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農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含菊胺酯的抗菌增產組合物在農作物的應用。
技術背景
菊胺酯(代號wd-5)是我國開發的一種新型植物生長調節劑,經田間實驗表明具有明顯的增產作用,菊胺酯(n,n一二乙胺基一4一氯一2一異丙基節基竣酸醋)是武漢大學合成、試驗、篩選出來的一種對小麥、油菜、棉花、芝麻等作物有較好增產作用的新化合物,該化合物屬創新產品。
腐殖酸銅(ha-cu)屬于腐殖酸的螯合物,腐殖酸是一種多元的有機酸混合而成的,它們可以和金屬離子反應形成螯合物,這些螯合物在堿性溶液中化學性質較穩定,它不但有較強的殺菌能力,而且無藥害。腐殖酸螯合物還包括:腐植酸鎂、腐植酸鋅、腐植酸尿素鐵、腐植酸鈉等,其可以與菊胺酯進行復配。
氨基寡糖素、矮壯素、抗倒酯、甲哌鎓屬于常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廣泛應用于調節植物的生長。
在農業生產的實際過程中,防治病害很容易產生的問題是防治了病害的同時對植物本身的生長有抑制作用。將殺菌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復配可有效防治病害的同時還可以促進植物根和葉的生長。不同成分進行復配,根據實際應用效果,來判斷某種復配是增效、加和還是拮抗作用。絕大多數情況下,農藥的復配效果都是加和效應,真正有增效作用的復配很少,尤其是增效作用非常明顯、增效比值很高的復配就更少了。經過發明人研究,發現將菊胺酯與氨基寡糖素、腐殖酸銅、矮壯素、抗倒酯、甲哌鎓相互復配,在一定范圍內有很好的增效作用,能很好的挺高作物的抗病免疫力,增強根系的活性,從而達到增產的目的,且有關菊胺酯與氨基寡糖素、腐殖酸銅、矮壯素、抗倒酯、甲哌鎓相關復配,目前在國內外尚未見相關報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具有協同增效作用、使用成本低、效果好的含有菊胺酯的抗菌增產組合物。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含菊胺酯的抗菌增產組合物,組合物為活性成分a與活性成分b,活性成分a與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為100:1~1:100,所述的活性成分a為菊胺酯,活性成分b選自氨基寡糖素、腐殖酸銅、矮壯素、抗倒酯、甲哌鎓中之一種,組合物中活性成分a與活性成分b的較優重量比為60:1~1:60;其中最優選菊胺酯與氨基寡糖素的重量比為30:1~1:30,菊胺酯與腐殖酸銅的重量比為10:1~1:35,菊胺酯與矮壯素的重量比為25:1~1:25,菊胺酯與抗倒酯的重量比為25:1~1:25,菊胺酯與甲哌鎓的重量比為25:1~1:25。
所述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組合物,其中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占總重量的0.05%~50%,優選為0.1%~30%。
所述的含菊胺酯的抗菌增產組合物用于防治作物病害和促進植物生長的用途。
所述的農作物包括糧食作物、豆類作物、纖維作物、糖料作物、瓜類作物、水果類作物、干果類作物、嗜好作物、根莖類作物、油料作物、花卉作物、藥用作物、原料作物、綠肥牧草作物,所述的病害為軟腐病、病毒病、疫病、黃萎病、枯萎病、角斑病、腐爛病、疫霉病、赤霉病、花葉病、灰霉病或炭疽病。
本發明的抗菌增產組合物所選用的表面活性劑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可以選自分散劑、濕潤劑、增稠劑或消泡劑中的一種或幾種。根據不同劑型,制劑中還可以含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穩定劑、抗凍劑等。
本發明的抗菌增產組合物,可以按需要加工成任何農藥上可接受的劑型,其中優選劑型為可濕性粉劑、可溶性顆粒劑、可溶性粉劑、可溶性液劑、水分散粒劑、水劑或微囊懸浮劑,還可以制成水乳劑、微乳劑、懸浮劑、泡騰劑、種衣劑。
