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高地隙噴藥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機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高地隙噴藥機。
背景技術:
在農業生產中,高桿作物生長過程中病蟲害時常發生,人工噴灑農藥作業難度大,且由于天氣悶熱,易中暑,且保護措施有限,易發生中毒事件;普通農機具不具備噴藥功能,造成農作物大量減產,不利于民生。購買大型噴藥機價格較高,也不適用小面積農作物;且結構復雜,不利于小型化生產。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適合我國農業生產的高地隙噴藥機。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第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高地隙噴藥機,包括動力機、噴藥器,所述動力機上設置增高裝置,具體為:在后輪軸與半軸套管間連接有機械傳動箱,前輪軸與機架總成間連接有立軸架,所述兩機械傳動箱和立軸架間分別通過連桿活動連接,在兩機械傳動箱和變速箱間連接有第一穩固框架,且在第一穩固框架兩端,第一、第二半軸套管分別與機械傳動箱間安裝有后輪距調節裝置,在兩立軸架間連接有第二穩固框架,在第二穩固框架兩端與立軸架間分別安裝有前輪距調節裝置,前輪距調節裝置和后輪距調節裝置分別對稱位于同兩側。進一步地,所述后輪距調節裝置包括第一雙向液壓油缸和活動連接裝置,所述活動連接裝置包括萬向傳動節、兩塊連接板和第一折頁結構,第一或第二半軸套管上連接有兩塊連接板,兩連接板分別通過第一折頁結構與機械傳動箱連接,第一或第二半軸套管端與機械傳動箱間通過萬 向節傳動連接。第二種技術方案:一種高地隙噴藥機,包括動力機、噴藥器,所述動力機上設置增高裝置,具體為:在后輪軸與半軸套管間連接有機械傳動箱,前輪軸與機架總成間連接有立軸架,所述兩機械傳動箱和立軸架間分別通過連桿活動連接,在兩機械傳動箱和變速箱間連接有第一穩固框架,且在第一穩固框架一端、第一半軸套管與機械傳動箱間安裝有后輪距調節裝置,在兩立軸架間連接有第二穩固框架,在第二穩固框架一端與立軸架間安裝有前輪距調節裝置,前輪距調節裝置和后輪距調節裝置位于同側。進一步地,所述后輪距調節裝置包括第一雙向液壓油缸和活動連接裝置,動力機的第一半軸套管端與機械傳動箱間連接所述活動連接裝置,第二半軸套管端連接有加寬半軸套管,所述活動連接裝置包括萬向傳動節、兩塊連接板和第一折頁結構,第一半軸套管上連接有兩塊連接板,兩連接板分別通過第一折頁結構與機械傳動箱連接,第一半軸套管端與機械傳動箱間通過萬向節傳動連接;所述加寬半軸套管兩端均為法蘭盤結構,一端與第二半軸套管配合連接,另一端與機械傳動箱連接。兩種方案中所述第一、第二半軸套管結構相同,一端為與變速箱配合連接結構,另一端為法蘭盤結構,在拆裝為四輪拖拉機動力機時,第二半軸套管的法蘭盤端與動力機的制動鼓連接。兩種方案中所述前輪距調節裝置包括第二雙向液壓油缸和第二折頁結構,立軸架為帶有角度的框架結構,第二雙向液壓油缸和第二折頁結構兩端分別對應連接第二穩固框架和立軸架。兩種方案中所述兩機械傳動箱和立軸架間的活動連接結構為:在連桿一端與機械傳動箱間通過萬向連接節連接,在連桿另一端與立軸架間通過滑動體連接,在立軸架上設有限制滑動體滑動的上、下限位擋塊。所述滑動體是在套裝立軸架的套架上對稱設置可轉動的第一鋼管構成,套架一端連接連桿。兩種方案中所述動力機的機架總成一端連接有加長機架,立軸架連接在加長機架上。最小地隙H為1400mm。第二種方案中所述輪距L調節范圍為1950-2450mm。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1.本發明兩側或單側帶有前、后輪距調節裝置,均可以根據現場作業情況調節前后輪輪距;兩側結構,可以向兩個方向分別調節,操作簡單、方便。其中的萬向傳動節用于傳動連接。所述單側調節結構的輪距L調節范圍為1950-2450mm;最小地隙H為1400mm。滿足不同作業地面及農作物要求。2.本發明所述立軸架上設置的限制滑動體滑動的上、下限位擋塊及滑動體上可轉動的第一鋼管,實現連桿水平、豎直四個方位的微調,使噴藥機在作業過程中,適應各種凸凹不平的路面。