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基礎陸地風電塔架基礎環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風力發電裝備,特別涉及一種樁基礎陸地風電塔架基礎環,包括基礎環法蘭(6)、基礎環主體(7)、連接臂(5),基礎環主體(7)上面焊接連接基礎環法蘭(6),基礎環主體(7)外圓周上分別均布焊接連接三個連接臂(5),連接臂(5)的外端頭分別焊接連接樁管(3),樁管(3)內分別穿裝管樁(1),樁管(3)與管樁(1)之間填裝填料(4),管樁(1)上焊接裝有定位環(2),樁管(3)的下端面置于定位環(2)的上端面上限位,樁基礎陸地風電塔架基礎環不再用在現場挖掘大型的基礎坑、使用大量的鋼筋混凝土,并可以節約大量用于混凝土養生干燥的時間,從而降低了施工成本和壓縮了施工工期。
【專利說明】粧基礎陸地風電塔架基礎環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風力發電裝備,特別涉及一種樁基礎陸地風電塔架基礎環。
【背景技術】
[0002]風力發電是新能源中最具實用性的再生能源,風電塔架是風力發電裝備主要組成部分之一,管塔式風電塔架一般由基礎環及三段筒節組成,施工時將基礎環部分安裝調試合格后用混凝土澆到基礎上,上部安裝其它筒節,該方法的不足之處在于施工時受基礎環到場時間的限制,受基礎環完成后澆注混凝土時位置變換的影響,以及受安裝基礎環后的二次澆注工期影響等。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便捷,能夠大幅降低成本的樁基礎陸地風電塔架基礎環。
[0004]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樁基礎陸地風電塔架基礎環包括基礎環法蘭、基礎環主體、連接臂,其特點是基礎環主體上面焊接連接基礎環法蘭,基礎環主體外圓周上分別均布焊接連接三個連接臂,連接臂的外端頭分別焊接連接樁管,樁管內分別穿裝管樁,樁管與管樁之間填裝填料,管樁上焊接裝有定位環,樁管的下端面置于定位環的上端面上限位。
[000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樁基礎陸地風電塔架基礎環不再用在現場挖掘大型的基礎坑、使用大量的鋼筋混凝土,并可以節約大量用于混凝土養生干燥的時間,從而降低了施工成本和壓縮了施工工期。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以下結合附圖以實施例具體說明。
[0007]圖1是粧基礎陸地風電塔架基礎環結構王視圖。
[0008]圖2是圖1的俯視圖。
[0009]圖中,1-管樁;2_定位環;3_樁管;4-填料;5_連接臂;6_基礎環法蘭;7_基礎環主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實施例,參照附圖1、2,樁基礎陸地風電塔架基礎環的基礎環主體7的上面焊接連接基礎環法蘭6,基礎環主體7的外圓周上分別均布焊接連接三個連接臂5,連接臂5的外端頭分別焊接連接樁管3,樁管3內分別穿裝管樁1,樁管3與管樁I之間填裝填料4,管樁I上焊接裝有定位環2,樁管3的下端面置于定位環2的上端面上限位。
[0011]樁基礎陸地風電塔架基礎環的施工過程是:在工廠內將基礎環法蘭6焊接到基礎環主體7上,再將三個連接臂5分別均布焊接到基礎環主體7的外圓周上,在每個連接臂5的外端頭上焊接樁管6后運到施工現場,到場后先將管樁I置于預定安裝位置用樁機打到預定的吃力層上,滿足承力和抗撥要求,將定位環2按同一水平分別焊接固定到各自的管樁I上,用吊車將樁管3、連接臂5、基礎環法蘭6、基礎環主體7組合后的組合體安裝到管樁I上,樁管3的下端面置于定位環2的上端面上限位,樁管3與管樁I之間形成的間隙用填料4填充,待填料4干燥后,即可在基礎環法蘭6上面安裝塔架。
【權利要求】
1.一種樁基礎陸地風電塔架基礎環,包括基礎環法蘭(6)、基礎環主體(7)、連接臂(5),其特征在于基礎環主體(7)上面焊接連接基礎環法蘭(6),基礎環主體(7)外圓周上分別均布焊接連接三個連接臂(5 ),連接臂(5 )的外端頭分別焊接連接樁管(3 ),樁管(3 )內分別穿裝管樁(1),樁管(3)與管樁(I)之間填裝填料(4),管樁(I)上焊接裝有定位環(2),樁管(3)的下端面置于定位環(2)的上端面上限位。
【文檔編號】E02D27/42GK203977443SQ201420342750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6日
【發明者】崔志忠, 楊洋, 馮照周 申請人:遼寧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