組合物制成可濕性粉劑時包含如下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5%~15%、活性成分b0.05%~50%、分散劑2%~10%、濕潤劑2%~10%、填料余量。
組合物制成可溶性顆粒劑時包含如下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5%~15%、活性成分b0.05%~50%、粘結劑0~8%、著色劑0.1%-2%、分散劑2%~10%、濕潤劑2%~10%、填料余量。
組合物制成可溶性粉劑時包括如下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5%~15%、活性成分b0.05%~50%、分散劑2%~8%、濕潤劑1%-7%、穩定劑0~5%、填料余量。
組合物制成可溶性液劑時包括如下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5%~15%、活性成分b0.05%~50%、乳化劑1%~10%、助溶劑2%~6%、溶劑加至100%。
組合物制成水分散粒劑時包括如下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5%~15%、活性成分b0.05%~50%、分散劑3%~12%、濕潤劑1%~8%、崩解劑1%~10%、粘結劑0~8%、填料余量。
組合物制成水劑時包括如下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5%~15%、活性成分b0.05%~50%、助溶劑2%~6%、濕潤劑1%-10%、抗凍劑0~8%、去離子水加至100%。
組合物制成微囊懸浮劑時包括如下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5%~15%、活性成分b0.05%~50%、高分子囊壁材料2%~10%、分散劑1%~10%、溶劑1%~10%、乳化劑1%~7%、消泡劑0.01%~2%、ph調節劑0.01%~5%、去離子水加至100%。
組合物制成熱霧劑時包括如下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01%~20%、活性成分b0.1%~50%、分散劑3~12%、濕潤劑1~8%、穩定劑0~5%、助溶劑5%~10%、溶劑余量。
組合物制成超低容量液劑包括如下組分含量:活性成分a0.001%~20%、活性成分b0.1%~50%、分散劑3~12%、濕潤劑1~8%、增效劑1~5%、滲透劑1%~10%、溶劑余量。
本發明的可濕性粉劑主要技術指標:
本發明的可溶性顆粒劑主要技術指標:
本發明的可溶性粉劑主要技術指標:
本發明的可溶性液劑主要技術指標:
本發明的水分散粒劑主要技術指標:
本發明的水劑主要技術指標:
本發明的微囊懸浮劑主要技術指標:
本發明熱霧劑主要技術指標:
本發明超低容量液劑主要技術指標: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1)菊胺酯與氨基寡糖素、腐殖酸銅、矮壯素、抗倒酯、甲哌鎓復配后對梨、蘋果、葡萄、柑橘、香蕉、草莓、西瓜、白菜、黃瓜、辣椒、番茄、小麥、水稻、煙草具有明顯的促進生長作用,并且可以防治軟腐病、病毒病、疫病、黃萎病、枯萎病、角斑病、腐爛病、疫霉病、赤霉病、花葉病、灰霉病或炭疽病;(2)農藥用藥量減少,降低農藥在作物上的殘留量,減輕環境污染;(3)同時增加作物肥料的有效吸收,輔助作物劣勢部分良好生長,調節作物體內水分的平衡,從而激活作物的代謝系統,促進作物細胞增長,根系活力加強的特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中的百分比均為重量百分比,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此。
應用實施例一
實施例1~13可濕性粉劑
將菊胺酯、活性成分b、分散劑、濕潤劑、填料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勻,經氣流粉碎機粉碎后再混合均勻,即可制得本發明所述的可濕性粉劑產品,具體見表1。
