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分離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是一種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根據國家“十二五”干細胞研究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多功能干細胞(iPS)研究公共服務技術平臺建設規劃及國內外干細胞研究進展,干細胞技術項目已成為國家政策重點扶持的對象。干細胞技術作為當今生物技術領域最具有發展前景的前沿技術,已成為世界高新技術的亮點,勢將導致一場醫學和生物學革命。有人也將21世紀稱為干細胞治療世紀。干細胞技術最顯著的作用就是:能再造一種全新的、正常的甚至更年輕的細胞、組織或器官。由此人們可以用自身或他人的干細胞和干細胞衍生組織、器官替代病變或衰老的組織、器官,用于傳統醫學方法難以醫治的多種頑癥,諸如白血病、早老性癡呆、帕金森氏病、糖尿病、中風和脊柱損傷等的治療。從理論上說,應用干細胞技術能治療各種疾病,且具有很多傳統治療方法無可比擬的優點。除此,干細胞除了直接使用之外,將來還可能配合基因修飾,提供原有干細胞不具備的功能,使其成為人造器官組織的來源。另外,還可利用人類干細胞或其衍生的組織、器官測試各種藥物的藥效、毒理及細胞因子和蛋白類藥物的表達
坐寸ο2001年國家衛生部批準建立了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自臍帶血庫建立后,我國臍帶血已經成功應用于臨床移植,挽救了一批患者的生命。隨著臍帶血移植的影響的進一步擴大以及受環境影響下兒童血液病的不斷增多,臍帶血保存越來越受到關注。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的儲存及應用的第一步即是臍帶血的采集及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的分離。因此,選用合適的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分離裝置來提高工作效率及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的回收率,將越來越成為儲存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的關鍵。目前,市售的分離袋存在操作不便,需多人操作等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操作方便、可實現單人化操作的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分離裝置。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分離裝置,包括主袋,所述主袋上設有采集管路,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轉移袋和轉移副袋,所述的主袋上還設有血液轉移管路,所述血液轉移管路經三通分為兩個支路,分別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與轉移袋相連,第二支路與轉移副袋相連,所述主袋的采集管路上設有第一止流夾,所述血液轉移管路上設有第二止流夾,所述血液轉移管路上接近主袋的位置設有第一易折塞,所述第一支路上接近轉移袋的位置設有第二易折塞,所述第二支路上設有第三止流夾。按上述方案,所述第一支路上設有流量調節器。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流量調節器為滑動式流量調節器。[0009]按上述方案,所述采集管路長度為950-1050mm,血液轉移管路長度為250_350mm,第一支路長度為350-450mm,第二支路長度為400-500mm。按上述方案,所述的主袋、轉移袋和轉移副袋皆為類似長方形,上下兩端采用逐漸變小的弧形結構,所述主袋的容量為200ml,所述轉移袋的容量為200ml,所述轉移副袋的容量為100ml。按上述方案,所述的主袋、轉移袋和轉移副袋上設有輸出管,用于將各袋內的樣本輸出;所述的主袋和轉移袋上還設有預留加樣管,用于根據需要加入相應試劑。按上述方案,所述主袋中預裝抗凝劑。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分離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實現單人化操作而將臍帶血造血干細胞收集到轉移袋中,同時可降低待分離的臍帶血樣本被污染的概率,提高分離樣本的安全性;采用合理的各管路長度的設計,可減少操作過程中的復雜性,便于分離過程相應操作步驟的進行;增設的流量調節器可控制血液轉移過程中的流速,以達到較好的分層轉移效果。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分離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主袋、2采集管路、3第一止流夾、4第一易折塞、5第二止流夾、6血液轉移管道、7第一支路、8滑動式流量控制器、9第二易折塞、10轉移袋、11第二支路、12第三止流夾、13轉移副袋、14輸出管、15預留加樣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血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分離裝置,包括主袋1,轉移袋10和轉移副袋13,所述主袋上設有采集管路2和血液轉移管路6,所述血液轉移管路經三通分為兩個支路,分別為第一支路7和第二支路11,所述第一支路與轉移袋相連,第二支路與轉移副袋13相連,所述主袋的采集管路上設有第一止流夾3,所述血液轉移管路上設有第二止流夾5,所述血液轉移管路接近主袋的位置設有第一易折塞4,所述第一支路上設有滑動式流量調節器8,所述第一支路上接近轉移袋的位置設有第二易折塞9,所述第二支路上設有第三止流夾12。