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高強度建筑膠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強度建筑膠及其制備方法。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建筑物的外觀或者樓宇居室內的裝飾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普遍采用的裝飾材料多瓷磚、馬賽克、大理石、花崗巖等,把上述裝飾材料與基體粘接在一起的粘接劑常用的有水泥、107膠,903粘接劑,4115粘接劑等。水泥、107膠粘接強度低,施工繁瑣,成本高;903粘接劑不能防油、不耐酸堿,抗氧化,抗紫外線能力差;4115建筑膠不耐老化、氧化,不耐油,有揮發性氣體;903膠和4115建筑膠有一個共同的缺點是要求施工面平整,再之,使用中,為了節約往往采用線涂,甚至點涂,這樣形成粘接物空心,不能完全符合標準施工要求。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缺點,而提供一種無毒、不燃、耐油、耐酸堿、抗老化、無異味、施工方便,粘接強度高的建筑膠。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利用化工廠的廢黃磷礦渣、硫礦渣作為填料,以減少環境污染、同時降低生產成本。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是由固相組分與液相組分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的一種具有優良的粘接性能的無機鹽膠凝體,其固液兩相組分的重量比為2-4∶1其固相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為礦渣(硫酸鹽或磷酸鹽礦渣) 70-80%無機鹽 12-20%堿 5-10%其中礦渣為經高溫處理后的硫酸鹽礦渣與磷酸鹽礦渣,在產品中作為填料,即可減少環境污染又可使生產成本降低,與液相混合后起主要粘接作用;無機鹽包括氧化鈣、硫酸鈣、氯化鋇、氯化鈣等,在與液相配合時發生復分解反應,與固相中礦渣經氧化還原反應生成充分的硫酸鹽或磷酸鹽;
其中各組分的重量比為氧化鈣 1硫酸鈣 1.2-3.2氯化鋇 1.2-3.2氯化鈣 2-5堿為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鈣,在與液相配合時同礦渣反應生成硫酸鹽或磷酸鹽。
液相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為膠粘劑 40-50%水 30-40%
表面活性劑 5-10%改性劑 10-15%膠粘劑主要起初始粘接作用,成分可選用聚醋酸乙烯乳液、聚苯乙烯丙烯酸乳液或全丙烯酸乳液之一,或其中任兩種成分的混合液,或者是三種成分的混合液;表面活性劑具有分散、乳化作用,保護建筑膠中水分含量穩定,使液組分達到平衡體系,其成分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或二丁基萘磺酸鈉;水為溶劑;改性劑是用于提高本膠早強性能的添加劑,主要成分是羧甲基纖維素、硫酸鋅、氟硼酸鈉、硝酸鐵,其重量比為羧甲基纖維素 1硫酸鋅 4-7氟硼酸鈉 1.5-3硝酸鐵 4-10本發明膠的制備方法如下固相組分的制備把礦渣經粉碎、研磨使其粒度達200目以上,順序加入氧化鈣、硫酸鈣、氯化鋇、氯化鈣和堿,混合研磨,使其粒度達300目以上,即得固相成品;液相組分的制備首先用反應釜加熱水至80℃-90℃,加入膠粘劑,攪拌至少10分鐘,然后加入表面活性劑,再加入改性劑,在釜內溫度達到20℃-30℃時攪拌至少40分鐘,乳化1-2小時,待液體冷卻至室溫分裝為液相成品;使用時固液兩組分以2-4∶1混合即可。
本發明產品主要適用于水泥表面粘貼,也可以在涂料、青紅磚、石膏、玻璃、木材表面粘貼,具有7天干透后防滲漏、耐酸堿、抗紫外線、抗氧化、抗凍的良好性能;并且綜合成本低、工時利用率高、可以用本品找平底面。經北京市建筑材料質量監督檢驗站根據GB/T12954-91進行性能檢測,該產品剪切強度和凍融后強度均高于水泥107膠產品。(附件1)。本發明產品性能與同類膠比較列表于后(附件2)。
實施例1首先制備本發明產品的固相部分。
選用磷酸鹽礦渣和/或硫酸鹽礦渣,經粉碎研磨后顆粒達到250目,順序加入氧化鈣、硫酸鈣、氯化鋇、氯化鈣、然后將氫氧化鈣投入研磨機中混合研磨,達到325目,即得固相組分,其各種成分的重量百分比為礦渣 80%氧化鈣 2%硫酸鈣 5%氯化鋇 3%氯化鈣 5%氫氧化鈣 5%然后制備本發明產品的液相部分
在反應釜中將水加熱至85℃,加全丙烯酸乳液,攪拌10分鐘,加入二丁基萘磺酸鈉,取各種改性劑分別加入羧甲基纖維素,硫酸鋅、氟硼酸鈉、硝酸鐵,釜溫控制在25℃時,開始攪拌乳化1.5小時,停機置放2小時,液體至室溫,分裝為液相組分。
