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c型氣缸活塞組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氣缸領域,尤其涉及一種C型氣缸活塞組合。
【背景技術】
[0002]氣缸一般由缸體,端蓋,活塞桿,活塞,密封件及防塵件組成,其中最關鍵的部分是活塞,活塞桿及缸體之間的配合。缸體尺寸通過數控車床加工,能夠保證很好的加工精度。更有甚者氣缸缸體直接壓鑄成型,不需要額外的加工,所以活塞和活塞桿成為氣缸所有部件中最為關鍵部件。
[0003]參圖1所示,其揭示了現有技術中的一種C型氣缸活塞組合,主要由活塞桿1、密封圈2、止退墊片3、小圓螺母4及活塞5組合而成。所述活塞桿I需要采用直徑不小于35mm的棒料,使用車床車削加工6個臺階及車I個螺紋,然后交由銑床銑一個鍵槽6,該鍵槽6用于固定止退墊片3,接著先將密封圈2裝入活塞桿I的槽內,再裝入活塞5,裝入止退墊片3,將止退墊片3的內爪卡入鍵槽6,再使用小圓螺母4緊固,將止退墊片外爪卡入小圓螺母4。現有技術中的活塞及活塞桿結構均較為復雜,加工難度非常大。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C型氣缸活塞組合。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加工方便的C型氣缸活塞組入口 ο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C型氣缸活塞組合,包括:活塞桿、安裝于活塞桿上的活塞、設置于活塞一側的第一鎖緊模塊及設置于活塞另一側的第二鎖緊模塊,所述第一鎖緊模塊包括第一鎖緊塊及第二鎖緊塊,所述第一鎖緊塊與第二鎖緊塊之間通過數個第一鎖緊螺栓固定,所述第二鎖緊模塊包括第三鎖緊塊及第四鎖緊塊,所述第三鎖緊塊與第四鎖緊塊之間通過數個第二鎖緊螺栓固定,所述活塞桿與活塞、第一鎖緊模塊及第二鎖緊模塊相配合的位置呈階梯軸設置,所述活塞桿設有活塞安裝部、設置于活塞安裝部一側的第一臺階部及設置于活塞安裝部另一側的第二臺階部,所述第一鎖緊模塊安裝于第一臺階部上,所述第二鎖緊模塊安裝于第二臺階部上,所述第一臺階部及第二臺階部的直徑均小于活塞安裝部的直徑,所述第一鎖緊塊、第二鎖緊塊、第三鎖緊塊及第四鎖緊塊與活塞之間分別通過頂絲固定。
[0007]優選地,在上述的一種C型氣缸活塞組合中,所述活塞安裝部的寬度為15mm,所述第一臺階部的寬度為12mm,所述第二臺階部的寬度為12mm。
[0008]優選地,在上述的一種C型氣缸活塞組合中,所述第一臺階部的直徑與第二臺階部的直徑相等。
[0009]優選地,在上述的一種C型氣缸活塞組合中,所述第一臺階部的直徑為30mm,所述活塞安裝部的直徑為32_。
[0010]優選地,在上述的一種C型氣缸活塞組合中,所述第一鎖緊塊、第二鎖緊塊、第三鎖緊塊及第四鎖緊塊均呈半圓形設置。
[0011]優選地,在上述的一種C型氣缸活塞組合中,所述第一鎖緊螺栓的數量為兩個。
[0012]優選地,在上述的一種C型氣缸活塞組合中,所述第二鎖緊螺栓的數量為兩個。
[0013]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中的C型氣缸活塞組合結構簡單、加工方便,相比于現有技術中的C型氣缸活塞組合,本發明中的C型氣缸活塞組合還能節省材料,降低制造成本。
【附圖說明】
[0014]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5]圖1為現有技術中C型氣缸活塞組合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發明中C型氣缸活塞組合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發明中第一鎖緊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本發明中第二鎖緊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5為本發明中活塞軸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1中:1、活塞桿,2、密封圈,3、止退墊片,4、小圓螺母,5、活塞,6、鍵槽。
[0021]圖2至圖5中:7、活塞桿,8、活塞,9、第一鎖緊模塊,10、第二鎖緊模塊,11、第一鎖緊塊,12、第二鎖緊塊,13、第一鎖緊螺栓,14、第三鎖緊塊,15、第四鎖緊塊,16、第二鎖緊螺栓,17、活塞安裝部,18、第一臺階部,19、第二臺階部,20、頂絲。
[0022]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這些優選實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圖中進行了例示。附圖中所示和根據附圖描述的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僅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發明并不限于這些實施方式。
[0024]在此,還需要說明的是,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細節而模糊了本發明,在附圖中僅僅示出了與根據本發明的方案密切相關的結構和/或處理步驟,而省略了與本發明關系不大的其他細節。
[0025]參圖2至圖5所示,一種C型氣缸活塞組合,包括:活塞桿7、安裝于活塞桿7上的活塞
