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污泥壓濾系統及壓濾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2238154閱讀:947來源:國知局
一種污泥壓濾系統及壓濾方法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鍍后污泥處理技術,特別是一種污泥壓濾系統及壓濾方法。



背景技術:

電鍍后的污泥處理情況是考核一家電鍍企業能否達到國家或行業標準的重要因素之一。電鍍后的污泥存儲與污泥池中,在未壓濾前水含量很高,不滿足污泥后期的焚燒或掩埋或再循環利用的條件,因此需要對污泥進行壓濾。現有的污泥壓濾技術通常采用機械壓濾或化學壓濾等方法對污泥進行壓濾降低水含量,但是這些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壓濾后的含水量依然高達85%左右,如果想要進一步降低含水量,往往需要較大的壓濾時間或交大的機器運轉功率等耗時長,資源浪費也大。對于電鍍長來說,污泥中較高的含水量,或者較長的壓濾時間都不滿足其經濟效益。其一,較高的含水量對污泥后期的處理來說將會增加處理難度,若電鍍廠的污泥是第三方廠家負責處理,較高的含水量則增加了的污泥的重量從而增加了開銷;其二,較長的壓濾時間對工廠的能耗也是不小的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一種污泥壓濾系統及壓濾方法,通過該系統和方法,對電鍍后的污泥進行兩次壓濾,進一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

一種污泥壓濾系統,包括壓濾機、氣壓罐、進料泵、風機;其中氣壓罐設置兩個進口和一個出口;進料泵出口與氣壓罐的第一進口通過管道連接;風機出風口與氣壓罐的第二進出口通過管道連接且該管道上設置閥門;壓濾機包括若干壓濾單元、前擋板、后擋板、滑軌、水槽,其中前擋板固定于外部支撐架上且沿軸向設置進料孔,滑軌固定于前擋板上且設置壓濾單元通道,壓濾單元設置于滑軌的壓濾單元通道內,每一壓濾單元的前端面設置壓濾槽,壓濾槽底面設置與前擋板進料孔同軸的進料通道,壓濾槽側壁底部設置出水口且出水口處設置出水管,所述氣壓罐出口通過進料管道與最前端壓濾單元進料通道連接,進料管道一端置于前擋板進料孔內,后擋板設置于壓濾單元通道內內且位于最后一個壓濾單元后側并與外部電機伸縮軸連接,水槽設置于出水管下端并與外部水池連接。

采用上述壓濾系統的一種污泥壓濾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后擋板在外部電機的驅動下擠壓壓濾單元沿壓濾單元通道直線運動且最前端壓濾單元抵壓于前擋板后端面;

步驟2,開啟進料泵通過氣壓罐向壓濾機輸送污泥,當污泥填充滿壓濾單元的壓濾槽關閉進料泵;

步驟3,打開閥門,風機通過氣壓罐向壓濾機送風;

步驟4,一定時間后,關閉閥門,后擋板在外部電機的驅動下向后移動,分開擠壓在一起的壓濾單元并取出壓濾槽內壓濾后的污泥。

本發明采用兩次壓濾技術,即第一次是進料泵不斷的將污泥輸送至壓濾單元,依靠污泥之間的擠壓將水分擠出通過出水管排除,第二次是通過風機送風利用風對污泥的壓力再次擠壓和風干,降低污泥的含水率。通過兩次壓濾后,污泥中的含水率可以降低至50%以下,這樣的好處是降低了污泥的含水量方便對污泥的處理的同時減輕了污泥的重量降低了處理成本。本發明所述的風機是普遍存在于污泥壓濾車間中的,通過對其利用進行的第二次壓榨,不會產生新的能源消耗。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原理示意圖。

