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喜樹堿10位偶合膽酸的新衍生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類喜樹堿衍生物的制備方法和在抗腫瘤治療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1966年,喜樹堿以它顯著的抗腫瘤活性被研究天然產物的美國科學家MonroeE. Wall等人發現以來,在過去38年的時間里,藥物化學家們在喜樹堿的結構修飾上作了大 量工作,美國、日本、英國、加拿大等國家都積極投入到喜樹堿衍生物的研究開發中,并取 得了巨大成就,大量的喜樹堿衍生物被設計合成,先后有兩個喜樹堿衍生物Topotecan、 Irinotecan已經被批準為抗腫瘤藥物在全球各地上市,其它十幾個喜樹堿衍生物正處在臨 床研究開發的不同階段。喜樹堿衍生物顯示出卓越的抗腫瘤活性,在作為抗癌藥物是很有 用的,但由于它的副作用在臨床應用中受到嚴格的控制。眾所周知,喜樹堿、10-羥基喜樹 堿和7—乙基-9羥基喜樹堿等有抗腫瘤活性,臨床用于治療胃癌、腸癌、膀胱癌、肺癌和白 血病,但卻會引起骨髓抵制、嘔吐、腹瀉和嚴重出血等副作用。如Iinothecan[CPT-ll]投 入市場,在臨床應用中顯示潛在抗腫瘤活性,但與其它的抗腫瘤藥物一樣,顯示出劇烈的毒 性,導致CPT-Il的治療作用受到限制。[參見《癌和化學療法》21卷第709頁]。喜樹堿難溶,光熱不穩定,副作用大。喜樹堿、10-羥基喜樹堿和7-乙基10羥基 喜樹堿等不溶于水和眾多有機溶劑。為了提高喜樹堿類似物抗腫瘤活性,同時增加其穩定 性和水溶性,增加生物利用度,盡可能地降低其毒副作用,對具有嚴重副作用的喜樹堿和 10-羥基喜樹堿、7-乙基10-羥基喜樹堿進行修飾研究,尋找水溶性好,穩定,毒副作用小, 有效地將所需量的喜樹堿類藥物傳遞到靶組織。膽酸是目前唯一的口服肝靶向藥物載體,它在體內有特殊的轉運系統。膽酸可被 肝臟特異地吸收,這種吸收是通過肝細胞膜上的Na+依賴性轉運系統(NTCP)及Na+非依賴 性轉運系統(OTAP)實現的。膽酸是內源性的肝細胞特異性的天然配基,具有高度的器官特 異性。膽酸在肝細胞中由膽固醇生物合成而來,然后與甘氨酸或牛磺酸結合,隨膽汁排人小 腸,再吸收入肝臟,不斷地進行肝腸循環成人體內肝腸循環。每天重復6-15次,參與循環的 膽酸總量達到17-40g。因此具有較高的轉運能力。作為內源性的天然配基膽酸具有良好的 生物兼容性,適合于作為靶向藥物的載體,以膽酸為靶向載體,不但能夠實現藥物的肝靶向 性,減少毒副作用,而且能夠提高藥物的在體內的生物利用度。近年來,人們對以膽酸為載體的肝靶向藥物的研究不斷深入,文獻報道的有多肽、 降脂藥、抗病毒藥、抗腫瘤藥、降糖藥及硝酸酯類藥物等與膽酸結合的肝靶向藥物。通過細 胞及動物實驗研究表明,藥物與膽酸偶聯后,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藥物的肝吸收,降低了藥物 的毒副作用。有些藥物如膽酸與硝酸醋偶合物一已進人臨床研究階段。Kramer等利用苯丁 酸氮芥作為模型藥物與膽酸偶聯,考察了偶合物的肝靶向性及抗腫瘤活性。將苯丁酸氮芥 連接到膽酸的3位羥基,得到膽酸-苯丁酸氮芥偶合物。結果表明,原藥對肝臟膽酸轉運體 只有微弱的效應,而相應的膽酸偶合物強烈抑制了牛磺膽酸的肝吸收,說明偶合物與膽酸 轉運體間有較強的相互作用,半數有效濃度為IC5tl = 3-5ymol/L ;原藥> lOOymol/L
可見,偶合物具有膽酸的轉運特性,能增加藥物的肝吸收,達到靶向目的。Monte等人將甘氨酸膽酸與順鉬偶聯形成甘氨酸膽酸-順鉬螯合物,體內試驗表 明該螯合物能夠被腫瘤細胞吸收且吸收量明顯高于原藥。像天然膽酸一樣,能夠進人肝腸 循環,增加原藥的小腸吸收及膽汁分泌,,只有少量通過尿液排除。同時,也能有效抑制體外 及體內腫瘤細胞的生長,具有一定的抗腫瘤活性。參見[中國新藥雜志2006年15卷第3 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充分保持喜樹堿抗腫瘤的藥理活性,解決其溶解度 差,光、熱不穩定,靶向性差,生物利用度低,毒副作用大等問題的喜樹堿衍生物。提高了藥 物的靶向性。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該類喜樹堿衍生物的制備方法。為了完成本發明的目的,發明人進行了大量創造性的研究,在充發保持喜樹堿抗 腫瘤的藥理活性前提下,解決其溶解度差,光、熱不穩定,靶向性差,生物利用度低,毒副作 用大等問題,最終發現了可通過喜樹堿衍生物10位羥基與膽酸衍生物反應生成具有肝靶 向的喜樹堿衍生物。本發明新的喜樹堿衍生物用下述通式(I )表示
權利要求
所述的喜樹堿衍生物用下述通式(Ⅰ)表示其中R1是氫、乙基;R2是氫、硝基;R3是氫、羥基、羰基;R4是氫、羥基、羰基;R5是羥基、羰基。FSA00000270079900011.tif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喜樹堿衍生物,其中R1是氫、乙基;R2是氫、硝基。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喜樹堿衍生物,其中R3是氫、羥基、羰基;R4是氫、羥基、羰基; R5羥基、羰基。
4.權利要求1所述的喜樹堿衍生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式(II )所示的喜樹堿衍生物R2 R1/ )Η O(II)其中R1的定義同權利要求2 ; R2的定義同權利要求2 ;與膽酸衍生物(III)反應生成權利要求1所述的喜樹堿衍生物。R3的定義同權利要求3; R4的定義同權利要求3; R5的定義同權利要求3。
5.權利要求1-4所描述的化合物作為制備藥物的活性成分的應用。
6.權利要求1-4所描述的化合物作為制備治療腫瘤的藥品的活性成分的應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式(Ⅰ)一類喜樹堿衍生物及其藥物,涉及制備本發明化合物的方法,以及本發明化合物作為藥物,尤其是在治療腫瘤中的應用。式(Ⅰ)中R1是氫、乙基;R2是氫、硝基;R3、R4是氫、羥基、羰基;R5是羥基、羰基。
文檔編號A61P35/00GK101967173SQ20101028191
公開日2011年2月9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15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15日
發明者何烏娜, 劉晨, 孟祥東, 張寶友, 李慶勇, 王春成, 祖元剛, 蘇琳, 邱偉, 高洋 申請人:東北林業大學;李慶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