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加工工裝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端面類零件涂料卡具。
背景技術:
在零件熱處理過程中,有些零件的端面需要進行防滲,必須涂刷涂料。原來都是用一只手拿住零件另一只手用排筆進行涂刷,容易造成涂刷的涂層不均勻,而涂料的涂層厚度有一定的要求,涂刷的太厚,涂層容易剝落,太薄的話起不到防滲的作用;對于較重的零件,手拿比較吃力,手如果抖的話,還容易把涂料涂抹到不需要防滲的部位,必須進行清理;零件拿不好的話,掉下去還可能砸傷人,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這種涂刷工藝比較費時、費力,操作者平均每小時也就涂刷20~25件左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端面類零件涂料卡具,將零件平放在卡具上,用手輕輕轉動零件即可進行涂刷,涂層較均勻,省時省力,實現手工與機械結合的方式,具有降低成本,提高涂膠效率,節省人力物力,保證膠層質量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端面類零件涂料卡具,包括端面軸承,所述端面軸承通過軸承支座固定,所述端面軸承上還設置有夾持單元,所述夾持單元夾持零件后通過旋轉進行涂刷工藝。
進一步的,所述夾持單元包括能夠在所述端面軸承上旋轉的轉盤,所述轉盤沿圓心均勻分布有多個U型槽,每個所述U型槽內設置有能夠在所述U型槽內移動的支撐桿,用于定位夾持零件。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桿的一端設置有螺紋,通過螺母緊固在所述轉盤上。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桿的另一端設置有橡膠套。
進一步的,所述U型槽為三個。
進一步的,所述轉盤為T型結構,所述轉盤帶有凸軸的一端設置在所述端面軸承的內孔內。
進一步的,所述轉盤和所述端面軸承之間為間隙配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一種端面類零件涂料卡具采用端面軸承能夠承受較大推力,減少與加持單元接觸的邊緣應力,提高使用壽命,操作時安全可靠,省時省力,所刷的涂層比較均勻,涂刷效率提高了4~5倍,同時減少了涂料的浪費,節約了成本。
進一步的,螺紋支撐桿能夠在U型槽內移動調節,能夠定位夾持不同尺寸的零件。
進一步的,螺紋支撐桿上的橡膠套能夠有效保護零件,并在涂料過程中起到減震作用。
進一步的,T型轉盤與端面軸承之間采用間隙配合便于在涂料時旋轉,減輕工作強度。
綜上所述,本卡具結構簡單,易于制做,操作時安全可靠,且通用性強,使用面廣。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夾具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轉盤結構示意圖,其中,(a)為主視圖(b)為側視圖。
其中:1.橡膠套;2.支持桿;3.螺母;4.轉盤;5.端面軸承;6.軸承支座。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端面類零件涂料卡具,包括端面軸承5,所述端面軸承5通過軸承支座6固定,所述端面軸承5上還設置有夾持單元,所述夾持單元夾持零件后通過旋轉進行涂刷工藝。夾持單元具體包括能夠在所述端面軸承5上旋轉的轉盤4,所述轉盤4沿圓心均勻分布有多個U型槽,每個所述U型槽內設置有能夠在所述U型槽內移動的支撐桿2,用于定位夾持零件。所述支撐桿2的一端設置有螺紋,通過螺母3緊固在所述轉盤4上,另一端設置有橡膠套1,能夠有效保護零件,并在涂料過程中起到減震作用。
請參閱圖2所示,轉盤4為T型結構,所述轉盤4帶有凸軸的一端設置在所述端面軸承5的內孔內,轉盤4和所述端面軸承5之間為間隙配合,可以在旋轉時減少摩擦力,減輕工作強度,轉盤4上的U型槽為三個,配合三個支撐桿2能夠實現三點定位。
具體操作為:把端面軸承5放在軸承支座6上,將轉盤4帶有凸軸的一端放入端面軸承5的內孔內,轉盤4上帶有三個均布的U型槽,三個支撐桿2通過U型槽用螺母3緊緊固定在轉盤4上,三個支撐桿2是用來定位的,支撐桿2上端套有橡膠套(防止磕碰),將零件放在支撐桿2上,借助重力的作用將零件、支撐桿2和轉盤4緊緊壓在端面軸承上,借助端面軸承4的作用,此時只要輕輕稍微用一點力,下面的轉盤4就開始帶動支撐桿2及零件進行旋轉,便可進行準確涂刷。
對于不同的零件,可以通過移動支撐桿來進行調節,使用面廣、通用性強。
以上內容僅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是按照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思想,在技術方案基礎上所做的任何改動,均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