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甘蔗收割機和甘蔗收割方法

文檔序號:271576閱讀:519來源:國知局
甘蔗收割機和甘蔗收割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農用機械領域,公開了一種甘蔗收割機和甘蔗收割方法,甘蔗收割機包括機體和兩組收割機構,兩組收割機構對稱設于機體的兩側,每組收割機構分別包括螺旋扶蔗裝置、切割裝置、夾持裝置、輸送機構和剝葉機,夾持裝置包括上夾持鏈和下夾持鏈,上夾持鏈和下夾持鏈之間構成夾持通道,螺旋扶蔗裝置設于上夾持鏈的前方,切割裝置設于上夾持鏈和下夾持鏈之間,輸送機構連接夾持通道和剝葉機。本發明采用兩組收割機構同時進行兩行甘蔗收割,收割時先通過螺旋扶蔗裝置扶持收攏,切割后經夾持提升喂入剝葉機,提高了收割機的工作效率,并節約了收割機田間掉頭的時間及次數;并在上夾持鏈的頂部設置伸縮拔桿筒,避免蔗葉纏繞問題,使喂入順暢。
【專利說明】甘蔗收割機和甘蔗收割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農用機械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甘蔗收割機和甘蔗收割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我國甘蔗由于具有種植地形復雜,需保留三年以上宿根等多種植的要求及特點,導致甘蔗機械化收割發展緩慢,因此傳統甘蔗的收割基本上還是依靠人工來完成,不但勞動強大,而且生產效率很低,是一項艱苦的勞動,糖業及廣大蔗農們迫切需要機械化的收割手段。
[0003]現有的甘蔗收割機以甘蔗聯合收割和國內研究機構試制的甘蔗收割機為主,主要包括切斷式和整桿式,無論是切斷式或是整桿式收割機,都存在諸多的問題,以致至今仍難以推廣應用。
[0004]切斷式收割機為大型的甘蔗聯合收割機,以澳大利亞生產的“凱斯”及美國的“約翰迪爾”為主,這類產品的體形龐大,整機過重,結構復雜,輪胎巨大輪距過寬,在我國分散小塊的種植條件下作業機器地頭轉彎極不方便,作業效率雖然達到一定要求,但由于是將甘蔗切斷為十多公分的一小截規格,切斷后的甘蔗保存時間較短,需立即進廠進行榨糖。此夕卜,還需要在作業的同時配有運輸車來接收甘蔗,兩車同行進行作業時,壓壞壓死甘蔗的現象嚴重,不適合于我國大部分山區、丘陵地區的甘蔗種植地及宿根蔗收割后的保留需要。此夕卜,這類切斷(段)式的收割方式,也不適應我國榨糖工藝需去除葉、尾和根系后甘蔗整桿進入制糖工藝流程的要求,而且此類機器國外生產成本很高,售價極為昂貴。
[0005]國內一般采用整桿式甘蔗收割機,現有的整桿式甘蔗收割機為單行收割方式,分成切稍、扶倒、切割、輸送、清選、剝葉等工序。其一般由機架、切稍裝置、扶植裝置、壓蔗輥、喂入輥、收割裝置、剝葉裝置、除雜裝置以及收集框組成,切稍裝置由固定在支架上的油缸和切稍刀盤構成,扶植裝置由兩根螺旋輥構成,壓蔗輥和喂入輥上設在扶植裝置后方,收割裝置由固定在機架底部的收割刀盤構成,剝葉裝置由設在通道中的剝葉輥構成,該通道出口處設有除塵裝置,固定在機架尾端的收集框與通道的出口連通;現有的整桿式收割機具有以下缺點:
[0006]1、小型整桿式收割機采用單行收割,作業效率低、易卡堵、易傾覆翻車,通過能力不強。
[0007]由于采用單行收割方式,現有整桿式收割機的作業效率相對較低,田間地頭掉頭費時。甘蔗的次年宿根后易集中發芽生長,常形成多根一大束,現有的單行收割方式往往是先把甘蔗向前下方壓低切割,切斷的甘蔗在機腹內剝葉后輸出,大批甘蔗瞬時喂入時,易造成機腹收納輸送剝葉機構時負荷過重而造成卡堵,進而導致機器不能正常工作。單行收割的方式為了適應甘蔗種植行距(約I米一1.2米),在輪距設計往往只為1.4一1.6米,由于輪距過于窄小,在坡度地形容易翻車,造成機器嚴重損壞或人身安全。并且,由于采用下壓甘蔗穿腹式收割,前輪難以設計為前驅方式,僅靠后兩驅行走,其通過能力有限。
