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太陽能電池印刷機硅片傳輸翻轉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489433閱讀:35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太陽能電池印刷機硅片傳輸翻轉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能電池片印刷機的硅片傳輸裝置,尤其涉及太陽能電池片印 刷機的硅片傳輸翻轉裝置。
技術背景太陽能電池片的印刷主要分為三個步驟,首先是對背面電極的印刷,其次是背面 電場的印刷,第三是將硅片翻面后印刷正面電極。在太陽能電池片印刷機中,電池片都使用 全自動傳輸機構來傳送,在傳輸機構中必須設置自動翻片裝置,當電池完成背面電極印刷 和電場印刷后必須將硅片翻面,才能印刷正電極。傳統的自動翻片裝置有兩種形式,一種為 轉盤式翻片裝置,即使用一圓形轉盤結構進行翻片,硅片背面向上進入轉盤結構,隨著轉盤 的轉動180°,硅片被轉至正面向上;另一種為抓手式翻片裝置,帶有吸盤的可旋轉抓手置 于硅片下方,硅片背面向上被傳送至抓手上方,抓手使用吸盤吸附硅片后,沿垂直方向旋轉 180°,將硅片轉至正面向上,然后松開硅片,抓手再回到原始位置等待下一硅片。以上兩種翻片裝置均有其局限性,轉盤式翻片裝置只能夠對硅片進行翻轉,如遇 特殊情況需要使硅片直接通過,則會受到翻片裝置的阻礙;抓手式翻片裝置雖然可以選擇 是否翻轉硅片,但是,它每翻轉一片硅片,均需要將抓手空轉回原位,這樣既消耗了能源,也 對傳輸速度產生了限制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太陽能電池片印刷機中硅片傳輸翻轉裝置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 新型提供了一種太陽能電池印刷機硅片傳輸翻轉裝置,它既能實現對翻轉/不翻轉模式的 選擇,又不存在回程空轉,提高了輸片速度,既增強了印刷翻轉可選性,又降低了能源消耗。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太陽能電池印刷機硅片傳輸翻轉裝置,包括步進電機、翻轉架、吸盤、軸承座、 真空分配器、傳感器、真空吸附回路和電控部件,所述翻轉架包括左轉軸、矩形框架、上U形 托架、下U形托架和右轉軸,左轉軸和右轉軸分別固定在矩形框架的兩端,且左轉軸和右轉 軸的軸線與矩形框架上下長邊的對稱線重合,上U形托架固定在矩形框架的上長邊的上端 面上,下U形托架固定在矩形框架的下長邊的下端面上,沿左轉軸的軸向看,上U形托架和 下U形托架分別位于矩形框架的右側和左側,上U形托架和下U形托架相互平行,三者呈 “Z”形分布,矩形框架的內檔長度尺寸大于電池片的最大尺寸,矩形框架的內檔寬度尺寸為 5mm 10mm,左轉軸、矩形框架、上U形托架、下U形托架和右轉軸均為空心結構,且相互通 連,在上U形托架的下端面上設有吸盤,且吸盤的吸口略高于旋轉軸線;在下U形托架的上 端面上設有吸盤,且吸盤的吸口略低于旋轉軸線,左轉軸與步進電機的輸出軸直聯,右轉軸 支撐在軸承座上,真空分配器安裝在右轉軸的右端上,翻轉架上所有吸盤均經真空分配器 與真空吸附回路相連,傳感器對準電池片輸入端,步進電機、真空吸附回路和傳感器都與電 控部件電連接。[0007]進一步,所述真空吸附回路由真空發生器、減壓閥、節流閥、換向閥、過濾器、真空 開關和吸盤組成,真空發生器產生的真空分成二路,一路經減壓閥、節流閥、換向閥、過濾器 和真空開關供給上U形托架上的吸盤,另一路經減壓閥、節流閥、換向閥、過濾器和真空開 關供給下U形托架上的吸盤。本實用新型的安裝要求將本實用新型安裝在全自動印刷機的傳輸線中,使翻轉 架的旋轉軸線與傳輸方向垂直,且下U形托架位于傳輸前端,其上的吸盤頂端位置略低于 傳送帶,傳感器設置在接片工位的下方,上U形托架位于傳輸后端,其上吸盤頂端位置略高 于傳送帶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不僅能對電池片進行無回程連續翻轉,而且能實現 翻轉與不翻轉模式的選擇,既克服了轉盤式翻片裝置必須翻轉的缺陷,又克服了抓手式翻 片裝置中存在回程空轉的缺陷,它既能實現對翻轉/不翻轉模式的選擇,又不存在回程空 轉,提高了輸片速度,既增強了印刷翻轉可選性,又降低了能源消耗。

