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呼吸道疾病的甾體藥物的制備方法及其中間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呼吸道疾病的甾體藥物的制備方法及其中間體。
背景技術:
以下結構式(I)化合物(CAS126544-47-6)是一種治療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哮喘的的甾體藥物,有較好的療效[Drugs 200464(5)511-519],2004年已經在澳大利亞、英國先后批準上市。
西班牙的Jose Calatayud在美國專利(專利號US5482934,
公開日為1996年6月9目)中公開了一種制備式(I)化合物的方法
16α-羥基潑尼松龍[以下簡稱四羥物(式VI)]與5eq的異丁酸酐在吡啶中酰化,得三異丁酰酯物(式VII)。三酰基物(式VII)隨后在酸性條件下與環己基甲醛進行所謂“水解-縮醛化”反應,16,17位的酯基在酸性條件下緩慢水解并馬上與環己基甲醛縮合形成縮醛,但21-位的酯可不被水解。所得縮醛為22位的R構型與S構型差向異構體(VIII)。其生成比例按所選溶媒,特別是所選的酸性催化劑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在干燥HCl中,如用PTS/二氧六環,則可得85~90%的S構型。純的R構型或S構型可用Sephadex(交聯葡聚糖)LH-20或LH-60用庚烷/乙醇或乙醇/水洗脫行柱層析而得。該專利采用乙醇/丙酮/水三相溶媒重結晶,可得99.99%純度的22位S構型體。Calatayud的這篇專利主要側重于如何合成22位S構型體,其藥理結果是22位S構型的生物活性優于22位R構型,實際上,式(I)化合物與布地奈德一樣,22位R構型體的活性還是大于22位S構型的。
其后,德國BYK Gulden公司的Gutterer申請了一種制備以22位R構型為主的式(I)化合物專利方法(專利號為US5733901,
公開日為1998年3月31日) 四羥物(式VI)先與環己甲醛縮合而得22-縮環己甲醛物(式IX),它為混合的22位R構型S構型差向異構體。然后再異丁酯化而得式(I)化合物(I)。其中,縮醛一步所得產物(式IX)中22位R/S的比例,依反應條件例如所用溶劑、酸催化劑種類以及投料比,變化很大。以HClO4為催化劑,硝基甲烷為溶劑,所得產物(式IX)R/S達92/8。
Gutterer在美國專利(US5728826,
公開日為1998年3月17日)中公開了另外一種制備式(I)化合物的方法
21-位羥基的硅醚化可采用經典的文獻方法(氯代硅烷與咪唑,在DMF中)進行。氯代硅烷可為氯代三甲基硅烷,氯代二甲基叔丁基硅烷或氯代二甲基1,1,2-三甲基丙基硅烷等,硅醚化收率一般>90%。然后,用各種溶劑對硅醚物(式XI)進行重結晶,就可提高22位R構型的比例。當硅醚基為二甲基,1,1,2-三甲基丙基時,用乙酸乙酯重結晶效果最好,22位構R型光學體含量可達98%以上,而且重結晶收率為80%左右。最后,再用酸(HOAc,HCl或CF3COOH)水解硅醚基成縮醛物(式XI)。
Gutterer在另一份專利(專利國際公布號WO98/09982,國際公布日1998年3月12日)公開了,縮醛物的21位羥基直接異丁酰化成式(I)化合物后,再重結晶提高22位R構型含量至98%。采用一些可與水混溶的有機溶媒重結晶,在實例中有機溶媒優選乙醇、甲醇、異丙醇與丙酮。
Gutterer在專利(專利國際公布號WO 02/38584,國際公布日2002年5月16日)中公開了縮酮轉化法合成式(I)化合物 其中R5為H,或者異丁酰基;R6,R7為C1-4烷基,優選為甲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的制備式(I)化合物化合物的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新的中間體。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新中間體的制備方法式(I)的化合物,化學名16α,17α[(R)-環己基次甲基雙氧基]-11β-羥基-21-(異丁酰氧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其22位為R構型(CAS126544-47-6)。
對于諸如式(I)化合物等含有手性中心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既要考慮合成的步驟和收率,更重要的還應當考慮其差向異構體的比例,因為不同的差向異構體的藥理作用經常是不同的,而且有些差向異構體可能產生毒副作用。藥理試驗結果表明,22R式(I)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要幾倍強于其22S差向異構體[Michael Stoeck等,J,Pharmac & Exp.Ther.309249-258,2004]。本發明人在大量深入的研究探索中,令人驚奇地發現,使用合適的中間體化合物在適當的溶劑中,在適當的反應條件下,可得到式(I)化合物,收率高達89%,而且22位R構型含量達88%。