圖2是壓濾機結構示意圖。

圖3是壓濾單元結構示意圖,其中(a)是主視圖,(b)是左視圖,(c)是剖視圖。

圖4是濾紙與壓濾單元結合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1、圖2、圖3,一種污泥壓濾系統,包括壓濾機10、氣壓罐9、進料泵8、風機7;其中氣壓罐9設置兩個進口和一個出口。進料泵8出口與氣壓罐9的第一進口通過管道連接。風機7出風口與氣壓罐9的第二進出口通過管道連接且該管道上設置閥門。壓濾機10包括若干壓濾單元1、前擋板2、后擋板3、滑軌4、水槽5,其中前擋板2固定于外部支撐架上且沿軸向設置進料孔,滑軌4固定于前擋板2上且設置壓濾單元通道,壓濾單元1設置于滑軌4的壓濾單元通道內,每一壓濾單元1的前端面設置壓濾槽1-1,壓濾槽底面設置與前擋板2進料孔同軸的進料通道1-2,壓濾槽側壁底部設置出水口且出水口處設置出水管1-4,所述氣壓罐9出口通過進料管道6與最前端壓濾單元1進料通道連接,進料管道6一端置于前擋板2進料孔內,后擋板3設置于壓濾單元通道內內且位于最后一個壓濾單元1后側并與外部電機伸縮軸連接,水槽5設置于出水管1-4下端并與外部水池連接。

壓濾單元1的壓濾槽1-1開口出面向前擋板2,所有進料通道1-2與前擋板2進料孔等高同軸且直徑相同。為了加強壓濾單元1件靠近時的密封程度,可以在壓濾單元1件設置密封條或者改變壓濾單元1的機械結構,例如相鄰的壓濾單元1間一個設置槽一個設置與槽匹配的鍵進行連接。

在通常的壓濾環境中,風機7是普遍存在且一直運行的,通過將風機7引到氣壓罐9,并通過閥門控制,并未產生新的能源消耗。

每一壓濾單元1的前端面設置一濾紙1-5且該濾紙1-5孔徑大于污泥顆粒直徑,方便污泥通過進料通道1-2填充至每一壓濾單元1的壓濾槽1-1中。

每一壓濾單元1側壁上設置支撐塊1-3,該支撐塊1-3設置于滑軌4上,起到支撐壓濾單元取得作用。

后擋板3側壁上設置支撐柱,該支撐住設置于滑軌4上,起到支撐后擋板3的作用。

氣壓罐9上設置壓力計用于監測風機8送風的壓力。

壓濾單元1上設置壓力計用于監測壓濾單元1內污泥的壓力。

本發明所述的二次壓濾原理如下:第一次壓濾是指污泥間的擠壓排除污泥中的水分,第二次壓濾是指在風機7送風的情形下通過風對污泥的擠壓和風干的壓濾。具體地,當后擋板3擠壓壓濾單元1直至壓濾單元1間緊緊的靠在一起,進料泵8將污泥通過氣壓罐9送至壓濾單元1的壓濾槽1-1內,污泥從最前端的壓濾單元1通過進料通道一直填充至最后一個壓濾單元1,在不斷的填充過程中,由于壓濾槽內壁的存在阻擋了污泥向四周的擴散,致使污泥中的水分通過出水管1-4排除至水槽5中。當污泥在壓濾單元中的壓力達到一定值的時候,關閉進料泵,打開風機7和氣壓罐9間的閥門,風從進料管道6進入壓濾單元1中且通過進料通道傳遞至最后一個壓濾單元中,風在壓濾單元1的壓濾槽內需要向四周擴散,對污泥再一次進行擠壓,且風的流動可以加速污泥水分的流失,起到二次壓濾的作用。

通過上述工作原理的描述,結合圖5,采用上述污泥壓濾系統的污泥壓濾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后擋板3在外部電機的驅動下擠壓壓濾單元1沿壓濾單元通道直線運動且最前端壓濾單元抵壓于前擋板2后端面;

步驟2,開啟進料泵8通過氣壓罐9向壓濾機10輸送污泥,當污泥填充滿壓濾單元1的壓濾槽1-1關閉進料泵;

步驟3,打開閥門,風機7通過氣壓罐9向壓濾機10送風;

步驟4,一定時間后,關閉閥門,后擋板3在外部電機的驅動下向后移動,分開擠壓在一起的壓濾單元1并取出壓濾槽1-1內壓濾后的污泥。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