圖1、圖2、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1是圖2中的A-A剖視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圖1的左視圖;圖4、圖5為翻轉架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的左視圖;圖6為步進電機、傳感器、真空吸附回路與電控部件的電連接示意圖;圖7為真空吸附回路的工作原理圖。圖中1-步進電機;2-翻轉架;3-吸盤;4-軸承座;5-真空分配器;6_傳感器; 7-真空吸附回路;8-電控部件;9-傳送帶;21-左轉軸;22-矩形框架;23-上U形托架; 24-下U形托架;25-右轉軸;71-真空發生器;72-減壓閥;73-節流閥;74-換向閥;75-過 濾器;76-真空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所述太陽能電池印刷機硅片傳輸翻轉裝置,如圖1 圖7所示,它包括步進電機1、 翻轉架2、吸盤3、軸承座4、真空分配器5、傳感器6、真空吸附回路7和電控部件8,所述翻 轉架2包括左轉軸21、矩形框架22、上U形托架23、下U形托架M和右轉軸25,左轉軸21 和右轉軸25分別固定在矩形框架22的兩端,且左轉軸21和右轉軸25的軸線與矩形框架 22上下長邊的對稱線重合,上U形托架23固定在矩形框架22的上長邊的上端面上,下U形 托架M固定在矩形框架22的下長邊的下端面上,沿左轉軸21的軸向看,上U形托架23和 下U形托架M分別位于矩形框架22的右側和左側,上U形托架23和下U形托架M相互 平行,三者呈“Z”形分布,矩形框架22的內檔長度尺寸為200mm 205mm,矩形框架22的內 檔寬度尺寸為5mm 10mm,左轉軸21、矩形框架22、上U形托架23、下U形托架M和右轉 軸25均為空心結構,且相互通連,在上U形托架23的下端面上設有吸盤3,且吸盤3的吸口到旋轉軸線的距離為2mm 3mm ;在下U形托架M的上端面上設有吸盤3,且吸盤3的吸口 到旋轉軸線的距離為2mm 3mm,左轉軸21與步進電機1的輸出軸直聯,右轉軸25支承在 軸承座4上,真空分配器5安裝在右轉軸25的右端上,在上U形托架23的下端面上設有吸 盤3,所有吸盤3的吸口處于同一平面上,且略高于傳送帶9的上端面;在下U形托架M的 上端面上對稱地設有吸盤3,所有吸盤3的吸口處于同一平面上,且略低于傳送帶9的上端 面;翻轉架2上所有吸盤3均經真空分配器5與真空吸附回路7相連,所述真空吸附回路7 由真空發生器71、減壓閥72、節流閥73、換向閥74、過濾器75、真空開關76和吸盤3組成, 真空發生器71產生的真空分成二路,一路經減壓閥72節流閥73、換向閥74、過濾器75和 真空開關76供給上U形托架23上的吸盤3,另一路經減壓閥72、節流閥73、換向閥74、過 濾器75和真空開關76供給下U形托架M上的吸盤3 ;傳感器6設置在接片工位的下方, 對準電池片輸入端,步進電機1、真空吸附回路7和傳感器6都與電控部件8電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當完成電池片的背面電極的印刷和背面電場的印刷 后,電池片被傳送帶9送到接片工位,此時下U形托架M位于接片工位的下方,當電池片落 到下U形托架M上時,位于其下方的傳感器6得到信號后,立即向電控部件8發出信號,使 真空吸附回路7動作,先使安裝在下U形托架M上的吸盤3吸住電池片的背面,然后控制 步進電機1使翻轉架2順時針旋轉180°,使下U形托架M轉到落片工位,再使下U形托 架M上的吸盤3失真空,這樣電池片就實現了 180°翻轉,由下U形托架M上的吸盤3所 放落的電池片正面朝上,被傳送帶9運向電池片正面電極印刷工位。