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兩用型嬰兒推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嬰兒推車。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嬰兒推車包括推桿組件、前支架組件、后支架組件、前輪組件及后輪組件。現有嬰兒推車一般僅僅實現了推車功能,并無法作為搖椅使用,因此現在一些家長往往需要同時配備推車及搖椅,以便在孩子需要外出時,使用推車供孩子乘坐及推行;在孩子需要玩樂時,使用搖椅使孩子搖擺。這樣不僅增加了家庭開支,而且在推車推行嬰兒到室外游玩時,若嬰兒想要搖擺玩樂,該嬰兒勢必無法享受到搖椅的樂趣,此時只能由家長抱著嬰兒并擺動雙臂才能達到搖椅的效果,這樣不僅家長勞累,而且嬰兒也未必舒適。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即可作普通推車又可作搖椅的兩用型嬰兒推車。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兩用型嬰兒推車,包括推桿組件、前支架組件、后支架組件、前輪組件及后輪組件,所述前輪組件設置在前支架組件的下方,所述前支架組件的兩側下端分別固設有前旋轉件,所述后支架組件的兩側下端分別固設有后旋轉件,所述同側的前旋轉件和后旋轉件之間設有可相對其旋轉的底架管,底架管具有彎折的弧形部,該底架管的后端伸出后旋轉件且與后輪組件的后輪座連接固定,所述兩后輪座上分別銷接有踏腳連桿,兩踏腳連桿的內側端同時插入踏腳座且與踏腳座滑動連接,所述兩踏腳連桿的內側端分別具有搖椅工作孔和推車工作孔,踏腳座內設有用于鎖定搖椅工作孔和推車工作孔的鎖定裝置,踏腳座上設有用于解除鎖定裝置對搖椅工作孔或推車工作孔鎖定的解鎖裝置,所述后支架組件的底部設有后撐桿,后撐桿上設有可相對其旋轉的限位件,限位件后端部的導向銷插設在踏腳座的限 位槽內且與限位槽滑動配合,當該嬰兒推車處于推車狀態時,所述鎖定裝置同時鎖緊兩踏腳連桿的推車工作孔,此時后輪組件的后輪處于立設狀態,而底架管的弧形部向內設置,且底架管的最低端高于前輪組件的前輪及后輪的最低端,當該嬰兒推車處于搖椅狀態時,所述鎖定裝置同時鎖緊兩踏腳連桿的搖椅工作孔,此時后輪處于橫設狀態,而底架管的弧形部向下設置,且底架管的最低端低于前輪及后輪的最低端。所述鎖定裝置的具體結構為:所述鎖定裝置包括設置在踏腳座內、與兩踏腳連桿對應的兩限位銷,兩限位銷與踏腳座之間分別安裝有壓簧。所述解鎖裝置的具體結構為:所述解鎖裝置包括兩縱向插設在踏腳座內且與踏腳座滑動配合的調節件,所述調節件的上下兩端分別伸出踏腳座且連接有上踏腳板及下踏腳板,所述調節件的中部設有具有上斜面和下斜面的V型槽,所述限位銷靠近壓簧的一端具有半圓形截面的限位凸塊,該限位凸塊與V型槽滑動配合,下壓上踏腳板或上抬下踏腳板時,調節件通過V型槽與限位凸塊的配合,帶動限位銷退出搖椅工作孔或推車工作孔,解除鎖定裝置對兩踏腳連桿的鎖定。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0008]1.本實用新型在前支架組件和后支架組件的兩側下端分別固設有前旋轉件和后旋轉件,并在前旋轉件和后旋轉件之間設置了后端與后輪座連接的底架管,底架管具有彎折的弧形部,該推車通過底架管在前旋轉件及后旋轉件之間的旋轉即可實現普通推車狀態及搖椅狀態之間的轉換,結構新穎,且可一車兩用,節約了家庭開支。.本實用新型只要下壓上踏腳板或上抬下踏腳板即可解除鎖定裝置對兩踏腳連桿的鎖定,家長單腳即可操作,便捷、省力。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處于推車狀態時的立體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處于推車狀態時的后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處于推車狀態變為搖椅狀態過程中的后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處于搖椅狀態時的后視圖;圖5為本 