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用于車身電泳的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284367閱讀:645來源:國知局
一種用于車身電泳的吊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車身電泳的吊具,包括吊架和承載車身的滑橇,吊架包括固定的外吊架和可以翻轉的內吊架,內吊架與外吊架通過鉸接方式連接,滑橇固定在內吊架上。進入電泳槽之前,內吊架、滑橇和車身同時翻轉90度,使得車身前部豎直向下,車身入槽時間和瀝水時間都縮短,提高了生產節拍,同時,翻轉后車身內部氣體容易排出,有利于改善電泳效果。另外,由于滑橇也同時翻轉,所以不同車型只需要與滑橇固定好,不需要對吊具結構進行更改,便于多車型生產線的應用。
【專利說明】—種用于車身電泳的吊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吊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車身電泳的吊具【背景技術】
[0002]電泳是車身防腐,提高車身使用壽命的重要工藝。電泳質量的優劣與車體的輸送形式密切相關。目前,在卡車電泳中廣泛使用的輸送方式是程控自行小車輸送,而該輸送方式必須配合車身吊具才能保障車身涂裝。
[0003]如圖1-2所示,目前普遍用于車身電泳中的吊具為固定的吊架11結構。輸送過程中,卡車車身首先固定在滑橇上,然后,滑橇將車身送入吊具內部后撤出,車身直接與吊具固定。電泳過程中,固定有車身的吊具通過鏈條與程控小車連接,隨著程控小車的前進、上升、下降在各槽體間進行輸送。
[0004]使用上述傳統吊具,車身底面垂直向下,受到車身底板阻力的影響,車身進槽時間較長,出槽時,車身內部槽液由于底板阻擋,出水阻力大,時間長,槽液不易排出,導致浙水時間增加,生產節拍較慢,一般為4分鐘/每臺。同時,車身入槽時與槽液的接觸面積大,車身所受浮力較大,使得車身漂浮晃動嚴重。車身入槽后,內部空氣需及時排出,才能保證車身與槽液接觸進行電泳。對于無天窗車型,車頂封閉,大量空氣被擠壓向上到車頂內部形成氣囊,導致此處沒有電泳槽液與車身充分接觸,局部沒有電泳漆膜,造成整體電泳效果較差。
[0005]另外,在電泳過程中,滑橇將車身運輸到吊具內部后便撤出,車身需要重新固定在吊具上,對于不同車型,需要相應的調整吊具結構,以滿足車身固定的要求。因此,在傳統技術中,較難實現多車型共線生產,影響生產效率,也會增加工裝開發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翻轉的用于車身電泳的吊具,以解決傳統吊具結構造成的車身電泳效率低、質量較差的問題,并且該吊具能夠應用于多車型共線生產,提高生產效率。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8]一種用于車身電泳的吊具,包括吊架和承載車身的滑撬,所述吊架包括外吊架和內吊架,所述外吊架與所述內吊架通過鉸接方式連接,所述滑橇位于所述內吊架的里面,與所述內吊架固定連接。
[0009]優選地,所述吊具上有對內吊架和滑橇進行限位的限位機構。
[0010]優選地,所述限位機構為限位銷,所述限位銷位于外吊架的縱梁上。
[0011]優選地,所述滑橇上設有與內吊架連接的平板,所述內吊架的底面上有與所述平板相對應的連接結構。
[0012]優選地,所述滑橇通過插銷固定在所述內吊架上。
[0013]優選地,所述內吊架上設有翻轉把手,所述翻轉把手固定在所述內吊架的縱梁上。[0014]優選地,所述翻轉把手焊接在所述內吊架的縱梁上。
[0015]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車身電泳的吊具包括外吊架、內吊架和滑橇。其中,內吊架與外吊架通過鉸接方式連接,滑橇可固定在內吊架上。電泳過程中,首先將車身固定在滑橇上,滑橇承載車身進入吊具內部后,將滑橇固定在內吊架上,借助內吊架縱梁上的翻轉把手,使得內吊架和帶有車身的滑橇一起翻轉,翻轉90度后,通過安裝在外吊架上的限位機構對翻轉后的內吊架進行限位,使其在翻轉軌跡的末端保持穩定。然后,翻轉后的吊具通過鏈條與程控小車連接,隨著程控小車的前進、上升、下降在各電泳槽體間進行輸送。
[0016]通過上述描述可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吊具可實現車身的翻轉,使得電泳過程中車身前部豎直向下,由于車身前部擋風玻璃和后圍后風窗沒有阻擋,所以車身入槽時阻力小,可較快入槽,出槽時槽液可順利通過前擋風玻璃的空洞靠重力流出,浙水時間大大縮短,經時間測算生產節拍可提高到2.5分鐘/臺。車身入槽時,內部空氣受到槽液擠壓上行,由于后風窗處沒有阻擋,空氣可以順利排出,使得電泳槽液可重復與車身內部接觸發生電泳反應,電泳效果較好。
[0017]進一步地,由于滑橇作為吊具的活動模塊與吊具一起進出槽體,不同車型只需要與滑橇固定好,不需要對吊具結構進行更改,因此便于多車型生產線的應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要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9]圖1為傳統電泳吊具結構的主視圖;
[0020]圖2為圖1的側視圖;
[0021]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泳吊具結構的主視圖;
[0022]圖4為圖3的側視圖;
[0023]圖5為圖3的俯視圖;
[0024]圖6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泳吊具翻轉90度后的側視圖;
[0025]圖7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泳吊具翻轉前的示意圖;
[0026]圖8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泳吊具翻轉前后示意圖;
[0027]附圖標記說明:
[0028]11-吊架;
[0029]1-外吊架,2-內吊架,3-滑橇,4-限位銷,5-限位銷孔,6_翻轉把手,
[0030]7-插銷;
