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調節車輛下擺臂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可調節車輛下擺臂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麥弗遜懸架是常見的獨立懸架之一,它以其結構簡單、空間緊湊的優點,廣泛應用于目前主流的前置前驅車型。麥弗遜懸架主要由螺旋彈簧、減振器和下擺臂構成。該懸架的減振器上支點和下擺臂外接球頭的連線即為主銷,與之相關的是主銷內傾角和主銷后傾角這兩個重要的懸架參數,直接影響著懸架的性能。
[0003]現有技術中常見的下擺臂結構如圖1所示。該下擺臂由外接球頭焊接總成廣,前襯套f,下擺臂體:V組成。其中,外接球頭焊接總成的結構如圖2所示,主要部件有球座4'和球銷5'。下擺臂3'的結構如圖3,由上板6'、下板7'、芯軸8'和軸承殼體9'組成。上板6'和下板7'在靠近球頭位置時完全貼合,并與球座4'用三個螺栓固定連接。
[0004]汽車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懸架系統的狀態相較剛出廠時會有一定變化,因此需要定期做四輪定位以進行調整。限于麥弗遜懸架的結構特點,配備該懸架的汽車很難調整主銷后傾角,只能更換不良配件。
[0005]因此,需要一種結構可以滿足我們方便快捷地調整主銷后傾角的需求,從而降低汽車保養成本。
【發明內容】
[0006]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調節車輛下擺臂結構,旨在解決現有的汽車麥弗遜懸架,汽車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前束、主銷后傾角等懸架參數會發生變化,前束的變化可以通過調節轉向橫拉桿來使其達到設計值,但主銷后傾角則不能進行調整,只能更換不良配件,從而增加汽車的保養成本、保養時間長的技術問題。
[0007]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調節車輛下擺臂結構,包括下擺臂和外接球頭焊接總成,
[0008]其中:所述下擺臂包括下擺臂本體和與其連接的第一連接部,所述外接球頭焊接總成上設有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相卡接,所述第一連接部或第二連接部上設有多個腰形孔,所述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通過緊固件穿過多個腰形孔緊固。
[0009]進一步地,上述可調節車輛下擺臂結構中,所述第一連接部包括第一層和第二層,所述第一、二層間設有間隙,所述外接球頭焊接總成通過第二連接部卡裝在所述間隙中;所述多個腰形孔包括至少兩個第一腰形孔和至少兩個第二腰形孔,所述至少兩個第一腰形孔設在所述第一層上,所述至少兩個第二腰形孔與所述兩個第一腰形孔對應設置在所述第二層上。
[0010]進一步地,上述可調節車輛下擺臂結構中,所述第一層上設有三個第一腰形孔,所述第二層上設有三個第二腰形孔。
[0011]進一步地,上述可調節車輛下擺臂結構中,所述外接球頭焊接總成包括球座和球銷,所述球座與所述第二連接部成一體設置,所述球座上設有緊固件固定孔,所述球座上緊固件固定孔處的厚度與所述間隙相同,所述球座卡裝在所述間隙中,并通過所述緊固件穿設在所述緊固件固定孔中與所述下擺臂緊固。
[0012]進一步地,上述可調節車輛下擺臂結構中,所述緊固件為偏心螺栓,所述偏心螺栓上設有圓形凸臺。
[0013]進一步地,上述可調節車輛下擺臂結構中,所述第一連接部上還設有兩個第一凸起,所述兩個第一凸起設在沿所述第一腰形孔的長軸方向的兩側,所述圓形凸臺卡裝在所述兩個第一凸起之間。
[0014]進一步地,上述可調節車輛下擺臂結構中,所述緊固件的底部還通過螺母與所述第一連接部連接,所述螺母的一端與所述第二層層連接。
[0015]進一步地,上述可調節車輛下擺臂結構中,所述螺母和所述第二層之間還設有墊片,所述墊片上設有連接孔,所述墊片通過所述連接孔穿設在所述緊固件上。
[0016]進一步地,上述可調節車輛下擺臂結構中,所述第二層或所述第二連接部上還設有兩個第二凸起,所述兩個第二凸起與所述第一凸起對應設置,所述墊片的兩端卡設在所述兩個第二凸起之間。
[0017]進一步地,上述可調節車輛下擺臂結構中,所述兩個第一、二凸起間的距離與所述圓形凸臺的直徑、所述墊片的直徑相同。
[0018]進一步地,上述可調節車輛下擺臂結構中,所述連接孔的直徑與所述偏心螺栓的直徑形同。
[0019]進一步地,上述可調節車輛下擺臂結構中,所述下擺臂本體包括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所述第一連接板與所述第一層成一體設置,所述第二連接板與所述第二層成一體設置。
[0020]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可調節車輛下擺臂結構,通過將現有的下擺臂本體的螺栓孔改成腰形孔的設計,使得球頭可以隨著固定點的移動而移動,從而達到調節主銷后傾角的目的;可調整外接球頭焊接總成的設計,使得可以不用更換零部件就將主銷后傾角調整至設計值,減少了保養的時間和成本,調節方便快捷。
【附圖說明】
[0021]通過閱讀下文優選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各種其他的優點和益處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變得清楚明了。附圖僅用于示出優選實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認為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個附圖中,用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圖中:
[0022]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下擺臂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2為現有技術中的下擺臂結構中的外接球頭焊接總成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3為現有技術中的下擺臂結構中的下擺臂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可調節車輛下擺臂結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6]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可調節車輛下擺臂結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27]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可調節車輛下擺臂結構的后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雖然附圖中顯示了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然而應當理解,可以以各種形式實現本公開而不應被這里闡述的實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能夠更透徹地理解本公開,并且能夠將本公開的范圍完整的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
[0029]參見圖4-6,圖中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下擺臂結構的優選結構。如圖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下擺臂結構,包括下擺臂1和外接球頭焊接總成2,還包括前襯套,前襯套設在下擺臂本體1的頂部。
[0030]其中,外接外接球頭焊接總成2卡裝在下擺臂本體1上。具體地,下擺臂1包括下擺臂本體102和與其連接的第一連接部101,外接球頭焊接總成2上設有第二連接部,第一連接部101和第二連接部相卡接,第一連接部101或第二連接部上設有多個腰形孔,第一連接部101和第二連接部通過緊固件6穿過多個腰形孔緊固。
[0031]上述實施例中,第一連接部101包括第一層和第二層,第一、二層間設有間隙,夕卜接球頭焊接總成2通過第二連接部卡裝在所述間隙中。具體實施時,多個腰形孔包括至少兩個第一腰形孔5和至少兩個第二腰形孔,至少兩個第一腰形孔5設在所述第一層上,所述至少兩個第二腰形孔與兩個第一腰形孔對應設置在第二層上。優選地,第一層上設有三個第一腰形孔5,第二層上設有三個第二腰形孔,該設置能夠使外接球頭焊接總成2和下擺臂1連接地更為緊密。作為可改變的方式,第二連接部也可為雙層結構,該雙層結構間設有間隙,下擺臂通過一連接部卡裝在該間隙中,并且至少兩個第一腰形孔5和至少兩個第二腰形孔分別設在該雙層結構的不同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