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螺旋擠漿機用主軸,屬于擠漿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螺旋擠漿機可有效處理各種進漿濃度的漿料,其主要利用機械壓力的作用,在高濃高壓下,將漿料壓縮脫水,以達到提取黑液或濃縮漿料的擠漿設備,目前主要應用于制漿造紙行業中。
傳統的螺旋擠漿機是利用螺旋主軸在固定的圓筒形濾鼓內旋轉使漿料在濾鼓內軸向推進中受擠壓而脫水、濃縮。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因漿料與螺旋主軸之間的摩擦力很大,當該摩擦力大于漿料與濾鼓之間的摩擦力時,會使漿料與螺旋主軸一同旋轉,從而降低漿料的脫水效果;而且主軸上末端螺旋葉片的邊緣易受磨損,導致螺旋葉片邊緣變成弧形,嚴重時螺旋葉片直徑可變小,過量磨損會導致功率消耗增高,有時還會堵塞篩孔,從而導致脫水功能降低或能耗提高。在極端情況下,由于要克服摩擦,功率消耗增大,傳動可能超負荷,從而影響螺旋擠漿機的正常脫水。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避免漿料與主軸一同旋轉、實現漿料的高效脫水并起到濃縮效果的螺旋擠漿機用主軸。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螺旋擠漿機用主軸,包括螺旋軸體與其兩端的軸頭;沿漿料行進方向,螺旋軸體依次由螺旋直軸段、螺旋錐軸段組成,螺旋錐軸段的錐軸軸徑逐漸增大且螺旋葉片的厚度逐漸增加、螺距逐漸減小、外徑相同;螺旋直軸段對應側的軸頭為第一軸頭,螺旋錐軸段對應側的軸頭為第二軸頭,第二軸頭內部中空;螺旋錐軸段的大軸徑端安裝內脫水篩筒(即帶有篩孔的圓筒),內脫水篩筒的外徑與螺旋錐軸段大軸徑端的軸徑相同;第二軸頭位于內脫水篩筒內的一端封閉,另一端敞口;第二軸頭位于內脫水篩筒內的一段的外周設有進水孔且在該段的兩端設置支撐擋環,支撐擋環的外周與內脫水篩筒的內壁密封連接,其內周與第二軸頭的外壁密封連接。
螺旋擠漿機實質是一個在圓筒形濾鼓內旋轉的輸送螺旋,漿料從進料端進入濾鼓后,在螺旋軸體的輸送作用下向內脫水篩筒方向行進,因本實用新型中沿漿料行進方向螺旋錐軸段的錐軸軸徑逐漸增大且螺旋葉片的厚度逐漸增加、螺距逐漸減小,因此相鄰螺旋葉片間的容積逐漸減小,漿料的壓力逐漸提高,這樣,漿料與濾鼓之間的摩擦力遠大于漿料與主軸之間的摩擦力,從而能夠避免漿料隨主軸一同旋轉,確保脫水效果,而且會在內脫水篩筒處形成高濃料塞區,使高濃漿料向內脫水,漿料中的水分或其他液體最終通過第二軸頭外側的敞口端排出,而漿料中的纖維則繼續留在濾鼓內,從而實現漿料的脫水、壓縮。
優選的,所述的螺旋葉片的頂部具有防磨條,通過防磨條能夠對螺旋葉片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有效防止螺旋葉片頂部的磨損。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的防磨條采用彈性高分子材料(如橡膠材料等),這樣除了能夠防止螺旋葉片頂部的磨損,還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螺旋葉片與濾鼓之間的間隙;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的彈性高分子材料的防磨條從上方套于螺旋葉片的頂部,且二者通過緊固件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的螺旋葉片為梯形螺旋葉片,提高擠壓脫水效果。
優選的,所述的第二軸頭上的進水孔孔徑大于內脫水篩筒上的篩孔孔徑,使漿料中脫出的水分能夠快速進入第二軸頭內部,并迅速排出。
優選的,所述的第一軸頭和第二軸頭架設在兩軸承支座上,二者通過軸承安裝在對應的軸承支座中,通過兩軸承支座實現對第一軸頭和第二軸頭的支撐。