3.可以和各種四輪拖拉機等動力機配套安裝。噴藥作業時,安裝封閉駕駛室和配套噴藥裝置;噴藥結束時,拆 去相應部件,又是一臺完整的四輪拖拉機。實現一機多用。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實施例1中圖1的左視示意圖。圖3為實施例1中圖1的右視示意圖。圖4為圖3的拆除部分穩固裝置示意圖。圖5為實施例1中圖1的俯視圖示意。圖6為圖5的拆除部分穩固裝置示意圖。圖7為實施例2中圖1的左視示意圖。圖8為實施例2中圖1的右視示意圖。圖9為圖8的拆除部分穩固裝置示意圖。圖10為實施例2中圖1的俯視圖示意。圖11為圖10的拆除部分穩固裝置示意圖。圖12為圖1中滑動體的結構示意圖。圖13為本發明折頁結構示意圖。圖中:1.機械傳動箱,2.萬向聯軸器,3.第一折頁結構,4.變速箱,5.方向盤,
6.柴油機,7.滑動體,8.第二折頁結構,9.加長機架,10.立軸架,11.第一連接桿,12.第二連接桿,13.第三連接桿,14.第一雙向液壓缸,15.加寬半軸套管,16.第一半軸套管,17.第二半軸套管,18.萬向傳動節,19.第二雙向液壓缸,20.加強板,21.第二穩固裝置,22.后驅動輪,23.前導向輪,24.變速桿,25.連桿,26.機架總成,27.管軸,28.套架,29.第一鋼管,30.連接板,31.第二鋼管,32.第一穩固框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實施例1: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本發明包括動力機、噴藥器,所述動力機包括柴油機6、機架總成26、變速箱4、車輪及輪軸,在所述動力機上設置增高裝置,具體為:在后輪軸與第一、第二半軸套管16、17間連接有機械機械傳動箱I,前輪軸與機架總成26間連接有立軸架10,所述兩機械傳動箱I和立軸架10間分別通過連桿25活動連接,所述連桿25活動連接結構為:在連桿25—端與機械傳動箱I間通過萬向聯軸器2連接,在連桿25另一端與立軸架間通過滑動體7連接,在立軸架10上設有限制滑動體7滑動的上、下限位擋塊。如圖7所示,所述滑動體7是在套裝立軸架10的套架28上對稱設置可轉動的第一鋼管29構成,套架28 —端連接連桿25。使本發明在工作時,能適應在各種路面和田間正常行走。在兩機械傳動箱I和變速箱4間連接有第一穩固框架32,且在第一穩固框架32兩端,第一、第二半軸套管16、17分別與機械傳動箱I間安裝有后輪距調節裝置,在兩立軸架10間連接有第二穩固框架21,在第二穩固框架21兩端與立軸架10間分別安裝有前輪距調節裝置,前輪距調節裝置和后輪距調節裝置分別對稱位于同兩側。本發明最小地隙H為1400mm。如圖2、圖5所示,所述前輪距調節裝置包括第二雙向液壓油缸19和第二折頁結構8,立軸架10為帶有角度的框架結構,第二雙向液壓油缸19和第二折頁結構8兩端分別對應連接第二穩固框架21和立軸架10。如圖3、圖4、圖6所示,所述后輪距調節裝置包括第一雙向液壓油缸14和活動連接裝置,所述活動連接裝置包括萬向傳動節18、兩塊連接板30和第一折頁結構3,如圖4、圖6所示,第一、第二半軸套管16、17上分別連接有兩塊連接板30,兩連接板30分別通過第一折頁結構3與機械傳動箱I連接,第一、第二半軸套管16、17端與機械傳動箱I間分別通過萬向傳動節18傳動連接。第一、第二半軸套管16、17端與機械傳動箱I間分別安裝有所述后輪距調節裝置的活動連接裝置。在拆裝為普通拖拉機動力機時,第一、二半軸套管16、17分別與動力機的制動鼓配合連接。由于本例在兩側均設置前、后輪距調節裝置,使得本發明在使用時,可以向兩個方向調節輪距,方便調節。如圖2、圖3、圖6所示,所述第一、第二穩固框架起加強穩固機體的作用。通過第一、第二雙向液壓缸14、19調節輪距,輪距根據用戶實際需要調節,根據作業要求駕駛室內隨時調整。所述第一、第二折頁結構3、8是在第一穩固框架32與機械機械傳動箱1、第二穩固框架與立軸架10的兩連接端分別設置相互配合的第二鋼管31,通過管軸27連接構成。如圖1所示,本發明所述動力機的機架總成26 —端連接有加長機架9,立軸架10連接在加長機架9上,以加長前后輪軸軸距。