本發明提供的新的中間體化合物是以下通式(II)的化合物, 其中R1選自氫、四氫吡喃(THP)基或結構如下式(A)的取代基
其中,R2,R3和R4可以相同或不同,各自獨立地選自C1~C7烷基或苯基;R2優選自甲基,異丁基,叔丁基,1,1,2-三甲基丙基(thexyl),苯基;R3優選自甲基,異丁基,叔丁基,1,1,2-三甲基丙基,苯基;R4優選自甲基,異丁基,叔丁基,1,1,2-三甲基丙基,苯基。R2特別地優選為甲基;R3特別地優選為甲基;R4特別地優選叔丁基,1,1,2-三甲基丙基。
上述的中間體化合物(式II)是用作合成式(I)化合物的中間體。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制備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所述通式(II)化合物在酸性催化劑存在下,與環己基甲醛反應。
所述反應的反應條件,可以是本領域常規或已知的條件。所述反應可以在適合采用的溶劑中進行,其可以選自醚,例如1,4-氧六環、異丙醚和四氫呋喃;酮,如丙酮;酯,如乙酸乙酯;鹵代烴,如二氯甲烷,氯仿;硝基烷烴,如硝基甲烷;也可以不使用有機溶劑。有機溶劑優選1,4-二氧六環,四氫呋喃,二氯甲烷,氯仿,丙酮,硝基甲烷或者異丙醚。
所述酸性催化劑可以是本領域常規或已知的酸性催化劑,可以選自磺酸,如甲磺酸、對甲苯磺酸;無機酸,如鹽酸、氫溴酸、高氯酸、四氟硼酸和氫氟酸。在不使用有機溶劑的情況下,也增加酸性催化劑的量,來作為溶劑。所述催化劑可以為甲磺酸,高氯酸,對甲苯磺酸,四氟硼酸,氫氟酸。
所述反應可以在-30℃~60℃的反應溫度下進行,優選-20℃~40℃,更優選-15℃~10℃。
在所述反應中,當R1為氫、四氫吡喃(THP)基或-Si(R2)(R3)R4時,所述通式(II)化合物在酸性催化劑存在下,與環己基甲醛反應,得到式(I)化合物。所述通式(II)化合物、催化劑與環己基甲醛可以幾乎同時存在于反應器中,進行反應。也可以先將所述通式(II)化合物先在酸性催化劑中反應一段時間,例如10~20分鐘,待16位上的THP基或-Si(R2)(R3)R4水解掉后,再加入環己基甲醛反應。
所述反應可進行1~12小時后,進行適當的后處理,所述反應所得產物式(I)化合物,可以按照本領域常規或已知的方法分離、純化。例如參照專利國際公布號WO98/09982的方法。
本發明人發現,在本發明制備式(I)化合物的反應中,當R1為THP基或硅烷基時,式II化合物16位上的THP基或-Si(R2)(R3)R4可被酸性催化劑水解掉,并同時與環己基甲醛反應,得到式(I)化合物,收率可達到84%,R構型含量為70%。其后,本發明人還發現,如若先將式II化合物(當R1為THP基或-Si(R2)(R3)R4時)先在酸性催化劑中反應10~20分鐘,待16位的THP基或-Si(R2)(R3)R4水解掉后,再加入環己基甲醛反應,則所得式(I)化合物的R構型含量可提高到86%以上,而且收率也可達89%左右。若以11β,16α,17α,21-四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異丁酸酯為原料,其所得的式(I)化合物的R構型含量可提高到89%以上。
本發明提供一種制備所述通式(II)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1)以11β,16α,17α,21-四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醋酸酯(即下式III的化合物)為原料, 在酸性條件下,與二氫吡喃(DHP)反應;或在堿性條件下,與下式(B)化合物反應,
其中R2,R3,R4可以相同或不同,各自獨立地代表C1-C7烷基或苯基,X為一個合適的離去基團,反應得下式(IV)化合物 其中R1為THP基,或-Si(R2)(R3)R4(2)第(1)步驟所得式(IV)化合物皂化,得式(V)化合物, 其中,R1為THP基,或-Si(R2)(R3)R4(3)將第(2)步驟所得式(V)化合物用異丁酸酐,對其21-位羥基異丁酰化;即得產物R1為THP基或-Si(R2)(R3)R4取代基的通式(II)化合物;將所得異丁酰化產物選擇性地酸性水解其THP基或16-Si(R2)(R3)R4,即得R1為氫的通式(II)化合物。
在第(1)步驟中,所述酸性條件包括對甲苯磺酸(PTS),HClO4等;或者,所述堿性條件,可以由有機堿提供。所述有機堿可以是本領域常規或已知的有機堿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優選三乙胺、DIEA、N-甲基嗎啉、哌啶、咪唑、吡啶、或哌嗪。所述反應可以在非質子有機溶劑中進行。所述非質子有機溶劑可以是本領域常規或已知的非質子有機溶劑,優選二氯甲烷、二甲基甲酰胺、或四氫呋喃。
