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廢舊輪胎自動化膠粉生產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橡膠生產回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廢舊輪胎自動化膠粉生產線。
【背景技術】
[0002]橡膠是重要的戰略物資,目前我國每年消耗新橡膠超過7000萬噸,年消耗量已連續九年居世界第一。當前中國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的進口依存度分別高達75%和45%,在國家大宗戰略儲備資源中對外依存度位列第一。輪胎又是我國最主要的橡膠制品,據橡膠工業協會數據統計,2012年我國生產輪胎消耗橡膠已占全國橡膠資源消耗總量的70%左右,子午胎占輪胎總產量的90%左右。我國每年橡膠消耗量和廢舊輪胎產生量都直接影響著我國的工業發展,解決這相互矛盾的問題的唯一途徑就是將廢舊橡膠資源循環利用。
[0003]而現有許多廢舊橡膠綜合利用企業采用的生產、設備、工藝普遍都是高能耗、低利用價值,還會帶來較嚴重的二次污染,特別是膠粉生產的粉塵問題。為彌補現有技術條件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廢舊輪胎自動化膠粉生產工藝。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無污染、可連續生產的廢舊輪胎自動化膠粉生產線。
[0005]為了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一種廢舊輪胎自動化膠粉生產線,其特征在于,包括粗碎室、細碎室、以及連通所述粗碎室和細碎室的螺旋輸送裝置,按照膠粉的生產流程,
[0007]所述粗碎室內依次設有破碎裝置、鋼絲分離裝置、第一大料倉、粗碎裝置、除塵裝置、磁選裝置和第二大料倉;所述細碎室內設有第三大料倉、磨粉裝置、篩選裝置、膠粉接存裝置和粗顆粒回流管道。
[0008]進一步,所述破碎裝置依次包括一級破碎裝置、二級破碎裝置、三級破碎裝置。
[0009]進一步,所述粗碎裝置依次包括一級粗碎裝置二級粗碎裝置。
[0010]進一步,所述鋼絲分離裝置與所述第一大料倉之間設有自動稱量輸送帶。
[0011]進一步,所述磁選裝置和第二大料倉之間設置有提升機。
[0012]進一步,所述篩選裝置包括一級篩選裝置、二級篩選裝置和三級篩選裝置,所述膠粉接存裝置包括微細膠粉接存器、細膠粉接存器和粗膠粉接存器,所述微細膠粉接存器設于所述一級篩選裝置上篩網的下方;所述細膠粉接存器設于所述二級篩選裝置上篩網的下方;所述粗膠粉接存器設于所述三級篩選裝置上篩網的下方。
[0013]進一步,所述粗顆粒回流管道的一端與所述三級篩選裝置的出料端連通,另一端與所述第三大料倉的進料端連通。
[0014]進一步,所述螺旋輸送裝置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第二大料倉的出料端和第三大料倉的進料端,所述螺旋輸送裝置包括依次設置的一級輸送螺旋、二級輸送螺旋和三級輸送螺旋。
[0015]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0016]全封閉式生產,極大程度上改善了車間粉塵污染,并實現了廢舊輪胎膠粉跨車間生產的連續、自動化,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半成品中轉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制得的膠粉雜質少,粗細分離均勻,產品品質高。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廢舊輪胎自動化膠粉生產線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圖1中自動稱量輸送帶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圖1中螺旋輸送裝置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僅僅局限于實施例。
[0021]如圖1所示,一種廢舊輪胎自動化膠粉生產線,包括粗碎室1、細碎室2、以及連通所述粗碎室I和細碎室2的螺旋輸送裝置3,粗碎室、細碎室2和螺旋輸送裝置3都是全封閉的,實現了無粉塵污染。
[0022]按照膠粉的生產流程,粗碎室I內依次設有破碎裝置、鋼絲分離裝置7、第一大料倉4、粗碎裝置、除塵裝置16、磁選裝置17和第二大料倉6。
[0023]其中破碎裝置依次包括一級破碎裝置11、二級破碎裝置12、三級破碎裝置13,將廢舊輪胎挑選分類去除口圈后,先進行三級破碎成2*5cm大小膠塊,當然破碎的級數是可以變化的,并且二級破碎裝置12、三級破碎裝置13可并行設置多個,以提高生產效率。
[0024]經破碎后的膠塊經過鋼絲分離裝置7分離出并去除鋼絲。結合圖2所示,鋼絲分離裝置7與第一大料倉4之間設有自動稱量輸送帶5,自動稱量輸送帶5可為60cm寬帶紋輸送帶,并可對輸送的膠塊稱重,如此可自動計算出當班生產總產量,無需人工稱量。自動稱量輸送帶5也可有多級,本實施例中具有兩級:一級輸送帶51和二級輸送帶52。
[0025]稱重后的膠塊輸送并存儲到第一大料倉4內,再進行粗碎,粗碎裝置依次包括一級粗碎裝置14和二級粗碎裝置15,同破碎裝置一樣,粗碎裝置的級數也可改變,并且也并行設置有多個一級粗碎裝置14和二級粗碎裝置15,當然,所有經過一級粗碎裝置14的膠塊也要經過二級粗碎裝置15。
[0026]膠塊再經除塵裝置16除去灰塵、磁選裝置17去除剩余的鋼絲等金屬材料,確定膠塊內其他雜質去除干凈,再存入到第二大料倉6內。結合圖3所示,磁選裝置17與第二大料倉6之間設有提升機9,磁選后才膠塊經提升機9輸送到第二大料倉6內。
[0027]螺旋輸送裝置3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二大料倉6的出料端和第三大料倉8的進料端。實際上,螺旋輸送裝置3包括依次設置的一級輸送螺旋18、二級輸送螺旋19和三級輸送螺旋20。一級輸送螺旋18的進料端與第二大料倉6的出料口對接,三級輸送螺旋20的出料端與第三大料倉8的進料口對接,將膠塊輸送至細碎室內的第三大料倉8內。
[0028]細碎室2內設有第三大料倉8、磨粉裝置27、篩選裝置、膠粉接存裝置和粗顆粒回流管道10。
