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促進血液循環和緩解手腳冰冷的、含有發酵茶提取物的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促進血液循環且緩解手腳冰冷的、含有作為有效成分的發酵茶提取物的組合物。
背景技術:
許久以來,各種茶葉,如綠茶,是作為備受喜愛的食品而聞名的。特別地,綠茶有時會以茶葉形式供人飲用,但為了使品嘗者能品嘗到更為濃郁的茶香,也可以以發酵茶的形式供人飲用。例如,根據具體的發酵類型和發酵程度,發酵的綠茶擁有不同的稱呼,包括綠茶、烏龍茶、紅茶、普洱茶等。與茶葉茶相比,發酵茶具有不同的香味,并且具有發酵過程中轉變為不同程度的有效成分。
一方面,現代人具有更多的機會攝取脂肪且攝取的量也越多,然而他們卻生活在種種壓力之下。這種生活方式的轉變會引發各種成人疾病,尤其會增加循環系統疾病的發病率,如血液循環障礙。血液循環障礙能引起手腳麻木、慢性疲勞、頭暈無力,進而會使患者難以自理正常的生活。嚴重時,血液循環障礙可能發展成為各種疾病,如高脂血癥、動脈硬化、心絞痛等。通常,輕微的血液循環障礙會容易被忽視。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血液循環障礙將變得嚴重。特別地,對于更年期女性,她們遭受手腳麻木的越來越多。本發明的發明人對發酵過程中的茶的作用做了很多研究。尤其,我們的研究著重于對血液循環并緩解手腳冰冷的有效的促進。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
本發明涉及提供具有良好口感和香味的發酵茶。本發明還涉及提供用于促進血液循環的組合物。本發明還涉及提供用于改善手腳冰冷的組合物。本發明還涉及提供用于制備發酵茶的方法。技術方案
在一個總的方面,本發明提供了將取自發酵醬油中的菌種接種于茶中而獲得的發酵茶。在另一個總的方面,本發明提供用于制備發酵茶的方法,包括提供用于發酵的含有茶的溶液;將取自發酵醬油的菌種接種于所述溶液;和發酵所述接種溶液。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發酵茶具有良好的口感和香味,對促進血液循環提供了良好的效果,而且可以廣泛地應用于保健食品或藥物領域。
圖I和圖2分別展示了攝取發酵茶后手部溫度隨著時間變化的圖表及紅外線照片;
圖3和圖4分別展示了攝取發酵茶后腳部溫度隨著時間變化的圖表及紅外線照片;和 圖5為攝取發酵茶后能夠說明喜好度的調查結果的圖表。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通過在茶中接種取自發酵醬油中的菌種并經一段時間后獲得的發酵茶。本發明對所述茶的種類沒有特別的限制,因此作為例子可包括綠茶、白茶、烏龍茶、紅茶、普洱茶、黑茶、柿葉茶及各種涼茶。根據一個實施例,所述茶可以為選 自綠茶、白茶、烏龍茶、紅茶、普洱茶、黑茶、柿葉茶中的至少一種茶。根據另一個實施例,所述茶可以為綠茶。此外,取自發酵醬油中的菌種可以為通過使用醬曲imju)制備的醬油、豆瓣醬ijdoonjemg)或辣椒醬(gvchujang)中的菌種,或通過使用大豆制備的快速發酵豆瓣醬icheonggukjang)中的菌種。例如,取自發酵醬油的菌種可以為選自枯草芽抱桿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抱桿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巨大芽抱桿菌{Bacillus me gat eri urns')、納豆芽抱桿菌{Bacillus natto、、朽1樣色桿菌(Bacillus citreus)、環狀芽抱桿菌{Bacillus circulans)> 馬鈴薯芽抱桿菌{Bacillus
trices)和短小芽孢桿菌{Bacillus pumilus)中的一種或多種菌種。特別地,取自發酵醬油的菌種可以為枯草芽孢桿菌,它也被稱為枯草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已被用來生產淀粉酶,蛋白酶,氨基酸,抗菌化合物或表面活性劑。特別地,由于枯草芽孢桿菌對人、動物及植物沒有毒性,從而廣泛地用作食品微生物。這里公開的“發酵茶”是指處于已發酵狀態的茶,而且其包括含有不同的茶成分或具有不同的發酵程度的各種茶。例如,根據發酵程度的不同,所述“發酵茶”包括所有的半發酵茶、重發酵茶和后發酵茶。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用于制備發酵茶的方法。