在第(1)步驟中所述式(B)化合物中R2,R3,R4可以相同或不同,各自獨立地代表C1-C7烷基或苯基,R2優選自甲基,異丁基,叔丁基,1,1,2-三甲基丙基,苯基;R3優選自甲基,異丁基,叔丁基,1,1,2-三甲基丙基(thexyl),苯基;R4優選自甲基,異丁基,叔丁基,1,1,2-三甲基丙基,苯基。R2特別地優選為甲基;R3特別地優選為甲基;R4特別地優選叔丁基,1,1,2-三甲基丙基。
在第(1)步驟中所述離去基團,可選自氯、溴或者碘。所述式(B)化合物優選為氯代二甲基叔丁基硅烷。所述反應可以在室溫下進行0.5~10小時。
在第(1)步驟中在所述反應中所述式(III)化合物的16α羥基完全與DHP反應或硅醚化,而11β羥基和17羥基由于位阻大而不與DHP反應或被硅醚化,因此所得的式IV化合物粗品收率幾乎定量。
在第(2)步驟中,所述皂化可以在本領域常規或已知的條件下進行。所述的皂化是于無機堿的有機醇溶液中,在室溫下進行,這里,無機堿選自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有機醇選自甲醇、乙醇、丙醇或者異丙醇,室溫下處理0.5h。當R1為二甲基叔丁基硅烷時1H-NMR顯示0.01,0.06,0.86ppm處可分別見到硅醚的兩個甲基峰和叔丁基峰;當R1為THP基時1H-NMR顯示4.20,3.60ppm處可分別見到THP基的 和 的峰。將式(IV)化合物皂化后,21-位乙酸基選擇性地水解成化合物(式V),1H-NMR顯示,2.17ppm處的乙酰基的甲基峰消失;在第(3)步驟中,所述異丁酸酐化可以在本領域常規或已知的條件下進行。優選在K2CO3/丙酮溶液中,對其21-位羥基異丁酰化。所得產物分離純化即得純R1為THP取代基或-Si(R2)(R3)R4的通式(II)化合物,H-NMR顯示,在1.20及1.16ppm處出現異丁酰基的兩個甲基峰。所得產物亦可無須分離,立即酸解,優選2N HCl,選擇性地水解其16位上的THP基或-Si(R2)(R3)R4,得到R1為氫的通式(II)化合物即11β,16α,17α,21-四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異丁酸酯。
本發明提供的方法的優點在于,我們可從甾體工業常用的四羥基物-21-醋酸酯(式III)出發,通過與DHP反應或硅醚化,皂化,異丁酰化等,即得四羥基-21-異丁酸酯(式II)。該21-異丁酸酯側鏈的存在,使得16,17-位的羥基與環己基甲醛得以實現不對稱的縮醛化反應,高收率的生成式(I)化合物,其中22R含量達88%。
從表面上看,本專利用了四步反應合成式(I)化合物。然而,實際上,皂化21位的乙酸酯成四羥物(式VI),以及21位的異丁酰化,是制備式(I)化合物的任何一條合成路線所必需的;而脫硅醚或THP保護基一步,如本發明的實施例5或8;以及實施例12或14的方法(見后),亦可省去。實際上,本發明的方法只多了DHP反應或硅醚化一步,但DHP或氯硅烷廉價,而且該步收率幾乎定量。本發明路線的重要意義在于,它不同于各國對式(I)化合物合成的專利方法,是一條有獨創性合成高22R含量的式(I)化合物的方法。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將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這些描述并不是對本發明內容作進一步的限定。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理解,對本發明的技術特征所作的等同替換,或相應的改進,仍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實施例1 16α-(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11β,17α,21-三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醋酸酯的合成將1g(2.4mM)11β,16α,17α,21-四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醋酸酯與1.59g(10.5mM)的叔丁基二甲基氯化硅烷,1.21g(17.8mM)的咪唑于10ml DMF中室溫下反應過夜,直至TLC示反應完全。加入10ml的10%HCl溶液終止反應。用10ml乙酸乙酯提取三次,合并有機層,再用10%HCl洗滌有機層兩次;用3%NaHCO3洗滌三次,再用10ml水洗滌一次。用Na2SO4干燥,濃縮,用丙酮/石油醚重結晶,析晶后過濾,即得16α-(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11β,17α,21-三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醋酸酯微黃色結晶1.13g,收率89%,m.p.155.5~158.5℃。元素分析C29H44O7Si,計算值C 65.41%,H 8.27%;實測值C 65.28%,H 8.16%。IR(KBr,cm-1)3423(υOH),1758,1732(υc=o),1655(υc=o),1614(υc=c),1171-1149(υc-o-c)。1H-NMR(300MHz,CDCl3)δ,ppm,0.01,0.06(2×3H,S,Si(CH3)2),0.86(9H,S,C(CH3)3),0.97(3H,S,18-CH3),1.44(3H,S,19-CH3),2.17(3H,S,-OCOCH3),4.48(1H,br.S,11β-H),4.76,4.96(2H,dd,J=18Hz,21-H2),4.94(1H,d,16β-H),6.01(1H,S,4-H),6.27(1H,dd,J 10.2,1.2Hz,2-H),7.27(1H,d,J 9.9Hz,1-H)。