8、設置于活塞8—側的第一鎖緊模塊9及設置于活塞8另一側的第二鎖緊模塊10,所述第一鎖緊模塊9包括第一鎖緊塊11及第二鎖緊塊12,所述第一鎖緊塊11與第二鎖緊塊12之間通過兩個第一鎖緊螺栓13固定,所述第二鎖緊模塊10包括第三鎖緊塊14及第四鎖緊塊15,所述第三鎖緊塊14與第四鎖緊塊15之間通過兩個第二鎖緊螺栓16固定,所述第一鎖緊塊11、第二鎖緊塊12、第三鎖緊塊14及第四鎖緊塊15均呈半圓形設置。所述活塞桿7與活塞8、第一鎖緊模塊9及第二鎖緊模塊10相配合的位置呈階梯軸設置,所述活塞桿7設有活塞安裝部
17、設置于活塞安裝部17—側的第一臺階部18及設置于活塞安裝部17另一側的第二臺階部19,所述第一鎖緊模塊9安裝于第一臺階部18上,所述第二鎖緊模塊10安裝于第二臺階部19上,所述第一臺階部18及第二臺階部19的直徑均小于活塞安裝部17的直徑,所述活塞安裝部17的寬度為15mm,所述第一臺階部18的寬度為12mm,所述第二臺階部19的寬度為12mm。所述第一臺階部18的直徑與第二臺階部19的直徑相等,所述第一臺階部18的直徑為30mm,所述活塞安裝部17的直徑為32_,所述第一鎖緊塊11、第二鎖緊塊12、第三鎖緊塊14及第四鎖緊塊15與活塞8之間分別通過頂絲20固定。
[0026]本發明中的活塞桿制造時材料選用直徑不小于32_的棒料,使用車床車削加工第一臺階部18及第二臺階部19。先將第一鎖緊塊11及第二鎖緊塊12安裝入第一臺階部18內,然后通過第一鎖緊螺栓13鎖緊;再將活塞8安裝于活塞安裝部17上(含密封圈),接著將第三鎖緊塊14及第四鎖緊塊15安裝入第二臺階部19內,然后通過第二鎖緊螺栓16鎖緊,最后通過數個頂絲20將第一鎖緊塊11、第二鎖緊塊12、第三鎖緊塊14、第四鎖緊塊15與活塞8頂死,從而完成安裝。
[0027]綜上所述,本發明中的C型氣缸活塞組合結構簡單、加工方便,相比于現有技術中的C型氣缸活塞組合,本發明中的C型氣缸活塞組合還能節省材料,降低制造成本。
[0028]最后,還需要說明的是,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
【主權項】
1.一種C型氣缸活塞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桿、安裝于活塞桿上的活塞、設置于活塞一側的第一鎖緊模塊及設置于活塞另一側的第二鎖緊模塊,所述第一鎖緊模塊包括第一鎖緊塊及第二鎖緊塊,所述第一鎖緊塊與第二鎖緊塊之間通過數個第一鎖緊螺栓固定,所述第二鎖緊模塊包括第三鎖緊塊及第四鎖緊塊,所述第三鎖緊塊與第四鎖緊塊之間通過數個第二鎖緊螺栓固定,所述活塞桿與活塞、第一鎖緊模塊及第二鎖緊模塊相配合的位置呈階梯軸設置,所述活塞桿設有活塞安裝部、設置于活塞安裝部一側的第一臺階部及設置于活塞安裝部另一側的第二臺階部,所述第一鎖緊模塊安裝于第一臺階部上,所述第二鎖緊模塊安裝于第二臺階部上,所述第一臺階部及第二臺階部的直徑均小于活塞安裝部的直徑,所述第一鎖緊塊、第二鎖緊塊、第三鎖緊塊及第四鎖緊塊與活塞之間分別通過頂絲固定。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C型氣缸活塞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安裝部的寬度為15mm,所述第一臺階部的寬度為12mm,所述第二臺階部的寬度為12mm。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C型氣缸活塞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臺階部的直徑與第二臺階部的直徑相等。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C型氣缸活塞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臺階部的直徑為30mm,所述活塞安裝部的直徑為32_。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C型氣缸活塞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鎖緊塊、第二鎖緊塊、第三鎖緊塊及第四鎖緊塊均呈半圓形設置。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C型氣缸活塞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鎖緊螺栓的數量為兩個。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C型氣缸活塞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鎖緊螺栓的數量為兩個。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C型氣缸活塞組合,包括:活塞桿、活塞、第一鎖緊模塊及第二鎖緊模塊,所述第一鎖緊模塊包括第一鎖緊塊及第二鎖緊塊,所述第一鎖緊塊與第二鎖緊塊之間通過數個第一鎖緊螺栓固定,所述第二鎖緊模塊包括第三鎖緊塊及第四鎖緊塊,所述第三鎖緊塊與第四鎖緊塊之間通過數個第二鎖緊螺栓固定,所述活塞桿設有活塞安裝部、第一臺階部及第二臺階部,所述第一鎖緊模塊安裝于第一臺階部上,所述第二鎖緊模塊安裝于第二臺階部上,所述第一臺階部及第二臺階部的直徑均小于活塞安裝部的直徑,所述第一鎖緊塊、第二鎖緊塊、第三鎖緊塊及第四鎖緊塊與活塞之間分別通過頂絲固定,從而可降低加工難度,節約加工成本。
【IPC分類】F16J1/12, F15B15/14
【公開號】CN105526346
【申請號】CN201610038241
【發明人】李鋒, 張光權, 鄒環環, 劉剛, 周三山, 劉軼
【申請人】江蘇浙南裝備技術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4月27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