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車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176512閱讀:707來源:國知局
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車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交通工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電動摩托車或電動輕便摩托車的車架。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國內電動摩托車市場,普遍使用鉛酸電池作為動力源的電動車,包括電動助力自行車、電動輕便摩托車、電動摩托車,等等。
[0003]電動車是用于代步的交通工具,普遍在鄉鎮使用,路況較差,導致電動車車架損壞,電動車使用年限只有2 — 3年,遠低于摩托車的8 —10年使用壽命。電動車駕駛性能差,長途駕駛容易導致駕駛員疲勞,緊急情況下操控不良,導致交通事故多發。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良后的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車架,其具有良好的剛度和強度。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組件和第二組件,第二組件通過螺紋連接件固定于第一組件,
[0006]第一組件包括彎折形的主縱梁2、固定于主縱梁上部的立管1、與主縱梁底部垂直固定的主橫梁3、從主橫梁3左右兩側分別向后方延伸的左車身管4和右車身管5、橫向架設于左車身管4和右車身管5之間的橫桿6、支撐于主橫梁左側與左車身管4底部的電池左托架7和支撐于主橫梁右側與右車身管5底部的電池右托架8,以及支撐于電池左托架7和電池右托架8之間的上橫撐9和下橫撐10,所述立管1、主縱梁2、主橫梁3、左車身管4、右車身管5、橫桿6、電池左托架7、電池右托架8、上橫撐9和下橫撐10的連接部位采用焊接固定;
[0007]第二組件包括電池上壓板12和電池下壓板11,電池上壓板12通過螺母固定于左車身管4和右車身管5之間,電池下壓板11通過螺母固定于電池左托架7和電池右托架8之間。
[0008]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左車身管4和右車身管5分別從主橫梁3左側和右側向后上方延伸后向相向彎折。
[0009]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左車身管4和右車身管5向后上方延伸的過程中,靠近主橫梁3的一段具有較大的斜率,遠離主橫梁3的一段具有較小的斜率。
[0010]橫桿6焊接固定于左車身管4和右車身管5的中部。
[0011]優選地,第二組件還包括若干橡膠片14,橡膠片14粘接于電池上壓板12和電池下壓板11底部。
[0012]所述立管1、主縱梁2、主橫梁3、左車身管4、右車身管5、橫桿6、電池左托架7和電池右托架8為圓管狀構件。
[0013]本實用新型的車架的第一組件以不同規格的管材焊接形式連接固定而成,具有良好的剛度和強度,第一組件結構簡單,可以形成大型而適當的形狀,改善了整車駕駛性能,提高了整車駕駛舒適性,改善了整車操作安全性,減少交通事故發生。。車架的第二組件以板材、橡膠和螺栓連接組成,然后再與第一組件裝配在一起,從而使車架具備靈活性,提高了車架耐久性,防止車架破壞,延長整車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架的第一組件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架的第二組件結構示意圖;
[0016]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車架拼裝后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應理解,本說明書中的上、下、左、右、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向性術語是針對附圖中所示的方位的描述,這些方位并不是限制性的。如果沒有特定說明,本文中的術語向內、向外、內、外、內側、外側是指相對于部件中心的范圍,例如以電機軸線作為參照,內和內側指更靠近或指向電機軸線的位置或取向,外和外側是指更遠離電機中心部位。此外,術語水平、豎起、懸垂等術語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絕對水平或懸垂,而允許可以稍微傾斜。如水平僅是指其方向相對豎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該結構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傾斜。
[0018]如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完整的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車架,其包括圖1所示的第一組件和圖2所示的第二組件。