實施例2 16α-(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11β,17α,21-三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的合成將實施例1所得粗品16α-(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11β,17α,21-三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醋酸酯1g(1.88mM)溶于10ml的0.5NKOH/CH3OH中,于室溫下水解0.5h,TLC示反應完全。冰水浴降溫至5℃,滴加10%HCl約1.5ml中和PH=7,再滴加水至固體析出完全,得16α-(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11β,17α,21-三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0.82g,收率89%。m.p.>120℃。用柱層析純化并用各種溶媒進行重結晶,均析不出結晶,可直接用于下步反應。IR(KBr,cm-1)3447(υOH),1715(υc=o),1659(υc=o),1617(υc=c)。1H-NMR(300MHz,CDCl3)δ,ppm,0.01,0.08(2×3H,S,Si(CH3)2),0.86(9H,S,C(CH3)3),0.99(3H,S,18-CH3),1.45(3H,S,19-CH3),4.49(1H,br.S,11β-H),4.59,4.26(2H,dd,J=20.4Hz,21-H2),4.98(1H,m,16β-H),6.03(1H,S,4-H),6.29(1H,dd,J=9.9,1.8Hz,2-H),7.25(1H,d,J=10.2Hz,1-H)。
實施例3 16α-(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11β,17α,21-三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異丁酸酯的合成將實施例2所得16α-(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11β,17α,21-三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0.5g(1.02mM),室溫下溶于2.5ml丙酮中,攪拌下加入研磨并干燥過的無水K2CO30.28g(2.04mM)及0.25ml(1.52mM)異丁酸酐,攪拌下回流3h直至TLC示反應完全后,降溫至0℃,并于冰浴下緩緩滴入50ml水,至不再析出沉淀,過濾,得白色粉末固體0.54g,收率94.5%。取部分用丙酮/石油醚重結晶,得16α-(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11β,17α,21-三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異丁酸酯結晶,m.p.144.5~146.5℃。元素分析C31H48O7Si,計算值C 66.43%,H 8.57%;實測值C 66.46%,H 8.72%。IR(KBr,cm-1)3429(υOH),1760,1733(υc=o),1665(υc=o),1620(υc=c),1190-1130(υc-o-c)。1H-NMR(300MHz,CDCl3)δ,ppm,0.01,0.06(2×3H,S,Si(CH3)2),0.86(9H,S,C(CH3)3),0.97(3H,S,18-CH3),1.45(3H,S,19-CH3),1.26,1.21(2×3H,d,21-C(CH3)2),4.48(1H,br.S,11β-H),4.73,4.97(2H,dd,J=18Hz,21-H2),4.92(1H,d,16β-H),6.0(1H,S,4-H),6.28(1H,dd,J=10.2,1.8Hz,2-H),7.27(1H,d,J=9.9Hz,1-H)。