[0008]2、刀盤、刀片設計不合理,甘蔗切割后破頭率高,刀片易損壞。
[0009]由于現有的整桿式收割機的甘蔗刀多由圓形刀盤、刀片和墊板組成,墊板位于圓形刀盤與刀片之間,刀片及墊板由螺栓固定于圓形刀盤圓周上,每個圓形刀盤周圍均安裝有2?8把刀片,這種刀片的結構為矩形或梯形,刀片兩側的刀刃都是光刃,甘蔗刀在切割甘蔗時,由于蔗地復雜,小石塊較多,刀片會迅速變鈍,切割時會對甘蔗根部造成較大的沖擊,甘蔗根的破頭率及甘蔗的損傷率都非常高,不利于甘蔗后期再發芽生長。
[0010]3、甘蔗收割后收集方式不理想,造成二次人工耗費太大。
[0011 ] 現有的甘蔗收割機在收割出料環節上,有的任由甘蔗經剝葉后從出料口沖出零散堆放在溝上,有的則采用小拖車邊走邊接,小堆方式集中堆放,然后再由人工或簡單裝運機械將甘蔗收集裝運至運輸卡車上。這些甘蔗收集方式仍摻雜大量的人工投入,機械化收割的目的仍未完全實現。


【發明內容】

[0012]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解決現有甘蔗收割機采用單行收割方式所造成效率較低的問題。
[0013]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甘蔗收割機,其包括機體和兩組收割機構,兩組所述收割機構對稱設于所述機體的兩側,每組所述收割機構分別包括螺旋扶蔗裝置、切割裝置、夾持裝置、輸送機構和剝葉機,
[0014]所述夾持裝置包括上夾持鏈和下夾持鏈,所述上夾持鏈和下夾持鏈之間構成夾持通道,所述螺旋扶蔗機構設于所述上夾持鏈的前方,所述切割裝置設于所述上夾持鏈和下夾持鏈之間,所述輸送機構連接所述夾持通道和剝葉機。
[0015]上述的甘蔗收割機中,所述上夾持鏈沿其長度方向上設有上支撐梁,所述下夾持鏈沿其長度方向上設有下支撐梁,所述機體上設有升降傳動機構,所述上支撐梁的上部通過升降傳動機構與機體連接,所述上支撐梁的中前部與所述螺旋扶蔗裝置連接,所述下支撐梁的頂部與固定在機體上的固定桿鉸接,所述下支撐梁的底部與切割裝置的底部外側鉸接,所述切割裝置的后部連接有伸縮油缸,所述伸縮油缸與固定在機體底部的支座鉸接。
[0016]上述的甘蔗收割機中,所述升降傳動機構包括立柱、斜桿、第一鏈輪、第二鏈輪和連接第一鏈輪和第二鏈輪的鏈條,所述立柱的下端與機體固定,其上端支撐第一鏈輪,所述第一鏈輪與上支撐梁連接,所述斜桿的上端與立柱連接,其下端與機體固定,所述第二鏈輪設于斜桿上。
[0017]上述的甘蔗收割機中,所述切割裝置包括鋸盤、鋸盤軸和動力裝置,所述鋸盤安裝在鋸盤軸的底部,所述鋸盤軸的頂部通過動力傳動機構與固定在機體上的動力裝置連接,所述動力裝置通過傳動機構驅動所述鋸盤軸轉動,進而使鋸盤轉動。
[0018]上述的甘蔗收割機中,所述螺旋扶蔗機構包括靠近機體內側的單螺旋輥和靠近機體外側的雙螺旋輥,所述雙螺旋輥的兩根螺旋輥的旋轉方向相反。
[0019]上述的甘蔗收割機中,所述上夾持鏈包括第一夾持鏈和第二夾持鏈,所述第一夾持鏈與下夾持鏈位置相對設置,所述第一夾持鏈為相對于所述第二夾持鏈較長的夾持鏈,所述第一夾持鏈和第二夾持鏈的底部對齊且背對背設置。
[0020]上述的甘蔗收割機中,所述上夾持鏈的頂部設有用于防蔗葉纏繞的伸縮撥桿筒。
[0021]上述的甘蔗收割機中,所述上夾持鏈的頂部設有向機體外側彎曲的上弧形導向桿,所述下夾持鏈的頂部設有向機體外側彎曲的下弧形導向桿。
