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應用在空心樓蓋中的筒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于空心樓蓋技術中的產品,尤其是一種應用在空心樓蓋中的筒模。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應用在空心樓蓋技術中的筒模主要有水泥材質、高分子材質以及聚苯材料生產的。其缺點如下水泥材質的易碎且不便于運輸,施工過程中導致砼的大量灌入,影響結構安全;高分子材料的強度偏低,施工過程中易變形,使其受力與設計不符 ’聚苯材料的在施工過程中包裹材料易破裂,使砼快速脫水,導致砼強度降低,影響結構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一種應用在空心樓蓋中的筒模,包括上蓋模和底座模兩部分,所述的上蓋模和底座模四周沿接觸部分涂通過粘合劑粘接,并加固自攻螺絲釘,形成一個正八邊形的筒模。所述上蓋模和底座模采用聚烯烴、粉煤灰玻璃微珠母料和有機填料加工而成,所有原料為生產和生活產生的廢舊塑料、工業廢渣以及農作物桔桿。由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該產品有效地提高結構的抗滲、防水性能。具有“低碳、環保、節能”的重要優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上蓋模,2-底座模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應用在空心樓蓋技術中的筒模,包括上蓋模1和底座模2兩部分,所述的上蓋模1和底座模2均由聚烯烴、粉煤灰玻璃微珠母料和有機填料經過改性綜合生產加工而成,所有原料為生產和生活產生的廢舊塑料、工業廢渣、以及農作物桔桿,將上蓋模1和底座模2置放于屋面鋼筋之上,在上蓋模1和底座模2四周沿接觸部分涂專用粘合劑,并加固自攻螺絲釘,形成一個正八邊形的筒模,澆制混凝土后形成空心樓蓋。
權利要求1. 一種應用在空心樓蓋中的筒模,包括上蓋模和底座模兩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蓋模和底座模四周沿接觸部分涂通過粘合劑粘接,并加固自攻螺絲釘,形成一個正八邊形的筒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應用在空心樓蓋中的筒模,包括上蓋模和底座模兩部分,所述的上蓋模和底座模四周沿接觸部分涂通過粘合劑粘接,并加固自攻螺絲釘,形成一個正八邊形的筒模。本實用新型可采用生產和生活產生的廢舊塑料、工業廢渣以及農作物桔桿作為原材料,可降低建筑綜合成本。并且空間使用靈活,抗滲、防水性能好,可縮短施工周期。
文檔編號C04B18/30GK202081547SQ20102026160
公開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14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14日
發明者林玉賢 申請人:林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