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果蔬保鮮劑的制備方法
一種果蔬保鮮劑的制備方法技術領域
本發明具體涉及一種果蔬保鮮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殼聚糖(chitosan)是由自然界廣泛存在的幾丁質(chitin)經過脫乙酰作用得到 的,化學名稱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自1859年,法國人Rouget首先得 到殼聚糖后,這種天然高分子的生物官能性和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安全性、微生物降解性 等優良性能被各行各業廣泛關注,在醫藥、食品、化工、化妝品、水處理、金屬提取及回收、生 化和生物醫學工程等諸多領域的應用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
殼聚糖作為果蔬保鮮劑具有以下的優點1)具有良好的氣體選擇透性,可限制產 品與外界02和0)2的氣體交換,膜內部CO2濃度高,使果蔬呼吸強度下降和乙烯釋放量減少。 2)且可阻止水分蒸發;3)正電荷和細菌細胞膜上的負電荷相互作用,使細菌細胞內蛋白酶 和其他成分泄漏。4)選擇性的螯合對微生物生長起關鍵作用的金屬離子,影響微生物的 生長和產生毒素。5)能有效降低PP0、P0D的活性,抑制褐變。
然而殼聚糖作為保鮮劑仍然存在成本高、水溶性差、單一使用效果差、生產操作難 的缺點。食品級殼聚糖每500 g為75 95元,涂抹500 g的水果需要至少I g的殼聚 糖,需要O. 5元左右。水溶性差,多數以酸為溶劑,限制了其應用效果,影響果蔬風味,且難 以干燥。不同品種的果蔬,其性質和屬性不同,同一種配方無法使各種果蔬都達到最好的保 鮮效果,因此無法大量的生產。上述缺點阻礙了殼聚糖保鮮包裝的應用。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不足,提供了一種成本低,可大量生產的適于多種果蔬保鮮 的天然保鮮劑。
本發明技術方案具體如下一種果蔬保鮮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稱取竹碳50-100份和殼聚糖10-50份,混合均勻,干燥;2)使用超微粉碎機粉碎;3)使用干法輥壓造粒機造粒,粒徑大小控制在O.5-5_,即得成品。
上述果蔬保鮮劑的制備方法優選竹碳100份、殼聚糖30份。
上述果蔬保鮮劑的制備方法還可向竹碳和殼聚糖中加入重量份為5-10份的焦磷 酸鈉、檸檬酸、抗壞血酸和氯化鈣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
上述保鮮劑在使用時,只需將果蔬保鮮劑鋪蓋于果蔬表面,或將果蔬埋入保鮮劑 中即可。
竹炭是經獨特工藝加工而成。炭質如剛,是不可多得的天然、綠色材料,在日本有 “黑鉆石”之稱。對硫化物、氮化物、甲醛、苯、酚等有害物質具有超強的吸附能力,其吸附力 是活性炭的三倍)。竹碳可廣泛應用于食品烹調、烘烤、儲藏及保鮮。
申請號為200710111699. 9,名稱為“一種納米硒/竹炭保鮮劑的水熱合成方法”的 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納米硒/竹炭新型保鮮劑的水熱合成方法,得到不同形貌的紅色 納米硒/竹炭對杜鵑花均具有明顯的保鮮作用。
本發明技術方案結合竹碳和殼聚糖的優點,具有良好的保鮮效果。制得的保鮮劑 無需制膜,易于和果蔬分離,無殘留,并可重復使用。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稱取竹碳50份和殼聚糖10份,混合均勻,干燥,使用超微粉碎機粉碎后,使用干法輥壓 造粒機造粒,粒徑大小控制在O. 5mm。即得成品。
實施例2稱取竹碳100份和殼聚糖30份,混合均勻,干燥,使用超微粉碎機粉碎后,使用干法輥 壓造粒機造粒,粒徑大小控制在3mm。即得成品。
實施例3稱取竹碳75份和殼聚糖50份,混合均勻,干燥,使用超微粉碎機粉碎后,使用干法輥壓 造粒機造粒,粒徑大小控制在5mm。即得成品。
實施例4稱取竹碳100份和殼聚糖30份,5份抗壞血酸,混合均勻,干燥,使用超微粉碎機粉碎 后,使用干法輥壓造粒機造粒,粒徑大小控制在3mm。即得成品。
權利要求
1.一種果蔬保鮮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稱取竹碳50-100份和殼聚糖10-50份,混合均勻,干燥; 2)使用超微粉碎機粉碎; 3)使用干法輥壓造粒機造粒,粒徑大小控制在O.5-5_,即得成品。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竹碳100份,殼聚糖30份。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在竹碳和殼聚糖中加入重量份為5-10份的焦磷酸鈉、檸檬酸、抗壞血酸和氯化鈣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果蔬保鮮劑,由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組成竹碳50-100份,殼聚糖 10-50份。本發明結合竹碳和殼聚糖的優點,具有良好的保鮮效果。制得的保鮮劑無需制膜,易于和果蔬分離,無殘留,并可重復使用。
文檔編號A23B7/159GK102986862SQ20121041418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6日
發明者張建新 申請人:張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