[0022]上述的甘蔗收割機中,所述機體的輪距為2.2-2.6m。
[0023]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甘蔗收割方法,兩組收割機構同時進行兩行收蔗作業,甘蔗由螺旋扶蔗機構提升扶起后,經上夾持鏈夾持至切割裝置進行切斷,并由下夾持鏈配合上夾持鏈同步夾持甘蔗向上提升,當甘蔗被夾持輸送到上、下夾持鏈的頂部時,甘蔗進行翻轉進入輸送機構,輸送機構將甘蔗喂入剝葉機進行剝葉后輸出。
[0024]上述技術方案所提供的一種甘蔗收割機和甘蔗收割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兩組收割機構同時進行兩行甘蔗收割,收割時先通過螺旋扶蔗裝置扶持收攏,便于切割根部,然后通過上下夾持鏈夾持提升至輸送機構直接進剝葉機,兩行同時工作并喂入通暢不卡堵,由此提高了收割機的工作效率,同時還節約了收割機田間掉頭的時間及次數;進一步地,在上夾持鏈的頂部設置伸縮拔桿筒,用于將甘蔗梳理整體,避免蔗葉纏繞問題,使得甘蔗容易喂入剝葉機,有效解決了甘蔗纏繞無序喂入剝葉機時容易造成卡堵的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5]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甘蔗收割機的主視圖;
[0026]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甘蔗收割機的俯視圖;
[0027]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甘蔗收割機未抬起狀態下的側視圖;
[0028]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甘蔗收割機抬起狀態下的側視圖;
[0029]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的上夾持鏈的俯視圖;
[0030]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的下夾持鏈的俯視圖;
[0031]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伸縮撥桿筒的內部結構視圖;
[0032]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切割裝置的主視圖;
[0033]圖9是本發明實施例切割裝置的俯視圖。
[0034]其中,1、機體;2、螺旋扶蔗裝置;21、單螺旋輥;22、雙螺旋輥;31、上夾持鏈;311、第一夾持鏈;312、第二夾持鏈;32、下夾持鏈;33、上支撐梁;34、下支撐梁;35、升降傳動機構;36、伸縮油缸;37、上弧形導向桿;38、下弧形導向桿;4、切割裝置;41、鋸盤;42、套筒;43、動力裝置;44、動力傳動機構;5、輸送機構;6、伸縮撥桿筒;61、曲軸;62、轉筒;63、伸縮撥桿;64、滑套;65、定位套;7、支撐桿;8、喂料螺旋輥;9、駕駛室;10、剝葉機。

【具體實施方式】
[003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本發明以收割機的收割方向為前方。
