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50m折線配筋混凝土T梁先張法施工工藝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278459閱讀:46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50m折線配筋混凝土T梁先張法施工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橋梁建筑施工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50m折線配筋混凝土T梁先 張法施工工藝。
背景技術
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我國橋梁技術的驕績和宏偉工程令人炫目,但一門科學 的長足進步有賴于經濟的全面復蘇和發展。改革開放真正啟動了我國交通事業的發展,高 速公路開始新建,隨著公路等級的提高,橋梁,特別是干線公路橋梁的荷載標準、橋梁寬度、 橋梁下凈空、設計洪水頻率等諸多技術指標都已全面提升,預應力技術被廣泛運用。隨著公 路、鐵路等基礎交通建設的不斷發展, 一些受地理條件限制的地區,當前及今后部分交通工 程需采用大跨度橋梁,以解決實際問題。同時,由于預應力混凝土筒支T梁具有造價低、便 于工廠化生產、工期短等優點,是大型橋梁建設主要型式之一。目前,對大跨徑預應力混凝 土筒支T梁設計開始使用折線配筋結構(合理受力),但由于折線先張法大跨度預應力混凝 土T梁具有結構跨度大,梁體內配束多而集中,張拉時張拉應力、張拉橫梁應力、反力梁應 力大等特點,實際施工難度很大,國內尚無完整的施工工藝流程。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50m折線配筋混凝土T 梁先張法的施工工藝,填補該項技術的空白,廣泛應用于公路、鐵路、城市立交橋、水利等基 礎建設設施領域。 所述的50m折線配筋混凝土 T梁先張法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藝步 驟 1)地基處理包括預制場地的布置,根據預制場的布置要求,在臺座中間區域,根 據生產T梁的荷載,對原有地基進行地基基礎處理,在臺座兩端,由于預應力放張后T梁起 拱而引起的兩端集中受力,需對臺座端部的基礎進行處理,保證臺座在T梁放張起拱后不 受損壞;同時,合理布置材料、設備運輸道路、施工用水、用電、場內排水的作業條件;
2)臺座設計、制作T梁預制底模采用固定式混凝土基礎鋼底模,即預制臺座,臺 座底座按設計要求設置反拱,按T梁底寬先用角鋼定位,按反拱要求調整后固定,角鋼與臺 座采用預埋鋼筋連接固定,復核正確后采用C30砼進行澆筑,同時及時對表面進行找平,便 于鋪設鋼板底模,臺座表面下方8cm處,按每一米間距埋設①25內徑的PVC管,用于鋼模板 固定螺桿的穿設; 3)反力梁設計、制作在臺座兩側各設一根長度達51m,斷面為900mmX500mm的鋼 筋砼反力梁,間距為4 4. 5m; 4)張拉橫梁設計、制作采用鋼橫梁結構形式,設計計算時,應著重考慮計算張拉 橫梁的整體剛度、撓度能否達到張拉應力的要求,同時,由于預應力筋比較集中,上下左右 的間距只有5cm,對于穿束部位開孔后的鋼橫梁,有效斷面銳減,必須要進行局部剛性和應變的設計計算,保證該局部位置的剛度能夠滿足預應力張拉施工的要求,張拉橫梁須安裝 在固定支架上,便于整體張拉時鋼橫梁的整體水平側向滑移; 5)抗撥樁的設計與施工抗撥樁設在折線鋼鉸線彎起點下方,通過彎起器裝置和 導向板,以保證鋼鉸線在彎起點的定點位置準確無誤;抗撥樁采用鉆孔樁或鋼筋混凝土重 力墩,抗撥安全系數1. 5倍以上,抗撥樁頂部預埋10mm厚鋼板,便于安裝彎起器;鋼板采用 ①20螺紋鋼與樁身主筋連接,由計算確定螺紋鋼的數量,防止預埋件在預應力筋張拉時被 撥出,為了便于反拉裝置的安拆和施工操作,抗撥樁處設置1. 5mX 1. 0mX 1. 0m的工作坑;