所述的主袋、轉移袋和轉移副袋皆為類似長方形,上下兩端采用逐漸變小的弧形結構,所述主袋的容量為200ml,所述轉移袋的容量為200ml,轉移副袋的容量為100ml。所述主袋中預裝抗凝劑,所述的抗凝劑可具體采用血液保存液III。所述采集管路長950mm,血液轉移管路長260mm,第一支路長390mm,第二支路長430mm。所述的主袋、轉移袋和轉移副袋上還分別設有輸出管,用于將各袋內的樣本輸出;且所述的主袋和轉移袋上分別設有預留加樣管,用于根據需要加入相應試劑。使用時,打開第一止流夾,經采血針采集的臍帶血通過采集管道進入主袋,然后通過采集管道加入羥乙基淀粉,熱合采集管道的開口,關閉第一止流夾,靜置,靜置時間為40分鐘,靜置完成后,主袋中的臍帶血分為三層,上層為血漿層,中層為臍帶血造血干細胞,下層為紅細胞,接著,將第一易折塞、第二易折塞、第二止流夾打開,且在第三止流夾為關閉狀態下通過分漿夾將上層及中間層轉移入200ml轉移袋中,在此過程中可通過調節滑動式流量調節器,調節流速以進行較好的分層轉移,轉移完成后,將主袋熱合斷開。然后把轉移袋放入離心機中進行離心,離心條件為10°C,離心力400g,時間10分鐘。離心完畢后,將第三止流夾打開,通過分漿夾將上層血漿層轉移入轉移副袋,在此過程中也可通過調節滑動式流量調節器,調節流速以進行較好的分層轉移,然后熱合轉移袋,轉移袋中即為富集的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血袋的內容并不局限在此實施例中,相同領域內的有識之士可以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指導思想之內,可以輕易提出其他的實施例,但這種實施例都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分離裝置,包括主袋,所述主袋上設有采集管路,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轉移袋和轉移副袋,所述的主袋上還設有血液轉移管路,所述血液轉移管路經三通分為兩個支路,分別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與轉移袋相連,第二支路與轉移副袋相連,所述主袋的采集管路上設有第一止流夾,所述血液轉移管路上設有第二止流夾,所述血液轉移管路上接近主袋的位置設有第一易折塞,所述第一支路上接近轉移袋的位置設有第二易折塞,所述第二支路上設有第三止流夾。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上設有流量調節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調節器為滑動式流量調節器。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管路長度為950-1050mm,血液轉移管路長度為250-350mm,第一支路長度為350-450mm,第二支路長度為400-500mm。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袋、轉移袋和轉移副袋皆為類似長方形,上下兩端采用逐漸變小的弧形結構,所述主袋的容量為200ml,所述轉移袋的容量為200ml,所述轉移副袋的容量為100ml。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袋、轉移袋和轉移副袋上設有輸出管,用于將各袋內的樣本輸出;所述的主袋和轉移袋上還設有預留加樣管,用于根據需要加入相應試劑。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袋中預裝抗凝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分離裝置。它包括主袋,所述主袋上設有采集管路,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轉移袋和轉移副袋,所述的主袋上還設有血液轉移管路,所述血液轉移管路經三通分為兩個支路,分別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與轉移袋相連,第二支路與轉移副袋相連,所述主袋的采集管路上設有第一止流夾,所述血液轉移管路上設有第二止流夾,所述血液轉移管路上接近主袋的位置設有第一易折塞,所述第一支路上接近轉移袋的位置設有第二易折塞,所述第二支路上設有第三止流夾。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實現單人化操作,并可降低待分離的臍帶血樣本被污染的概率,提高分離樣本的安全性。
文檔編號C12M1/00GK203007258SQ201220724969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6日
發明者雷濤, 蔡鵬 , 操春紅, 董超, 吳珍蘭 申請人:武漢道培胎盤干細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