表1實施例1~13各組分及重量份
實施例14~26可溶性顆粒劑
將菊胺酯、活性成分b、粘結劑、著色劑、分散劑、濕潤劑、填料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勻,在經過擠壓造粒、干燥,并經篩分制得本發明所述的可溶性顆粒劑產品,具體見表2。
表2實施例14~26各組分及重量份
實施例27~39可溶性粉劑
將菊胺酯、活性成分b、分散劑、濕潤劑、穩定劑(可加可不加)、填料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勻,經氣流粉碎機粉碎后再混合均勻,即可制得本發明所述的可溶性粉劑產品,具體見表3。
表3實施例27~39各組分及重量份
實施例40~52可溶性液劑
將乳化劑、助溶劑經過高速剪切混合均勻,加入菊胺酯、活性成分b,在球磨機中球磨2~3小時,使微粒粒徑全部在5μm以下,余量用溶劑補足,即可制得本發明所述的可溶性液劑產品,具體見表4。
表4實施例40~52各組分及重量份
實施例53~62水分散粒劑
將菊胺酯、活性成分b、分散劑、濕潤劑、崩解劑、填料等一起經氣流粉碎得到需要的粒徑,再加入粘結劑(可加可不加)等其它助劑,得到制粒用料。將料品定量送進流化床制粒干燥機內經過制粒及干燥后,即可制得本發明所述的水分散粒劑產品,具體見表5。
表5實施例53~62各組分及含量
實施例63~75水劑
將菊胺酯、活性成分b、潤濕劑、抗凍劑(可加可不加)、溶劑、去離子水等一起混合,制得本發明組合物的水劑產品,具體見表6。
表6實施例63~75各組分及重量份
將表1~6中氨基寡糖素、腐殖酸銅、矮壯素、抗倒酯、甲哌鎓互換,可制得新制劑。
實施例76、77微囊懸浮劑
將菊胺酯、活性成分b、高分子囊壁材料、溶劑混合,使溶解成均勻油相,在剪切條件下,將油相加入到含有乳化劑、ph調節劑、分散劑的水相溶液中,余量用去離子水補足,兩種材料在油水界面發生反應,形成高分子囊壁,制成本發明組合物分散良好的微囊懸浮劑產品。具體見表7。
表7實施例76、77各組分及重量份
實施例78、79熱霧劑
將活性成分菊胺酯、活性成分b、分散劑、濕潤劑、穩定劑、助溶劑、溶劑按規定配比投入調制釜中,攪拌均勻得到單相產品,制得本發明組合物的熱霧劑產品,具體見表8。
表8實施例78、79組分及含量
實施例80、81超低容量液劑
將活性成分菊胺酯、活性成分b、分散劑、濕潤劑、穩定劑、助溶劑、溶劑按規定配比投入調制釜中,攪拌均勻得到單相產品,制得本發明組合物的超低容量液劑產品,具體見表9。
表9實施例80、81組分及含量
本發明實施例是采用室內毒力測定和田間試驗相結合的方法。先通過室內毒力測定,明確兩種藥劑按一定比例復配后的增效比值(sr),sr<0.5為拮抗作用,0.5≤sr≤1.5為相加作用,sr>1.5為增效作用,在此基礎上,再進行田間試驗。
試驗方法:經預試確定各藥劑有效抑制濃度范圍后,藥劑按有效成分含量分別設5個劑量處理,設清水對照。參照《農藥室內生物測定試驗準則殺菌劑》進行,采用菌絲生長速率法測定藥劑對作物病菌的毒力。72h后用十字交叉法測量菌落直徑,計算各處理凈生長量、菌絲生長抑制率。
凈生長量(mm)=測量菌落直徑-5
將菌絲生長抑制率換算成機率值(y),藥液濃度(μg/ml)轉換成對數值(x),以最小二乘法求得毒力回歸方程(y=a+bx),并由此計算出每種藥劑的ec50值。同時根據wadley法計算兩藥劑不同配比聯合增效比值(sr),sr<0.5為拮抗作用,0.5≤sr≤1.5為相加作用,sr>1.5為增效作用。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a、b分別為活性成分a與活性成分b在組合中所占的比例;
a為菊胺酯;
b選自氨基寡糖素、腐殖酸銅、矮壯素、抗倒酯、甲哌鎓中之一種。
應用實施例二:
供試病害:番茄疫病
試驗藥劑均由陜西韋爾奇作物保護有限公司提供。
試驗設計:經過預備試驗確定菊胺酯與氨基寡糖素二者不同配比混劑的有效抑制濃度范圍。
毒力測定結果
表10菊胺酯與氨基寡糖素復配對番茄疫病的毒力測定結果分析表