實用新型處于推車狀態時的局部剖面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處于搖椅狀態時的局部剖面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踏腳座部分處于鎖定狀態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踏腳座部分處于解鎖狀態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處于搖椅狀態時的側視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中踏腳座部分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推桿組件;2前支架組件;3后支架組件;4前輪組件;5后輪組件;6前旋轉件;7后旋轉件;8底架管;9弧形部;10后輪座;11踏腳連桿;12踏腳座;13搖椅工作孔;14推車工作孔;15鎖定裝置;16解鎖裝置;17后撐桿;18限位件;19導向銷;20限位槽;21后輪;22前輪;23限位銷;24壓簧;25調節件;26上踏腳板;27下踏腳板;28 V型槽;29限位凸塊。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
圖1至
圖10所示,一種兩用型嬰兒推車,包括推桿組件1、前支架組件
2、后支架組件3、前輪組件4及后輪組件5,所述前輪組件4設置在前支架組件2的下方,所述前支架組件2的兩側下端分別固設有前旋轉件6,所述后支架組件3的兩側下端分別固設有后旋轉件7,所述同側的前旋轉件6和后旋轉件7之間設有可相對其旋轉的底架管8,底架管8具有彎折的弧形部9,該底架管8的后端伸出后旋轉件7且與后輪組件5的后輪座10連接固定,所述兩后輪座10上分別銷接有踏腳連桿11,兩踏腳連桿11的內側端同時插入踏腳座12且與踏腳座12滑動連接,所述兩踏腳連桿11的內側端分別具有搖椅工作孔13和推車工作孔14,踏腳座12內設有用于鎖定搖椅工作孔13和推車工作孔13的鎖定裝置15,踏腳座12上設有用于解除鎖定裝置15對搖椅工作孔13或推車工作孔14鎖定的解鎖裝置16,所述后支架組件3的底部設有后撐桿17,后撐桿17上設有可相對其旋轉的限位件18,限位件18后端部的導向銷19插設在踏腳座12的限位槽20內且與限位槽20滑動配
八
口 ο如圖7、圖8和
圖10所示,所述鎖定裝置15的具體結構為:所述鎖定裝置15包括設置在踏腳座12內、與兩踏腳連桿11對應的兩限位銷23,兩限位銷23與踏腳座12之間分別安裝有壓簧24。如圖7、圖8和
圖10所示,所述解鎖裝置16的具體結構為:所述解鎖裝置16包括兩縱向插設在踏腳座12內且與踏腳座12滑動配合的調節件25,所述調節件25的上下兩端分別伸出踏腳座12且連接有上踏腳板26及下踏腳板27,所述調節件25的中部設有具有上斜面和下斜面的V型槽28,所述限位銷23靠近壓簧24的一端具有半圓形截面的限位凸塊29,該限位凸塊29與V型槽28滑動配合。當本實用新型由推車狀態變為搖椅狀態時,給推車一個F的力(如
圖1所示)使推車繞前輪旋轉至后輪脫離地面,在給上踏腳板26 —個向下的力Fl (如圖2所示),上踏腳板26帶動調節件25下移,調節件25通過V型槽28與限位凸塊29的配合帶動限位銷23退出推車工作孔14,解除鎖定裝置15對兩踏腳連桿11的鎖定。繼續保持力F1,迫使踏腳座12整體沿Fl力方向運動,通過踏腳連桿11至使底架管8繞前旋轉件6、后旋轉件7旋轉(如圖3所示),并且踏腳連桿11相對踏腳座12外移,當踏腳連桿8的搖椅工作孔13運動到與限位銷19同軸時,限位件18的導向銷19在踏腳座12的限位槽20中滑到最前端(如圖6所示)并將其限位,這時限位銷23在壓簧24的作用下將穿過踏腳連桿11的搖椅工作孔13,從而達到定位的作用,此時后輪21處于橫設狀態,而底架管8的弧形部9向下設置,且底架管8的最低端低于前輪22及后輪21的最低端(如圖4和圖6所示),這時取消Fl的力,SP操作完成如圖8所示。當由搖椅狀態變為推車狀態時,給推車一個F的力使推車繞前輪旋轉至后輪脫離地面,然后給下踏腳板27 —個向上的力F2,下踏腳板27帶動調節件25上移,調節件25通過V型槽28與限 位凸塊29的配合帶動限位銷23退出搖椅工作孔13,解除鎖定裝置15對兩踏腳連桿11的鎖定。繼續保持力F2,迫使踏腳座12整體沿F2力方向運動,通過踏腳連桿11至使底架管8繞前旋轉件6、后旋轉件7旋轉,并且踏腳連桿11相對踏腳座12內移,當踏腳連桿8的推車工作孔14運動到與限位銷19同軸時,限位銷23在壓簧24的作用下將穿過踏腳連桿11的推車工作孔14,從而達到定位的作用,此時后輪組件5的后輪21處于立設狀態,而底架管8的弧形部9向內設置,且底架管8的最低端高于前輪組件2的前輪22及后輪21的最低端,這時取消Fl的力,即操作完成如