所述用于制備發酵茶的方法包括在茶成分中接種取自發酵醬油中的菌種,并且放置一段時間。特別地,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含有茶的發酵溶液;在所述溶液中接種取自發酵醬油中的菌種;然后將所述接種溶液進行發酵。本發明對茶的種類沒有特別的限制,因此所述茶包括綠茶、白茶、烏龍茶、紅茶、普洱茶、黑茶、柿葉茶及各種涼茶。根據一個實施例,所述茶可以為選自綠茶、白茶、烏龍茶、紅茶、普洱茶、黑茶、柿葉茶中的至少一種茶。根據另一個實施例,所述茶可以為綠茶。此外,取自發酵醬油中的菌種可以為通過使用醬曲imju)制備的醬油、豆瓣醬{doenjang)或辣椒醬{gochujang)中的菌種,或通過使用大豆制備的快速發酵豆瓣醬{cheonggukjang)中的菌種。例如,所述取自發酵醬油的菌種可以為選自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巨大芽孢桿菌、納豆芽孢桿菌、檸檬色桿菌、環狀芽孢桿菌、馬鈴薯芽孢桿菌和短小芽孢桿菌中的一種或多種菌種。將接種過菌種接種溶液發酵14小時 28天。所述發酵溫度可以為20_70°C,特別為40-60°C。當所述發酵溫度超過40°C時,除枯草芽孢桿菌以外的菌種將停止生長或死亡。然而,過高的發酵溫度會阻礙枯草芽孢桿菌的生長。下面將詳細地描述所述用于制備發酵茶的方法。首先,將培養的枯草芽孢桿菌接種于用于發酵的溶液中。所述用于發酵的溶液用作微生物的水源和能源。例如,加入所述溶液總重量的2. 0-3. 0wt%的糖和果糖,并且進一步將大豆粉加入其中。然后,在培養器內培養所述接種菌種的溶液,以促進接種菌株的發酵。之后,將綠茶和用于發酵的溶液混合以提供均勻的混合液,然后進行發酵。所述用于發酵的溶液可以為綠茶干葉重量的10-80wt%的混合溶液。所述發酵液可以在20-70°C的恒溫發酵池內發酵24小時 28天。待發酵結束后,可以進一步用熱風干燥所述發酵茶。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發酵茶的提取物。根據一個實施例,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提取所述完成發酵的發酵茶。例如,所述發酵茶的提取物可以為熱水法提取物或使用(^_(5低級醇的提取物,但不限于這些提取物。特別地,所述提取物可以為熱水法提取物。所述發酵茶的提取物可以被制成各種劑型。
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用于促進血液循環的、含有發酵茶提取液的組合物。例如,所述用于促進血液循環的組合物可以包含作為有效成分的、通過使用各種方法提取發酵茶而得的提取液,該發酵茶是通過在茶成分中接種枯草芽孢桿菌而制備的。所述用于促進血液循環的組合物含有通過使用菌種取自發酵醬油中的發酵茶成分,從而可以降低血清和肝臟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脂,而且能抑制血管收縮。因此,所述組合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進而能改善高血脂癥或手腳冰冷的癥狀。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用于緩解手腳冰冷的、含有所述發酵茶提取物的組合物。例如,所述用于緩解手腳冰冷的組合物可以包含作為有效成分的、通過在綠茶中接種枯草芽孢桿菌而獲得的發酵茶提取物。所述組合物具有良好的口感和香味,而且對促進血液循環和改善手腳冰冷的癥狀具有效果。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含有所述發酵茶提取物的食品添加劑、保健食品及藥物。例如,可以將所述發酵茶提取物制成丸劑、膠囊劑、片劑、顆粒劑或飲劑,以用作保健食品或藥物。根據一個實施例,可以將所述沒有經過單獨提取過程的發酵茶制成液體劑、粉劑、顆粒齊U、片劑或茶包,或者制成帶新葉的茶葉。例如,可以將發酵綠茶的茶葉制成茶包。所述包含發酵茶或所述發酵茶的提取物的組合物能夠有效地降低血液或肝臟的脂質,抑制血管收縮以及引起血管舒張,從而促進血液循環。例如,所述含有發酵茶或發酵茶提取物的組合物可以為用于緩解手腳冰冷的組合物。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含有所述發酵茶提取物的各種食品添加劑或功能性食品。