實施例4 11β,16α,17α,21-四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異丁酸酯的合成將實施3所得16α-(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11β,17α,21-三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異丁酸酯1g(1.78mM),室溫下溶于10ml甲醇中,冰浴降溫至0℃,攪拌下緩慢滴加2N HCl水溶液約5ml直至pH=2-3,室溫下攪拌約2小時直至TLC示硅醚水解完全。用10%NaHCO3/H2O約10ml中和至PH=7,加水至不再析出沉淀,過濾,得白色粉末狀固體0.75g,收率93.8%,m.p.>135℃。取部分,用丙酮/石油醚重結晶,得純品(II),m.p.220~221℃。元素分析C25H34O7,計算值C 67.26%,H 7.62%;實測值C 67.18%,H 7.56%。IR(KBr,cm-1)3408(υOH),1730,1717(υc=o),1654(υc=o),1620(υc=c),1157(υc-o-c)。1H-NMR(300MHz,CDCl3)δ,ppm,0.99(3H,S,18-CH3),1.45(3H,S,19-CH3),1.25,1.21(2×3H,d,21-C(CH3)2),4.48(1H,br.S,11β-H),4.87,4.96(2H,dd,J=17.4Hz,21-H2),5.0(1H,m,16β-H),6.02(1H,S,4-H),6.27(1H,dd,J=9.9,2.1Hz,2-H),7.27(1H,d,J=5.1Hz,1-H)。
實施例5 11β,16α,17α,21-四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異丁酸酯的合成將實施例2所得16α-(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11β,17α,21-三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9.8g(20mM),室溫下溶于50ml丙酮中,攪拌下加入研磨過干燥的無水K2CO35.5g(40mM),5ml(30mM)異丁酸酐,攪拌下回流3h至TLC示反應完全,降溫至0℃,緩慢滴加2N HCl約35ml至PH=2-3,室溫攪拌2h直至TLC示硅醚水解完全,再加10%NaHCO3水溶液中和至PH=7,加入100-200ml水直至無沉淀析出,過濾,得白色固體約7.64g,收率85.7%。mp>130℃。取部分用丙酮/石油醚重結晶,得白色結晶粉末,m.p.219.5-221℃。
實施例6式(I)化合物的合成將實施例4或5所得11β,16α,17α,21-四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異丁酸酯9g(20mM),70%HF 100ml投入塑料瓶中,冰鹽浴降溫至-5℃左右,緩慢滴加3.5ml(28.97mM)環己基甲醛,滴畢,保持-5℃攪拌1小時。TLC示反應完全后用10%NH4OH/H2O約1000ml中和稀釋至PH=7,過濾,干燥,得白色粉末狀固體9.72g,收率89.2%,m.p.>130℃,HPLC示R/S=88/12。
實施例7式(I)化合物的合成將實施例3所得的16α-(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11β,17α,21-三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異丁酸酯5g(8.9mM),70%HF 50ml投入塑料瓶中,冰鹽浴降溫至-5℃左右,緩慢滴加1.51ml(12.5mM)環己基甲醛,滴畢,保持-5℃攪拌1小時。TLC示反應完全后用10%NH4OH/H2O約500ml中和稀釋至pH=7,過濾,干燥,得白色粉末狀固體4.05g,收率84%,m.p.>120℃,HPLC示R/S=70/30。
實施例8 式(I)化合物的合成將實施例3所得的16α-(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11β,17α,21-三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異丁酸酯5g(8.9mM),70%HF 50ml投入塑料瓶中,冰鹽浴降溫至-5℃左右,先攪拌水解10~20分鐘,再緩慢滴加1.51ml(12.5mM)環己基甲醛,滴畢,保持-5℃攪拌1小時。TLC示反應完全后用10%NH4OH/H2O約500ml中和稀釋至pH=7,過濾,干燥,得白色粉末狀固體4.32g,收率89.7%,m.p.>135℃,HPLC示R/S=86/14。