6)彎起器的制作及預埋彎起器由鋼轉軸底座、銷子、轉向板、導向板組成,彎起 器裝置由兩部分組成,包括埋入梁體的一次性使用部分和梁體下方連接用的可重復使用部 分,一次性使用部分包括轉向板、導向板,重復使用部分包括鋼轉軸底座、銷子,導向板與轉 向板組合成十字形鋼結構,在鋼絞線彎起點設置預埋件,彎起器與預埋件連接;
7)鋼鉸線張拉連接器設計制作在張拉橫梁部位采用精軋螺紋鋼,端部用螺錨固 定,精軋螺紋鋼與鋼鉸線則采用專用連接器進行連接; 8)鋼筋加工、綁扎鋼筋在制作車間集中下料、彎制、編號分類堆放,下料完成后, 進行分節制作,每節9米,安放到臺座后連接成整體,然后進行鋼鉸線穿束、定位;
9)鋼鉸線下料與穿束每片梁均按照直線束、彎起束鋼鉸線的計算長度進行精確 下料,下料后及時穿束施工; 10)預應力筋張拉張拉程序為0 — 30% — 60% o k — 100% o k (持荷2min 錨固),兩邊同時對稱張拉,張拉共分六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彎起束張拉至30%,第二階段 為直線束張拉至30 % ,第三階段為直線束張拉至60 % ,第四階段為彎起束張拉至60 % ,第 五階段為直線束張拉至100%,第六階段為彎起束張拉至100% ;從0 60%階段采用單根 張拉,從60% 100%側采用整體張拉,張拉時分別采用QYC270型、YDC2500型、YDC5000型 液壓千斤頂,待整體張拉至100%后采用機械千斤頂作臨時固定; 11)模板制作與安裝采用定型鋼模,縱向單節長度為6m,面板采用S10鋼板, 用Z 63X40的角鋼構成加固框架,以確保強度、剛度和平整度滿足施工規范、設計要求,相 鄰兩塊模板采用楔形搭口 ,對拉螺栓連接,端模板在放張后方可脫離,須與側模分開單獨成 型; 12)砼澆筑、養護梁體采用分層澆筑,層厚控制在30 40cm,在預應力筋區域,采 用單一的附著式振搗器振搗密實,對于預應力筋外的區域,則采用插入式振搗器和附著式 震動器相結合的方法振搗密實,梁體砼終凝后即開始養護,養護時采用覆蓋無紡布澆水的 方式,養護期間,梁體表面必須保持濕潤狀態; 13)預應力筋放張預應力筋放張須按設計要求,梁體砼強度達到90%以上,每榀 梁放張的砼強度要基本一致,由試驗室及時對試塊進行試壓確定,且強度不宜過大,防止T 梁放張后的起拱度誤差過大,在預應力筋整體放張前,須采用彎起裝置先釋放彎起點的下 拉張應力,然后采用YDC2500型、YDC5000型液壓千斤頂對直線束和彎起束進行整體放張, 放張采用分級放張,放張過程必須做到左右、兩端對稱與同步進行;
14)T梁出坑、安裝采用龍門吊進行抬吊出坑與安裝。 所述的50m折線配筋混凝土T梁先張法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l)中所述的臺 座中間部位處理方法為先采用碎石塘渣進行填筑,經碾壓壓實后,澆注25cm厚C30砼墊層,然后在其上澆筑臺座;所述的臺座兩端處理方法為因T梁經預應力張拉施工,梁體中 部拱起,整個梁體的質量由均布荷載逐漸轉移為支承于兩端的集中荷載,50mT梁一端集中 荷載達870KN,因此在梁端下部采用C30砼擴大基礎,基礎尺寸為2. 2 X 2 X 0. 6m且在砼基礎 底層配置直徑為20mm,間距為20X20cm的鋼筋網,以加強結構整體性和受力需要,中間底 座為厚20cmC30砼。 所述的50m折線配筋混凝土 T梁先張法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臺座底座按設 計要求設置反拱,梁在跨中頂,中梁設向下4cm的預拱度,邊梁設向下4. 5cm的預拱度,反拱 度按二次拋物線變化。 所述的50m折線配筋混凝土 T梁先張法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用鋼橫梁 結構形式,上、下橫梁采用厚40mm組焊而成,鋼材用Q345鋼,焊條采用E50型,橫斷面均為 1200mmX600mm,按鋼鉸線布束要求上橫梁立放、下橫梁平放。 