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汽車的聲學有效的底面護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汽車的聲學有效的底面護板,包括一可固定在汽車底面上的支架部分和至少一個由其固定的吸音的部分。
由EP 1 251 062 A2已知一種汽車的底面護板,其具有包括一下壁和一上壁的雙壁結構,其中下壁構成一適于(氣流)流動的下面,它覆蓋汽車的底面。在底面護板中結合一吸音器,具體地說,是通過下壁和/或上壁構成為結構件,其中該結構件具有用作共振元件的箱式空腔。各空腔相互連通并從而是一共同的空氣容積的部分。底面護板制成為擠坯吹塑成型件(Extrusions-Blasformteil)。
DE 100 01 932 A1公開了一種護面元件,其用作為汽車的底面護板,用以屏蔽發動機和廢氣裝置的部分以防噪聲放射。該護面元件同時有利于汽車的空氣阻力系數(Cw-Wert)改進,它由熱塑性塑料制成并且構成為自支撐的剛性空心體,其至少部分地包含吸音的海綿狀的熱塑性塑料的填料。
DE 44 12 427 C2介紹了一種隔音器,其設置在汽車底面部分的下面并且在汽車結構的側面的車架縱梁內。該隔音器具有一穿孔的板,其與汽車底面部分的下面間隔開,在穿孔板與汽車底面部分的下面之間形成一空氣空間。在該隔音器的幾個描述的實施形式中空氣空間部分地或完全填滿多孔的吸音材料。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汽車的聲學有效的底面護板,借其也可以在一汽車底面部分的下面上對一排氣管道的部分(部件)和/或其他的發射高熱輻射的部分(部件)進行覆蓋,而特別是達到改善的隔音效果。
按照本發明,該目的在一上述型式的底面護板中這樣來達到,即,吸音的部分在上面至少部分地覆蓋有微穿孔的隔熱層,其中微穿孔的隔熱層向汽車的底面那邊敞露并且吸音的部分由礦物棉、一種開孔的泡沫材料和/或一種非織造織物、特別是針刺無紡織物構成。
吸音的部分在上面用微穿孔的隔熱層覆蓋使得底面護板的吸音部分也可以設置在一排氣管道和/或其他的發射高熱輻射的部分(部件)的下面。因此本發明的底面護板能夠給排氣管道一外殼,這致使在相應的汽車上的隔音作用得以顯著改善。同時,通過與其連接的排氣部分或在汽車底面的下面上的其他的熱的部分的屏蔽,可以防止火災危險,對于傳統的汽車,當其停放在一個下方存在干草或其他易燃材料的地方時具有著火危險。
本發明的底面護板的一優選的構造的特征在于,吸音的部分與微穿孔的隔熱層之間設有間距。由此確定的空氣層對于隔熱和隔音作用都是有利的。
為了底面護板的高的隔音效果,有利的是,支架部分配備一較大的和/或多個隔離的吸音部分。吸音的部分或相應的隔離的部分與一個或多個微穿孔的隔熱層的組合限定在底面護板的這樣的區域內,其位于排氣管道和/或其他的具有較高溫度的部分的附近。因此本發明的底面護板的另一優選的構造的特征在于,在支架部分上固定至少另一吸時的部分,其上面是敞露的。
為了達到特別高的隔音效果,本發明的底面護板的支架部分按照另一優選的構造可以構成使其在組裝狀態下與汽車底面形成一基本上封閉的空腔。
按照本發明的另一優選的構造,吸音的部分是透氣的。這種構造能夠實現由汽車底面和底面護板確定的空腔內的空氣交換,從而可以確保關于位于空腔內的排氣管道或其他的處在那里的熱的部分通過對流的熱傳導。
本發明的底面護板的另一有利的構造在于,在支架部分構成至少一開口,其用作排氣管道部分或另一發熱的汽車裝置的冷卻的流入口。在這方面可以在支架部分上優選還構成至少一個空氣通道,借其將冷卻空氣針對地供給一待冷卻的排氣管道部分或汽車裝置。
在另一構造中,本發明的底面護板的支架部分的下面的全部或大部分構造成光滑平面的,以便降低氣流阻力(空氣阻力系數)并從而降低燃料消耗量。