[0029]篩選裝置包括一級篩選裝置26、二級篩選裝置24和三級篩選裝置22,膠粉接存裝置包括微細膠粉接存器25、細膠粉接存器23和粗膠粉接存器21。
[0030]微細膠粉接存器25設于一級篩選裝置26上篩網的下方;細膠粉接存器23設于二級篩選裝置24上篩網的下方;粗膠粉接存器21設于三級篩選裝置22上篩網的下方。粗顆粒回流管道10的一端與所述三級篩選裝置22的出料端連通,另一端與所述第三大料倉8的進料端連通。
[0031]第三大料倉8內膠塊輸送至磨粉裝置27磨成粉后,先經一級篩選裝置26篩分,一級篩選裝置26上篩網的孔徑最小,因此最細的膠粉先篩出來,流入到微細膠粉接存器25存儲。其余膠粉繼續輸送至二級篩選裝置24內篩分,二級篩選裝置24內篩網的孔徑稍大,稍粗一點的膠粉被篩出,流入細膠粉接存器23內存儲。剩下的膠粉繼續輸送至三級篩選裝置22篩分,三級篩選裝置22內篩網的孔徑最大,較粗的膠粉被篩出流入到粗膠粉接存器21內。而更粗的顆粒則經過粗顆粒回流管道10繼續輸送至第三大料倉8內,同其它膠塊一起再次被磨粉篩選。
[0032]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實用新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因此,盡管本說明書參照上述的各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已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一切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中。
【主權項】
1.一種廢舊輪胎自動化膠粉生產線,其特征在于,包括粗碎室(I)、細碎室(2)、以及連通所述粗碎室(I)和細碎室(2)的螺旋輸送裝置(3),按照膠粉的生產流程, 所述粗碎室(I)內依次設有破碎裝置、鋼絲分離裝置(7)、第一大料倉(4)、粗碎裝置、除塵裝置(16)、磁選裝置(17)和第二大料倉(6), 所述細碎室(2)內設有第三大料倉(8)、磨粉裝置(27)、篩選裝置、膠粉接存裝置和粗顆粒回流管道(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舊輪胎自動化膠粉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裝置依次包括一級破碎裝置(11)、二級破碎裝置(12)、三級破碎裝置(1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舊輪胎自動化膠粉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碎裝置依次包括一級粗碎裝置(14)和二級粗碎裝置(1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舊輪胎自動化膠粉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絲分離裝置(7)與所述第一大料倉(4)之間設有自動稱量輸送帶(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舊輪胎自動化膠粉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選裝置(17)和第二大料倉(6)之間設置有提升機(9)。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舊輪胎自動化膠粉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篩選裝置包括一級篩選裝置(26)、二級篩選裝置(24)和三級篩選裝置(22),所述膠粉接存裝置包括微細膠粉接存器(25)、細膠粉接存器(23)和粗膠粉接存器(21),所述微細膠粉接存器(25)設于所述一級篩選裝置(26)上篩網的下方;所述細膠粉接存器(23)設于所述二級篩選裝置(24)上篩網的下方;所述粗膠粉接存器(21)設于所述三級篩選裝置(22)上篩網的下方。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廢舊輪胎自動化膠粉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顆粒回流管道(10)的一端與所述三級篩選裝置(22)的出料端連通,另一端與所述第三大料倉(8)的進料端連通。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舊輪胎自動化膠粉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輸送裝置(3)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第二大料倉¢)的出料端和第三大料倉(8)的進料端,所述螺旋輸送裝置(3)包括依次設置的一級輸送螺旋(18)、二級輸送螺旋(19)和三級輸送螺旋(2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廢舊輪胎自動化膠粉生產線,其特征在于,包括粗碎室、細碎室、以及連通所述粗碎室和細碎室的螺旋輸送裝置,按照膠粉的生產流程,所述粗碎室內依次設有破碎裝置、鋼絲分離裝置、第一大料倉、粗碎裝置、除塵裝置、磁選裝置和第二大料倉;所述細碎室內設有第三大料倉、磨粉裝置、篩選裝置、膠粉接存裝置和粗顆粒回流管道。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全封閉式生產,極大程度上改善了車間粉塵污染,并實現了廢舊輪胎膠粉跨車間生產的連續、自動化,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半成品中轉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制得的膠粉雜質少,粗細分離均勻,產品品質高。
【IPC分類】B02C21-00
【公開號】CN204429459
【申請號】CN201520053199
【發明人】柯建華, 陳羽, 吳仕華, 佘亨
【申請人】湖北華億通橡膠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1日
【申請日】2015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