實施例9 16α-(2’-四氫吡喃基氧基)-11β,17α,21-三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醋酸酯的合成將1g(2.4mM)11β,16α,17α,21-四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醋酸酯溶于20mlCH2Cl2中,攪拌下加入1.5ml(16.4mM)的二氫吡喃,加入PTS·H2O 6mg(0.032mM),20℃下攪拌1.5h,直至TLC示反應完全。加入10%NaHCO3溶液直至PH=7。用乙酸乙酯提取,合并有機層,用Na2SO4干燥,濃縮,用乙醚/石油醚重結晶,析晶后過濾,即得16α-(2’-四氫吡喃基氧基)-11β,17α,21-三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醋酸酯微黃色結晶1.03g,收率85.7%。取部分用丙酮/石油醚重結晶,mp246.5~218℃元素分析C28H38O8,計算值C 66.93%,H 7.57%;實測值C 66.97%,H 7.51%。IR(KBr,cm-1)3458(υOH),1755,1730(υc=o),1657(υc=o),1614(υc=c),1170-1145(υc-o-c)。1H-NMR(300MHz,CDCl3)δ,ppm,0.98(3H,S,18-CH3),1.44(3H,S,19-CH3),2.15(3H,S,-OCOCH3),4.68(1H,br.S,11β-H),3.81,3.55(2H,d,26-H),4.83,4.96(2H,dd,J=17.4Hz,21-H2),4.82(1H,d,16β-H),4.20(1H,d,22-H),6.0(1H,S,4-H),6.27(1H,dd,J 8.4,1.8Hz,2-H),7.02(1H,d,J10.2Hz,1-H)。
實施例10 16α-(2’-四氫吡喃基氧基)-11β,17α,21-三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的合成將實施例9所得粗品16α-(2’-四氫吡喃基氧基)-11β,17α,21-三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醋酸酯1g(2.0mM)溶于10ml的0.2NKOH/CH3OH中,于室溫下水解20min,TLC示反應完全。冰水浴降溫至5℃,滴加10%HAC約1.5ml中和PH=7~8,再滴加水至固體析出完全,得16α-(2’-四氫吡喃基氧基)-11β,17α,21-三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0.88g,收率96.3%。用丙酮/石油醚重結晶,析晶后過濾,即得16α-(2’-四氫吡喃基氧基)-11β,17α,21-三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微黃色結晶,mp189.5~191℃。元素分析C26H36O7,計算值C 67.83%,H 7.83%;實測值C 67.89%,H 7.81%。IR(KBr,cm-1)3430(υOH),1758,1730(υc=o),1658(υc=o),1614(υc=c),1170-1149(υc-o-c)。1H-NMR(300MHz,CDCl3)δ,ppm,0.96(3H,S,18-CH3),1.42(3H,S,19-CH3),4.45(1H,br.S,11β-H),3.70,3.90(2H,d,26-H),4.11,4.63(2H,dd,J=19.8Hz,21-H2),4.84(1H,d,16β-H),4.18(1H,d,22-H),6.01(1H,S,4-H),6.26(1H,dd,J 9.3,2.1Hz,2-H),7.01(1H,d,J9.9Hz,1-H)。
實施例11 16α-(2’-四氫吡喃基氧基)-11β,17α,21-三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異丁酸酯的合成將實施例10所得16α-(2’-四氫吡喃基氧基)-11β,17α,21-三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1.0g(2.2mM),室溫下溶于5ml丙酮中,攪拌下加入研磨并干燥過的無水K2CO30.6g(4.4mM)及0.54ml(3.3mM)異丁酸酐,攪拌下回流3h直至TLC示反應完全后,降溫至0℃,并于冰浴下緩緩滴入50ml水,至不再析出沉淀,過濾,得白色粉末固體1.07g,收率93.2%。取部分用丙酮/石油醚重結晶,析晶后過濾,即得16α-(2’-四氫吡喃基氧基)-11β,17α,21-三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異丁酸酯結晶,mp153.5~156℃。元素分析C30H42O8,計算值C 67.92%,H7.92%;實測值C 67.90%,H 7.96%。IR(KBr,cm-1)3431(υOH),1765,1740(υc=o),1672(υc=o),1615(υc=c),1170-1149(υc-o-c)。1H-NMR(300MHz,CDCl3)δ,ppm,0.99(3H,S,18-CH3),1.44(3H,S,19-CH3),1.25,1.21(2×3H,d,21-C(CH3)2),4.45(1H,br.S,11β-H),3.53,4.0(2H,d,26-H),4.82,4.94(2H,dd,J=17.7Hz,21-H2),4.81(1H,d,16β-H),4.19(1H,d,22-H),6.0(1H,S,4-H),6.26(1H,dd,J 10.2,1.8Hz,2-H),7.02(1H,d,J9.9Hz,1-H)。
