0m?2.5m。
【文檔編號】A01K61/00GK203618558SQ201320788483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3日
【發明者】楊鏗, 文國樑, 李卓佳, 陳永青, 曹煜成, 楊鶯鶯, 洪敏娜, 張家松, 胡曉娟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