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汽車燃料廢氣發電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電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汽車燃料廢氣發電裝置。
背景技術:
現在的汽車,基本上都有廢氣排放管道,汽車工作中,只利用熱空氣的膨脹做功,燃料熱能的50-70%,通過廢氣排放管道,排放到大氣中, 如果能有效的部分利用起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意義深遠。例如解放汽車、東風汽車,燃料的熱能30%用于汽車的轉動,50-70% 的燃料的熱能排放到大氣中,如果能有效的部分利用,相當于節約20-50% 燃料,經濟價值具大。目前,還沒有相關發電裝置的報道。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 理,節約燃料,將汽車發動機工作時排放的燃料熱能轉變為電能的汽車燃 料廢氣發電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釆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汽車燃料廢 氣發電裝置,包括廢氣排放管金屬外殼和廢氣排放管內壁,其特征在于所 述廢氣排放管金屬外殼與廢氣排放管內壁之間設置有半導體N材料層、半 導體P材料層和導電層,有半導體N材料層與半導體P材料層之間以及導 電層與廢氣排放管內壁之間均設有絕緣層,廢氣排放管內壁內側為廢氣通 道;所述半導體N材料層和半導體P材料層均連接有電源輸出導線。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 利用燃料廢氣熱能發電,提高燃料的利用率;2、 節約燃料20-50%;3、 提高汽車單位燃料的行駛里程;4、 增加發動機的功率;5、 利于環保。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l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所示的一種汽車燃料廢氣發電裝置,包括廢氣排放管金屬外殼1 和廢氣排放管內壁5,所述廢氣排放管金屬外殼l與廢氣排放管內壁5之 間設置有半導體N材料層2、半導體P材料層7和導電層3,有半導體N 材料層2與半導體P材料層7之間以及導電層3與廢氣排放管內壁5之間 均設有絕緣層4,廢氣排放管內壁5內側為廢氣通道6;所述半導體N材 料層2和半導體P材料層7均連接有電源輸出導線。
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燃料廢氣發電裝置,包括廢氣排放管金屬外殼(1)和廢氣排放管內壁(5),其特征在于所述廢氣排放管金屬外殼(1)與廢氣排放管內壁(5)之間設置有半導體N材料層(2)、半導體P材料層(7)和導電層(3),有半導體N材料層(2)與半導體P材料層(7)之間以及導電層(3)與廢氣排放管內壁(5)之間均設有絕緣層(4),廢氣排放管內壁(5)內側為廢氣通道(6);所述半導體N材料層(2)和半導體P材料層(7)均連接有電源輸出導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燃料廢氣發電裝置,包括廢氣排放管金屬外殼和廢氣排放管內壁,所述廢氣排放管金屬外殼與廢氣排放管內壁之間設置有半導體N材料層、半導體P材料層和導電層,有半導體N材料層與半導體P材料層之間以及導電層與廢氣排放管內壁之間均設有絕緣層,廢氣排放管內壁內側為廢氣通道;所述半導體N材料層和半導體P材料層均連接有電源輸出導線。本實用新型采用珀爾效應的可逆變化,利用廢氣發電,將汽車發動機工作時排放的燃料熱能發電,向汽車電源系統提供電能,節約燃料20-50%。并且有助于促進燃料/電動雙動力汽車的發展。
文檔編號F01N5/02GK201125770SQ200720033008
公開日2008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3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3日
發明者楊小波, 蘇西安 申請人:西安申科電子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