實施例12 11β,16α,17α,21-四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異丁酸酯的合成將實施11所得16α-(2’-四氫吡喃基氧基)-11β,17α,21-三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異丁酸酯1g(1.9mM),室溫下溶于10ml甲醇中,冰浴降溫至0℃,攪拌下緩慢滴加2N HCl水溶液約5ml直至pH=2-3,室溫下攪拌約2小時直至TLC示四氫吡喃基水解完全。用10%NaHCO3/H2O約10ml中和至PH=7,加水至不再析出沉淀,過濾,得白色粉末狀固體0.78g,收率92.7%。取部分,用丙酮/石油醚重結晶,得純品(II),m.p.220.5~221.3℃。
實施例13 11β,16α,17α,21-四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異丁酸酯的合成將實施例10所得16α-(2’-四氫吡喃基氧基)-11β,17α,21-三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1g(2.2mM),室溫下溶于2.5ml丙酮中,攪拌下加入研磨并干燥過的無水K2CO30.6g(4.4mM)及0.54ml(3.3mM)異丁酸酐,攪拌下回流3h至TLC示反應完全,降溫至0℃,緩慢滴加2N HCl約5.5ml至PH=2-3,室溫攪拌2h直至TLC示四氫吡喃基水解完全,再加10%NaHCO3水溶液中和至PH=7,加水稀釋直至無沉淀析出,過濾,得白色固體約0.82g,收率84.6%。mp>130℃。取部分用丙酮/石油醚重結晶,得白色結晶粉末,m.p.219-220.5℃。
式(I)化合物實施例14 式(I)化合物的合成將實施例11所得的16α-(2’-四氫吡喃基氧基)-11β,17α,21-三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異丁酸酯5g(9.4mM),70%HF 50ml投入塑料瓶中,冰鹽浴降溫至-5℃左右,先水解15~20min,再緩慢滴加2.4ml(19.9mM)環己基甲醛,滴畢,保持-5℃攪拌3小時。TLC示反應完全后用10%NH4OH/H2O約500ml中和稀釋至pH=7,過濾,干燥,得白色粉末狀固體4.15g,收率81.5%,m.p.>130℃,HPLC示R/S=85/15。
實施例15-17 式(I)化合物的合成按照實施例6、7和8的合成式(I)化合物的方法,以硝基丙烷為溶劑,70%高氯酸為催化劑式(I)化合物,70%高氯酸為4.8ml時得到的式(I)化合物的收率分別為70%(R/S=80/20)、50%(R/S=55/45)、64%(R/S=68/32)。
實施例19 式(I)化合物粗品重結晶將實施例6所得式(I)化合物粗品10g(18.5mM,R/S=88/12)溶于28ml丙酮中,攪拌回流下加入6ml純水,靜置自然降溫,待析出結晶后過濾,75%的丙酮/水洗滌,干燥,得白色結晶7.2g,收率72%,R/S=95/5,m.p.204-206℃。
實施例20 式(I)化合物精制將實施例19所得式(I)化合物5g(9.2mM)溶于20ml無水乙醇中,攪拌回流下加入8.5ml純水,靜置降溫,待析出結晶后過濾,用50%乙醇/水洗滌,干燥,得白色晶體3.5g,收率70%,R/S=98.5/1.5,m.p.207-208.5℃。
HPLC的條件設備HP 1084B液相色譜儀,HP 79850 BLC終端和UV檢測器柱材料Hypersil C18,5um,125×4.6mm檢測波長242nm流動相乙醇∶水=6∶4柱溫45℃流速約1.2ml/分
權利要求
1.一種制備以下式(I)化合物的方法, 其包括將以下通式(II)化合物在酸性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與環己基甲醛進行反應, 其中,R1選自氫,四氫吡喃基,或下式硅烷基(A) 其中R2,R3和R4可以相同或不同,各自獨立地選自C1~C7烷基、苯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所述反應在選自鹵代烴、硝基烷烴、醚、酮、或酯的有機溶劑中進行。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所述溶劑是1,4-二氧六環、四氫呋喃、二氯甲烷、氯仿、丙酮、硝基甲烷或者異丙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所述酸性催化劑選自甲磺酸、對甲苯磺酸在內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磺酸,或包括鹽酸、氫溴酸、高氯酸、四氟硼酸和氫氟酸在內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無機酸;如果所述反應在不使用有機溶劑的情況進行,酸性催化劑的量比所述反應使用有機溶劑的情況時的用量多,此時酸性催化劑也作為溶劑使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反應在-30℃~60℃溫度下進行。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所述酸性催化劑為氫氟酸,反應溫度為-20℃~40℃。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反應溫度為-15℃~10℃。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當所述R1為四氫吡喃基或-Si(R2)(R3)R4(A)時,所述通式(II)化合物先在酸性催化劑中反應一段時間,反應時間以使16位上的四氫吡喃基或-Si(R2)(R3)R4(A)水解掉為宜;再加入環己基甲醛進行反應。