關于氣流阻力的降低還有利的是,一個或多個底面護板的吸音的部分在下面用一穿孔的薄膜覆蓋。作為穿孔的薄膜可以例如采用多孔的或微穿孔的光滑的聚丙烯塑料薄膜。光滑的微穿孔的薄膜不僅可以降低有關的汽車的氣流阻力,其還用作防水膜,從而底面護板的吸音的部分不會由于侵入的飛濺水而喪失其聲學效力。吸音的部分可以附加地或可選擇地配備疏水的和/或疏油的薄膜。
本發明的底面護板的其他的優選的和有利的構造說明于諸從屬權利要求中。
以下借助構成多個實施例的附圖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其中以示意圖表示
圖1 按照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底面護板的俯視圖;圖2 按照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底面護板的俯視圖;圖3 按圖2的底面護板沿剖面線A-A截取的剖視圖;圖4 按照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底面護板的側視圖;圖5 按照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底面護板的側視圖;圖6 一隔振元件的放大的詳細剖視圖;以及圖7 按照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的剖視圖。
附圖中所示的底面護板1、1′、1″、1、1″″由一支架部分2、2′、2″、2、2″″和一個或多個由支架部分固定的吸音的部分3構成。在支架部分2、2′、2″、2、2″″中構成多個孔或相應的空隙4,其用作可連接于汽車底面的固定裝置、特別是固定螺釘或可鎖定的插塞連接裝置(未示出)的貫穿口。
各空隙或孔4設有隔振元件,借其可將支架部分2、2′、2″、2、2″″固定在汽車的底面上。各隔振元件可以例如構成橡膠套筒的形式,其形鎖合連接于支架部分。圖6中示出的橡膠套筒5具有兩個凸緣式部分6、7,其與直徑減小的中間部分8構成一體。容納橡膠套筒5的孔或空隙設置在一杯形凹槽9上,該凹槽容納固定螺釘(未示出)的釘頭并且通過一蓋(未示出)等可向支架部分2′的下面那邊齊平地封閉。
支架部分2、2′、2″、2、2″″由塑料、優選由玻璃纖維增強的聚丙烯制成。與塑料混合的玻璃纖維的平均長度為約30mm。其在支架部分中的分量優選為約30Gew.%(重量百分比)。支架部分2、2′、2″、2、2″″的下面全部或大部分構成光滑平面的,從而設有底面護板的汽車的空氣阻力系數是比較小的。支架部分2、2′、2″、2、2″″可以例如以注塑成型法和擠出模壓法制造。
圖1至5中所示的支架部分2、2′、2″、2分別具有多個凹槽或通口,其中分別鑲嵌一吸音的部分3。各吸音的部分3在邊緣固定或夾緊于支架部分的臺階形凹槽或通口10中。各吸音的部分3可以在制造支架部分2、2′、2″、2時插入一模具中并且與支架部分2、2′、2″、2的玻璃纖維增強塑料一起繞邊緣注塑或擠壓。
各吸音的部分3分別由透氣的和/或開孔的材料層構成,其厚度例如為10至30mm。其優選由開孔的泡沫塑料、特別是醚類泡沫塑料或三聚氰胺樹脂泡沫塑料,和/或非織造織物、特別是聚酯無紡織物構成。吸音的部分也可以選擇地或附加地由礦物棉、特別是礦物無紡織物構成。吸音的部分可以特別構成多層的。例如其可以由一個或多個泡沫塑料層和/或由一個或多個無紡織物層、特別是針刺無紡織物層構成。為了防止可能不利于聲學效力的吸水性,泡沫塑料或非織造織物優選配備疏水的和/或疏油的薄膜。
在圖4所示的實施例中,各吸音的部分3的下面分別用一微穿孔的塑料薄膜11覆蓋,其向外面敞露。塑料薄膜盡管有穿孔仍起防水性作用,因為在穿孔方面涉及具有較小孔直徑的微穿孔。此外,同樣聲學有效的塑料薄膜11有助于降低空氣阻力系數。