當一塊電池片輸入時, 上U形托架23已處于接片工位,傳感器6得到信號后,立即向電控部件8發出信號,使真空 吸附回路7動作,使安裝在上U形托架23上的吸盤3吸住電池片的背面,然后控制步進電 機1使翻轉架2順時針旋轉180°,使上U形托架23轉到落片工位,再使上U形托架23上 的吸盤3失真空,這樣第二片電池片就實現了 180°翻轉,由上U形托架23上的吸盤3所放 落的電池片正面朝上,被傳送帶9運向電池片正面電極印刷工位,如此循環。
權利要求1.一種太陽能電池印刷機硅片傳輸翻轉裝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步進電機(1)、翻轉架 ⑵、吸盤⑶、軸承座⑷、真空分配器(5)、傳感器(6)、真空吸附回路(7)和電控部件⑶, 所述翻轉架( 包括左轉軸(21)、矩形框架(22)、上U形托架(23)、下U形托架04)和右 轉軸(25),左轉軸和右轉軸0 分別固定在矩形框架0 的兩端,且左轉軸和 右轉軸0 的軸線與矩形框架0 上下長邊的對稱線重合,上U形托架固定在矩形 框架0 的上長邊的上端面上,下U形托架04)固定在矩形框架0 的下長邊的下端面 上,沿左轉軸的軸向看,上U形托架和下U形托架04)分別位于矩形框架02) 的右側和左側,上U形托架03)和下U形托架04)相互平行,三者呈“Z”形分布,矩形框 架02)的內檔長度尺寸大于電池片的最大尺寸,矩形框架02)的內檔寬度尺寸為5mm 10mm,左轉軸(21)、矩形框架(22)、上U形托架(23)、下U形托架Q4)和右轉軸0 均為 空心結構,且相互通連,在上U形托架03)的下端面上設有吸盤(3),且吸盤(3)的吸口略 高于旋轉軸線;在下U形托架04)的上端面上設有吸盤(3),且吸盤(3)的吸口略低于旋轉 軸線,左轉軸與步進電機(1)的輸出軸直聯,右轉軸0 支撐在軸承座(4)上,真空 分配器(5)安裝在右轉軸05)的右端上,翻轉架(2)上所有吸盤(3)均經真空分配器(5) 與真空吸附回路(7)相連,傳感器(6)對準電池片輸入端,步進電機(1)、真空吸附回路(7) 和傳感器(6)都與電控部件(8)電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太陽能電池印刷機硅片傳輸翻轉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真空吸 附回路(7)由真空發生器(71)、減壓閥(72)、節流閥(73)、換向閥(74)、過濾器(75)、真空 開關(76)和吸盤(3)組成,真空發生器(71)產生的真空分成二路,一路經減壓閥(72)、節 流閥(73)、換向閥(74)、過濾器(75)和真空開關(76)供給上U形托架Q3)上的吸盤(3), 另一路經減壓閥(72)、節流閥(73)、換向閥(74)、過濾器(7 和真空開關(76)供給下U形 托架04)上的吸盤(3)。
專利摘要一種太陽能電池印刷機硅片傳輸翻轉裝置,包括步進電機、翻轉架、吸盤、軸承座、真空分配器、傳感器、真空吸附回路和電控部件,翻轉架一端由步進電驅動,另一端支撐在軸承座上,在翻轉架的上U形托架的下端面和下U形托架的上端面上設有吸盤,所有吸盤均經真空分配器與真空吸附回路相連,傳感器對準電池片輸入端,步進電機、真空吸附回路和傳感器都與電控部件電連接。它不僅能對電池片進行無回程連續翻轉,而且能實現翻轉與不翻轉模式的選擇,既克服了轉盤式翻片裝置必須翻轉的缺陷,又克服了抓手式翻片裝置中存在回程空轉的缺陷,提高了傳輸速度,既增強了印刷翻轉可選性,又降低了能源消耗。
文檔編號B41F15/20GK201913874SQ201020628358
公開日2011年8月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29日
發明者季九江, 蔡希松, 黎慧華 申請人:常州億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