優選的,所述的第二軸頭通過鏈輪傳動機構與減速機的輸出軸連接,鏈輪傳動機構包括主動鏈輪、從動鏈輪及鏈條,主動鏈輪安裝在減速機的輸出軸上,從動鏈輪安裝在第二軸頭上,從動鏈輪通過鏈條與主動鏈輪聯動。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的減速機的輸入軸通過聯軸器連接變頻電機,通過采用變頻電機自動化調速方式,便于控制主軸的轉速,有效控制出漿情況,實現設備的不間斷運轉。當然也可以將第一軸頭通過鏈輪傳動機構與減速機的輸出軸連接。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螺旋擠漿機用主軸的螺旋葉片呈等徑變距排列,因沿漿料行進方向螺旋軸葉片螺距逐漸減小,因此螺旋葉片間的容積逐漸減少,這樣,既能夠在內脫水篩筒處形成高濃料塞區,使高濃漿料向內高效脫水,起到濃縮效果,使出漿率穩定,又能夠使漿料與濾鼓之間的摩擦力遠大于漿料與主軸之間的摩擦力,從而避免漿料隨主軸一同旋轉,確保脫水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螺旋錐軸段一側內脫水篩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防磨條與螺旋葉片二者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一軸頭;2、螺旋直軸段;3、螺旋錐軸段;4、螺旋葉片;5、內脫水篩筒;6、第二軸頭;7、支撐擋環;8、篩孔;9、進水孔;10、防磨條;11、緊固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螺旋擠漿機用主軸包括螺旋軸體與其兩端的軸頭;沿漿料行進方向,螺旋軸體依次由螺旋直軸段2、螺旋錐軸段3組成,螺旋錐軸段3的錐軸軸徑逐漸增大且螺旋葉片4的厚度逐漸增加、螺距逐漸減小、外徑相同;螺旋直軸段2對應側的軸頭為第一軸頭1,螺旋錐軸段3對應側的軸頭為第二軸頭6,第二軸頭6內部中空;螺旋錐軸段3的大軸徑端安裝內脫水篩筒5(即帶有篩孔8的圓筒),內脫水篩筒5的外徑與螺旋錐軸段3大軸徑端的軸徑相同;第二軸頭6位于內脫水篩筒5內的一端封閉,另一端敞口;第二軸頭6位于內脫水篩筒5內的一段的外周設有進水孔9且在該段的兩端設置支撐擋環7,支撐擋環7的外周與內脫水篩筒5的內壁密封連接,其內周與第二軸頭6的外壁密封連接。
螺旋擠漿機實質是一個在圓筒形濾鼓內旋轉的輸送螺旋,所述螺旋擠漿機用主軸的具體工作原理及過程如下:
漿料從進料端進入濾鼓后,在螺旋軸體的輸送作用下向內脫水篩筒5方向行進,因本實用新型中沿漿料行進方向螺旋錐軸段3的錐軸軸徑逐漸增大且螺旋葉片4的厚度逐漸增加、螺距逐漸減小,因此相鄰螺旋葉片4間的容積逐漸減小,漿料的壓力逐漸提高,這樣,漿料與濾鼓之間的摩擦力遠大于漿料與主軸之間的摩擦力,從而能夠避免漿料隨主軸一同旋轉,確保脫水效果,而且會在內脫水篩筒5處形成高濃料塞區,使高濃漿料向內脫水即漿料中的水分或其他液體通過篩孔8進入內脫水篩筒5內,進而通過進水孔9進入第二軸頭6內,漿料中的水分最終通過第二軸頭6外側的敞口端排出,而漿料中的纖維則繼續留在濾鼓內,從而實現漿料的脫水、壓縮。
除上述外,本實施例中的螺旋葉片4頂部具有橡膠材質的防磨條10,在防磨條10中設置凹槽,防磨條10從上方套于螺旋葉片4的頂部(即螺旋葉片4的頂部位于凹槽中),并通過緊固件11(如沉頭螺釘等)從兩側將防磨條10與螺旋葉片4固定為一體,如圖3所示,這樣,既能夠有效防止螺旋葉片4頂部的磨損,又能夠調整螺旋葉片4與濾鼓之間的間隙,以滿足實際漿料處理的需要;螺旋葉片4為梯形螺旋葉片;第二軸頭6上的進水孔9孔徑大于內脫水篩筒5上的篩孔8孔徑,使漿料中脫出的水分能夠快速進入第二軸頭6內部,并迅速排出。
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本實用新型所述主軸上的第一軸頭1和第二軸頭6需要架設在兩軸承支座上,二者通過軸承安裝在對應的軸承支座中,通過兩軸承支座實現對第一軸頭1和第二軸頭6的支撐;第二軸頭6通過鏈輪傳動機構與減速機的輸出軸連接,鏈輪傳動機構包括主動鏈輪、從動鏈輪及鏈條,主動鏈輪安裝在減速機的輸出軸上,從動鏈輪安裝在第二軸頭6上,從動鏈輪通過鏈條與主動鏈輪聯動;減速機的輸入軸通過聯軸器連接變頻電機,通過采用變頻電機自動化調速方式,便于控制主軸的轉速,有效控制出漿情況,實現設備的不間斷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