[0019]如圖1所不,第一組件由立管1、主縱梁2、主橫梁3、左車身管4、右車身管5、橫桿6、電池左托架7、電池右托架8、上橫撐9和下橫撐10通過焊接固定連接。主縱梁2彎折成大于90度或大致成90度,主縱梁上部固定有立管1,主縱梁底部垂直固定主橫梁3,從主橫梁3左右兩側固定有向后上方延伸并相同延伸的左車身管4和右車身管5。左車身管4和右車身管5靠近主橫梁3的一段具有較大的斜率,其中部具有較小的斜率,而在遠離主橫梁3的一段具有最小的斜率。左車身管4和右車身管5的末端彼此獨立,以使車架具備靈活的變形調節。
[0020]橫桿6橫向架設于左車身管4和右車身管5的中部靠下的位置,以對車架提供更強的剛性支持。主橫梁左側與左車身管4的底部支撐有向下彎折的電池左托架7,主橫梁右側與右車身管5的底部支撐有向下彎折的電池右托架8,電池左托架7和電池右托架8之間支撐固定有上橫撐9和下橫撐10。
[0021]立管1、主縱梁2、主橫梁3、左車身管4、右車身管5、橫桿6、電池左托架7和電池右托架8均為圓管狀構件,上橫撐9和下橫撐10可采用橫截面為矩形的桿件。
[0022]如圖2所示,第二組件包括電池上壓板12和電池下壓板11,電池上壓板12通過螺母13固定于左車身管4和右車身管5之間,電池下壓板11通過螺母13固定于電池左托架7和電池右托架8之間。在電池上壓板12和電池下壓板11底部設置有多塊橡膠片14,橡膠片14粘接于電池上壓板12和電池下壓板11底部。
[0023]第二組件通過螺紋連接件固定于第一組件,具體來說,是在左車身管右車上架上設置左右對稱的固定位,然后將電池上壓板12和電池下壓板11通過螺母固定于該固定位上。安裝時,將蓄電池安置于第一組件上由左車身管4、右車身管5、下橫撐10、上橫撐9、電池左托架7、電池右托架8所圍成的電池容納框內,然后將電池上壓板12和電池下壓板11裝配至左車身管4、右車身管5上,即完成車架的安裝。
[0024]本實用新型包括但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及附圖所示的內容,其它一切與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具有相同實質性內容的產品結構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組件和第二組件,第二組件通過螺紋連接件固定于第一組件, 第一組件包括彎折形的主縱梁(2)、固定于主縱梁上部的立管(1)、與主縱梁底部垂直固定的主橫梁(3)、從主橫梁(3)左右兩側分別向后方延伸的左車身管(4)和右車身管(5)、橫向架設于左車身管(4)和右車身管(5)之間的橫桿(6)、支撐于主橫梁左側與左車身管(4)底部的電池左托架(7)和支撐于主橫梁右側與右車身管(5)底部的電池右托架(8),以及支撐于電池左托架(7)和電池右托架(8)之間的上橫撐(9)和下橫撐(10),所述立管(1)、主縱梁(2)、主橫梁(3)、左車身管(4)、右車身管(5)、橫桿(6)、電池左托架(7)、電池右托架(8)、上橫撐(9)和下橫撐(10)的連接部位采用焊接固定; 第二組件包括電池上壓板(12)和電池下壓板(11),電池上壓板(12)通過螺母固定于左車身管(4)和右車身管(5)之間,電池下壓板(11)通過螺母固定于電池左托架(7)和電池右托架(8)之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車身管(4)和右車身管(5)分別從主橫梁(3)左側和右側向后上方延伸后向相向彎折。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車身管(4)和右車身管(5)向后上方延伸的過程中,靠近主橫梁(3)的一段具有較大的斜率,遠離主橫梁(3)的一段具有較小的斜率。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車架,其特征在于:橫桿(6)焊接固定于左車身管(4)和右車身管(5)的中部。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車架,其特征在于:第二組件還包括若干橡膠片(14),橡膠片(14)粘接于電池上壓板(12)和電池下壓板(11)底部。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1)、主縱梁(2)、主橫梁(3)、左車身管(4)、右車身管(5)、橫桿(6)、電池左托架(7)和電池右托架(8)為圓管狀構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車架,其包括第一組件和第二組件,第二組件通過螺紋連接件固定于第一組件,第一組件包括主縱梁、立管1、主橫梁、左車身管和右車身管、橫桿、電池左托架、電池右托架、上橫撐、下橫撐;第二組件包括電池上壓板和電池下壓板,電池上壓板通過螺母固定于左車身管和右車身管之間,電池下壓板通過螺母固定于電池左托架和電池右托架之間。本實用新型的車架的第一組件以不同規格的管材焊接形式連接固定而成,具有良好的剛度和強度,第二組件以板材、橡膠和螺栓連接組成,然后再與第一組件裝配在一起,從而使車架具備靈活性,提高了車架耐久性,防止車架破壞,延長整車使用壽命。
【IPC分類】B62K11/02
【公開號】CN205087090
【申請號】CN201520870026
【發明人】施繼民, 李一東, 由振華, 陳振球
【申請人】五羊—本田摩托(廣州)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2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