[0036]如圖1和圖3所示,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甘蔗收割機,其包括機體I和兩組收割機構,該兩組收割機構對稱設于機體I的兩側,每組收割機構分別包括螺旋扶蔗裝置2、夾持裝置3、切割裝置4、輸送機構5和剝葉機10,夾持裝置3包括上夾持鏈31和下夾持鏈32,上夾持鏈31和下夾持鏈32之間構成夾持通道,螺旋扶蔗裝置2設于上夾持鏈31的前方,切割裝置4設于上夾持鏈31和下夾持鏈32之間并位于下夾持鏈32的底部,輸送機構5連接夾持通道和剝葉機10。本發明采用兩組收割機構同時進行兩行甘蔗收割,收割時先通過螺旋扶蔗裝置扶持收攏,便于切割根部,然后通過上下夾持鏈夾持提升至輸送機構直接進剝葉機,兩行同時工作并喂入通暢不卡堵,由此提高了收割機的工作效率,同時還節約了收割機田間掉頭的時間及次數。本實施例的輸送機構優選采用鏈帶式輸送機構。
[0037]其中,機體I的中部為駕駛室9。本實施例的上夾持鏈31沿其長度方向上設有上支撐梁33,上夾持鏈31固定安裝在上支撐梁33上,下夾持鏈32沿其長度方向上設有下支撐梁34,下夾持鏈32固定安裝在下支撐梁34上,機體I的前部設有升降傳動機構35,上支撐梁33的上部與升降傳動機構35連接,該升降傳動機構35使上支撐梁33和上夾持鏈31轉動以實現升降,其包括立柱、斜桿、第一鏈輪、第二鏈輪和連接第一鏈輪和第二鏈輪的鏈條,立柱的下端固定在機體上,立柱的上端支撐第一鏈輪,且第一鏈輪與上支撐梁33連接,斜桿的上端與立柱連接,斜桿的下端與機體固定,使得立柱和斜桿形成三角穩定結構,第二鏈輪設于斜桿上,其中,第一鏈輪和第二鏈輪均采用傘形鏈輪。上支撐梁33的中前部與螺旋扶蔗裝置2連接,且上支撐梁33的上部與固定在機體上的立柱鉸接,下支撐梁34的頂部與固定在機體I上的固定桿鉸接,下支撐梁34的底部與切割裝置4的底部外側鉸接,由此,使得上、下夾持鏈22、23之間形成四邊形鉸接機構。本實施例的切割裝置4的后部連接有伸縮油缸36,該伸縮油缸36與固定在機體I底部的支座鉸接。該伸縮油缸36優選為液壓缸,其伸縮運動可帶動切割裝置4、上夾持鏈31、上支撐梁33、下夾持鏈32、下支撐梁34和螺旋扶蔗裝置2進行升降調,同時在升降傳動機構的作用下是上支撐梁轉向,并帶動設于上支撐梁上的上夾持鏈和螺旋扶蔗裝置轉向。當伸縮油缸做拉伸運動時,可將切割裝置、上夾持鏈、上支撐梁、下夾持鏈、下支撐梁和螺旋扶蔗裝置所構成的割臺整體進行提升,同時升降傳動機構使上夾持鏈轉動到合適的夾持角度,如圖4所示,此時可進行甘蔗收割作業。當伸縮油缸36做壓縮運動時,可將驅動切割裝置、上夾持鏈、下夾持鏈和螺旋扶蔗裝置所構成的割臺整體進行縮回,如圖3所示。
[0038]由于現有的收割機的切割裝置一般由圓形刀盤、刀片和墊板組成,刀片兩側的刀刃都是光刃,在切割甘蔗時容易變鈍,會對甘蔗根部造成較大沖擊而損壞甘蔗根部,為了避免這些問題,如圖8和圖9所示,本實施例的切割裝置4采用鋸盤的結構,其包括鋸盤41、鋸盤軸和動力裝置43,鋸盤41安裝在鋸盤軸的底部,鋸盤軸的頂部通過動力傳動機構44與固定在機體I上的動力裝置43連接,具體地,動力傳動機構44為傳動箱,其通過十字軸與鋸盤軸連接,動力裝置43可為電機,其通過動力傳動機構44驅動鋸盤軸轉動,進而使鋸盤41轉動,并在鋸盤軸的外部設有套筒42,該套筒42 —方面將鋸盤軸隔離外界環境起到保護的作用,另一方面用于固定鋸盤41。本實施例的鋸盤41沒有光刃,在切割甘蔗時不易變鈍,可有效避免對甘蔗根部的損傷。具體地:上夾持鏈31的下部與鋸盤軸的頂部鉸接,下夾持鏈32的底部繞過鋸盤軸與鋸盤軸,而鋸盤軸的側部與伸縮油缸36連接。
[0039]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螺旋扶蔗裝置2包括靠近機體I內側的單螺旋輥21和靠近機體I外側的雙螺旋輥22,單螺旋輥21相對于雙螺旋輥22內旋,雙螺旋輥22的兩根螺旋輥的旋轉方向相反,位于內側的一個螺旋管內旋,由此與單螺旋輥21共同對甘蔗進行螺旋提升扶起。而該雙螺旋輥位于外側的一根螺旋輥外旋,可將正在進行收割和未收割的交叉甘蔗梳理開來,避免正在收割和未收割的甘蔗發生纏繞而影響甘蔗的正常收割,并提高了收割機的通過能力。
