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空調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暖風總成受力改進結構。
背景技術:
暖風總成汽車空調的重要組成部分。暖風總成作用是利用其內部風道和風門的受控邏輯運動實現氣流的分配,進而實現暖風總成送風按需求構成通常需要的吹面,吹腳,吹面吹腳,吹腳除霧和除霜五種模式。這里在控制暖鳳總成的風的方向時是依靠總成內擺頁板來完成的,擺頁板又是通過外部驅動機構進行驅動擺動,現有模式中得外部驅動機構都是單側受力,這樣由于力點比較集中,容易造成整個驅動機構的損壞,進而影響送風方向的操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現狀,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受力均勻,使用壽命長的暖風總成受力改進結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暖風總成受力改進結構,包括有本體,所述的本體內設置有多個擺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體的外端設置有驅動擺頁機構,所述的驅動擺頁機構與擺頁板的一端連接并帶動擺頁板運動,所述的驅動擺頁機構的受力點為驅動擺頁機構中間位置。
這里多個擺頁板主要是控制暖風總成送風的方向,這里驅動擺頁機構是用來驅動擺頁板工作的,這里本實用新型主要創新是將驅動擺頁機構的受力點集中在中間位置,這樣使得受力更加均勻,保證了整個驅動擺頁機構的穩定運行。
為優化上述方案采取的措施具體包括:
在上述的一種暖風總成受力改進結構中,所述的驅動擺頁機構包括固定體、主旋轉軸、齒輪組件、擺頁連接件以及安裝盒體,所述的齒輪組件安裝在安裝盒體內,所述的主旋轉軸從固定體的中部穿出后與齒輪組件連接,所述的多個擺頁連接件的一端與擺頁板連接,另一端均連接到中部的主旋轉軸上。這里主旋轉軸剛好位于中間的位置,在與齒輪組件安裝后會與電機連接,通過電機就可以帶動主旋轉軸旋轉,主旋轉軸又帶動每個擺頁連接件轉動,又由于擺頁連接件均連接到中部的主旋轉軸上,這樣每個擺頁連接件都相當于在中間的位置上受力,克服了之前單側受力所帶來的缺陷。
在上述的一種暖風總成受力改進結構中,所述的擺頁連接件由固定部、受力連接部以及支撐支架部組成,所述的固定部與內部的擺頁板連接,所述的支撐支架部由多個支撐連接架構成,所述的多個支撐連接架相互交叉連接后匯聚到受力連接部上,所述的支撐連接架相互之間具有間隔空間。這里通過支撐連接架增強了整個擺頁連接件的強度,保證了運行的穩定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將暖風總成受力由單側受力改成了中間受力方式,這樣使得受力更加均勻,保證了整個驅動擺頁機構的穩定運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暖風總成受力改進結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驅動擺頁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圖中,本體1;擺頁板2;驅動擺頁機構3;固定體4;主旋轉軸5;齒輪組件6;擺頁連接件7;安裝盒體8;固定部9;受力連接部10;支撐支架部11;支撐連接架12;間隔空間13。
如圖1和圖2所示,本暖風總成受力改進結構,包括有本體1,本體1內設置有多個擺頁板2,本體1的外端設置有驅動擺頁機構3,驅動擺頁機構3與擺頁板2的一端連接并帶動擺頁板2運動,驅動擺頁機構3的受力點為驅動擺頁機構3中間位置,這里多個擺頁板2主要是控制暖風總成送風的方向,這里驅動擺頁機構3是用來驅動擺頁板2工作的,這里本實用新型主要創新是將驅動擺頁機構3的受力點集中在中間位置,這樣使得受力更加均勻,保證了整個驅動擺頁機構3的穩定運行。
如圖2所示,驅動擺頁機構3包括固定體4、主旋轉軸5、齒輪組件6、擺頁連接件7以及安裝盒體8,齒輪組件6安裝在安裝盒體8內,主旋轉軸5從固定體4的中部穿出后與齒輪組件6連接,多個擺頁連接件7的一端與擺頁板2連接,另一端均連接到中部的主旋轉軸5上,這里主旋轉軸5剛好位于中間的位置,在與齒輪組件6安裝后會與電機連接,通過電機就可以帶動主旋轉軸5旋轉,主旋轉軸5又帶動每個擺頁連接件7轉動,又由于擺頁連接件7均連接到中部的主旋轉軸5上,這樣每個擺頁連接件7都相當于在中間的位置上受力,克服了之前單側受力所帶來的缺陷,擺頁連接件7由固定部9、受力連接部10以及支撐支架部11組成,固定部9與內部的擺頁板2連接,支撐支架部11由多個支撐連接架12構成,多個支撐連接架12相互交叉連接后匯聚到受力連接部10上,支撐連接架12相互之間具有間隔空間13,這里通過支撐連接架12增強了整個擺頁連接件7的強度,保證了運行的穩定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