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抑制明膠酶a活性的多肽和制備方法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化學多肽的制備及應用,具體地說是應用噬菌體展示技術篩選并獲得明膠酶A(MMP-2)抑制性多肽M205C4編碼cDNA序列的過程、該多肽具有對MMP-2酶活性有抑制作用以及體外抑制腫瘤細胞侵襲轉移的作用;因此,該多肽可能應用于人類腫瘤細胞侵襲的預防和治療。
背景技術:
腫瘤已成為繼心血管疾病之后威脅人類生命的一大殺手。腫瘤的進程包括正常細胞某些基因的改變、惡性表型的形成、侵襲鄰近正常組織、遠距離及全身組織擴散(轉移)。據臨床統計,約有80%以上的腫瘤患者死于腫瘤的侵襲與轉移,故對腫瘤細胞的侵襲、轉移研究方面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
腫瘤的生長、侵襲和轉移依賴于腫瘤血管的生成。腫瘤細胞生長轉移的主要障礙是細胞外基質。研究表明,基質金屬蛋白酶類(MMPs)和其他蛋白酶與腫瘤組織周圍基質的重塑有關。其中,MMP-2與腫瘤的發生、發展以及腫瘤臨床惡性程度密切相關。
MMP-2,又稱明膠酶A,分子量72KD,是基質金屬蛋白酶家族中的一員。MMP-2主要降解明膠、IV、V、VII、X型基底膜膠原。基質金屬蛋白酶組織抑制劑-2(TIMP-2)為MMP-2特異性組織抑制因子,能特異性與MMP-2催化中心的Zn2+結合,封閉其催化活性。在體內,MMPs和TIMPs的轉錄和活性受多因素和多水平的調節,從而維持動態平衡。該調節機制紊亂,可出現相應的病理狀態,尤其在腫瘤侵襲、轉移中的作用更為突出。研究表明,MMP-2在多種腫瘤中過表達,并與腫瘤惡性程度密切相關,如乳腺癌、卵巢癌、肺癌、前列腺癌、直腸癌、胃癌等(李東、于宏、賀占國。明膠酶與疾病關系的研究。醫學綜述,2002,8(8)442。)。TIMP-2作用作為MMP-2的組織抑制劑,其方式復雜,它一方面可以抑制MMP-2的活性,但同時還參與MMP-2的激活(李東、于宏、賀占國。明膠酶與疾病關系的研究。醫學綜述,2002,8(8)442。),有時參與細胞生長、繁殖及刺激血管生成等病理、生理學過程。MMP-2與TIMP-2相互作用的結果與腫瘤細胞侵襲、轉移有相關性,MMP-2/TIMP-2比值甚至作為一些腫瘤惡性程度及預后判斷的一項指標(朱峰、劉新光、梁念慈。基質金屬蛋白酶及其組織抑制物與腫瘤侵襲轉移。國外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2001,22(5)229。)。MMP-2其他抑制因子如Kazal基序逆向誘導半胱氨酸豐富蛋白(RECK)、組織因子途徑抑制物-2(TFPI-2)等雖然可以作為MMP-2的抑制物,并且在體外已表達,但由于其作用機理仍未完全清楚,在抑制MMP-2活性的同時產生其他的副作用(Andrew H.Baker,Dylan R.Edwards and Gillian Murphy.Metalloproteinasein hibitorsbiological actions and therapeutic opportunities.Journalof cell science.2002,115(19)3719.)。
綜上所述,尋找與MMP-2特異結合的抑制劑,對于抑制MMP-2活性,同時在體內抑制腫瘤的侵襲、轉移對于腫瘤患者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發明內容
1.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抑制MMP-2活性的多肽及其制法以及該多肽抑制MMP-2作用和體外抑制腫瘤細胞侵襲轉移作用。
2.技術方案本研究主要采用噬菌體展示技術篩選MMP-2特異性結合抑制性多肽來抑制MMP-2的活性。首先是將靶蛋白MMP-2包被酶標板,4℃過夜,使MMP-2能與酶標板很好的結合。然后用BSA封閉液封閉酶標板孔中未結合MMP-2的部位,減少非特異性噬菌體結合。向已封閉好的酶標板中加入噬菌體,使得噬菌體尾部表達的肽與MMP-2結合,再用TBST洗掉未結合的噬菌體,最后用甘氨酸-鹽酸洗脫液洗脫結合的噬菌體,用Tris-HCl中和后即得篩選的噬菌體。將該噬菌體經過擴增以后進行隨后的幾輪篩選,即可得到特異性結合MMP-2的噬菌體。在噬菌體篩選的過程中,第一輪篩選洗脫時強度要小,在隨后的幾輪中逐漸增強洗脫強度,即可得到結合能力強的特異性結合的噬菌體。將末次篩選的噬菌體涂板,挑克隆,進行噬菌體擴增,然后用MMP-2熒光藥物篩選試劑盒再次對噬菌體單克隆進行篩選,即可得到結合能力最強的噬菌體。然后將所得噬菌體提取DNA,測序,比對后就可得到抑制MMP-2酶活性的多肽編碼序列M205C4。