[0040]如圖5所示,為了提高甘蔗夾持效果,本實施例的上夾持鏈31包括第一夾持鏈311和第二夾持鏈312,第一夾持鏈311與下夾持鏈32相對設置,第一夾持鏈311為相對于第二夾持鏈312較長的夾持鏈,第一夾持鏈311和第二夾持鏈312的底部對齊且背對背設置,對甘蔗進行夾持時,第一夾持鏈311和第二夾持鏈312對甘蔗同時進行夾持,夾持力度大。其中,第一夾持鏈311與下夾持鏈32位置相對,第二夾持鏈312與下弧形導向桿38位置相對,如圖5和圖6所示。需要指出的是,上夾持鏈31還可以為單根夾持鏈的結構。
[0041]本實施例所采用的夾持鏈包括鏈輪、鏈條和撥桿,鏈條的一側用導板或張緊輪張緊,每隔一定節數設置有一個撥桿,撥桿的一端與鏈條連接,撥桿用于夾持甘蔗,使甘蔗向上提升。為了便于甘蔗翻轉而進入輸送機構上,進一步地,為了使甘蔗順利喂入輸送機構,本實施例在上夾持鏈31的頂部還設有向機體I外側彎曲的上弧形導向桿37,下夾持鏈32的頂部設有向機體I外側彎曲的下弧形導向桿38,如圖2和圖3所示。
[0042]上夾持鏈31在夾持甘蔗到達頂部時,甘蔗需要向外翻轉釋放到輸送機構的鏈板上,由于甘蔗的蔗葉過多,在甘蔗翻轉時會與夾持鏈發生纏繞,進而影響甘蔗喂入輸送機構,因此,本實施例的上夾持鏈31的頂部設有用于防蔗葉纏繞的伸縮撥桿筒6,如圖3所示,該伸縮撥桿筒6的一端與上支撐梁33的頂部鉸接,另一端通過支撐桿7與上支撐梁33的中上部連接,在甘蔗翻轉時,伸縮撥桿筒6伸展使得甘蔗得以順利在頂部翻轉,可有效避免蔗葉相互纏繞或與夾持鏈纏繞,避免出現甘蔗喂入剝葉機不暢的現象。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的伸縮撥桿筒6包括曲軸61、轉筒62和伸縮撥桿63,曲軸61穿過轉筒62的兩端,曲軸61的兩端分別固定在上支撐梁33上,在轉筒62的側壁上相對的位置開設兩排插孔,插孔處套設有滑套64,每個插孔處均插入一根伸縮撥桿63,轉筒62轉動過程中,由于曲軸61為偏心軸,伸縮撥桿63與曲軸61接觸的位置不同,使得伸縮撥桿沿著插孔做伸縮運動,在需要對蔗葉進行疏通的位置,伸縮撥桿伸出。進一步地,為了使伸縮撥桿63在曲軸61特定的區域上進行穩定地轉動,本實施例在曲軸61上還設有定位套65,該定位套65上設有環狀定位槽,伸縮撥桿63只能沿著該定位套65的環狀定位槽進行轉動,并在轉動的過程中進行伸縮運動。
[0043]本實施例的剝葉機10由動力傳動機構、牽引行走機架、剝葉主體、剝葉機外殼構成,剝葉機主體包括依次位于剝葉機外殼內的初次剝葉輥、二次剝葉輥、限速輸送輥以及多組清選彈簧,其中初次剝葉輥、二次剝葉輥、限速輸送輥分別安裝在穿過剝葉機外殼的動力傳動軸上,初次剝葉輥位于甘蔗輸入端,該初次剝葉輥和二次剝葉輥分別由上、下兩組互為反向旋轉的輥筒組成,輥筒沿其徑向設有7個沿輻射狀分布的葉片組,每個葉片組由多個沿輥筒周向排列的剝葉片構成。
[0044]由于本實施例的剝葉機10將剝葉輥設計成一對初次剝葉輥和一對二次剝葉輥,因而其剝葉過程也分為初次剝葉和二次剝葉兩個過程,即是甘蔗首先通過一對反向高速旋轉的初次剝葉輥,該初次剝葉輥在旋轉方向上將甘蔗吸入兩輥之間的機體內,同時膠質的剝葉片將蔗葉大部份刷落,即完成第一次剝葉工作;當甘蔗通過二次剝葉輥時,二次剝葉輥重復前面的工序,即完成第二次剝葉工作。同時,由于兩對剝葉輥的設計,產生了該剝葉機最為突出的一大特點,即自動斷梢效果,當甘蔗在通過剝葉機時,前一組剝葉輥在后一組剝葉輥仍將甘蔗夾持狀態下能有效將甘蔗梢在預設點拍打斷,以達到蔗農及糖廠較為滿意的斷梢要求;此外,限速輸送輥將甘蔗在合適的時間內將甘蔗送到出蔗口,其慢速通過使剝葉輥在剝葉過程中更全面、切底的將蔗葉刷落,達到最佳的剝葉較果。因此,剝葉非常干凈。
