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電動車擋風被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一種擋風裝置,特別涉及一種電動車擋風被。
背景技術:
在冬天,許多以電動車作為交通工具的人通常選擇擋風被作為騎車過程中的御寒
>J-U ρ α裝直。電動車擋風被的上側被表層上設置有用于系住電動車車把的繩帶,繩帶系住車把之后,人的腿部就可以被擋風被覆蓋,起到為腿部御寒的作用。但是,當人們到達目的地之后,因為擋風被體積較大而無法方便地進行攜帶,也因此屢次發生擋風被丟竊事件。
實用新型內容本申請提供一種電動車擋風被,用以解決現有的擋風因為體積大而無法方便攜帶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公開了一種擋風被,包括:上側被表層、前側被表層、兩側被表層和連接在上側被表層用于系在電動車車把上的掛帶,其特征在于, 在任意一側被表層上,分布有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所述第一區域的邊上連續安裝有拉鏈的第一側帶;所述第二區域的與安裝所述拉鏈的第一側帶的所述邊對應的邊上連續安裝有拉鏈的第二側帶;所述拉鏈的第一側帶與所述拉鏈的第二側帶可通過所述拉鏈的鎖頭完全咬合。優選的,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關于一條直線成軸對稱。優選的,當所述拉鏈的第一側帶和第二側帶咬合后,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的邊未被所述拉鏈完全拉合。優選的,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具有公共邊。優選的,安裝所述拉鏈的第一側帶的所述邊包括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的公共邊。優選的,安裝所述拉鏈的第一側帶的所述邊不包括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的公共邊。優選的,所述拉鏈的條數為一條。優選的,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分布在所述上側被表層上。優選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擋風被還包括:在所述第一區域和/或所述第二區域上安裝有用于手提的手提帶。 優選的,所述擋風被還包括:在所述第一區域和/或所述第二區域上安裝有側兜。[002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包括以下優點:本申請提供的電動車擋風被,在擋風被的任意一側被表層上分布兩個區域,分別為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在這兩個區域上分別安裝有拉鏈的第一側帶和第二側帶,并且,拉鏈的第一側帶和第二側帶可以通過拉鏈的鎖頭咬合。當擋風被需要被攜帶時,將擋風被折疊,并且將分布有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的側被表層在最外側。此時,通過將該側被表層對折并通過拉鏈的鎖頭將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的邊拉合,使得擋風被被填充在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之間的空間,體積大大縮小,實現了方便地攜帶。當然,實施本申請的任一產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所述的所有優點。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申請一種電動車擋風被實施例一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申請一種電動車擋風被的第一子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申請一種電動車擋風被的第二子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 圍。實施例一請參閱圖1,其示出了本申請提供的一種電動車擋風被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該擋風被可以包括以下結構:上側被表層1、前側被表層2、兩側被表層3和4,連接在上側被表層I用于系在電動車車把上的掛帶5、拉鏈的第一側帶6、拉鏈的第二側帶7。其中,在任意一側被表層上設計分布兩個區域,分別為第一區域8和第二區域9。在本實施中,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分布在上側被表層I上。在第一區域8的邊上連續安裝拉鏈的第一側帶6,在第二區域9的邊上連續安裝拉鏈的第二側帶7。其中,安裝第二側帶7的邊與安裝第一側帶6的邊對應。拉鏈的第一側帶6和第二側帶7可以通過拉鏈的鎖頭完全咬合。當擋風被需要被攜帶時,首先將擋風被折疊,在折疊完畢之后需要確保第一區域8和第二區域9在最外側。第一區域8和第二區域9之間填充擋風被的剩余部分。當拉鏈處于咬合狀態時,擋風被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剩余的部分均被第一區域8和第二區域9包裹,使得擋風被的體積被大幅度減小,可以方便地攜帶。其中,第一區域8和第二區域9的面積、位置、形狀等是可以隨意設計的。例如,在形狀上可以設計為規則或者不規則的圖形;在位置上,第一區域8和第二區域9可以是關于一條直線成軸對稱的,也可以是隨意的位置;在面積上,第一區域8和者第二區域9的面積也可以隨意設計,一般第一區域8或者第二區域9以所在側被表層面積的1/2左右為宜,使第一區域8與第二區域9之間的空間增大,更多的容納擋風被剩余部分。需要說明的是,以上的設計方式是在確保拉鏈的第一側帶6和第二側帶7可以通過鎖頭咬合的前提下進行的。當第一區域8與第二區域9的位置或者形狀相差較大時,拉鏈處于咬合狀態時,擋風被被折疊后可能有較大褶皺或者呈現扭曲的狀態,影響美觀。 因此,一般情況下可以將第一區域8和第二區域9的形狀設計為相似或者相同。第一區域8和第二區域9的位置也是影響拉鏈咬合后擋風被整體美觀的一個因素。例如,如果第一區域8與第二區域9位置是隨意設計的,此時,拉鏈咬合后的擋風被整體上可能處于扭曲的狀態。