一種抑制明膠酶A活性的多肽M205C4,其特征是它由H N W T R W L L H PD R G G G S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組成。
編碼M205C4的cDNA序列為CAT AAT TGG ACG CGG TGG TTG CTTCAT CCT GAT CGT GGT GGA GGT TCG上述編碼M205C4的cDNA序列,還包含所列cDNA序列的互補序列,以及類似的人工合成序列。
篩選上述多肽M205C4的方法,其步驟如下(1)噬菌體的擴增從第一、二輪篩選的噬菌體洗脫液中取10μl,加入20mL培養至吸光度A600=0.5的ER2738菌中,室溫放置、振蕩、培養、離心,分離出上清液,將上清液再離心,加1/6體積的PEG8000NaCl溶液,過夜;第二天將沉淀過夜的噬菌體溶液離心,棄上清,加1mL TBS混懸沉淀,離心,轉移上清液至
EP管中,離心,再次轉移上清液至新的EP管中,加1/6體積的PEG8000NaCl溶液,冰浴沉淀后離心,棄上清,100μl TBS溶沉淀,再離心1min,轉移上清至新EP管中,即得擴增的噬菌體;(2)親和篩選用100ul MMP-2靶蛋白包板,過夜,加入200ulBSA封閉液封閉,用TBST洗6次,每次在加入TBST后均在搖床上輕搖2分鐘,清洗完畢后,將酶標條在干凈的吸水紙上敲幾次,去除剩余的液體,噬菌體原庫10μl加入100μl TBST即含0.1%吐溫中,混勻后加入包被好的酶標板中,搖60分鐘,按上述方法用TBST即含0.1%吐溫洗10次,去除剩余液體后,加入100μl甘氨酸-鹽酸洗脫液,搖7分鐘,收集洗脫液,加15μl Tris-HCl中和,滴度測定,此即第一輪篩選;取10μl洗脫液進行噬菌體擴增,用擴增的噬菌體進行第二輪的親和篩選;同法進行第三輪篩選;(3)將第三輪篩選的噬菌體進行滴度測定,同時挑克隆,擴增,然后用MMP-2特異性熒光分析試劑盒檢測挑選的單克隆擴增產物對MMP-2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挑選抑制作用強的噬菌體單克隆提取DNA,進行DNA測序,由此cDNA翻譯得到的多肽序列命名為M205C4。
上述篩選多肽的方法在步驟(1)中在ER2738菌中加入噬菌體洗脫液后,室溫放置15min,于37℃250r/min振蕩培養(4-4.5)h,4℃10000rpm離心10min,將上清液再離心5min,加1/6體積的PEG8000NaCl為20%W/V的PEG8000、2.5mol/L的Nacl,4℃過夜,將過夜的噬菌體溶液在4℃10000rpm離心15min,轉移上清液至EP管中后在4℃12000rpm離心5min,冰浴沉淀(40-60)min,4℃13000rpm離心20min。
上述篩選多肽的方法在步驟(2)中所述的MMP-2靶蛋白包板是用pH8.6、0.1mol/L NaHCO3溶解至濃度為10μg/ml,4℃過夜,所述的BSA封閉液為5mg/mlBAS,0.1mol/L NaHCO3,pH8.6,封閉1h;所述的TBST洗液為50mmol/L,Tris-HCl,pH7.5,150mmol/L NaCl,0.1%V/V Tween-20;所述的甘氨酸-鹽酸為0.2mol/L,pH2.2,用1.0mol/L,pH9.1的Tris-HCl中和。
試驗研究結果表明不同濃度的多肽M205C4,對MMP-2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隨著多肽M205C4濃度的不斷增加,對MMP-2的活性抑制逐漸升高,呈現劑量依賴性;中和性多肽M205C4抑制MMP-2酶活性的IC50為38.8nmol/L;不同劑量的多肽M205C4,對體外人胰腺癌細胞系PANC-1與CFPAC-1侵襲轉移作用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隨著多肽M205C4劑量的增加,其抑制腫瘤細胞侵襲轉移的作用逐漸增強,呈現劑量依賴性。
3.有益效果本發明所得M205C4多肽,經過抑制MMP-2酶活性試驗測定IC50,以及體外對經過PGE2處理后獲得高侵襲性的胰腺癌細胞系PANC-1、CFPAC-1的侵襲轉移抑制性試驗研究結果表明(1).M205C4在較低濃度下即可抑制MMP-2酶活性(表1),其IC50為38.82nmol/L。
