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松子仁軟糖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松子仁軟糖,制備所述松子仁軟糖的原料組成成分的質量份數是:松子仁20~25,白砂糖10~15,葡萄糖15~20,變性淀粉8~10,棕櫚油1.5~3。本發明使用營養豐富的松子仁作為糖果的主要原料,以全新的食品加工方式,結合軟糖類糖果的特點,制作出口感甚佳、營養價值高的糖果食品,老人、兒童皆口食用。
【專利說明】一種松子仁軟糖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食品,特別涉及一種松子仁軟糖。
【背景技術】
[0002]松子既是美味食物,又是食療佳品,具有獨到的營養保健功能,故有“長生果”的美譽。唐代的《海藥本草》中就有“海松子溫胃腸,久服輕身,延年益壽”的記載。中醫認為,松子仁具有強陽補骨,和血美膚、潤膚止咳、潤腸通便的作用。經常食用松子有強身健體,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增進性欲,使體重增加等功效。但現在含松子仁的食品很少,多為干炒后直接包裝供人食用,因此松子仁的食品開發面很窄。糖果作為傳統甜食一直深受人們喜愛,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各種糖果式樣繁多,不乏各種含有果仁的糖果,但含有松子仁的糖果卻十分鮮見。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松子仁軟糖,以松子仁為主要原料,做出軟糖類食品,營養豐富,口感極佳。
[0004]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5]一種松子仁軟糖,制備所述松子仁軟糖的原料組成成分的質量份數是:松子仁20?25,白砂糖10?15,葡萄糖15?20,變性淀粉8?10,棕櫚油1.5?3 ;
[0006]其制作方法為:
[0007]I)將松子仁在120?140攝氏度的溫度下烘干,備用;
[0008]2)取組分量的白砂糖、葡萄糖、變性淀粉和棕櫚油,進行加熱熬制,獲得混合液;
[0009]3)在步驟2)獲得的混合液中加入制備好的松子仁,攪拌、混合;
[0010]4)將步驟3)得到的混合液冷卻后壓片,再切塊包裝獲得成品。
[0011]所述步驟2)中加熱溫度為110攝氏度。
[0012]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0013]本發明使用營養豐富的松子仁作為糖果的主要原料,以全新的食品加工方式,結合軟糖類糖果的特點,制作出口感甚佳、營養價值高的糖果食品,老人、兒童皆口食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實施例一
[0015]一種松子仁軟糖,制備所述松子仁軟糖的原料組成成分的質量份數是:松子仁20,白砂糖10,葡萄糖15,變性淀粉8,棕櫚油1.5 ;
[0016]其制作方法為:
[0017]I)將松子仁在120攝氏度的溫度下烘干,備用;
[0018]2)取組分量的白砂糖、葡萄糖、變性淀粉和棕櫚油,進行加熱熬制,獲得混合液;
[0019]3)在步驟2)獲得的混合液中加入制備好的松子仁,攪拌、混合;[0020]4)將步驟3)得到的混合液冷卻后壓片,再切塊包裝獲得成品。
[0021]所述步驟2)中加熱溫度為110攝氏度。
[0022]實施例二
[0023]一種松子仁軟糖,制備所述松子仁軟糖的原料組成成分的質量份數是:松子仁25,白砂糖15,葡萄糖20,變性淀粉10,棕櫚油3 ;
[0024]其制作方法為:
[0025]I)將松子仁在140攝氏度的溫度下烘干,備用;
[0026]2)取組分量的白砂糖、葡萄糖、變性淀粉和棕櫚油,進行加熱熬制,獲得混合液;
[0027]3)在步驟2)獲得的混合液中加入制備好的松子仁,攪拌、混合;
[0028]4)將步驟3)得到的混合液冷卻后壓片,再切塊包裝獲得成品。
[0029]所述步驟2)中加熱溫度為110攝氏度。
[0030]實施例三
[0031]一種松子仁軟糖,制備所述松子仁軟糖的原料組成成分的質量份數是:松子仁24,白砂糖12,葡萄糖16,變性淀粉9,棕櫚油2 ;
[0032]其制作方法為:
[0033]I)將松子仁在125攝氏度的溫度下烘干,備用;
[0034]2)取組分量的白砂糖、葡萄糖、變性淀粉和棕櫚油,進行加熱熬制,獲得混合液;
[0035]3)在步驟2)獲得的混合液中加入制備好的松子仁,攪拌、混合;
[0036]4)將步驟3)得到的混合液冷卻后壓片,再切塊包裝獲得成品。
[0037]所述步驟2)中加熱溫度為110攝氏度。
【權利要求】
1.一種松子仁軟糖,其特征在于:制備所述松子仁軟糖的原料組成成分的質量份數是:松子仁20?25,白砂糖10?15,葡萄糖15?20,變性淀粉8?10,棕櫚油1.5?3 ; 其制作方法為: 1)將松子仁在120?140攝氏度的溫度下烘干,備用; 2)取組分量的白砂糖、葡萄糖、變性淀粉和棕櫚油,進行加熱熬制,獲得混合液; 3)在步驟2)獲得的混合液中加入制備好的松子仁,攪拌、混合; 4)將步驟3)得到的混合液冷卻后壓片,再切塊包裝獲得成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松子仁軟糖,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加熱溫度為110攝氏度。
【文檔編號】A23G3/48GK103829002SQ201210490658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2日
【發明者】韓浩 申請人: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