所述的50m折線配筋混凝土T梁先張法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張采用 分級放張,共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彎起束放張至60% c k ,第二階段為直線束放張至 60% o k ,第三階段為彎起束放張至零,第四階段為直線束放張至零。 本發明能解決大跨度折線配筋混凝土T梁預應力張拉施工中諸多難題,填補國內 該項技術的空白,整套施工工藝流程及相關控制參數的設定科學、合理,能滿足設計和施工 對質量、安全等要求,操作指導性強。本工藝對臺座、反力梁、張拉橫梁的設計進行科學計 算,相關部件(構件)加工、制作精巧,張拉及放張程序先進、合理,梁體內配筋定位精準,砼 與預應力筋之間的自錨粘結效果好,梁體穩定性能高,適合工廠化制作、加工;可廣泛應用 于大型建筑物、橋梁、碼頭等工程中類似大跨度折線先張法T梁、箱梁等結構中鋼鉸線張拉 施工,應用前景廣闊。


圖1為本發明的施工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首先進行地基處理,包括預制場地的布置,根據預制場的布置要求,在臺座中間區 域,根據生產T梁的荷載,對原有地基進行地基基礎處理,在臺座兩端,由于預應力放張后T 梁起拱而引起的兩端集中受力,需對臺座端部的基礎進行處理,保證臺座在T梁放張起拱 后不受損壞;同時,合理布置材料、設備運輸道路、施工用水、用電、場內排水等作業條件。臺
座中間部位處理方法為先采用碎石塘渣進行填筑,經碾壓壓實后,澆注25cm厚C30砼墊 層,然后在其上澆筑臺座;所述的臺座兩端處理方法為因T梁經預應力張拉施工,梁體中 部拱起,整個梁體的質量由均布荷載逐漸轉移為支承于兩端的集中荷載,50mT梁一端集中 荷載達870KN,因此在梁端下部采用C30砼擴大基礎,基礎尺寸為2. 2 X 2 X 0. 6m且在砼基礎 底層配置直徑為20mm,間距為20X20cm鋼筋網,以加強結構整體性和受力需要,中間底座 為厚20cmC30砼。 然后進行臺座設計、制作。T梁預制底模采用固定式混凝土基礎鋼底模,即預制臺 座,為防止起拱超高,改變結構,臺座底座按設計要求預留設置反拱,梁在跨中頂,中梁設向
6下4cm的預拱度,邊梁設向下4. 5cm的預拱度,反拱度按二次拋物線變化。按T梁底寬先 用角鋼定位,按反拱要求調整后固定,角鋼與臺座采用預埋鋼筋連接固定,復核正確后采用 C30砼進行澆筑,同時及時對表面進行找平,便于鋪設10mm鋼板底模,臺座表面下方8cm處, 按每一米間距埋設①25內徑的PVC管,用于鋼模板固定螺桿的穿設。為了便于T梁出坑、 吊裝,經設計同意在梁端1. 2 1. 4m處設置吊裝孔,因此在臺座設計時,在該位置預留吊裝 孔,此處底模采用了滑動模塊,與臺座整體脫開,T梁澆筑時安放上,放張后吊裝時降下移開 即可穿吊裝鋼絲繩。 反力梁設計、制作在臺座兩側各設 一 根長度達5 lm,斷面為900mm X 500mm的 鋼筋砼反力梁,端部根據T梁高度擴大至2700mmX700mm,間距為4 4. 5m,間距根據梁 上緣寬度和模板工作面確定,反力梁在整個張拉體系中,屬承壓桿件,長細比很大,為了 達到反力梁的承壓效果與壓桿穩定性,按每約6米設置一道橫梁,共九道,橫梁端面為 500mmX 300mm,使左右二道反力梁形成整體,反力梁與系梁軍采用C50砼,并配置受力筋及 構造鋼筋。 張拉橫梁設計、制作采用鋼橫梁結構形式,上、下橫梁采用厚40mm組焊而成,鋼 材用Q345鋼,焊條采用E50型,橫斷面均為1200mmX 600mm,按鋼鉸線布束要求上橫梁立放、 下橫梁平放。設計計算時,應著重考慮計算張拉橫梁的整體剛度、撓度能否達到張拉應力的 要求,同時,由于預應力筋比較集中,上下左右的間距只有5cm,對于穿束部位開孔后的鋼橫 梁,有效斷面銳減,必須要進行局部剛性和應變的設計計算,保證該局部位置的剛度能夠滿 足預應力張拉施工的要求,張拉橫梁須安裝在固定支架上,便于整體張拉時鋼橫梁的整體 水平側向滑移。 抗撥樁的設計與施工抗撥樁設在折線鋼鉸線彎起點下方,通過彎起器裝置和導 向板,以保證鋼鉸線在彎起點的定點位置準確無誤;抗撥樁采用鉆孔樁或鋼筋混凝土重力 墩,抗撥安全系數1. 5倍以上,抗撥樁頂部預埋10mm厚鋼板,便于安裝彎起器;鋼板采用 ①20螺紋鋼與樁身主筋連接,由計算確定螺紋鋼的數量,防止預埋件在預應力筋張拉時被 撥出,為了便于反拉裝置的安拆和施工操作,抗撥樁處設置1.5mX1.0mX1.0m的工作坑。
