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立軸雙頭平面磨床專用修整器的動力輸入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立軸雙頭平面磨床專用修整器的安裝結構技術領域,具體為立軸雙頭平面磨床專用修整器的動力輸入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立軸雙頭平面磨床專用修整器,在安裝過程中,需要設置可以使其修整器轉軸轉動的動力輸入結構,由于立軸雙頭平面磨床內部可供砂輪修整器安裝動力輸入結構的空間狹小,現有的安裝空間一般不足,需要額外設計預留出空間,其設計成本高、制造成本聞。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立軸雙頭平面磨床專用修整器的動力輸入連接結構,其解決了動力輸入結構和砂輪修整器的空間無法安裝問題,且無需額外設計預留空間, 設計成本低、制造成本低。立軸雙頭平面磨床專用修整器的動力輸入連接結構,其技術方案是這樣的其包括砂輪修整器架、修整器轉軸、修整器底座、電機,所述砂輪修整器架緊固于所述修整器轉軸的一端,所述修整器轉軸的另一端插裝于修整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緊固于外部安裝板,所述外部安裝板位于所述砂輪修整器架的外部空間,所述電機的輸出軸套裝于傳動板一端,所述傳動板另一端緊固連接過渡板的一端,所述過渡板的另一端緊固連接轉動板的一端,所述轉動板的另一端緊固連接所述修整器轉軸的另一端,所述轉動板的長度大于所述傳動板的長度。其進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安裝板緊固于立軸雙頭平面磨床的機座。采用本發明的上述結構后,電機帶動傳動板做圓周運動,傳動板帶動過渡板與轉動板一起運動,由于傳動板比轉動板回轉直徑小,所以傳動板作圓周運動,而轉動板作圓弧運動,這樣在修整器架來回往復作圓弧運動的同時完成了對上下砂輪的修整,電機置于砂輪修整器架的外部空間,其解決了動力輸入結構和砂輪修整器的空間無法安裝問題,且無需額外設計預留空間,設計成本低、制造成本低。
圖I是本發明的主視圖結構示意圖2是本發明的左視圖結構示意圖(去除機座)。
具體實施例方式
見圖I、圖2,其包括砂輪修整器架I、修整器轉軸2、修整器底座3、電機4,砂輪修整器架I緊固于修整器轉軸2的一端,修整器轉軸2的另一端插裝于修整器底座4,電機4緊固于外部安裝板5,外部安裝板5位于砂輪修整器架I的外部空間,電機4的輸出軸套裝于傳動板6 —端,傳動板6另一端緊固連接過渡板7的一端,過渡板7的另一端緊固連接轉動板8的一端,轉動板8的另一端緊固連接修整器轉軸2的另一端。轉動板8的長度大于傳動板 6的長度;外部安裝板5緊固于立軸雙頭平面磨床的機座9。傳動板6另一端通過銷軸結構緊固連接過渡板7的一端;過渡板7的另一端通過銷軸結構緊固連接轉動板8的一端。其工作原理如下電機4設置于砂輪修整器架I的外部空間,電機4通過傳動板6、 過渡板7、轉動板8將動力傳至修整器轉軸2,由于傳動板6比轉動板8回轉直徑小,所以傳動板6作圓周運動,而轉動板8作圓弧運動,這樣在砂輪修整器架I來回往復作圓弧運動的同時完成了對上下砂輪的修整。
權利要求
1.立軸雙頭平面磨床專用修整器的動力輸入連接結構,其包括砂輪修整器架、修整器轉軸、修整器底座、電機,所述砂輪修整器架緊固于所述修整器轉軸的一端,所述修整器轉軸的另一端插裝于修整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緊固于外部安裝板,所述外部安裝板位于所述砂輪修整器架的外部空間,所述電機的輸出軸套裝于傳動板一端,所述傳動板另一端緊固連接過渡板的一端,所述過渡板的另一端緊固連接轉動板的一端,所述轉動板的另一端緊固連接所述修整器轉軸的另一端,所述轉動板的長度大于所述傳動板的長度。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立軸雙頭平面磨床專用修整器的動力輸入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安裝板緊固于立軸雙頭平面磨床的機座。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立軸雙頭平面磨床專用修整器的動力輸入連接結構,其解決了動力輸入結構和砂輪修整器的空間無法安裝問題,且無需額外設計預留空間,設計成本低、制造成本低。其包括砂輪修整器架、修整器轉軸、修整器底座、電機,所述砂輪修整器架緊固于所述修整器轉軸的一端,所述修整器轉軸的另一端插裝于修整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緊固于外部安裝板,所述外部安裝板位于所述砂輪修整器架的外部空間,所述電機的輸出軸套裝于傳動板一端,所述傳動板另一端緊固連接過渡板的一端,所述過渡板的另一端緊固連接轉動板的一端,所述轉動板的另一端緊固連接所述修整器轉軸的另一端,所述轉動板的長度大于所述傳動板的長度。
文檔編號B24B53/12GK102581767SQ20121006257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2日
發明者王奮, 鄒根根 申請人:無錫機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