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料
技術領域:
,具體涉及一種利用玉米皮渣制備食用菌栽培基料的方法。
背景技術:
::栽培基料是指食用菌在栽培生產中作為著生基質,給食用菌菌絲體提供營養和水分的有機、無機或有機無機混合物質。目前,根據食用菌品種的不同,常選擇麥草、稻草等農作物秸稈和棉籽殼、廢棉渣、麥麩等,以及少量的尿素、磷肥等化學肥料,將之混合后即成為栽培基料。玉米皮渣是玉米加工過程中產生的主要廢棄物,如果廢棄不用將會造成資源浪費,因此目前一般用來制備禽畜飼料。為了進一步開發玉米皮渣的利用價值,本公司發明了一種利用玉米皮渣制備食用菌栽培基料的方法,以玉米皮渣為主料,協以輔料和無機肥制得能有效供給食用菌生長所需營養的栽培基料。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制備工藝簡單、肥力豐富且成本低的利用玉米皮渣制備食用菌栽培基料的方法。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利用玉米皮渣制備食用菌栽培基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玉米皮渣制粉:將玉米皮渣晾曬至含水率低于10%,并于60-65℃烘箱中低溫干燥至含水率低于5%,再利用粉碎機制成細度3-4mm的粗粉,然后經沸水蒸煮1h,所得渣料送入冷凍干燥機中,干燥所得固體經粉碎機制成細度1-2mm的玉米皮渣粗粉;(2)輔料制備:將酒糟和醋糟按重量比5:1的比例混合,并加水浸沒,每隔8h充分攪拌一次,48h后壓濾,并壓濾至含水量在20-25%,再向所得糟渣中加入薯渣、板藍根水提殘渣和海藻粉,充分混合后送入冷凍干燥機中,干燥所得固體經粉碎機制成細度1-2mm的糟渣類粗粉,然后加入殼寡糖-陶瓷微粉和改性海泡石顆粒,充分混合,即得輔料;(3)栽培基料制備:向步驟(1)所制玉米皮渣粗粉中加入步驟(2)所制輔料和尿素,充分混合均勻,即得栽培基料。所述糟渣、薯渣、板藍根水提殘渣、海藻粉、殼寡糖-陶瓷微粉和改性海泡石顆粒的重量比為10:5-10:1-2:0.5-1:0.1-0.2:0.05-0.1。所述玉米皮渣、輔料和尿素的重量比為25-30:3-5:0.3-0.5。所述殼寡糖-陶瓷微粉是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殼寡糖10-15份、陶瓷微粉3-5份、羥乙基纖維素1-2份、交聯聚維酮0.5-1份、聚天冬氨酸0.1-0.3份、水解聚馬來酸酐0.05-0.1份、水50-80份,其制備方法為:向殼寡糖中加入交聯聚維酮和聚天冬氨酸,研磨下升溫至115-120℃保溫研磨15min,再加入陶瓷微粉、羥乙基纖維素和水解聚馬來酸酐,繼續在115-120℃保溫研磨15min,然后轉入0-5℃環境中密封靜置1h,并加入50-55℃水,充分混合后于50-55℃保溫靜置30min,所得混合液送入噴霧干燥機中,干燥所得顆粒經超微粉碎機制成微粉,即為殼寡糖-陶瓷微粉。所述改性海泡石顆粒是由海泡石粉經改性制成,其具體改性方法為:向海泡石粉中加入泊洛沙姆和納米鈦白粉,充分混合后利用微波處理器微波處理5min,靜置30min后繼續微波處理5min,再加入氫化松香甘油酯和氫化蓖麻油,混合均勻后再次微波處理5min,最后經球磨機制成顆粒狀,即得改性海泡石顆粒。所述海泡石粉、泊洛沙姆、納米鈦白粉、氫化松香甘油酯和氫化蓖麻油的重量比為10-15:1-2:0.05-0.1:0.3-0.5:0.1-0.3。所述微波處理器的工作條件為微波頻率2450mhz、輸出功率700w。