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即食豬肉皮的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即食產品的生產工藝,特別涉及一種即食豬肉皮的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從遠古至今,人們就開始獵食野豬,從生食到熟食,特別是豬肉皮,有很高的營養 價值,不僅屬粗纖維,且在烹調過程中可轉化成明膠,明膠具有網狀窨結構,不僅能使我們 身體結合許多水份,加快細胞新陳代謝,而明能有效改善機體生理功能和延緩皮膚衰老。據 專家分析,每IOOg豬肉皮含蛋白質^g、脂肪23 g、碳水化合物4g,其中蛋白質中含有角蛋 白、白蛋白、球蛋白、彈性蛋白和一定數量的鈣、鱗。營養價值如此之高的豬肉皮,但其烹調 工藝還停留在粗加工的工藝上,制約了我們長期廣泛的食用,特別是到了夏季,豬肉皮即無 法進入到大眾餐桌了。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即食豬肉皮的生產工藝,將豬肉皮的烹調 工藝發展成深加工、精包裝的產業化生產工藝。本發明解決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即食豬肉皮的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 驟
(1)去油脂將新鮮的豬肉皮切割成塊,用刮刀將表面油脂去除干凈;
(2)晾干將去除油脂后的豬肉皮掛在通風處晾干,晾干后用食用堿水清洗一次后再掛 在通風處晾干;
(3)油炸將晾干的豬肉皮放入植物油中翻炸,待豬肉皮膨脹至發脆發酥時出鍋冷
卻;
(4)浸泡將油炸并冷卻后的豬肉皮放入冷水中浸泡至柔軟,再用食用堿水洗凈油脂;
(5)水煮將浸泡至柔軟并洗凈的豬肉皮置于沸水中煮3 5分鐘,撈出后以1500轉 離心脫水30秒,成為半成品;
(6)拌料將半成品豬肉皮拌入適量的香辛料、白糖、味精、防腐劑,用鋁鉬蒸煮包裝袋 真空包裝;
(7)高溫滅菌經真空包裝的豬肉皮采用130°C 140°C高溫滅菌,控制高溫滅菌時間 20 22分鐘,而后用冷水冷卻,強風吹干;
(8 )包裝將高溫滅菌后的真空包裝豬肉皮裝入外包裝袋并封口,成品裝箱。本發明的鋁鉬蒸煮包裝袋可分為150g、250g、500g等不同規格。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發明烹調工藝,可將傳統廚房式的粗加工工藝發展 成深加工、精包裝的產業化生產工藝,使豬肉皮的食用形成大眾化、方便化、國際化。
具體實施例方式將500kg新鮮的豬肉皮切割成塊,用刮刀將表面油脂去除干凈,掛在通風口晾干,晾干后用食用咸水清洗一次后再掛在通風口晾干,然后將晾干的豬肉皮放入植物油中翻 炸,待豬肉皮膨脹至發脆發酥時出鍋冷卻,冷卻后再放入冷水中浸泡至柔軟,再用食用咸水 洗凈油脂,并將豬肉皮用沸水煮4分鐘,撈出后用1500轉離心脫水30秒,即成為半成品。 將半成品豬肉皮按一定比例拌入香辛料、白糖、味精、防腐劑,用每包含量為250g規格的鋁 鉬蒸煮包裝袋真空包裝,將真空包裝好的豬肉皮放入高壓滅菌鍋,用超高溫130°C高溫滅菌 20分鐘,出鍋用冷水冷卻,強風吹干水份,裝入外包裝袋封口,即為成品,可裝箱出售。
在這批包裝好的豬肉皮中隨機抽取50包,放置于40°C恒溫箱中20天后,未發現脹 包現象。另隨機抽取100包,放置于常溫下6個月,也未發現脹包和漏氣現象,再取這100 包中的20包進行微生物檢測,完全符合國家衛生各項指標。
權利要求
1. 一種即食豬肉皮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去油脂將新鮮的豬肉皮切割成塊,用刮刀將表面油脂去除干凈;(2)晾干將去除油脂后的豬肉皮掛在通風處晾干,晾干后用食用堿水清洗一次后再掛 在通風處晾干;(3)油炸將晾干的豬肉皮放入植物油中翻炸,待豬肉皮膨脹至發脆發酥時出鍋冷卻;(4)浸泡將油炸并冷卻后的豬肉皮放入冷水中浸泡至柔軟,再用食用堿水洗凈油脂;(5)水煮將浸泡至柔軟并洗凈的豬肉皮置于沸水中煮3 5分鐘,撈出后以1500轉 離心脫水30秒,成為半成品;(6)拌料將半成品豬肉皮拌入適量的香辛料、白糖、味精、防腐劑,用鋁鉬蒸煮包裝袋 真空包裝;(7)高溫滅菌經真空包裝的豬肉皮采用130°C 140°C高溫滅菌,控制高溫滅菌時間 20 22分鐘,而后用冷水冷卻,強風吹干;(8 )包裝將高溫滅菌后的真空包裝豬肉皮裝入外包裝袋并封口,成品裝箱。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即食豬肉皮的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去油脂;(2)晾干;(3)油炸;(4)浸泡;(5)水煮;(6)拌料;(7)高溫滅菌;(8)包裝。本發明將豬肉皮的烹調工藝發展成深加工、精包裝的產業化生產工藝。
文檔編號A23L1/312GK102132886SQ20111005462
公開日2011年7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8日
發明者周德明 申請人:周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