為了使拉鏈咬合之后擋風被較美觀,通常第一區域8和第二區域9是關于一條直線成軸對稱的,當擋風被被折疊并且第一區域8和第二區域9處于最外側時,拉鏈咬合狀態下的擋風被不會出現較大褶皺或者扭曲,可以呈現規則平整的狀態,具有可觀賞性。拉鏈的第一側帶6與第二側帶7均沿著所在區域的邊進行順次安裝。拉鏈的第一側帶6可以沿著第一區域8的所有的邊進行安裝,也可以進行部分連續邊的安裝。其中,第二側帶7的安裝位置與第一側帶6安裝位置對應。在本實施例中,拉鏈的第一側帶6和第二側帶7是沿第一區域8和第二區域9的所有的邊進行順次安裝的。當拉鏈的第一側帶6沿著第一區域8的所有邊進行順次安裝時,擋風被被折疊并且第一區域8和第二區域9在最外側時,在拉鏈處于完全咬合狀態下時,第一區域8和第二區域9的所有相對應的邊均處于被拉鏈連接的狀態,擋風被此時處于穩定的被壓縮狀態,體積實現穩定縮小,攜帶方便。當然,當拉鏈的第一側帶6可以只沿著第一區域8的部分連續邊進行安裝時,擋風被被折疊后并且拉鏈處于完全咬合狀態時,第一區域8和第二區域9的邊未被拉鏈完全連接。請參閱圖2,其示出了在擋風被的上側被表層I上第一區域8和第二區域9的部分邊安裝有拉鏈的結構示意圖。此時,擋風被的體積雖不能很好地實現穩定地被縮小,但是實現了拉鏈的成本投入減少。當第一區域8與第二區域9具有公共邊時,拉鏈的第一側帶6和第二側帶7可以不在公共邊上安裝,從而實現拉鏈成本投入的減少。例如,若分布第一區域8和第二區域9的側被表層形狀較規則時,可以直接將該側被表層劃分為兩個區域,即第一區域8和第二區域9。除公共邊外,在第一區域8和第二區域9上的剩余的邊上安裝拉鏈,在拉鏈處于咬合狀態時,擋風被也可以處于整體上穩定縮小的狀態。請參閱圖3,其示出了在擋風被上側被表層I上第一區域8和第二區域9具有公共邊的結構示意圖。在安裝拉鏈時,拉鏈的條數可以是一條也可以是多條,具體可依據生產需要制定。第一區域8和第二區域9可以被設計分布在擋風被的任意一側的被表層上,在本實施例中,選擇上側被表層I作為第一區域8和第二區域9的分布面。在擋風被被折疊 之后,體積減小,可以方便的攜帶。同時,在第一區域8和/或第二區域9上設置手提帶,可以使攜帶更加方便。其中,手提帶可以通過按扣連接在擋風被上,拆卸方便。更具體的,在第一區域8和/或第二區域9上安裝一個或者數個側兜,可以起到盛放車鑰匙或者其他小物品的作用。需要說明的是,說明書附圖中的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并不代表兩個區域的位置關系,僅僅是為了區分這兩個區域以及表述更加明確。同時,拉鏈的鎖頭可以安裝在第一側帶也可以安裝在第二側帶,以鎖頭可以實現拉鏈的咬合為安裝基準。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 圍。
權利要求1.一種電動車擋風被,包括:上側被表層、前側被表層、兩側被表層和連接在上側被表層用于系在電動車車把上的掛帶,其特征在于, 在任意一側被表層上,分布有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 所述第一區域的邊上連續安裝有拉鏈的第一側帶; 所述第二區域的與安裝所述拉鏈的第一側帶的所述邊對應的邊上連續安裝有拉鏈的第二側帶; 所述拉鏈的第一側帶與所述拉鏈的第二側帶可通過所述拉鏈的鎖頭完全咬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擋風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關于一條直線成軸對稱。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擋風被,其特征在于,當所述拉鏈的第一側帶和第二側帶咬合后,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的邊未被所述拉鏈完全拉合。
4.根據權利要求1、2、3任意一項所述的擋風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具有公共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擋風被,其特征在于,安裝所述拉鏈的第一側帶的所述邊包括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的公共邊。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擋風被,其特征在于,安裝所述拉鏈的第一側帶的所述邊不包括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的公共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擋風被,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鏈的條數為一條。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擋風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區域和所述第二區域分布在所述上側被表層上。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擋風被,其特征在于,所述擋風被還包括: 在所述第一區域和/或所述第二區域上安裝有用于手提的手提帶。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擋風被,其特征在于,所述擋風被還包括: 在所述第一區域和/或所述第二區域上安裝有側兜。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動車擋風被,包括上側被表層、前側被表層、兩側被表層和連接在上側被表層用于系在電動車車把上的掛帶,其特征在于,在任意一側被表層上,分布有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所述第一區域的邊上連續安裝有拉鏈的第一側帶;所述第二區域的與安裝所述拉鏈的第一側帶的所述邊對應的邊上連續安裝有拉鏈的第二側帶;所述拉鏈的第一側帶與所述拉鏈的第二側帶可通過所述拉鏈的鎖頭完全咬合。該系統可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因擋風被體積大而無法方便地攜帶的問題。
文檔編號B62J17/00GK203142872SQ201320074458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8日
發明者梁七柱 申請人:梁七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