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二沖程水平對置活塞、對置氣缸發動機的復合增壓進氣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二沖程發動機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二沖程水平對置活塞、對置氣缸發動機復合增壓進氣系統。
【背景技術】
[0002]水平對置發動機,以其獨特的發動機結構和工作原理,可獲得比傳統發動機更高的機械效率和燃燒效率。特別是二沖程水平對置活塞、對置氣缸發動機發動機,因其主體結構緊湊(軸向尺寸和總高度相對傳統同功率發動機小),其能量密度(升功率,比重量)可達到同行業的高技術水平(彡90kff/L,彡1.9kff/kg),其也因這兩大優勢而為行業所矚目。
[0003]為滿足二沖程水平對置活塞、對置氣缸發動機掃氣、高扭矩和高功率輸出的需求,因傳統渦輪增壓系統的局限性(低速效率低,流量小,響應性差等)和機械增壓系統轉速低、高度流量小、功率損失大等缺點,若只采用單一的增壓方式(機械增壓或渦輪增壓),將很難滿足二沖程水平對置活塞、對置氣缸發動機的要求。因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致力于開發一種能兼顧二沖程水平對置活塞、對置氣缸發動機掃氣、高扭矩和高功率輸出的需求的進氣系統。
【發明內容】
[0004]為了滿足二沖程水平對置活塞、對置氣缸發動機掃氣、高扭矩和高功率輸出的需求,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機械增壓和渦輪增壓復合增壓進氣系統。
[0005]本發明技術方案如下:
[0006]—種二沖程水平對置活塞、對置氣缸發動機的復合增壓進氣結構,包括機械增壓器、渦輪增壓器、飛輪殼和中冷管組件,所述機械增壓器、渦輪增壓器和飛輪殼依次相連,所述機械增壓器和渦輪增壓器之間、所述渦輪增壓器和飛輪殼之間分別通過所述中冷管組件相連,所述飛輪殼具有四個出口。
[0007]上述的二沖程水平對置活塞、對置氣缸發動機的復合增壓進氣系統,其中,所述機械增壓器和渦輪增壓器之間、所述渦輪增壓器和飛輪殼之間分別還設有中冷器。
[0008]上述的二沖程水平對置活塞、對置氣缸發動機的復合增壓進氣系統,其中,所述中冷器包括一級中冷器和二級中冷器,所述一級中冷器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機械增壓器和所述渦輪增壓器相連,所述二級中冷器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渦輪增壓器和所述飛輪殼相連。
[0009]上述的二沖程水平對置活塞、對置氣缸發動機的復合增壓進氣系統,其中,所述一級中冷器的兩端與所述機械增壓器、所述渦輪增壓器之間均通過中冷管組件相連,所述二級中冷器的兩端與所述渦輪增壓器、所述飛輪殼之間均通過中冷管組件相連。
[0010]上述的二沖程水平對置活塞、對置氣缸發動機的復合增壓進氣系統,其中,所述中冷管組件包括一級中冷前進氣管組件、一級中冷后進氣管組件、二級中冷前進氣管組件和二級中冷后進氣管組件。
[0011]上述的二沖程水平對置活塞、對置氣缸發動機的復合增壓進氣系統,其中,所述一級中冷前進氣管組件、一級中冷后進氣管組件分別與所述一級中冷器的進氣口、出氣口相連,所述二級中冷前進氣管組件、二級中冷后進氣管組件分別與所述二級中冷器的進氣口、出氣口相連。
[0012]上述的二沖程水平對置活塞、對置氣缸發動機的復合增壓進氣系統,其中,所述飛輪殼為集成有進氣穩壓腔的飛輪殼。
[0013]上述的二沖程水平對置活塞、對置氣缸發動機的復合增壓進氣系統,其中,所述飛輪殼的四個出口分別與發動機的四個進氣道口連接。
[0014]本發明提供的復合雙級增壓進氣系統通過將機械增壓和渦輪增壓結合起來,彌補了機械增壓和渦輪增壓兩種增壓方式各自存在的不足,保證了二沖程水平對置活塞、對置氣缸發動機掃氣、高扭矩和高功率輸出需求。
【附圖說明】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0016]圖1是本發明一種二沖程水平對置活塞、對置氣缸發動機的復合增壓進氣結構原理圖;
[0017]圖2是本發明一種二沖程水平對置活塞、對置氣缸發動機的復合增壓進氣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本發明的限定。
[0019]如圖1、圖2所示一種二沖程水平對置活塞、對置氣缸發動機的復合增壓進氣系統的結構。
[0020]該復合雙級增壓進氣系統包括機械增壓器1、渦輪增壓器5、一級中冷器3、二級中冷器7、集成有進氣穩壓腔的飛輪殼9和相關進氣管路。
[0021]如圖2所示,所述機械增壓器1的蝸殼出氣口 12通過一級中冷前進氣管組件2與一級中冷器3的進氣口 31連接;一級中冷器3的出氣口 32通過一級中冷后進氣管組件4與渦輪增壓器5的進氣口 51連接;渦輪增壓器5的出氣口 52通過二級中冷前進氣管組件6與二級中冷器7的進氣口 71連接;二級中冷器7的出氣口 72通過二級中冷后進氣管組件8與飛輪殼9上的進氣穩壓腔的進氣口 91連接;所述穩壓腔的出口 92、93、94和95分別與發動機的四個進氣道口連接。