由表10可知,菊胺酯與氨基寡糖素復配防治番茄疫病的配比在100︰1~1︰100時,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說明兩者在100︰1~1︰100范圍內混配均表現出增效作用,菊胺酯與氨基寡糖素的配比在30∶1~1∶30,增效作用更為突出,增效比值均在2.25以上,其中菊胺酯與氨基寡糖素重量比為1:1時增效比值最大,增效作用最為明顯。經申請人試驗發現菊胺酯與氨基寡糖素的配比為30:1、25:1、20:1、15:1、12:1、11:1、10:1、9:1、8:1、7:1、6:1、5:1、4:1、3:1、2:1、1: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5、1:20、1:25、1:30時,對軟腐病、病毒病、黃萎病、枯萎病、角斑病、腐爛病、疫霉病、赤霉病、灰霉病或炭疽病的防治都有明顯的增效作用,增效比值均在1.50以上。
應用實施例三:
供試病害:蘋果腐爛病
試驗藥劑均由陜西韋爾奇作物保護有限公司提供。
試驗設計:經過預備試驗確定菊胺酯與腐殖酸銅二者不同配比混劑的有效抑制濃度范圍。
毒力測定結果
表11菊胺酯與腐殖酸銅復配對蘋果腐爛病的毒力測定結果分析表
由表11可知,菊胺酯與腐殖酸銅復配防治蘋果腐爛病配比在100︰1~1︰100時,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說明兩者在100︰1~1︰100范圍內混配均表現出增效作用,菊胺酯與腐殖酸銅的配比在10∶1~1∶35,增效作用更為突出,增效比值均在2.35以上,其中菊胺酯與腐殖酸銅重量比為1:10時增效比值最大,增效作用最為明顯。經申請人試驗發現菊胺酯與腐殖酸銅的配比為10:1、5:1、1:1、1:5、1:6、1:7、1:8、1:9、1:10、1:10、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5時,對軟腐病、病毒病、疫病、黃萎病、枯萎病、角斑病、腐爛病、疫霉病、赤霉病、花葉病、灰霉病或炭疽病的防治都有明顯的增效作用,增效比值均在1.50以上。
應用實施例四:
供試病害:西瓜炭疽病
試驗藥劑均由陜西韋爾奇作物保護有限公司提供。
試驗設計:經過預備試驗確定菊胺酯與矮壯素二者不同配比混劑的有效抑制濃度范圍。
毒力測定結果
表12菊胺酯與矮壯素復配對西瓜炭疽病的毒力測定結果分析表
由表12可知,菊胺酯與矮壯素復配防治西瓜炭疽病的配比在100︰1~1︰100時,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說明兩者在100︰1~1︰100范圍內混配均表現出增效作用,菊胺酯與矮壯素的配比在25∶1~1∶25,增效作用更為突出,增效比值均在2.25以上,其中菊胺酯與矮壯素重量比為1:1時增效比值最大,增效作用最為明顯。經申請人試驗發現菊胺酯與矮壯素的配比為25:1、20:1、15:1、10:1、9:1、8:1、7:1、6:1、5:1、4:1、3:1、2:1、1: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5時,對軟腐病、病毒病、疫病、黃萎病、枯萎病、角斑病、腐爛病、疫霉病、赤霉病、花葉病、灰霉病或炭疽病的防治都有明顯的增效作用,增效比值均在1.50以上。
應用實施例五:
供試病害:煙草花葉病
試驗藥劑均由陜西韋爾奇作物保護有限公司提供。
試驗設計:經過預備試驗確定菊胺酯與抗倒酯二者不同配比混劑的有效抑制濃度范圍。
毒力測定結果
表13菊胺酯與矮壯素復配對煙草花葉病的毒力測定結果分析表
由表13可知,菊胺酯與抗倒酯復配防治煙草花葉病的配比在100︰1~1︰100時,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說明兩者在100︰1~1︰100范圍內混配均表現出增效作用,菊胺酯與抗倒酯的配比在25∶1~1∶25,增效作用更為突出,增效比值均在2.20以上,其中菊胺酯與抗倒酯重量比為2:3時增效比值最大,增效作用最為明顯。經申請人試驗發現菊胺酯與抗倒酯的配比為25:1、20:1、15:1、10:1、9:1、8:1、7:1、6:1、5:1、4:1、3:1、2:1、1: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5時,對軟腐病、病毒病、疫病、黃萎病、枯萎病、角斑病、腐爛病、疫霉病、赤霉病、花葉病、灰霉病或炭疽病的防治都有明顯的增效作用,增效比值均在1.50以上。