實施例2: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本發明包括動力機、噴藥器,所述動力機包括柴油機6、機架 總成26、變速箱4、車輪及輪軸,在所述動力機上設置增高裝置,具體為:在后輪軸與第一、第二半軸套管16、17間連接有機械機械傳動箱I,前輪軸與機架總成26間連接有立軸架10,所述兩機械傳動箱I和立軸架10間分別通過連桿25活動連接,所述連桿25活動連接結構為:在連桿25 —端與機械傳動箱I間通過萬向聯軸器2連接,在連桿25另一端與立軸架間通過滑動體7連接,在立軸架10上設有限制滑動體7滑動的上、下限位擋塊。如圖7所示,所述滑動體7是在套裝立軸架10的套架28上對稱設置可轉動的第一鋼管29構成,套架28 —端連接連桿25。使本發明在工作時,能適應在各種路面和田間正常行走。在兩機械傳動箱I和變速箱4間連接有第一穩固框架32,且在第一穩固框架32 —端,第一半軸套管16與機械傳動箱I間安裝有后輪距調節裝置,在兩立軸架10間連接有第二穩固框架21,在第二穩固框架21—端與立軸架10間安裝有前輪距調節裝置,前輪距調節裝置和后輪距調節裝置位于同側。本發明最小地隙H為1400mm。如圖2、圖5所示,所述前輪距調節裝置包括第二雙向液壓油缸19和第二折頁結構8,立軸架10為帶有角度的框架結構,第二雙向液壓油缸19和第二折頁結構8兩端分別對應連接第二穩固框架21和立軸架10。如圖3、圖4、圖6所示,所述后輪距調節裝置包括第一雙向液壓油缸14和活動連接裝置,動力機的第一半軸套管16端與機械傳動箱I間連接所述活動連接裝置,第二半軸套管17端連接有加寬半軸套管15,所述活動連接裝置包括萬向傳動節18、兩塊連接板30和第一折頁結構3,第一半軸套管16上連接有兩塊連接板30,兩連接板30分別通過第一折頁結構3與機械傳動箱I連接,第一半軸套管16端與機械傳動箱I間通過萬向傳動節18傳動連接。所述四輪拖拉機的第一、第二半軸套管16、17和機械傳動箱I間設置輪距加寬裝置,具體為:第二半軸套管17端連接有加寬半軸套管15,所述第二半軸套管17—端為與變速箱4配合連接結構,另一端為法蘭盤結構。所述加寬半軸套管15兩端均為法蘭盤結構,一端與第二半軸套管17配合連接,另一端與機械傳動箱I連接;第一半軸套管16端與機械傳動箱I間安裝有所述后輪距調節裝置的活動連接裝置。在拆裝為普通四輪拖拉機時,第二半軸套管17與四輪拖拉機的制動鼓連接。如圖2、圖3、圖6所示,所述第一、第二穩固框架起加強穩固機體的作用。通過第一、第二雙向液壓缸14、1 9調節輪距,輪距調節范圍為1950-2450mm,根據作業要求駕駛室內隨時調整。所述第一、第二折頁結構3、8是在第一穩固框架32與機械傳動箱1、第二穩固框架與立軸架10的兩連接端分別設置相互配合的第二鋼管31,通過管軸27連接構成。如圖1所示,本發明所述四輪拖拉機的機架總成26 —端連接有加長機架9,立軸架10連接在加長機架9上,以加長前后輪軸軸距,軸距L可達2400mm。
權利要求1.一種高地隙噴藥機,包括動力機、噴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機上設置增高裝置,具體為:在后輪軸與半軸套管間連接有機械傳動箱,前輪軸與機架總成間連接有立軸架,所述兩機械傳動箱和立軸架間分別通過連桿活動連接,在兩機械傳動箱和變速箱間連接有第一穩固框架,且在第一穩固框架兩端,第一、第二半軸套管分別與機械傳動箱間安裝有后輪距調節裝置,在兩立軸架間連接有第二穩固框架,在第二穩固框架兩端與立軸架間分別安裝有前輪距調節裝置,前輪距調節裝置和后輪距調節裝置分別對稱位于同兩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地隙噴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輪距調節裝置包括第一雙向液壓油缸和活動連接裝置,所述活動連接裝置包括萬向傳動節、兩塊連接板和第一折頁結構,第一或第二半軸套管上連接有兩塊連接板,兩連接板分別通過第一折頁結構與機械傳動箱連接,第一或第二半軸套管端與機械傳動箱間通過萬向節傳動連接。