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過玉米皮渣的制粉工藝,充分保留玉米皮渣所含營養成分,并且避免常規采用發酵法所制發酵肥料存在的易滋生病菌和蟲害的問題;(2)所述輔料以食品下腳料為原料,實現了資源的合理利用,避免環境污染,并且進一步為食用菌生長提供肥力;(3)殼寡糖-陶瓷微粉和改性海泡石顆粒的加入賦予所制栽培基料優異的保水性能,減少施水次數,合理為食用菌生長供給水分;(4)利用所述栽培基料進行多種食用菌的栽培,與玉米皮渣采用傳統發酵法所制栽培基料相比,在追施等量無機肥的條件下使食用菌增產10-15%。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實施例1(1)玉米皮渣制粉:將玉米皮渣晾曬至含水率低于10%,并于60-65℃烘箱中低溫干燥至含水率低于5%,再利用粉碎機制成細度3-4mm的粗粉,然后經沸水蒸煮1h,所得渣料送入冷凍干燥機中,干燥所得固體經粉碎機制成細度1-2mm的玉米皮渣粗粉;(2)輔料制備:將酒糟和醋糟按重量比5:1的比例混合,并加水浸沒,每隔8h充分攪拌一次,48h后壓濾,并壓濾至含水量在20-25%,再向所得10kg糟渣中加入5kg薯渣、1kg板藍根水提殘渣和0.5kg海藻粉,充分混合后送入冷凍干燥機中,干燥所得固體經粉碎機制成細度1-2mm的糟渣類粗粉,然后加入0.1kg殼寡糖-陶瓷微粉和0.05kg改性海泡石顆粒,充分混合,即得輔料;(3)栽培基料制備:向步驟(1)所制25kg玉米皮渣粗粉中加入步驟(2)所制3kg輔料和0.3kg尿素,充分混合均勻,即得栽培基料。殼寡糖-陶瓷微粉的制備:向10g殼寡糖中加入0.5g交聯聚維酮和0.1g聚天冬氨酸,研磨下升溫至115-120℃保溫研磨15min,再加入3g陶瓷微粉、1g羥乙基纖維素和0.05g水解聚馬來酸酐,繼續在115-120℃保溫研磨15min,然后轉入0-5℃環境中密封靜置1h,并加入60g50-55℃水,充分混合后于50-55℃保溫靜置30min,所得混合液送入噴霧干燥機中,干燥所得顆粒經超微粉碎機制成微粉,即為殼寡糖-陶瓷微粉。改性海泡石顆粒的制備:向10g海泡石粉中加入1g泊洛沙姆和0.05g納米鈦白粉,充分混合后利用微波頻率2450mhz、輸出功率700w的微波處理器微波處理5min,靜置30min后繼續微波處理5min,再加入0.3g氫化松香甘油酯和0.1g氫化蓖麻油,混合均勻后再次微波處理5min,最后經球磨機制成顆粒狀,即得改性海泡石顆粒。實施例2(1)玉米皮渣制粉:將玉米皮渣晾曬至含水率低于10%,并于60-65℃烘箱中低溫干燥至含水率低于5%,再利用粉碎機制成細度3-4mm的粗粉,然后經沸水蒸煮1h,所得渣料送入冷凍干燥機中,干燥所得固體經粉碎機制成細度1-2mm的玉米皮渣粗粉;(2)輔料制備:將酒糟和醋糟按重量比5:1的比例混合,并加水浸沒,每隔8h充分攪拌一次,48h后壓濾,并壓濾至含水量在20-25%,再向所得10kg糟渣中加入10kg薯渣、1kg板藍根水提殘渣和0.5kg海藻粉,充分混合后送入冷凍干燥機中,干燥所得固體經粉碎機制成細度1-2mm的糟渣類粗粉,然后加入0.2kg殼寡糖-陶瓷微粉和0.05kg改性海泡石顆粒,充分混合,即得輔料;(3)栽培基料制備:向步驟(1)所制30kg玉米皮渣粗粉中加入步驟(2)所制5kg輔料和0.5kg尿素,充分混合均勻,即得栽培基料。殼寡糖-陶瓷微粉的制備:向15g殼寡糖中加入1g交聯聚維酮和0.2g聚天冬氨酸,研磨下升溫至115-120℃保溫研磨15min,再加入5g陶瓷微粉、1g羥乙基纖維素和0.1g水解聚馬來酸酐,繼續在115-120℃保溫研磨15min,然后轉入0-5℃環境中密封靜置1h,并加入60g50-55℃水,充分混合后于50-55℃保溫靜置30min,所得混合液送入噴霧干燥機中,干燥所得顆粒經超微粉碎機制成微粉,即為殼寡糖-陶瓷微粉。