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組合課桌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家具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組合課桌椅。
背景技術:
課桌為學生所用課桌,從最早的學堂里的八方桌開始,用于學校,學堂學習的桌子應該統一為課桌。也許留在我們記憶中最深刻的課桌可能是魯迅那個刻著“早”字的課桌, 由此演繹成當年的課桌文化(專門在課桌上涂鴉,刻字等課桌文化)。課桌凳的功能尺寸標準,主要依據我國近年的人體測量資料和專門調查,由衛生部提出,由國家質檢總局于2002 年重新修訂頒布,此前的兩項舊標準同時廢止。“4號”、“5號”兩種標號課桌凳,分別供初中、小學年級的學生使用,并建議“4號” 桌椅主要供初一年級學生使用,“4號”課桌的桌面高度,標準就是67厘米。而對于一些特殊身高的學生,學校則可另行調配課桌凳。現有課桌或者椅子在使用時只能作為單獨功能使用,在同時需要兩者時拿取分不方便,其占據的空間也大,現有課桌和椅子的功能單一,使用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合了課桌和椅子多功能組合課桌椅。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種組合課桌椅,包括支架、桌面、椅座和椅背,所述椅座的一端與支架的一側相垂直連接,所述椅背的一側與支架的一側相連接,所述桌面水平安置在支架的上端;所述桌面上設有兩個圓環形安置槽和一條長槽。優選的,所述椅座與支架為可拆卸連接。優選的,所述椅背與支架為可拆卸連接。優選的,所述桌面與支架為可拆卸連接。優選的,所述支架為三角形結構。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具有椅子和課桌兩種功能,其在使用時還可以放置一些茶杯、筆、橡皮之類的必需品,其在不使用時還可以折疊起來,這樣也節省了擺放空間。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數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應部件名稱[0017]10、支架20、桌面21、安置槽22、長槽30、椅座40、椅背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參見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組合課桌椅包括支架10、桌面20、椅座30和椅背 40,所述支架10為不銹鋼材料制成,其抗腐蝕性強,強度高;桌面20、椅座30和椅背40為三合板材料。本實用新型在裝配時,椅座30的一端與支架10的一側相垂直且可拆卸的連接,椅背40的一側與支架10的一側可拆卸的連接,桌面20水平可拆卸的安置在支架10的上端; 本實用新型采用可拆卸方式安裝,其在不使用時可以將課桌椅拆分,從而節省放置的空間。本實用新型桌面20上設有兩個圓環形安置槽21和一條長槽22,長槽22安置在兩個安置槽21之間且相互接通,其根據實際需要也可以不接通,本實用新型優選為不接通, 安置槽21用于放置茶杯等其它一些飲水用具,長槽22用于放置筆、橡皮等學習用品。本實用新型支架10為三角形結構,其具有更好的穩定性,其根據實際需要還可以設置為其它穩定性強的結構。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1.一種組合課桌椅,包括支架、桌面、椅座和椅背,所述椅座的一端與支架的一側相垂直連接,所述椅背的一側與支架的一側相連接,所述桌面水平安置在支架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桌面上設有兩個圓環形安置槽和一條長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課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與支架為可拆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課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與支架為可拆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課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桌面與支架為可拆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課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為三角形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組合課桌椅,包括支架、桌面、椅座和椅背,所述椅座的一端與支架的一側相垂直連接,所述椅背的一側與支架的一側相連接,所述桌面水平安置在支架的上端;所述桌面上設有兩個圓環形安置槽和一條長槽。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即可以作為桌子使用,也可以作為椅子使用;本實用新型在桌面上安置的安置槽可以用來放置茶杯等其它一些飲水器具,所述長槽可以用來放置學習用的筆、橡皮等文具用品。
文檔編號A47B41/02GK202312069SQ20112046839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2日
發明者蔣旻昱 申請人:上海海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