[0031]31-固定壓塊,32-插銷,33-卡槽,34-平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32]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介紹。
[0033]如圖3-5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吊具包括外吊架1、內吊架2和滑橇3。其中,夕卜吊架I為固定吊架,包括安裝架及與安裝架固定的支撐架。安裝架上設有與吊起鏈條相連接的裝置,支撐架則是支撐安裝架的部分。一般地,支撐架可由四根縱梁形成,安裝架則由一根橫梁組成,為保證吊具的穩定性,可同時設置一根與安裝架垂直相交的橫梁。內吊架2由四根縱梁和頂部的四根橫梁組成,位于外吊架I的內部,其底面與外吊架I的底面重合,其縱梁與外吊架I的縱梁平行。在內吊架2的左、右側面,兩個縱梁之間均設有一根橫梁,在外吊架2左、右側面相對應的位置,也分別設置一根橫梁。外吊架I側面上的橫梁和內吊架2側面上的橫梁通過交接方式連接,使得內吊架2可以在外吊架I的內部翻轉運動,具體地,可以通過軸承連接,以減小轉動時的磨損。為了保證內吊架2翻轉時的穩定性,側面橫梁一般在過側面中心的位置,連接軸承安裝在側面橫梁的中部。滑橇3用于固定車身,通過后端的固定壓塊31將車身后端固定在滑橇3上,車身前端放置在卡槽33內,通過插銷32將車身前端固定在滑橇3上。滑橇3將車身運輸到內吊架2的內部后,與內吊架2固定連接。
[0034]根據上述描述可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吊具,其內吊架2、滑橇3和車身可以同時在外吊架I內翻轉,電泳過程中,車身前部豎直向下,車身前部擋風玻璃和后圍后風窗沒有阻擋,車身入槽阻力小,出槽時槽液可順利通過前擋風玻璃的空洞靠重力流出,浙水時間縮短,使得電泳效率提高。車身入槽時,內部空氣受到槽液擠壓上行,由于后風窗處沒有阻擋,空氣可以順利排出,使得電泳槽液可重復與車身內部接觸發生電泳反應,使得電泳效果較好。同時,不同車型只需要與滑橇固定好,不需要對吊具結構進行更改,便于多車型生產線的應用。
[0035]【具體實施方式】中,上述吊具上設有限位機構,使得內吊架2、滑橇3和車身翻轉后,能夠在翻轉軌跡末端的位置上保持穩定。在本實施例中,限位機構為兩組限位銷,分別設置在外吊架I正面的兩根縱梁上。具體地,限位銷4和限位銷孔5均位于外吊架I的縱梁上,所述限位銷孔5為圓筒狀結構,通過焊接方式與上述縱梁固定。在內吊架2的側面上設置有一根短桿,短桿的一端固定在連接外吊架I和內吊架2的軸承上,所述短桿的另一端固定在內吊架2的頂部橫梁上。吊具翻轉后,一組限位銷4穿過限位銷孔5卡在上述側面短桿的上面,另一組限位銷4穿過限位銷孔5卡在另一側面短桿的下面,從而起到對翻轉后的內吊架2、滑橇3和車身的限位作用。如此設置限位機構,能夠使得加工和操作過程更加方便。
[0036]另外,也可以選擇在吊具外吊架I和內吊架2相應的位置打通孔,將限位銷插入通孔中進行限位,也或采用限位塊進行限位。
[0037]在本實施例中,滑橇3的四個角部分別連接有一塊指向吊具外部的平板34,平板34上設有通孔,所述平板的長度可根據具體需要進行設計。在內吊架2的底面與上述通孔相對應的部位,設有插銷座,所述插銷座穿過平板34上的通孔,使得滑橇3和內吊架2通過插銷固定連接,方便滑橇3的拆裝,利于提高生產效率。
[0038]具體地,上述平板上也可設置螺紋孔,在內吊架2的底面與上述通孔相對應的部位設置螺桿,滑橇3滑和內吊架2通過螺栓連接或螺紋連接等連接方式。
[0039]為了方便吊具的翻轉,內吊架2的縱梁上設有翻轉把手6,在吊具進入電泳槽之前,通過翻轉把手6對內吊架2進行手動翻轉。所述翻轉把手6與內吊架2的縱梁可一體成型,可鉚接,或采用其他方式固定連接。在本實施例中,翻轉把手6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內吊架2的縱梁上,以方便加工。翻轉把手6在縱梁上的位置可以根據具體需要進行設if ο
[0040]采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上述吊具,可以實現內吊架、滑橇和車身同時翻轉,不僅能夠提高生產節拍,改善電泳效果,也可以方便用于多車型生產線。
[0041]以上只通過說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圖和描述在本質上是說明性的,不應理解為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車身電泳的吊具,包括吊架和承載車身的滑撬,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架包括外吊架和與所述外吊架鉸接的內吊架,所述滑橇位于所述內吊架的內側,且與所述內吊架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限制所述內吊架和所述滑橇翻轉后所處位置的限位機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機構為限位銷,所述限位銷位于所述外吊架的縱梁上。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橇上設有與所述內吊架連接的平板,所述內吊架的底面上有與所述平板相對應的連接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橇通過插銷固定在所述內吊架上。
6.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吊架上設有翻轉把手,所述翻轉把手固定在所述內吊架的縱梁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轉把手焊接在所述內吊架的縱梁上。
【文檔編號】C25D17/28GK203715759SQ201420104643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7日
【發明者】李金
申請人: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