應用實施例六:
供試病害:棉花枯萎病
試驗藥劑均由陜西韋爾奇作物保護有限公司提供。
試驗設計:經過預備試驗確定菊胺酯與甲哌鎓二者不同配比混劑的有效抑制濃度范圍。
毒力測定結果
表14菊胺酯與甲哌鎓復配對棉花枯萎病的毒力測定結果分析表
由表14可知,菊胺酯與甲哌鎓復配防治棉花枯萎病的配比在100︰1~1︰100時,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說明兩者在100︰1~1︰100范圍內混配均表現出增效作用,菊胺酯與甲哌鎓的配比在25∶1~1∶25,增效作用更為突出,增效比值均在2.25以上,其中菊胺酯與甲哌鎓重量比為1:1時增效比值最大,增效作用最為明顯。經申請人試驗發現菊胺酯與甲哌鎓的配比為25:1、20:1、15:1、10:1、9:1、8:1、7:1、6:1、5:1、4:1、3:1、2:1、1: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5時,對軟腐病、病毒病、疫病、黃萎病、枯萎病、角斑病、腐爛病、疫霉病、赤霉病、花葉病、灰霉病或炭疽病的防治都有明顯的增效作用,增效比值均在1.50以上。
應用實施例七:
供試作物:黃瓜
試驗藥劑均由陜西韋爾奇作物保護有限公司提供。
試驗設計:經過預備試驗確定菊胺酯與活性成分b二者不同配比混劑調節植物生長的濃度范圍。
表15菊胺酯與活性成分b及其不同比例的混配液對黃瓜的調節生長作用
由表15可知,菊胺酯與活性成分b混合使用后,可激活植物的代謝系統而使植物生長加快活力增強,促進植物細胞增長,根系活力加強,達到增產目的,菊胺酯與活性成分b在100︰1~1︰100時,均有較強的調節作用。
經申請人試驗發現菊胺酯與氨基寡糖素、腐殖酸銅、矮壯素、抗倒酯、甲哌鎓復配后在100︰1~1︰100的范圍內可有效防治軟腐病、病毒病、疫病、黃萎病、枯萎病、角斑病、腐爛病、疫霉病、赤霉病、花葉病、灰霉病或炭疽病,并且可激活植物的代謝系統而使植物生長加快活力增強,促進植物細胞增長,根系活力加強,達到增產目的,其中最優選重量比為30:1、25:1、20:1、15:1、12:1、11:1、10:1、9:1、8:1、7:1、6:1、5:1、4:1、3:1、2:1、1: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5、1:20、1:25、1:30。
藥效實驗部分:試驗藥劑由陜西韋爾奇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研發、提供,對照藥劑0.5%菊胺酯可濕性粉劑(自配)、2%氨基寡糖素水劑(自配)、30%腐殖酸銅可濕性粉劑(自配)、50%矮壯素水劑(自配)、250g/l抗倒酯乳油、250g/l甲哌鎓水劑(自配)。
應用實施例八菊胺酯與活性成分b及其復配防治番茄疫病藥效及調節生長作用試驗
本實驗安排在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藥前調查番茄疫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藥,每7天施藥一次,共施藥2次。第二次施藥后3天、7天、15天分別調查病情指數并計算防效,第二次施藥后調查作物的生長率。實驗結果如下所示:
表16菊胺酯與活性成分b及其復配防治番茄疫病藥效及調節生長作用試驗
由表16可以看出,菊胺酯與活性成分b及其復配后能有效防治番茄疫病,同時也可以防治番茄病毒病、灰霉病、炭疽病,防治效果均優于單劑的防效,防效期長,且可激活植物的代謝系統而使植物生長加快活力增強,增強根系的生長。同時在試驗用藥范圍內對標靶作物無不良影響。
應用實施例九菊胺酯與活性成分b及其復配防治黃瓜角斑病藥效及調節生長作用試驗
本試驗安排在陜西省西安市郊區,藥前調查黃瓜角斑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藥,每7天施藥一次,共施藥2次。第二次施藥后3天、7天、15天分別調查病情指數并計算防效,第二次施藥后調查作物的生長率。實驗結果如下所示:
表17菊胺酯與活性成分b及其復配防治黃瓜角斑病藥效及調節生長作用試驗
由表17可以看出,菊胺酯與活性成分b及其復配后能有效防治黃瓜角斑病,還可以防治黃瓜病毒病、灰霉病、枯萎病、疫病,防治效果均優于單劑的防效,防效期長,且可激活植物的代謝系統而使植物生長加快活力增強,增強根系的生長。同時在試驗用藥范圍內對標靶作物無不良影響。
應用實施例十菊胺酯與活性成分b及其復配防治西瓜枯萎病藥效及調節生長作用試驗
本實驗安排在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藥前調查西瓜枯萎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藥,每7天施藥一次,共施藥2次。第二次施藥后7天、14天、30天分別調查病情指數并計算防效,第二次施藥后調查作物的生長率。實驗結果如下所示:
表18菊胺酯與活性成分b及其復配防治西瓜枯萎病藥效及調節生長作用試驗
由表18可以看出,菊胺酯與活性成分b及其復配后能有效防治西瓜枯萎病,還可以防治西瓜角斑病、疫病,防治效果均優于單劑的防效,防效期長,且可激活植物的代謝系統而使植物生長加快活力增強,增強根系的生長。同時在試驗用藥范圍內對標靶作物無不良影響。
應用實施例十一菊胺酯與活性成分b及其復配防治蘋果樹腐爛病藥效及調節生長作用試驗
本實驗安排在陜西省渭南市白水縣,藥前調查蘋果樹腐爛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藥,每7天施藥一次,共施藥2次。第二次施藥后3天、7天、15天分別調查病情指數并計算防效,第二次施藥后調查作物的生長率。實驗結果如下所示:
表19菊胺酯與活性成分b及其復配防治蘋果樹腐爛病藥效及調節生長作用試驗
由表19可以看出,菊胺酯與活性成分b及其復配后能有效防治蘋果樹腐爛病,還可以防治蘋果樹炭疽病,防治效果均優于單劑的防效,防效期長,且可激活植物的代謝系統而使植物生長加快活力增強,增強根系的生長。同時在試驗用藥范圍內對標靶作物無不良影響。
應用實施例十二菊胺酯與活性成分b及其復配防治柑橘樹炭疽病藥效及調節生長作用試驗
本實驗安排在陜西省漢中市,藥前調查柑橘樹炭疽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藥,每7天施藥一次,共施藥2次。第二次施藥后7天、14天、30天分別調查病情指數并計算防效,第二次施藥后調查作物的生長率。實驗結果如下所示:
表20菊胺酯與活性成分b及其復配防治柑橘樹炭疽病藥效及調節生長作用試驗
由表20可以看出,菊胺酯與活性成分b及其復配后能有效防治柑橘樹炭疽病,防治效果均優于單劑的防效,防效期長,且可激活植物的代謝系統而使植物生長加快活力增強,增強根系的生長。同時在試驗用藥范圍內對標靶作物無不良影響。
應用實施例十三菊胺酯與活性成分b及其復配防治小麥赤霉病藥效及調節生長作用試驗
本實驗安排在陜西省渭南市蒲城縣,藥前調查小麥赤霉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藥,每7天施藥一次,共施藥2次。第二次施藥后3天、7天、15天分別調查病情指數并計算防效,第二次施藥后調查作物的生長率。實驗結果如下所示:
表21菊胺酯與活性成分b及其復配防治小麥赤霉病藥效及調節生長作用試驗
由表21可以看出,菊胺酯與活性成分b及其復配后能有效防治小麥赤霉病,防治效果均優于單劑的防效,防效期長,且可激活植物的代謝系統而使植物生長加快活力增強,增強根系的生長。同時在試驗用藥范圍內對標靶作物無不良影響。
后經過在全國各地不同地方的試驗得出,菊胺酯與氨基寡糖素、腐殖酸銅、矮壯素、抗倒酯復配后對多種作物上的軟腐病、病毒病、疫病、黃萎病、枯萎病、角斑病、腐爛病、疫霉病、赤霉病、花葉病、灰霉病或炭疽病等常見病害的防效均在95%以優上,于單劑防效,增效作用明顯。同時可激活植物的代謝系統而使植物生長加快活力增強,脯氨酸含量的增加和纖維素酶的加強,促進植物細胞增長,根系活力加強,達到增產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