例如,所述發酵茶提取物可以添加于用于食品的各種添加劑中,如發酵牛奶、奶酪、酸奶、果汁、益生菌制品和保健食品,但不限于這些食品。根據一個實施例,所述發酵茶提取物可以進一步包含對本發明所要達到的主要效果起協同作用、同時不會對主要效果產生不利影響的其他成分。例如,所述提取液進一步可以包含添加劑,如香精、染料、滅菌劑、抗氧化劑、防腐劑、保濕劑、增稠劑、無機鹽、乳化劑和合成高分子成分,從而提高其物理性質。另外,所述提取物進一步可以包含其他附加成分,如水溶性維生素、脂溶性維生素、聚合物肽、多糖和海藻提取物。根據特定的劑型或用途,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容易地選取和組合上述列舉成分。所述成分的分量可以在不會對本發明的目標或效果產生不利影響的范圍之內。例如,所述成分可以在所述組合物總重量的0.01-5wt%的范圍內使用,優選為0. 01-3wt%o本發明公開的發酵茶提取物可以被制成各種劑型,如液體、乳液、粘性混合物、片劑或粉劑。這些劑型可以通過各種途徑進行給藥,如口服、注射、噴射或擠出。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含有所述發酵茶提取物的藥物組合物。所述藥物組合物有效于促進血液循環。將所述發酵茶提取物應用于藥物時,所述提取物被用作有效成分,并且將常用的無機或有機載體加入其中以提供用于口服或腸胃外給藥的固體、半固體或液體劑型。用于口服給藥時,可使用片劑、丸劑、顆粒劑、軟和硬膠囊、粉末、細顆粒、粉體、乳液、糖漿、微丸等。而且,用于腸胃外給藥的劑型包括注射劑型、滴液、軟膏、洗劑、噴霧、懸浮液、乳液、栓劑等。本發明公開的活性成分可按照當前使用的方法輕松制備。此外,按照適當的方式可使用表面活性劑、媒介物、著色劑、香料、穩定劑、防腐劑、緩沖劑、懸浮劑和其它傳統佐劑。本發明公開的藥物組合物可通過口服、腸胃外、直腸、局部、經皮注射、靜脈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皮下注射等途徑進行給藥。此外,所述有效成分的劑量可根據治療對象的年齡、性別和體重、具體疾病或治療的病理狀態、疾病的嚴重性或病理狀態、給藥途徑和處方者的評判而變化。根據上述要素,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確定有效劑量。通常,有效劑量可以為0. 001-2000mg/kg/天,優選為
0.5_1500mg/kg/ 天。
實施例現在將描述實施例和實驗。下列實施例和實驗僅用作說明用途,并非為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實施例I]發酵茶的制備
首先,回收在37°C的震動培養基內培養72小時的枯草芽孢桿菌,并且在離心機內將其分離成菌種和活性介質。使用1.0%的生理鹽水將所述菌種清洗3次,然后在其中加入用于發酵的溶液,以促使微生物進行充分的新陳代謝。所述用于發酵的溶液是通過加入所述溶液總重量的2. 5wt%的糖而制備的。然后,在27psi的壓力、120°C下進行15分鐘的高溫加壓滅菌。待完成滅菌后,在室溫下將所述菌種進行降溫至25°C。為了使清洗過程中被遭到破壞的菌種進行發酵代謝,將所述菌種置于用于發酵的溶液中使之穩定。特別地,在添加大豆粉之前,混合通過使用鹽水清洗3次的菌種與300ml的所述用于發酵的溶液,然后在培養器內培養24小時使所述菌種穩定。在滅菌反應池內,均勻地混合裝入小包的綠茶成分和接種枯草芽孢桿菌的溶液,并且將所述混合液的菌落數控制在103-108CFU/ml之間。所述溶液將與綠茶葉子總重量的30-60wt%的綠茶干葉進行混合。此外,混合完綠茶葉子和所述用于發酵的溶液后將持續攪動綠茶,以防止茶內溫度急劇上升。待20分鐘后,在此期間所述反應將結束且反應溫度會下降,對所述綠茶發酵混合液進行密封以防止外界空氣從進料口進入其內,然后發酵所述綠茶發酵混合液。所述發酵是在60°C的恒溫發酵池內進行7天。待發酵結束后,在80 120°C下進行5小時的熱風干燥,從而獲得發酵茶。通過上述方法獲得的發酵茶可以滿足總菌落數為102CFU/g或更少的使用標準,而且從所獲得的產品中檢測不到病原微生物。[實施例2]飲用條件
在茶包中裝入從實施例I中獲得的發酵茶Ig/包。然后,將熱水倒入裝有茶包的紙杯中,再等待5分鐘。將茶包浸泡5次后,讓測試小組成員用他/她的右手拿起杯子飲用茶。一個茶杯的容量為能裝滿當前使用的紙杯80%的容量。[測試實施例I]對手部溫度下降的改善
