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氨基酸-麥飯石復合微量元素肥的制備方法

文檔序號:607962閱讀:56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氨基酸-麥飯石復合微量元素肥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氨基酸復合微量元素肥料,屬于肥料制造領域。
用加工大豆所得的副產品豆泊或大豆油腳作為原料。
硫酸的濃度為4mol/L,加入的硫酸與豆泊或大豆油腳的比例為(按重量計)1∶0.4~0.6;加入的麥飯石與豆泊或大豆油腳的比例為(按重量計)1∶0.2~0.3。
所得的氨基酸—麥飯石復合微量元素肥的溶液中加入加入氨水,中和未反應的硫酸,以不發生沉淀為終點。3、優點及效果本技術以豆泊或大豆油腳為原料,具有原料供應充足,儲存時不產生其它污染的優點,從而能擴大產量,滿足市場需求;更主要的是,在豆泊或大豆油腳水解過程完成后,體系中還殘余大量未反應的硫酸,本技術的特征是利用未反應的硫酸作為麥飯石中微量元素的浸出液,在浸出微量元素的同時減少了下一步中和未反應硫酸時中和劑氨水的用量,同時麥飯石作為天然原料,避免了使用工業無機鹽可能帶來的不明物質的污染,因此,本技術所制得的肥料具有天然、綠色的優點。三具體實施例方式本技術的特征是使用大豆加工副產品豆泊或大豆油腳、屠宰廢棄動物毛發等為原料,經硫酸水解生產氨基酸,而后加入麥飯石粉,直接生成氨基酸—麥飯石復合微量元素肥,從而節省了中和過量硫酸必需的氨水的用量,麥飯石中的微量元素直接與氨基酸生成配和物并作為肥料使用。
為更好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特給出以下實施例,但本發明實施例并不僅限于此。
實施例1、取豆泊1公斤于2500L燒瓶中,加入4mol/L硫酸1200ml,置110℃油浴回流24小時,反應結束后,加入200g麥飯石粉加熱2-3小時后完成反應,加熱至沸,加入10g活性碳脫色,冷卻,過濾得復合氨基酸—麥飯石溶液,加入氨水中和未反應的硫酸,以不發生沉淀為終點。
以上溶液按比例加水配成水溶液,在油菜出苗后噴施,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油菜抗病力明顯增強,產量增加15%。
實施例2、取大豆油腳2公斤,經酸浸去水,溶劑脫脂后,加入4mol/L硫酸1500ml,110℃油浴回流24小時,其余操作按實施例1進行,得氨基酸—麥飯石微量元素肥料。
以上溶液按比例加水配成水溶液,在黃瓜采摘前一個月噴施,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黃瓜抗病菌、病毒能力明顯增強,產量增加10%。
權利要求
1.一種氨基酸—麥飯石復合微量元素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豆泊或大豆油腳或屠宰廢棄動物毛發為原料,經硫酸水解生產氨基酸,而后加入麥飯石粉,直接生成的混合物為氨基酸—麥飯石復合微量元素肥,將其烘干制成干粉或加水配制成水溶液,制成成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氨基酸—麥飯石復合微量元素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加工大豆所得的副產品豆泊或大豆油腳作為原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氨基酸—麥飯石復合微量元素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硫酸的濃度為4mol/L,加入的硫酸與豆泊或大豆油腳的比例為(按重量計)1∶0.4~0.6;加入的麥飯石與豆泊或大豆油腳的比例為(按重量計)1∶0.2~0.3。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氨基酸—麥飯石復合微量元素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得的氨基酸—麥飯石復合微量元素肥的溶液中加入加入氨水,中和未反應的硫酸,以不發生沉淀為終點。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氨基酸復合微量元素肥料,屬于肥料制造領域。本技術的特征是使用大豆加工副產品豆泊或大豆油腳、屠宰廢棄動物毛發等為原料,經硫酸水解生產氨基酸,而后加入麥飯石粉,直接生成氨基酸—麥飯石復合微量元素肥。本技術具有原料供應充足,儲存時不產生其它污染,更主要的是,在豆泊或大豆油腳水解過程完成后,體系中還殘余大量未反應的硫酸,利用未反應的硫酸作為麥飯石中微量元素的浸出液,在浸出微量元素的同時減少了下一步中和未反應硫酸時中和劑氨水的用量,同時麥飯石作為天然原料,避免了使用工業無機鹽可能帶來的不明物質的污染,因此,本技術所制得的肥料具有天然、綠色的優點。
文檔編號A23J3/00GK1454877SQ0311165
公開日2003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2003年5月12日 優先權日2003年5月12日
發明者寧守儉, 李宏仁, 鄧慶華 申請人:沈陽市教育學院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