改性海泡石顆粒的制備:向15g海泡石粉中加入2g泊洛沙姆和0.1g納米鈦白粉,充分混合后利用微波頻率2450mhz、輸出功率700w的微波處理器微波處理5min,靜置30min后繼續微波處理5min,再加入0.5g氫化松香甘油酯和0.3g氫化蓖麻油,混合均勻后再次微波處理5min,最后經球磨機制成顆粒狀,即得改性海泡石顆粒。對照例1(1)玉米皮渣發酵:向玉米皮渣中加水調節含水量達到60-65%,并用塑料薄膜密封,于35-40℃環境中發酵7天,即得發酵料;(2)輔料制備:將酒糟和醋糟按重量比5:1的比例混合,并加水浸沒,每隔8h充分攪拌一次,48h后壓濾,并壓濾至含水量在20-25%,再向所得10kg糟渣中加入10kg薯渣、1kg板藍根水提殘渣和0.5kg海藻粉,充分混合后送入冷凍干燥機中,干燥所得固體經粉碎機制成細度1-2mm的糟渣類粗粉,然后加入0.2kg殼寡糖-陶瓷微粉和0.05kg改性海泡石顆粒,充分混合,即得輔料;(3)栽培基料制備:向步驟(1)所制30kg發酵料中加入步驟(2)所制5kg輔料和0.5kg尿素,充分混合均勻,即得栽培基料。殼寡糖-陶瓷微粉的制備:向15g殼寡糖中加入1g交聯聚維酮和0.2g聚天冬氨酸,研磨下升溫至115-120℃保溫研磨15min,再加入5g陶瓷微粉、1g羥乙基纖維素和0.1g水解聚馬來酸酐,繼續在115-120℃保溫研磨15min,然后轉入0-5℃環境中密封靜置1h,并加入60g50-55℃水,充分混合后于50-55℃保溫靜置30min,所得混合液送入噴霧干燥機中,干燥所得顆粒經超微粉碎機制成微粉,即為殼寡糖-陶瓷微粉。改性海泡石顆粒的制備:向15g海泡石粉中加入2g泊洛沙姆和0.1g納米鈦白粉,充分混合后利用微波頻率2450mhz、輸出功率700w的微波處理器微波處理5min,靜置30min后繼續微波處理5min,再加入0.5g氫化松香甘油酯和0.3g氫化蓖麻油,混合均勻后再次微波處理5min,最后經球磨機制成顆粒狀,即得改性海泡石顆粒。對照例2(1)玉米皮渣發酵:向玉米皮渣中加水調節含水量達到60-65%,并用塑料薄膜密封,于35-40℃環境中發酵7天,即得發酵料;(2)栽培基料制備:向步驟(1)所制30kg發酵料中加入0.5kg尿素,充分混合均勻,即得栽培基料。殼寡糖-陶瓷微粉的制備:向15g殼寡糖中加入1g交聯聚維酮和0.2g聚天冬氨酸,研磨下升溫至115-120℃保溫研磨15min,再加入5g陶瓷微粉、1g羥乙基纖維素和0.1g水解聚馬來酸酐,繼續在115-120℃保溫研磨15min,然后轉入0-5℃環境中密封靜置1h,并加入60g50-55℃水,充分混合后于50-55℃保溫靜置30min,所得混合液送入噴霧干燥機中,干燥所得顆粒經超微粉碎機制成微粉,即為殼寡糖-陶瓷微粉。改性海泡石顆粒的制備:向15g海泡石粉中加入2g泊洛沙姆和0.1g納米鈦白粉,充分混合后利用微波頻率2450mhz、輸出功率700w的微波處理器微波處理5min,靜置30min后繼續微波處理5min,再加入0.5g氫化松香甘油酯和0.3g氫化蓖麻油,混合均勻后再次微波處理5min,最后經球磨機制成顆粒狀,即得改性海泡石顆粒。實施例3分別利用等量實施例1、實施例2、對照例1和對照例2所制栽培基料用于杏鮑菇和香菇的栽培,栽培方法相同,且后續追施等量無機肥,以利用對照例2所制栽培基料栽培的食用菌產量為基準,計算利用實施例1、實施例2、對照例1所制栽培基料栽培的食用菌產量相對對照例2杏鮑菇和香菇產量的增長率,如表1所示。表1利用所制栽培基料栽培的食用菌產量增長率項目實施例1實施例2對照例1杏鮑菇/香菇產量增長率%14.8/12.613.6/11.45.8/4.2對實施例1、實施例2所制殼寡糖-陶瓷微粉和改性海泡石顆粒的吸水性能進行測定,結果如表2所示,并以等量殼寡糖、陶瓷微粉和海泡石粉作為對照。表2殼寡糖-陶瓷微粉和改性海泡石顆粒的吸水性能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