將認識到手腳冰冷的韓國女性作為受試者參加測試。待她們飲用本發明公開的發酵茶后,對她們的手和腳進行拍照。根據這些照片,檢查飲用樣本前和飲用樣本I小時后她們的手部溫度的變化。紅外線照相(DITI)包括測量和拍照從人體或物體發射出的紅外線,而且是能提供體表溫度分布信息的非侵入性拍照方法。待測試完成后,將問卷發給受試者并對所述茶樣本的質量及效果進行調查。
每個樣本將用于評估30名受試者。在評估之前,每名受試者需清洗手部,然后在沒有空氣流動且沒有直射陽光的、能保持恒溫恒濕度(22°C,-45%濕度)的條件下休息不少于I小時。所述測試將對每名受試者的左手背實施,并且禁止每名受試者擺出能使手部溫度變化的姿勢。離手部60cm處通過使用紅外線照相機對腳進行拍照且將皮膚反射率設置為
0.98。在進行拍照時,排除能影響溫度的一切外部事物。在飲用樣本前和飲用樣本后立即,以及飲用樣本后15、30、45和60分鐘后進行拍照。手在拿起溫的茶杯時為了防止引起溫度的變化,使每名受試者用右手拿起杯子,然后對其左手進行拍照。所述飲用條件等同于實施例2。待測試結束后,通過使用用于分析皮膚溫度的FLIR R印orterTM(Flir Co.,瑞典)系統分析指定位置的數據。換言之,在每名受試者的手部上選擇相同點,然后分析該區域的平均溫度值。將飲用樣本之前所測量的溫度作為基準點‘0’,然后計算飲用樣本前后的溫度差以展示溫度的變化。此外,基于對照組驗證統計學意義。所述測試組使用實施例I的發酵茶且所述對比組使用非發酵綠茶。經過一段時間后,溫度變化的結果將在圖I中展示,并且在圖2中展示紅外線照片。如圖2中所示,越暗的手顏色的表明更高的手溫度。根據圖I所示,待飲用樣本后,用水作為樣本的對照組立即展示出溫度大幅下降,而且從飲用水后的第15分鐘開始,其溫度持續下降。用綠茶作為樣本的對比組則展示出溫度暫時會升高,然而從飲用綠茶后的第15分鐘開始,卻展示出溫度快速地下降。相反地,使用發酵茶的測試組展示出溫度會隨著時間略微下降。此外,如圖2所示,使用發酵茶的測試組展示出連溫度相對低的指尖也是暗色。這表明使用發酵茶的測試組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手部溫度的下降。因此,可知本發明公開的發酵茶能防止手部溫度的下降,從而有效于緩解手腳冰冷如寒手。[測試實施例2]對腳部溫度下降的改善
將認識到手腳冰冷的韓國女性作為受試者參加測試。待她們飲用本發明公開的發酵茶后,對其手和腳進行拍照。根據這些照片,檢查飲用樣本前和飲用完樣本I小時后她們的腳溫度的變化。溫度的測量在與測試實施例I同等條件下以同等的方式進行。每個樣本將用于評估30名受試者。在評估之前,每名受試者需清洗腳部,然后在沒有空氣流動且沒有直射陽光的、能保持恒溫恒濕度(22°C,-45%濕度)的條件下休息不少于I小時。所述測試對每名受試者的雙腳背部實施,并且禁止每名受試者擺出能使腳部溫度變化的姿勢。離腳IOOcm處通過使用紅外線照相對腳進行拍照且將皮膚反射率設置為0. 98。在進行拍照時,排除能影響溫度的一切外部事物。在飲用樣本前和飲用樣本后立即,以及飲用樣本后15、30、45和60分鐘后進行拍照。飲用條件等同于實施例2。與測試實施例I相同,在每名受試者的雙腳上選擇相同點,然后分析該區域的平均溫度值。將飲用所述樣本之前測量的溫度作為基準點‘0’,然后計算飲用樣本前后的溫度差以展示溫度的變化。此外,基于對照組驗證統計學意義。所述測試組使用實施例I的發酵茶且所述對比組使用非發酵綠茶。經過一段時間后,溫度變化的結果在圖3中展示且紅外線照片在圖4中展示。在圖4中,腳尖處的暗色表明較低的腳溫度。根據圖3所示,待飲用樣本后,用水作為樣本的對照組立即展示出溫度大幅下降。與此相同,使用綠茶的對比組也顯示出腳部的溫度下降。相反地,待飲用樣本后,使用發酵茶的測試組展示出溫度小幅度地下降。特別地,使用發酵茶的測試組展示出在飲用樣本30分鐘后維持溫度的效果最佳。此外,如圖4所示,使用發酵茶的測試組展示出腳尖的顏色為淺色。這表明使用發酵茶的測試組展示出腳部溫度小幅度地下降。因此,可知本發明公開的發酵茶能防止腳部溫度的下降,從而能有效于緩解手腳冰冷如寒腳。[測試實施例3]攝取發酵茶后對喜好感的調查
待飲用根據實施例I從綠茶制備而得的發酵茶后,對受試者的喜好度進行了調查。所述飲用條件等同于實施例2。問卷包括飲用后腳和身體的暖和度、腹痛或排便的變化、香味以及整體滿意度。所述問卷同時包括受試者是否愿意購買該產品(待上市后)意愿。對每個問題整理出正面性的回答,其結果在圖5中所示。根據圖5的結果,當飲用本發明公開的發酵茶時,受試者對暖和腳所給出正面回答相比于使用綠茶的對比組的比例更高。同時,結果顯示所述發酵茶引起腹痛或排便變化的比例最低。特別地,絕大多數的受試者對良好的香味都給予正面的回答。整體滿意度良好。本發明公開的含有發酵茶的組合物可以被制成下列劑型,但不限于這些劑型。[制備實施例I]軟膠囊劑