(2).M205C4體外可以抑制PANC-1、CFPAC-1的侵襲轉移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劑量——效應關系(圖3、圖4)。
四
圖1.編碼M205C4的cDNA序列。
圖2.M205C4氨基酸序列。
圖3.胰腺癌細胞系PANC-1經PGE2處理后,MMP-2生成增加,侵襲轉移能力顯著增強,當加入M205C4后,侵襲轉移能力下降,并具有一定的劑量效應關系。
圖4.胰腺癌細胞系CFPAC-1經PGE2處理后,MMP-2生成增加,侵襲轉移能力顯著增強,當加入M205C4后,侵襲轉移能力下降,并具有一定的劑量效應關系。
五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多肽M205C4的篩選方法試驗材料(1)噬菌體12肽庫、受體菌ER2738均購自NEW ENGLAND Biolabs公司。
(2)重組人MMP-2,購自美國R&D公司。
(3)MMP-2熒光分析藥物篩選試劑盒,購自美國Biomol公司。
試驗方法(1)噬菌體的擴增從第一、二輪篩選的噬菌體洗脫液中取10μl,加入20mL培養至吸光度A600=0.5的ER2738菌中,室溫放置15min,于37℃250r/min振蕩培養4.5h,4℃10000rpm離心10min,分離出上清液,將上清液再離心5min,加1/6體積的PEG8000NaCl(20%W/V PEG8000、2.5mol/L NaCl)溶液,4℃過夜;第二天將沉淀過夜的噬菌體溶液在4℃10000rpm離心15min,棄上清,加1mL TBS混懸沉淀,離心,轉移上清液至EP管中,4℃12000rpm離心5min,重新轉移上清液至新EP管中,加1/6體積的PEG8000NaCl溶液,冰浴沉淀40分鐘,4℃13000rpm離心20min,棄上清,100μl TBS溶沉淀,再離心1min,轉移上清至新EP管中,即得擴增的噬菌體;(2)親和篩選用100ulMMP-2靶蛋白(用pH 8.6,0.1mol/LNaHCO3溶解至濃度為10μg/ml)包板,4℃過夜,棄去包被液,加入200ulBSA封閉液(5mg/mLBSA,0.1mol/L NaHCO3pH 8.6)封閉1h,用TBST(50mol/L Tris-HCl,pH 7.5,150mmol/L NaCl,0.1%V/V Tween-20)洗6次,每次在加入TBST后均在搖床上輕搖2分鐘,清洗完畢后,將酶標條在干凈的吸水紙上敲幾次,去除剩余的液體,噬菌體原庫10μl加入100μl TBST(0.1%吐溫)中,混勻后加入包被好的酶標板中,搖60分鐘,按上述方法用TBST(0.1%吐溫)洗10次,去除剩余液體后,加入100μl甘氨酸-鹽酸(0.2mol/L pH2.2)洗脫液,搖7分鐘,收集洗脫液,加15μl Tris-HCl(1.0mol/L pH9.1)中和,滴度測定,此即第一輪篩選;取10μl噬菌體洗脫液進行噬菌體擴增,并進行第二輪的親和篩選,同法進行第三輪篩選;(3)將第三輪篩選的噬菌體進行滴度測定,同時挑克隆,擴增,然后用MMP-2特異性熒光分析試劑盒檢測挑選的單克隆擴增產物對MMP-2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挑選抑制作用強的噬菌體單克隆提取DNA,進行DNA測序(結果見圖1),并經過翻譯后得到的多肽序列命名為M205C4(見圖2)。
實施例2.多肽M205C4對MMP-2的抑制作用與IC50的計算試驗方法按照MMP-2熒光檢測試劑盒方法,向96孔檢測板中加入中和性多肽M205C4(由西安華辰有限公司合成)和MMP-2,使得M205C4終濃度分別為0、5、10、25、50、100nmol/L,37℃溫育45min,加入底物,立即在波長為328/393nm處測定熒光值,并計算酶活性抑制百分率。應用SPSS10.0軟件計算IC50。
實驗結果如表1所示,向反應體系中加入不同濃度的M205C4,對MMP-2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隨著M205C4濃度的不斷增加,對MMP-2的活性抑制作用逐漸增強,呈現劑量依賴性。中和性多肽M205C4抑制MMP-2酶活性的IC50為38.82nmol/L。
表1 M205C4對MMP-2活性抑制作用
實施例3.多肽M205C4體外抑制胰腺癌細胞系侵襲試驗試驗材料