彎起器的制作及預埋彎起器由鋼轉軸底座、銷子、轉向板、導向板組成,彎起器裝 置由兩部分組成,包括埋入梁體的一次性使用部分和梁體下方連接用的可重復使用部分, 一次性使用部分包括轉向板、導向板,重復使用部分包括鋼轉軸底座、銷子,導向板與轉向 板組合成十字形鋼結構,使結構更加安全,在鋼絞線彎起點設置預埋件,彎起器與預埋件連 接。 鋼鉸線張拉連接器設計制作在張拉橫梁部位采用精軋螺紋鋼,端部用螺錨固定, 精軋螺紋鋼與鋼鉸線則采用專用連接器進行連接。
鋼筋加工、綁扎鋼筋在制作車間集中下料、彎制、編號分類堆放,下料完成后,進
行分節制作,每節9米,安放到臺座后連接成整體,然后進行鋼鉸線穿束、定位。 鋼鉸線下料與穿束每片梁均按照直線束、彎起束鋼鉸線的計算長度進行精確下
料,下料后及時穿束施工。 預應力筋張拉先張法預應力筋的張拉順序為先上后下,即先上方彎起束。后 下方直線束,并防止鋼絞線交叉。預應力鋼絞線按設計計算,張拉力=1395MpaX鋼絞 線截面積,并對張拉力和設計伸長量進行雙控制。先張法張拉程序為0 — 30% — 60%o k —100% o k (持荷2min錨固),兩邊同時對稱張拉,張拉共分六個階段第一階段 為彎起束張拉至30 % ,第二階段為直線束張拉至30 % ,第三階段為直線束張拉至60 % ,第 四階段為彎起束張拉至60 % ,第五階段為直線束張拉至100 % ,第六階段為彎起束張拉至 100% ;從0 60%階段采用單根張拉,從60% 100%側采用整體張拉,張拉時分別采用 QYC270型、YDC2500型、YDC5000型液壓千斤頂,待整體張拉至100%后采用機械千斤頂作臨 時固定。 模板制作與安裝采用定型鋼模,縱向單節長度為6m,面板采用S 10鋼板,用 Z 63X40的角鋼構成加固框架,以確保強度、剛度和平整度滿足施工規范、設計要求,相鄰 兩塊模板采用楔形搭口 ,對拉螺栓連接,可防止漏漿及消除相鄰模板搭接縫痕,使澆筑的T 梁表面光滑美觀,端模板在放張后方可脫離,因此須與側模分開單獨成型,每個臺座配置一 套專用。模板搭接完畢后進行砼澆筑。 砼澆筑、養護梁體采用等級為C50的砼,采用分層澆筑,層厚控制在30 40cm, 在預應力筋區域,由于布束密集,預應力筋間距只有5cm,為了避免插入式振搗棒碰撞到預 應力筋,采用單一的附著式振搗器振搗密實,對于預應力筋外的區域,則采用插入式振搗器 和附著式震動器相結合的方法振搗密實,梁體砼終凝后即開始養護,養護時采用覆蓋無紡 布澆水的方式,養護期間,梁體表面必須保持濕潤狀態。 預應力筋放張預應力筋放張須按設計要求,梁體砼強度達到90%以上,每榀梁 放張的砼強度要基本一致,由試驗室及時對試塊進行試壓確定,且強度不宜過大,防止T梁 放張后的起拱度誤差過大,在預應力筋整體放張前,須采用彎起裝置先釋放彎起點的下拉 張應力,然后采用YDC2500型、YDC5000型液壓千斤頂對直線束和彎起束進行整體放張,放 張采用分級放張,共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彎起束放張至60% c K,第二階段為直線束 放張至60% o k ,第三階段為彎起束放張至零,第四階段為直線束放張至零。放張過程必 須做到左右、兩端對稱與同步進行。 T梁出坑、安裝采用龍門吊進行抬吊出坑與安裝。T梁出坑后存放安置在存梁場, 存梁時,用方木在支座中心處支墊,中間必須全部懸空,并在砼完全達到設計強度后及時架 設,存梁時間不超過30天。
本工法的優點如下 1、相比后張法施工,本工藝達到工廠化施工作業條件,減少壓漿工序,同時可省去 預埋波紋管、錨具等材料,能大大縮短工程工期,降低工程成本,經濟效益非常明顯。