首先,將IOOmg的發酵茶提取物、50mg的大豆提取物、180mg的大豆油、50mg的紅參提取物、2mg的棕櫚油、8mg的硬化棕櫚油、4mg的黃臘和6mg的卵磷脂進行混合。然后,將所述混合物以慣用方法按每膠囊400mg的量裝入膠囊中,從而制備軟膠囊劑。[制備實施例2]片劑
首先,將IOOmg的發酵茶提取物、50mg的大豆提取物、IOOmg的葡萄糖、50mg的紅參提取物、96mg的淀粉和4mg的硬脂酸鎂進行混合。然后,將40mg的30%乙醇加入于所述混合物 中以形成顆粒,然后在60°C下進行干燥并使用壓片機制備成片劑。[制備實施例3]顆粒劑
首先,將IOOmg的發酵茶提取物、50mg的大豆提取物、IOOmg的葡萄糖、50mg的紅參提取物和600mg的淀粉進行混合。然后,將IOOmg的30%乙醇加入于所述混合物中以制備顆粒齊U。將所述顆粒劑在60°C下進行干燥并裝入袋中。最終容量設定為lg。[制備實施例4] 口服液
首先,將IOOmg的發 酵茶提取物、50mg的大豆提取物、IOg的葡萄糖、50mg的紅參提取物、2g的檸檬酸及187. Sg的純凈水進行混合,從而提供口服溶液,然后裝入瓶中。最終容量設定為200ml。
權利要求
1.發酵茶,其通過在茶中接種取自發酵醬油中的菌種而獲得。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發酵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茶為選自綠茶、白茶、烏龍茶、紅茶、普洱茶、黑茶、柿葉茶中的至少一種茶。
3.根據權利要求I中所述的發酵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自發酵醬油中的菌種為選自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巨大芽孢桿菌、納豆芽孢桿菌、檸檬色桿菌、環狀芽孢桿菌、馬鈴薯芽孢桿菌和短小芽孢桿菌中的至少一種菌種。
4.根據權利要求I中所述的發酵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茶為綠茶且所述取自發酵醬油中的菌種為枯草芽孢桿菌。
5.用于制備發酵茶的方法,包括 提供含有茶的用于發酵的溶液; 在用于發酵的溶液中接種所述取自發酵醬油中的菌種;和 對已接種的用于發酵的溶液進行發酵。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為選自綠茶、白茶、烏龍茶、紅茶、普洱茶、黑茶、柿葉茶中的至少一種茶。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自發酵醬油中的菌種為選自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巨大芽孢桿菌、納豆芽孢桿菌、檸檬色桿菌、環狀芽孢桿菌、馬鈴薯芽孢桿菌和短小芽孢桿菌中的至少一種菌種。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酵是在20 70°C的溫度下進行24小時 28天。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酵是在40 60°C的溫度下進行。
10.用于促進血液循環的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權利要求I 4中任何一項所述的發酵茶的提取物。
11.用于緩解手腳冰冷的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權利要求I 4中任何一項所述的發酵茶的提取物。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通過在茶中接種取自發酵醬油中的菌種而獲得的發酵茶和制備所述發酵茶的方法。所述發酵茶具有良好的口感和香味,并且展示了對血液循環的顯著的改善效果和對手腳冰冷的良好的緩解效果,而且能以各種方式應用于保健食品或藥物產品領域。
文檔編號A23F3/10GK102647913SQ201080057047
公開日2012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09年10月15日
發明者吳油真, 徐大方, 李尚駿, 李智恩, 李汎真, 申賢貞, 鄭鎮吾 申請人:株式會社愛茉莉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