3.—種高地隙噴藥機,包括動力機、噴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機上設置增高裝置,具體為:在后輪軸與半軸套管間連接有機械傳動箱,前輪軸與機架總成間連接有立軸架,所述兩機械傳動箱和立軸架間分別通過連桿活動連接,在兩機械傳動箱和變速箱間連接有第一穩固框架,且在第一穩固框架一端、第一半軸套管與機械傳動箱間安裝有后輪距調節裝置,在兩立軸架間連接有第二穩固框架,在第二穩固框架一端與立軸架間安裝有前輪距調節裝置,前輪距調節裝置和后輪距調節裝置位于同側。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地隙噴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輪距調節裝置包括第一雙向液壓油缸和活動連接裝置,動力機的第一半軸套管端與機械傳動箱間連接所述活動連接裝置,第二半軸套管端連接有加寬半軸套管,所述活動連接裝置包括萬向傳動節、兩塊連接板和第一折頁結構,第一半軸套管上連接有兩塊連接板,兩連接板分別通過第一折頁結構與機械傳動箱連接,第一半軸套管端與機械傳動箱間通過萬向節傳動連接;所述加寬半軸套管兩端均為法蘭盤結構,一端與第二半軸套管配合連接,另一端與機械傳動箱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高地隙噴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半軸套管結構相同,一端為與變速箱配合連接結構,另一端為法蘭盤結構,在拆裝為四輪拖拉機動力機時,第二半軸套管的法蘭盤端與動力機的制動鼓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高地隙噴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輪距調節裝置包括第二雙向液壓油缸和第二折頁結構,立軸架為帶有角度的框架結構,第二雙向液壓油缸和第二折頁結構兩端分別對應連接第二穩固框架和立軸架。
7.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高地隙噴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兩機械傳動箱和立軸架間的活動連接結構為:在連桿一端與機械傳動箱間通過萬向連接節連接,在連桿另一端與立軸架間通過滑動體連接,在立軸架上設有限制滑動體滑動的上、下限位擋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高地隙噴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體是在套裝立軸架的套架上對稱設置可轉動的第一鋼管構成,套架一端連接連桿。
9.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高地隙噴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機的機架總成一端連接有加長機架,立軸架連接在加長機架上。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地隙噴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距L調節范圍為1950-2450mm ;最小地隙 H 為 1400mm。
專利摘要一種高地隙噴藥機,屬于農機術領域。包括動力機、噴藥器,所述動力機上設置增高裝置,具體為在后輪軸與半軸套管間連接有機械傳動箱,前輪軸與機架總成間連接有立軸架,所述兩機械傳動箱和立軸架間分別通過連桿活動連接,在兩機械傳動箱和變速箱間連接有第一穩固框架,且在第一穩固框架兩端,第一、第二半軸套管分別與機械傳動箱間安裝有后輪距調節裝置,在兩立軸架間連接有第二穩固框架,在第二穩固框架兩端與立軸架間分別安裝有前輪距調節裝置,前輪距調節裝置和后輪距調節裝置分別對稱位于兩側。本實用新型可以和各種拖拉機配套安裝。噴藥時,安裝封閉駕駛室和配套噴藥裝置;噴藥結束時,拆去相應部件,又是一臺完整的四輪拖拉機。實現一機多用。
文檔編號B62D63/02GK203072737SQ201320083419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5日
發明者馬士印 申請人:馬士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