2、相比后張法施工,采用本工藝,梁體內砼與預應力筋之間的自錨粘結效果更好, 配筋定位更精準,使梁體受力體系更為合理,結構更穩定。
3、大大減少了高空作業時間,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
權利要求
50m折線配筋混凝土T梁先張法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藝步驟1)地基處理包括預制場地的布置,根據預制場的布置要求,在臺座中間區域,根據生產T梁的荷載,對原有地基進行地基基礎處理,在臺座兩端,由于預應力放張后T梁起拱而引起的兩端集中受力,需對臺座端部的基礎進行處理,保證臺座在T梁放張起拱后不受損壞;同時,合理布置材料、設備運輸道路、施工用水、用電、場內排水的作業條件;2)臺座設計、制作T梁預制底模采用固定式混凝土基礎鋼底模,即預制臺座,臺座底座按設計要求設置反拱,按T梁底寬先用角鋼定位,按反拱要求調整后固定,角鋼與臺座采用預埋鋼筋連接固定,復核正確后采用C30砼進行澆筑,同時及時對表面進行找平,便于鋪設鋼板底模,臺座表面下方8cm處,按每一米間距埋設Φ25內徑的PVC管,用于鋼模板固定螺桿的穿設;3)反力梁設計、制作在臺座兩側各設一根長度達51m,斷面為900mm×500mm的鋼筋砼反力梁,間距為4~4.5m;4)張拉橫梁設計、制作采用鋼橫梁結構形式,設計計算時,應著重考慮計算張拉橫梁的整體剛度、撓度能否達到張拉應力的要求,同時,由于預應力筋比較集中,上下左右的間距只有5cm,對于穿束部位開孔后的鋼橫梁,有效斷面銳減,必須要進行局部剛性和應變的設計計算,保證該局部位置的剛度能夠滿足預應力張拉施工的要求,張拉橫梁須安裝在固定支架上,便于整體張拉時鋼橫梁的整體水平側向滑移;5)抗撥樁的設計與施工抗撥樁設在折線鋼鉸線彎起點下方,通過彎起器裝置和導向板,以保證鋼鉸線在彎起點的定點位置準確無誤;抗撥樁采用鉆孔樁或鋼筋混凝土重力墩,抗撥安全系數1.5倍以上,抗撥樁頂部預埋10mm厚鋼板,便于安裝彎起器;鋼板采用Φ20螺紋鋼與樁身主筋連接,由計算確定螺紋鋼的數量,防止預埋件在預應力筋張拉時被撥出,為了便于反拉裝置的安拆和施工操作,抗撥樁處設置1.5m×1.0m×1.0m的工作坑;6)彎起器的制作及預埋彎起器由鋼轉軸底座、銷子、轉向板、導向板組成,彎起器裝置由兩部分組成,包括埋入梁體的一次性使用部分和梁體下方連接用的可重復使用部分,一次性使用部分包括轉向板、導向板,重復使用部分包括鋼轉軸底座、銷子,導向板與轉向板組合成十字形鋼結構,在鋼絞線彎起點設置預埋件,彎起器與預埋件連接;7)鋼鉸線張拉連接器設計制作在張拉橫梁部位采用精軋螺紋鋼,端部用螺錨固定,精軋螺紋鋼與鋼鉸線則采用專用連接器進行連接;8)鋼筋加工、綁扎鋼筋在制作車間集中下料、彎制、編號分類堆放,下料完成后,進行分節制作,每節9米,安放到臺座后連接成整體,然后進行鋼鉸線穿束、定位;9)鋼鉸線下料與穿束每片梁均按照直線束、彎起束鋼鉸線的計算長度進行精確下料,下料后及時穿束施工;10)預應力筋張拉張拉程序為0→30%→60%σк→100%σк(持荷2min錨固),兩邊同時對稱張拉,張拉共分六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彎起束張拉至30%,第二階段為直線束張拉至30%,第三階段為直線束張拉至60%,第四階段為彎起束張拉至60%,第五階段為直線束張拉至100%,第六階段為彎起束張拉至100%;從0~60%階段采用單根張拉,從60%~100%側采用整體張拉,張拉時分別采用QYC270型、YDC2500型、YDC5000型液壓千斤頂,待整體張拉至100%后采用機械千斤頂作臨時固定;11)模板制作與安裝采用定型鋼模,縱向單節長度為6m,面板采用δ10鋼板,用∠63×40的角鋼構成加固框架,以確保強度、剛度和平整度滿足施工規范、設計要求,相鄰兩塊模板采用楔形搭口,對拉螺栓連接,端模板在放張后方可脫離,須與側模分開單獨成型;12)砼澆筑、養護梁體砼采用分層澆筑,層厚控制在30~40cm,在預應力筋區域,采用單一的附著式振搗器振搗密實,對于預應力筋外的區域,則采用插入式振搗器和附著式震