9.一種以下通式(II)的中間體化合物, 其中R1選自氫,四氫吡喃基,或以下通式的取代基 其中R2,R3和R4可以相同或不同,各自獨立地選自C1~C7烷基、苯基。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中間體化合物,所述R2選自甲基、異丁基、叔丁基、1,1,2-三甲基丙基、或苯基;所述R3選自甲基,異丁基,叔丁基,1,1,2-三甲基丙基,苯基;所述R4選自甲基,異丁基,叔丁基,1,1,2-三甲基丙基,苯基。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中間體化合物,所述R2為甲基;R3為甲基;R4為叔丁基或1,1,2-三甲基丙基。
12.根據權利要求9-11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化合物,其作為制備式(I)化合物的中間體的應用。
13.一種制備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中間體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1)以11β,16α,17α,21-四羥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醋酸酯(即下式III的化合物)為原料, 在酸性條件下,與二氫吡喃反應;或者,在堿性條件下,與以下通式(B)化合物反應, 其中R2,R3,R4可以相同或不同,各自獨立地代表C1-C7烷基或苯基;X為一離去基團,反應得到以下通式(IV)化合物 其中R1為四氫吡喃基,或者-Si(R2)(R3)R4(A)(2)第(1)步驟所得式(IV)的化合物皂化,得到以下通式(V)的化合物, 其中,R1為四氫吡喃基,或者-Si(R2)(R3)R4(A)(3)將第(2)步驟所得式(V)化合物用異丁酸酐或者異丁酰氯,對其21-位羥基異丁酰化,即得產物R1為四氫吡喃基或-Si(R2)(R3)R4取代基的通式(II)化合物;將R1為四氫吡喃基或-Si(R2)(R3)R4取代基的通式(II)化合物選擇性地酸性水解其四氫吡喃基或-Si(R2)(R3)R4,即得R1為氫的通式(II)化合物。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1)步驟中,所述酸性條件包括對甲苯磺酸,HClO4;所述堿性條件由包括三乙胺、DIEA、N-甲基嗎啉、哌啶、咪唑、吡啶、和哌嗪在內的有機堿提供;所述反應在包括二氯甲烷,二甲基甲酰胺、咪唑、和四氫呋喃在內的非質子有機溶劑中進行;所述式(B)中R2選自甲基,異丁基,叔丁基,1,1,2-三甲基丙基,和苯基;R3選自甲基,異丁基,叔丁基,1,1,2-三甲基丙基,和苯基;R4選自甲基,異丁基,叔丁基,1,1,2-三甲基丙基,和苯基;所述離去基團選自氯、溴或者碘。
15.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2)步驟中,所述的皂化是于無機堿的有機醇溶液中,在室溫下進行,這里,無機堿選自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有機醇選自甲醇、乙醇、丙醇或者異丙醇。
16.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3)步驟中,所述異丁酸酐化在K2CO3/丙酮溶液中進行。
17.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1)步驟中所述R2為甲基;R3為甲基;R4為叔丁基或1,1,2-三甲基丙基,X為氯;所述反應在室溫下進行0.5~10小時。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制備治療呼吸道疾病的甾體藥物式(I)化合物的方法,具體地說通過中間體通式(II)化合物,其中R
文檔編號C07J7/00GK1651454SQ20041008673
公開日2005年8月10日 申請日期2004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04年10月29日
發明者凌仰之, 張德斌, 孫亮 申請人:天津藥業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