[0045]本實施例采用兩行收割的設計可以把機體I的輪距設計為2.2-2.6米寬,這個行走輪距恰好使輪胎落在兩行甘蔗垅的外側溝底,產生了不壓垅收割的良好效果,同時,收割后的甘蔗也剛好集中落在收割后的兩個垅中間,因此,無論收割機進或退均不會碾壞已收割好的甘蔗。后方向及四驅設計保證了收割機精準的操控及較強的通過能力,同時,寬輪距有效降低了收割機的重心,使得收割機不容易出現傾覆并且能更適應丘陵坡地的收割作業。
[0046]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甘蔗收割機的甘蔗收割方法,兩組收割機構同時進行兩行收蔗作業,收割時甘蔗不經過機腹,而是由螺旋扶蔗裝置2先將甘蔗分兩行分別扶持收攏后,經上夾持鏈31夾持至切割裝置4,兩組切割裝置4均采用切割鋸盤將甘蔗根部整齊切斷,切斷后的甘蔗由下夾持鏈32配合上夾持鏈31同步夾持甘蔗向上提升,甘蔗被夾持輸送到上、下夾持鏈32的頂部后翻轉到輸送機構5上,甘蔗經輸送機構5并在喂料螺旋輥8的輔助作用下喂入剝葉機10進行剝葉,還可以在剝葉機10的后部設置伸縮撥桿筒6,使得經剝葉后的整桿甘蔗順利進入設置于其后的甘蔗收集槽進行匯集,達到一定數量及重量后集中釋放于壟溝中間,最后由甘蔗收集車收集后轉運裝卸至運輸的大卡車上,收割后的甘蔗收集運輸便利。
[0047]綜上所述,本發明的甘蔗收割機和收割方法,具有以下優點:
[0048]采用兩組收割機構同時進行兩行甘蔗收割,提高了作業效率,作業效率提高一倍以上的同時還節約了收割機田間掉頭的時間及次數;
[0049]在上夾持鏈的頂部設置伸縮拔桿筒,與上夾持鏈同步轉動,避免在喂入前的蔗葉纏繞問題,在上下夾持鏈夾持及同步切斷甘蔗后,甘蔗有序進入,有效解決了現有收割機甘蔗喂入剝葉機時容易造成卡堵的問題;
[0050]采用高速無齒鋸盤來切斷甘蔗,鋸盤沒有光刃及齒,在切割甘蔗時不易變鈍,同時可有效避免對甘蔗根部的沖擊損傷;
[0051]左右收割裝置將剝葉后的整桿甘蔗順利排入設置于其后的甘蔗收集槽進行匯集,達到一定數量及重量后集中釋放于壟溝中間,最后由專用的甘蔗收集車夾裝收集后轉運裝卸至運輸的大卡車上,使得甘蔗的收集運輸便利。
[0052]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替換,這些改進和替換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甘蔗收割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體和兩組收割機構,兩組所述收割機構對稱設于所述機體的兩側,每組所述收割機構分別包括螺旋扶蔗裝置、切割裝置、夾持裝置、輸送機構和剝葉機, 所述夾持裝置包括上夾持鏈和下夾持鏈,所述上夾持鏈和下夾持鏈之間構成夾持通道,所述螺旋扶蔗機構設于所述上夾持鏈的前方,所述切割裝置設于所述上夾持鏈和下夾持鏈之間,所述輸送機構連接所述夾持通道和剝葉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收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夾持鏈沿其長度方向上設有上支撐梁,所述下夾持鏈沿其長度方向上設有下支撐梁,所述上支撐梁的上部通過升降傳動機構與機體連接,所述上支撐梁的中前部與所述螺旋扶蔗裝置連接,所述下支撐梁的頂部與固定在機體上的固定桿鉸接,所述下支撐梁的底部與切割