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可調式腰椎間融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30983閱讀:28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可調式腰椎間融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設備,尤指一種用于腰椎融合術中的腰椎間融合器。
背景技術
腰椎融合術是治療多種腰椎退變性疾病的標準術式,其中以椎間融合術的融合率最高,療效最為確切。腰椎間融合器(Cage)是專門用于腰椎椎間融合的醫用植入物,可以起到支撐椎間隙的作用,在臨床上應用廣泛。目前常用的腰椎間融合器由PEEK材料或碳纖維材料制成,配合圖I所述,第五腰 椎2與骶椎3間存在固有的張角,稱為脊柱畸形研究會腰骶角a (SDSG LSA,以下簡稱腰骶角),腰骶角a的恢復是維持脊柱矢狀面平衡的重要保證,其他腰椎間隙上下椎體骨面亦并非平行,存在固有的張角,且因人而異,如果手術中為增加貼合面而根據目前應用的椎間融合器的復位椎間隙復位,則會使腰骶角a或其他節段張角顯著減小,影響整個軀干的平衡。因此,椎間融合器I如能撐開成帶有傾角的形狀,能夠與上下椎節的骨面很好地接觸,理論上可以減少融合器沉降和移位的風險,協助正常腰骶角的恢復,并可能增加融合的成功率。并且各種伴有脊柱畸形的腰椎退變性疾病或創傷也要求有個體化可調節角度的腰椎間撐開植骨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角度可調的腰椎間撐開植骨裝置,以適應腰椎個節段椎間隙的固有角度及腰椎矯形的需要。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調式腰椎間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椎間融合器包括一上支撐體與一下支撐體,所述上支撐體與所述下支撐體一端相互樞接,所述上支撐體與下支撐體的另一端分別對應形成有一上槽體與一下槽體,所述上槽體與所述下槽體間設置有一凸輪,所述凸輪兩端分別形成一倒齒,所述上槽體與所述下槽體對應所述倒齒分別形成有復數個齒槽。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凸輪中部形成有一配合外部扳手的扳動結構。該可調式腰椎間融合器在使用時可通過一外部扳手扳動該凸輪進行旋轉,從而調節上、下支撐體之間的前部張角打開,當打開至合適角度時,通過凸輪兩端的倒齒配合齒槽進行定位。

圖I為現有腰椎間融合器的應用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腰椎間融合器側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腰椎間融合器未撐開狀態側部結構示意圖。[0012]圖4為本實用新型腰椎間融合器撐開狀態的端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參閱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可調式腰椎間融合器4主要由一上支撐體40以及一下支撐體50構成,其中上支撐體40的外側面設有上定位齒43,下支撐體50的外側面設有下定位齒53,上支撐體40與下支撐體50的一端相互樞接,上支撐體40與下支撐體50的另一端分別對應形成有一上槽體41與一下槽體51, 在上槽體41與下槽體51間設置有一凸輪60,配合圖3、4所示,凸輪60的兩端分別形成一倒齒61,且凸輪60的中部形成有一配合外部扳手的扳動結構,如圖4所示該扳動結構可以是以十字槽62,上槽體41與下槽體51對應所述倒齒61分別形成有齒槽42、52。本實用新型的可調式腰椎間融合器4使用時,通過一外部扳手來扳動凸輪60進行旋轉,從而調節上、下支撐體41、51之間的前部張角打開,當打開至合適角度時,通過凸輪60兩端的倒齒61配合齒槽42、52進行定位,并通過上定位齒43與下定位齒53來完成上下椎節的骨面定位。這樣的可調式腰椎間融合器4與上下椎節的骨面的接觸要優于目前應用的腰椎間融合器,理論上可以減少融合器沉降和移位的風險,協助正常腰骶角的恢復,可能增加融合的成功率。并能夠協助腰椎退變性疾病和腰椎創傷的矢狀面矯形,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
權利要求1.一種可調式腰椎間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椎間融合器包括一上支撐體與一下支撐體,所述上支撐體與所述下支撐體一端相互樞接,所述上支撐體與下支撐體的另一端分別對應形成有一上槽體與一下槽體,所述上槽體與所述下槽體間設置有一凸輪,所述凸輪兩端分別形成一倒齒,所述上槽體與所述下槽體對應所述倒齒分別形成有復數個齒槽。
2.如權利要求I所述可調式腰椎間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輪中部形成有一配合外部扳手的扳動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調式腰椎間融合器,所述腰椎間融合器包括一上支撐體與一下支撐體,所述上支撐體與所述下支撐體一端相互樞接,所述上支撐體與下支撐體的另一端分別對應形成有一上槽體與一下槽體,所述上槽體與所述下槽體間設置有一凸輪,所述凸輪兩端分別形成一倒齒,所述上槽體與所述下槽體對應所述倒齒分別形成有復數個齒槽。該可調式腰椎間融合器在使用時可通過一外部扳手扳動該凸輪進行旋轉,從而調節上、下支撐體之間的前部張角打開,當打開至合適角度時,通過凸輪兩端的倒齒配合齒槽進行定位。
文檔編號A61B17/70GK202568533SQ20122014030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5日
發明者田紀偉, 董雙海, 夏天 申請人:田紀偉, 董雙海, 夏天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