吸音的部分3的面向汽車底板12的下面的一側可以構成為平面的但優選也可以構成為有成型結構的,以便增加聲學有效的表面并從而提高消音能力(參見圖3)。
吸音的材料3的下部通過支架部分2、2′、2″、2的多個通口10,對于支架部分2、2′、2″、2、2″″的形狀穩定性來說,比具有例如只一個單獨的較大的通口10的構造更為有利。
各通口10在這里所示的實施例中規則地設置。其可以特別是成網格式分布設置,如圖1和2中所示。但也有可能將吸音的部分3并因此將所屬的凹槽或通口10不規則地設置在相應的支架部分2上和/或將其面積大小構造成不同的尺寸。
圖1至3中分別示意示出一排氣管道13的一部分。在底面護板1的區域內,底面護板面向熱的汽車部分,如排氣管道13,特別是一廢氣催化器,各吸音的部分3在其上面覆蓋至少一個微穿孔的隔熱層14,其向汽車的底面12那邊敞露。隔熱層14優選包括一微穿孔的鋁箔。其具有例如0.1至0.3mm的厚度。
隔熱層14與相應的吸音的部分3間隔開設置,其中在底面護板1構成環繞的向上凸出的筋條15,在其上焊接或粘結層14。但在本發明范圍內的實施形式中也將微穿孔的隔熱層14在邊緣夾緊、周圍澆鑄或周圍注塑在支架部分2上。在這種情況下隔熱層14成一體結合于支架部分2中。通過支架部分2和隔熱層14的這樣的結合,在制造底面護板時節省至少一道工序。
微穿孔的隔熱層14與吸音的部分3之間的間距可以例如為約10mm。微穿孔的隔熱層14和配屬的吸音的部分3因此確定一空氣空間。
利用圖1中所示的底面護板1可以覆蓋一基本上成直線構成的排氣管道部分13。相比之下,按圖2的底面護板1′確定用于覆蓋一具有分路的排氣管道部分13。因此隔熱層14構造成Y形的,其中在層14的下方在支架2′中設置多個吸音的部分。
接近汽車縱梁設置的吸音的部分3的其他遠離排氣管道13的上面未由微孔的隔熱層14所覆蓋,而是敞露的。
支架部分2、2′、2″、2、2″″成形成使微穿孔的隔熱層14和在上面敞露的吸音的部分3在底面護板1、1′、1″、1、1″″的組裝狀態下分別與汽車的底面12間隔開。其中支架部分2與汽車的底面12形成一基本上封閉的空腔16。
如圖4和5中所示,各環繞的筋條15特別也可以在相應的通口10的邊緣上構成,在筋條上粘結或借助于超聲波焊接微穿孔的鋁箔14。
在按圖4的實施例中,在支架部分2″的內面特別在固定點的區域內設有隔振的涂層16。隔振的涂層16可以利用通口區域的凹槽與吸音部分3完全平面地設置在支架部分2″的內面上。
在按圖5的實施例中,在支架部分2上構成至少一個具有一短的空氣通道18的開口17,其用作排氣管道部分或另一發熱的汽車裝置的冷卻的流入口。在開口17上必要時可連接一較長的空氣通道(未示出),其作為單獨的部分連接于支架部分2″或與支架部分構成一體。
圖7中所示的底面護板1″″具有一包括一凹槽的支架部分2″″,一吸音的部分3嵌入該凹槽中。吸音的部分3在其上面再次用一微穿孔的鋁箔14覆蓋,其在邊緣連接于支架部分2″″。其中鋁箔14與吸音的部分3之間設有間距,從而在它們之間具有一空氣層。在凹槽的底面19構成多個空隙或通口10。在相應的通口10的邊緣設有環繞的向下凸出的筋條15′。各筋條15′是聲學有效的。在這方面涉及所謂共振筋條。此外這些筋條有助于支架部分2″″的形狀穩定性。
權利要求
1.用于汽車的聲學有效的底面護板(1、1′、1″、1、1″″),包括一可固定在汽車底面(12)上的支架部分(2、2′、2″、2、2″″)和至少一個由其固定的吸音的部分(3),其特征在于,吸音的部分(3)在上面至少部分地覆蓋有一微穿孔的隔熱層(14),其中,微穿孔的隔熱層(14)向汽車的底面(12)那邊敞露并且吸音的部分(3)由礦物棉、一種開孔的泡沫材料和/或一種非織造織物構成。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底面護板,其特征在于,吸音的部分(3)與微穿孔的隔熱層(14)之間設有間距。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底面護板,其特征在于,在支架部分(2、2′、2″、2、2″″)上固定至少一個另外的、其上面敞露的吸音的部分(3)。