裝置的底部外側鉸接,所述切割裝置的后部連接有伸縮油缸,所述伸縮油缸與固定在機體底部的支座鉸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甘蔗收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傳動機構包括立柱、斜桿、第一鏈輪、第二鏈輪和連接第一鏈輪和第二鏈輪的鏈條,所述立柱的下端與機體固定,其上端支撐第一鏈輪,所述第一鏈輪與上支撐梁連接,所述斜桿的上端與立柱連接,其下端與機體固定,所述第二鏈輪設于斜桿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收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裝置包括鋸盤、鋸盤軸和動力裝置,所述鋸盤安裝在鋸盤軸的底部,所述鋸盤軸的頂部通過動力傳動機構與固定在機體上的動力裝置連接,所述動力裝置通過傳動機構驅動所述鋸盤軸轉動,進而使鋸盤轉動。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甘蔗收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扶蔗機構包括靠近機體內側的單螺旋輥和靠近機體外側的雙螺旋輥,所述雙螺旋輥的兩根螺旋輥的旋轉方向相反。
6.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甘蔗收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夾持鏈包括第一夾持鏈和第二夾持鏈,所述第一夾持鏈與下夾持鏈位置相對設置,所述第一夾持鏈為相對于所述第二夾持鏈較長的夾持鏈,所述第一夾持鏈和第二夾持鏈的底部對齊且背對背設置。
7.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甘蔗收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夾持鏈的頂部設有用于防止蔗葉纏繞的伸縮撥桿筒。
8.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甘蔗收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夾持鏈的頂部設有向機體外側彎曲的上弧形導向桿,所述下夾持鏈的頂部設有向機體外側彎曲的下弧形導向桿。
9.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甘蔗收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體的輪距為2.2-2.6m。
10.一種甘蔗收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兩組收割機構同時進行兩行收蔗作業,甘蔗由螺旋扶蔗機構提升扶起后,經上夾持鏈夾持至切割裝置進行切斷,并由下夾持鏈配合上夾持鏈同步夾持甘蔗向上提升,當甘蔗被夾持輸送到上、下夾持鏈的頂部時,甘蔗進行翻轉進入輸送機構,輸送機構將甘蔗喂入剝葉機進行剝葉后輸出。
【文檔編號】A01D45/10GK104350883SQ201410582502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7日
【發明者】羅家聲, 羅家河, 韋軍球 申請人:柳州飛燕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