(1)M205C4多肽由西安華辰有限公司合成,用pH7.2PBS緩沖液溶解。
(2)人胰腺癌細胞系PANC-1與CFPAC-1,購至中科院上海細胞所。細胞培養于含10%FBS、100ug/ml青霉素和100ug/ml鏈霉素的DMEM培養液中,于5%CO2、37℃培養。細胞密度達80%-90%時用0.25%胰酶消化傳代。
試驗方法將PANC-1、CFPAC-1接種于培養瓶中,過夜。用終濃度為10μmol/L的PGE2處理細胞8h,胰酶消化,用含0.5%BSA的無血清DMEM中和,離心,收集細胞。用無血清DMEM重懸細胞,調整細胞密度(PANC-11.0×105/mL,CFPAC-12.0×105/mL)。將250μL細胞懸液加入已用無血清DMEM培養液潤濕好的侵襲小室上室中,同時加入PGE2(終濃度10μmol/L)和中和性多肽M205C4(終濃度分別為100、30、10nmol/L)。在下室中加入含5.0%FBS的DMEM,于5%CO2、37℃培養24h。取出上室,用棉簽去除未侵襲轉移的細胞和基質膠,結晶紫染色,顯微鏡下觀察。每樣隨機各取3個視野進行細胞計數。本試驗重復三次。
數據處理用相對值表示,即以單獨用PGE2處理的侵襲轉移細胞數為基準,其余各組與其相比即得。應用SPSS10.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結果(1)胰腺癌細胞系PANC-1經PGE2處理后,侵襲轉移能力明顯增強,與對照組相比具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1)。PANC-1細胞經PGE2預處理后加入中和性多肽M205C4后,其侵襲轉移能力明顯下降。高劑量100nmol/L M205C4能顯著抑制PANC-1細胞侵襲轉移,與單獨用PGE2處理組相比,具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1);中劑量30nmol/L M205C4也具有相似的作用效果(P<0.05),但其抑制作用小于高劑量組;低劑量10nmol/L M205C4雖然也可以抑制PANC-1的侵襲轉移,但與單獨用PGE2處理組相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
(2)胰腺癌細胞系CFPAC-1未經PGE2處理時,幾乎無侵襲轉移能力(未附圖),經PGE2處理后,侵襲轉移能力明顯增強,在鏡下觀察可見大量的細胞。CFPAC-1經PGE2預處理后加入中和性多肽M205C4后,其侵襲轉移能力明顯下降。高劑量100nmol/L M205C4能顯著抑制MMP-2的活性,使得CFPAC-1細胞侵襲轉移能力減弱,與對照PGE2處理組相比,具有非常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01);中劑量30nmol/L M205C4也具有相似的作用效果(P<0.01),但其抑制作用小于高劑量組;低劑量10nmol/L M205C4雖然可以抑制CFPAC-1的侵襲轉移,但與PGE2處理組相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
權利要求
1.一種抑制明膠酶A活性的多肽M205C4,其特征是它由H N W T R W L L HP D R G G G S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組成。
2.一種抑制明膠酶A活性的多肽M205C4,其特征是它具有如下cDNA序列CAT AAT TGG ACG CGG TGG TTG CTTCAT CCT GAT CGT GGT GGA GGT TCG。
3.一種篩選權利要求1所述多肽M205C4的方法,其步驟如下(1)噬菌體的擴增從第一、二輪篩選的噬菌體洗脫液中取10μl,加入20mL培養至吸光度A600=0.5的ER2738菌中,室溫放置、振蕩、培養、離心,分離出上清液,將上清液再離心,加1/6體積的PEG8000NaCl溶液,過夜;第二天將沉淀過夜的噬菌體溶液離心,棄上清,加1mL TBS混懸沉淀,離心,轉移上清液至EP管中,離心,再次轉移上清液至新EP管中,加1/6體積的PEG8000NaCl溶液,冰浴沉淀后離心,棄上清,100μl TBS溶沉淀,再離心1min,轉移上清至新EP管中,即得擴增的噬菌體;(2)親和篩選用100ul