圖1所示。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應用范例,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構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它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兩用型嬰兒推車,包括推桿組件(I)、前支架組件(2)、后支架組件(3)、前輪組件(4)及后輪組件(5),所述前輪組件(4)設置在前支架組件(2)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組件(2)的兩側下端分別固設有前旋轉件(6),所述后支架組件(3)的兩側下端分別固設有后旋轉件(7),所述同側的前旋轉件(6)和后旋轉件(7)之間設有可相對其旋轉的底架管(8),底架管(8)具有彎折的弧形部(9),該底架管(8)的后端伸出后旋轉件(7)且與后輪組件(5)的后輪座(10)連接固定,所述兩后輪座(10)上分別銷接有踏腳連桿(11),兩踏腳連桿(11)的內側端同時插入踏腳座(12)且與踏腳座(12)滑動連接,所述兩踏腳連桿(11)的內側端分別具有搖椅工作孔(13)和推車工作孔(14),踏腳座(12)內設有用于鎖定搖椅工作孔(13)和推車工作孔(13)的鎖定裝置(15),踏腳座(12)上設有用于解除鎖定裝置(15)對搖椅工作孔(13)或推車工作孔(14)鎖定的解鎖裝置(16),所述后支架組件(3)的底部設有后撐桿(17),后撐桿(17)上設有可相對其旋轉的限位件(18),限位件(18)后端部的導向銷(19)插設在踏腳座(12)的限位槽(20)內且與限位槽(20)滑動配合,當該嬰兒推車處于推車狀態時,所述鎖定裝置(15)同時鎖緊兩踏腳連桿(11)的推車工作孔(14),此時后輪組件(5 )的后輪(21)處于立設狀態,而底架管(8 )的弧形部(9 )向內設置,且底架管(8)的最低端高于前輪組件(2)的前輪(22)及后輪(21)的最低端,當該嬰兒推車處于搖椅狀態時,所述鎖定裝置(15)同時鎖緊兩踏腳連桿(11)的搖椅工作孔(13),此時后輪(21)處于橫設狀態,而底架管(8)的弧形部(9)向下設置,且底架管(8)的最低端低于前輪(22)及后輪(21)的最低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兩用型嬰兒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鎖定裝置(15)包括設置在踏腳座(12)內、與兩踏腳連桿(11)對應的兩限位銷(23),兩限位銷(23)與踏腳座(12)之間分別安裝有壓簧(2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兩用型嬰兒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鎖裝置(16)包括兩縱向插設在踏腳座(12)內且與踏腳座(12)滑動配合的調節件(25),所述調節件(25)的上下兩端分別伸出踏腳·座(12)且連接有上踏腳板(26)及下踏腳板(27),所述調節件(25)的中部設有具有上斜面和下斜面的V型槽(28),所述限位銷(23)靠近壓簧(24)的一端具有半圓形截面的限位凸塊(29),該限位凸塊(29)與V型槽(28)滑動配合,下壓上踏腳板(26)或上抬下踏腳板(27)時,調節件(25)通過V型槽(28)與限位凸塊(29)的配合帶動限位銷(23)退出搖椅工作孔(13)或推車工作孔(14),解除鎖定裝置(15)對兩踏腳連桿(11)的鎖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兩用型嬰兒推車,其前、后支架組件的兩側下端分別固設有前、后旋轉件,同側的前、后旋轉件之間設有可相對其旋轉、且具有彎折的弧形部的底架管,底架管與后輪組件的后輪座連接固定,兩后輪座上分別銷接有踏腳連桿,兩踏腳連桿的內側端同時插入踏腳座且與踏腳座滑動連接,踏腳座內設有用于兩踏腳連桿內側端的搖椅工作孔和推車工作孔的鎖定裝置,踏腳座上設有用于解除鎖定裝置鎖定的解鎖裝置,后支架組件的底部設有后撐桿,后撐桿上設有可相對其旋轉的限位件,限位件后端部的導向銷插設在踏腳座的限位槽內且與限位槽滑動配合;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且可一車兩用,節約了家庭開支。
文檔編號B62B7/12GK203142748SQ20132012064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5日
發明者李偉瓊 申請人:昆山威凱兒童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