其各種成分的重量百發比為水 35%全丙炳酸乳液 45%二丁基萘磺酸鈉 10%羧甲基纖維素 0.5%硫酸鋅 3.5%氟硼酸鈉 1%硝酸鐵 5%在施工使用中,將固液兩相組分以2∶1配合使用。
實施例2首先制備本發明產品的固相部分選用磷酸鹽礦渣和/或硫酸鹽礦渣,經粉碎研磨后顆粒達到280目,順序加入氧化鈣、硫酸鈣、氯化鋇、氯化鈣、然后將氫氧化鈣投入研磨機中混合研磨,達到340目,即得固相組分,其各種成分的重量百分比為礦渣 70%
氧化鈣 2.5%硫酸鈣 3.5%氯化鋇 3.5%氯化鈣 12.5%氫氧化鈉 8%然后制備本發明產品的液相部分在反應釜中將水加熱至80℃后,加聚醋酸乙烯乳液,攪拌18分鐘,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然后分別加入羧甲基纖維素、硫酸鋅、氟硼酸鈉、硝酸鐵,釜溫控制在30℃時,攪拌乳化2小時,停機置放3小時,液體至室溫,分裝為液相組分。
其各種成分的重量百分比為水 4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5%羧甲基纖維素 1%聚醋酸乙烯乳液 40%硫酸鋅 4%氟硼酸鈉 3%硝酸鐵 7%在施工使用中,將固液兩相組分以4∶1配合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高強度建筑膠,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固相組分與液相組分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其固液兩相的重量比為2-4∶1,其中固相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為礦渣(硫酸鹽或磷酸鹽礦渣) 70-80%無機鹽12-20%堿5-10%其中液相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為膠粘劑40-50%水30-40%表面活性劑5-10%改性劑10-1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強度建筑膠,其特征在于固相組分中的無機鹽的組分及其重量比為氧化鈣 1硫酸鈣 1.2-3.2氯化鋇 1.2-3.2氯化鈣 2-5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強度建筑膠,其特征在于固相組分中的堿是氫氧化鈣或氫氧化鈉。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強度建筑膠,其特征在于液相組的膠粘劑為聚醋酸乙烯乳液、聚苯乙烯丙烯酸乳液或全丙烯酸乳液之一,或其中任兩種成分的混合液,或者是三種成分的混合液。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強度建筑膠,其特征在于液相組分中的表面活性劑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或二丁基萘磺酸鈉。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強度建筑膠,其特征在于改性劑的組分及其重量比為羧甲基纖維素 1硫酸鋅 4-7氟硼酸鈉 1.5-3硝酸鐵 4-10
7.一種高強度建筑膠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1)把磷酸鹽或硫酸鹽礦渣粉碎,研磨使其粒度達200目以上,然后順序加入無機鹽氧化鈣、硫酸鈣、氯化鋇、氯化鈣和堿,混合研磨使其粒度達300目以上,(2)用反應釜加熱水至80℃-90℃,加入膠粘劑,攪拌至少10分鐘,然后加入表面活性劑,再加入改性劑,在釜內溫度達到20℃-30℃時攪拌至少40分鐘,乳化1-2小時。(3)固相組分與液相組分按2-4∶1混合。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強度建筑膠及其制備方法。它是由硫酸鹽或磷酸鹽礦渣、無機鹽和堿組成的固相成分與由膠粘劑、表面活性劑、改性劑和水組成的液相成分按2—4∶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其主要適于水泥表面粘貼,也可用于涂料、青紅磚、石膏、玻璃、木材表面粘貼,具有7天干透后防滲漏、耐酸堿、抗紫外線、抗氧化、抗凍的良好性能;并且綜合成本低、工時利用率高、可以用本品找平底面的優點。經檢測證明,其剪切強度和凍融后強度較高。
文檔編號C09J1/00GK1087925SQ9311499
公開日1994年6月15日 申請日期1993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1993年11月25日
發明者李鵬 申請人:李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