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阻尼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阻尼轉軸。
背景技術:
阻尼轉軸作為連接元件,廣泛用于電器設備中的連接元件,它可以使電器的顯示器或者其他部件打開時停在需要位置上。當前,普遍采用轉軸和軸套的壓緊配合結構,也有采用在轉軸端開槽,并用螺釘使轉軸漲開,增加摩擦阻尼的結構。但這些轉軸最大的問題是使用壽命短,經過長期使用后,均會由于摩擦磨損結構,導致阻尼力減弱,并且轉軸和軸套之間的阻尼力得不到補償,就會達不到在需要位置停住的效果;后一種結構雖然可以通過拆卸設備調整螺釘來達到增加阻尼的目的,但拆卸調整操作麻煩;這幾類阻尼轉軸的結構扭矩可調整范圍小、對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過高,現有的一字阻尼轉軸普遍存在結構復雜、組裝不便、軸套與軸桿在帶動相應的工件相對地展開或者閉合的過程中,通常相應的工件往往會因彈力的 作用而發生快速碰撞,進而容易導致產品受損等問題。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一字阻尼轉軸提出改進方案,以優化轉軸的性能, 滿足實際產品的裝配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巧妙,結構扭矩可調整范圍大,組裝方便的阻尼轉軸,該轉軸采用多重密封結構,保證阻尼力的持久。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阻尼轉軸,包括軸套、轉子、錐度套以及轉軸,所述軸套內設有一安裝腔,所述轉子安裝在安裝腔內,所述轉子左端設有一錐度與錐度套的錐孔形狀相匹配的錐體,所述錐度套套裝在錐體上,所述錐度套的外壁與安裝腔的內壁貼緊接觸并通過螺釘鎖緊,且安裝腔和錐度套外壁之間設有第一密封圈,所述轉軸上設有安裝槽,所述轉軸位于安裝槽的左端設有臺肩孔,所述轉軸通過鎖緊螺栓穿過臺肩孔的方式與轉子的左端螺紋連接,且轉軸的右端插裝在軸套內。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錐體的一端開設有一連接部,所述連接部外通過螺紋套裝有鎖緊環。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轉軸的右端設有活動腔,所述活動腔與臺肩孔連通,所述鎖緊螺栓位于活動腔內套裝有壓緊彈簧。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壓緊彈簧左端通過墊片與臺肩孔的臺肩連接,壓緊彈簧右端壓緊鎖緊環。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臺肩孔的孔徑小于鎖緊螺栓的螺栓頭。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鎖緊環的外圈設有儲油槽,所述鎖緊環位于儲油槽的左側設有第二密封圈。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安裝腔位于轉子的右端設有儲油腔。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軸套上設有調節孔,所述調節孔內安裝有調節螺釘。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阻尼轉軸采用轉軸和軸套分離的設計結構,在軸套內安裝有轉子和錐度套,利用這兩者的倒錐結構進行配合,只需將錐度套鎖緊在軸套上即可將鎖緊轉子鎖緊在軸套內,同時該阻尼轉軸在轉軸上設計有鎖緊螺栓,只需調整鎖緊螺栓,即可調節轉子轉動時的阻尼力;本阻尼轉軸設有多重密封件,防止因結構的磨損,阻尼油的流失,造成阻尼力的退變的問題;該阻尼轉軸結構巧妙,阻尼力可調,同時拆裝方便,制造簡單。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和圖2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阻尼轉軸,包括軸套1、轉子2、錐度套3以及轉軸4,所述軸套1內設有一安裝腔,所述轉子2安裝在安裝腔內,所述安裝腔位于轉子2的右端設有儲油腔11,該儲油腔11用于存儲阻尼油,適應該阻尼轉軸在使用過程阻尼油的消耗。所述轉子2左端設有一錐度與錐度套3的錐孔形狀相匹配的錐體21,所述錐度套3套裝在錐體21上,錐體21可以在錐度套3內自由轉動。所述錐體21的左端設有一連接部22,所述連接部22外通過螺紋套裝有鎖緊環7。鎖緊環7的外圈與安裝腔的內壁貼緊接觸,且所述鎖緊環7的外圈設有儲油槽71,所述鎖緊環7位于儲油槽71的左側設有第二密封圈72,進一步密封錐度套3與錐體21的配合,防止外部粉塵和水分進入,腐蝕錐度套3和錐體21,同時還可以進一步防止內部的阻尼油泄露,使得錐度套3和錐體21的接觸面始終有阻尼油進行潤滑,同時也增加摩擦的粘滯系數。所述錐度套3的外壁與安裝腔的內壁貼緊接觸并通過螺釘鎖緊,且安裝腔和錐度套3外壁之間設有第一密封圈5,利用第一密封圈5。利用錐度套3與錐體21的倒錐型配合,使的轉子2被限制在錐度套3內,只需固定錐度套3就可以使轉子2在轉動的時候不能與軸套1分離。
進一步,所述轉軸4上設有安裝槽41,所述轉軸4位于安裝槽41的左端設有臺肩孔42,所述轉軸4通過鎖緊螺栓6穿過臺肩孔42的方式與轉子2的左端螺紋連接,鎖緊螺栓6可以調節轉軸4與轉子2的的松緊程度,通過這樣就可以改變阻尼力的大小。轉軸4的外殼右端設有一階梯臺,階梯臺插裝在軸套1內,這樣的設計可以使得整體有了一個良好的密封結構,初步防止大顆粒粉塵進入阻尼轉軸結構內。所述轉軸4的右端設有活動腔43,所述活動腔43與臺肩孔42連通,所述鎖緊螺栓6位于活動腔43內套裝有壓緊彈簧8。所述壓緊彈簧8左端通過墊片與臺肩孔42的臺肩連接,壓緊彈簧8右端壓緊鎖緊環7,利用壓緊彈簧8的特性,可以使得整個阻尼轉軸根據壓緊彈簧8的壓緊力來改變阻尼力的大小。所述臺肩孔42的孔徑小于鎖緊螺栓6的螺栓頭,方便鎖緊螺栓6能將轉子2鎖緊。
其中,所述軸套1上設有調節孔12,所述調節孔12內安裝有調節螺釘,當需要調節阻尼轉軸的阻尼力時,只需將調節螺釘旋下壓緊轉子2,防止轉子2轉動,同時利用工具調節鎖緊螺栓6與轉子2之間壓緊彈簧8的松緊,即可實現阻尼力的改變,待調節完成后,將調節螺釘旋起,轉子2可以自由轉動。在本實施例中,調節螺釘還可以作為一個添加阻尼油的進料口,十分方便。由于鎖緊螺栓6與轉子2之間的鎖緊力遠大于轉子2與錐度套3之間的摩擦力,故此鎖緊螺栓6與轉子2在轉動過程中不會松開,造成整個轉軸脫離解體。
以上所述,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而已,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達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