動器相結合的方法振搗密實,梁體砼終凝后即開始養護,養護時采用覆蓋無紡布澆水的方式,養護期間,梁體表面必須保持濕潤狀態;13)預應力筋放張預應力筋放張須按設計要求,梁體砼強度達到90%以上,每榀梁放張的砼強度要基本一致,由試驗室及時對試塊進行試壓確定,且強度不宜過大,防止T梁放張后的起拱度誤差過大,在預應力筋整體放張前,須采用彎起裝置先釋放彎起點的下拉張應力,然后采用YDC2500型、YDC5000型液壓千斤頂對直線束和彎起束進行整體放張,放張采用分級放張,放張過程必須做到左右、兩端對稱與同步進行;14)T梁出坑、安裝采用龍門吊進行抬吊出坑與安裝。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50m折線配筋混凝土 T梁先張法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1) 中所述的臺座中間部位處理方法為先采用碎石塘渣進行填筑,經碾壓壓實后,澆注25cm 厚C30砼墊層,然后在其上澆筑臺座;所述的臺座兩端處理方法為因T梁經預應力張拉施 工,梁體中部拱起,整個梁體的質量由均布荷載逐漸轉移為支承于兩端的集中荷載,50mT梁 一端集中荷載達870KN,因此在梁端下部采用C30砼擴大基礎,基礎尺寸為2. 2X2X0. 6m 且在砼基礎底層配置直徑為20mm,間距為20X20cm的鋼筋網,以加強結構整體性和受力需 要,中間底座為厚20cmC30砼。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50m折線配筋混凝土 T梁先張法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臺 座底座按設計要求設置反拱,梁在跨中頂,中梁設向下4cm的預拱度,邊梁設向下4. 5cm的 預拱度,反拱度按二次拋物線變化。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50m折線配筋混凝土 T梁先張法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采用鋼橫梁結構形式,上、下橫梁采用厚40mm組焊而成,鋼材用Q345鋼,焊條采用E50型, 橫斷面均為1200mmX600mm,按鋼鉸線布束要求上橫梁立放、下橫梁平放。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50m折線配筋混凝土 T梁先張法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放張采用分級放張,共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彎起束放張至60% o K,第二階段為直線 束放張至60% c K,第三階段為彎起束放張至零,第四階段為直線束放張至零。
全文摘要
50m折線配筋混凝土T梁先張法施工工藝,橋梁建筑施工的技術領域。包括如下工藝步驟地基處理;臺座設計、制作;反力梁設計、制作;張拉橫梁設計、制作;抗撥樁的設計與施工;彎起器的制作及預埋;鋼鉸線張拉連接器設計制作;鋼筋加工、綁扎;鋼鉸線下料與穿束;預應力筋張拉;模板制作與安裝;砼澆筑、養護;預應力筋放張;T梁出坑、安裝。本發明能解決大跨度折線配筋混凝土T梁預應力張拉施工中諸多難題,填補國內該項技術的空白,整套施工工藝流程及相關控制參數的設定科學、合理,能滿足設計和施工對質量、安全等要求,操作指導性強。可廣泛應用于大型建筑物、橋梁、碼頭等工程中類似大跨度折線先張法T梁、箱梁等結構中鋼鉸線張拉施工。
文檔編號E01D21/00GK101748681SQ20091015710
公開日2010年6月23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22日
發明者姜天鶴, 鄭錦華, 鐘躍平, 陳國平 申請人:浙江省大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