4.按照權利要求1至3之一項所述的底面護板,其特征在于,吸音的部分(3)在邊緣形鎖合地固定和/或夾緊在支架部分(2、2′、2″、2、2″″)上。
5.按照權利要求1至4之一項所述的底面護板,其特征在于,吸音的部分(3)是透氣的。
6.按照權利要求1至5之一項所述的底面護板,其特征在于,吸音的部分(3)由一個或多個透氣的和/或開孔的材料層構成。
7.按照權利要求1至6之一項所述的底面護板,其特征在于,支架部分(2、2′、2″、2、2″″)的下面全部或大部分構造成光滑平面的。
8.按照權利要求1至7之一項所述的底面護板,其特征在于,吸音的部分(3)在下面用一穿孔的薄膜覆蓋,該薄膜在外面是敞露的。
9.按照權利要求1至8之一項所述的底面護板,其特征在于,吸音的部分(3)鑲嵌于一在支架部分中構成的通口中。
10.按照權利要求9所述的底面護板,其特征在于,在通口(10)的邊緣上構成一環繞的向上和/或向下凸出的筋條(15、15′)。
11.按照權利要求1至10之一項所述的底面護板,其特征在于,在支架部分(2、2′、2″、2、2″″)中構成多個通口(10),在其中分別鑲嵌一個吸音的部分。
12.按照權利要求1至11之一項所述的底面護板,其特征在于,支架部分(2、2′、2″、2、2″″)具有隔振元件(5),支架部分可借其固定在汽車的底面上。
13.按照權利要求1至12之一項所述的底面護板,其特征在于,將支架部分(2、2′、2″、2、2″″)構成為使其在組裝狀態下與汽車的底面(12)形成一基本上封閉的空腔(16)。
14.按照權利要求1至13之一項所述的底面護板,其特征在于,支架部分(2、2′、2″、2、2″″)成形為使得在底面護板(1、1′、1″、1、1″″)的組裝狀態下其微穿孔的隔熱層(14)和/或其在上面敞露的吸音的部分(3)分別與汽車的底面(12)間隔開。
15.按照權利要求1至14之一項所述的底面護板,其特征在于,在支架部分(2)上構成至少一個開口(17),其用作排氣管道部分(13)或另一發熱的汽車裝置的冷卻的流入口。
16.按照權利要求1至15之一項所述的底面護板,其特征在于,在支架部分(2)上構成至少一個空氣通道(8)。
17.按照權利要求1至16之一項所述的底面護板,其特征在于,吸音的部分(3)具有疏水的和/或疏油的特性。
18.按照權利要求1至17之一項所述的底面護板,其特征在于,微穿孔的隔熱層(14)在邊緣夾緊、周圍澆鑄或周圍注塑在支架部分(2、2′、2″、2、2″″)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的底面護板(1′),包括一可固定在汽車底面(12)上的支架部分(2′)和至少一個由其固定的吸音的部分(3)。為了也可以利用這樣的底面護板在一汽車底面部分(12)的下面上對一排氣管道(13)的部分和/或其他的發射高熱輻射的部分進行覆蓋,以便達到改善的隔音效果,本發明規定,吸音的部分(3)在上面至少部分地覆蓋有微穿孔的隔熱層(14),其中,微穿孔的隔熱層(14)向汽車的底面(12)那邊敞露并且吸音的部分(3)由礦物棉、一種開孔的泡沫材料和/或一種非織造織物構成。
文檔編號B60R13/08GK1701006SQ200480001077
公開日2005年11月23日 申請日期2004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2003年10月23日
發明者V·阿貝克, H·布勒梅林 申請人:卡庫斯蒂克斯技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