MMP-2靶蛋白包板,過夜,加入200ulBSA封閉液封閉,用TBST洗6次,每次在加入TBST后均在搖床上輕搖2分鐘,清洗完畢后,將酶標條在干凈的吸水紙上敲幾次,去除剩余的液體,噬菌體原庫10μl加入100μl TBST即含0.1%吐溫中,混勻后加入包被好的酶標板中,搖60分鐘,按上述方法用TBST即含0.1%吐溫洗10次,去除剩余液體后,加入100μl甘氨酸-鹽酸洗脫液,搖7分鐘,收集洗脫液,加15μl Tris-HCl中和,滴度測定,此即第一輪篩選;取10μl噬菌體洗脫液進行擴增,并進行第二輪的親和篩選,同法進行第三輪篩選;(3)將第三輪篩選的噬菌體進行滴度測定,同時挑克隆,擴增,然后用MMP-2特異性熒光分析試劑盒檢測挑選的單克隆擴增產物對MMP-2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挑選抑制作用強的噬菌體單克隆提取DNA,進行DNA測序,得到的多肽序列命名為M205C4。
4.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篩選多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1)中在ER2738菌中加入噬菌體洗脫液后室溫放置15min,于37℃250r/min振蕩培養4.5h,4℃10000rpm離心10min,將上清液再離心5min,加1/6體積的PEG8000NaCl為20%W/V的PEG8000、2.5mol/L的NaCl,4℃過夜,將過夜的噬菌體溶液在4℃10000rpm離心15min,轉移上清液至EP管中后在4℃12000rpm離心5min,冰浴沉淀40min,4℃13000rpm離心20min。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篩選多肽M205C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2)中所述的MMP-2靶蛋白是用pH8.6,0.1mol/L NaHCO3溶解至濃度為10ug/ml包板,4℃過夜,所述的BSA封閉液為5mg/ml BAS,0.1mol/L NaHCO3,pH8.6,封閉1h;所述的TBST洗液為50mmol/L,Tris-HCl,pH7.5,150mmol/L NaCl,0.1%V/V Tween-20;所述的甘氨酸-鹽酸為0.2mol/L,pH2.2,用1.0mol/L,pH9.1的Tris-HCl中和。
6.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M205C4,其特征在于不同濃度的多肽M205C4,對MMP-2酶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隨著多肽M205C4濃度的不斷增加,對MMP-2的活性抑制逐漸增強,呈現劑量依賴性;中和性多肽M205C4抑制MMP-2酶活性的IC50為38.8nmol/L。
7.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M205C4,其特征在于不同劑量的多肽M205C4,對體外人胰腺癌細胞系PANC-1與CFPAC-1的侵襲轉移作用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隨著多肽M205C4劑量的增加,其抑制作用逐漸增強,呈現劑量依賴性。
全文摘要
一種抑制明膠酶A活性的多肽M205C4,由H NW T R W L L H P D R G G G S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組成。采用噬菌體展示技術篩選MMP-2特異性結合抑制性多肽來抑制MMP-2的活性,篩選多肽的方法首先是噬菌體親和篩選,其次是噬菌體的擴增,經幾輪篩選得到特異性結合MMP-2的噬菌體,并涂板,挑克隆,進行噬菌體擴增,然后用MMP-2熒光藥物篩選試劑盒再次對噬菌體單克隆篩選,即可得到抑制MMP-2酶活性的多肽M205C4,經試驗研究表明該多肽M205C4具有抑制MMP-2酶活性的作用,有抑制體外胰腺癌細胞系PANC-1和CFPAC-1侵襲轉移的作用。
文檔編號C12N7/00GK1869062SQ200610085779
公開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30日
發明者韓曉, 鄭馬慶, 孫玉潔 申請人:南京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