[0022]在發動機運轉過程中,空氣沿相關進氣管路由機械增壓器1的進氣口進入蝸殼,增壓后由蝸殼出氣口 12出來,之后沿一級中冷前進氣管組件2前行,經一級中冷器3的進氣口 31進入一級中冷器3,中冷后由一級中冷器3的出氣口 32出來,沿一級中冷后進氣管組件4前行,然后由渦輪增壓器5的進氣口 51進入渦輪增壓器5,再次增壓后由渦輪增壓器5的出氣口 52沿二級中冷前進氣管組件6前行,由二級中冷器7的進氣口 71進入二級中冷器7,再次中冷后由二級中冷器7的出氣口 72出來,沿二級中冷后進氣管組件8前行,由飛輪殼9上的進氣口 91進入飛輪殼9上的穩壓腔,隨后分別由所述穩壓腔的出口 92、93、94和95進入對應的發動機四個進氣道口。最終增壓中冷后的空氣進入發動機,實現進氣增壓功能。
[0023]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復合雙級增壓進氣系統通過將機械增壓和渦輪增壓結合起來,彌補了機械增壓和渦輪增壓兩種增壓方式各自存在的不足,保證了二沖程水平對置活塞、對置氣缸發動機掃氣、高扭矩和高功率輸出需求。
[0024]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申請專利范圍,所以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示內容所做出的等效結構變化,均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二沖程水平對置活塞、對置氣缸發動機的復合增壓進氣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械增壓器(1)、渦輪增壓器(5)、飛輪殼(9)和中冷管組件,所述機械增壓器(1)、渦輪增壓器(5)和飛輪殼(9)依次相連,所述機械增壓器(1)和渦輪增壓器(5)之間、所述渦輪增壓器(5)和飛輪殼(9)之間分別通過所述中冷管組件相連,所述飛輪殼(9)具有四個出口(92、93、94、9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沖程水平對置活塞、對置氣缸發動機的復合增壓進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械增壓器(1)和渦輪增壓器(5)之間、所述渦輪增壓器(5)和飛輪殼(9)之間分別還設有中冷器。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二沖程水平對置活塞、對置氣缸發動機的復合增壓進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包括一級中冷器(3)和二級中冷器(7),所述一級中冷器(3)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機械增壓器(1)和所述渦輪增壓器(5)相連,所述二級中冷器(7)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渦輪增壓器(5)和所述飛輪殼(9)相連。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二沖程水平對置活塞、對置氣缸發動機的復合增壓進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中冷器(3)的兩端與所述機械增壓器(1)、所述渦輪增壓器(5)之間均通過中冷管組件相連,所述二級中冷器(7)的兩端與所述渦輪增壓器(5)、所述飛輪殼(9)之間均通過中冷管組件相連。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二沖程水平對置活塞、對置氣缸發動機的復合增壓進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管組件包括一級中冷前進氣管組件(2)、一級中冷后進氣管組件(4)、二級中冷前進氣管組件(6)和二級中冷后進氣管組件(8)。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二沖程水平對置活塞、對置氣缸發動機的復合增壓進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中冷前進氣管組件(2)、一級中冷后進氣管組件(4)分別與所述一級中冷器⑶的進氣口(31)、出氣口(32)相連,所述二級中冷前進氣管組件(6)、二級中冷后進氣管組件⑶分別與所述二級中冷器(7)的進氣口(71)、出氣口(72)相連。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沖程水平對置活塞、對置氣缸發動機的復合增壓進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飛輪殼(9)為集成有進氣穩壓腔的飛輪殼(9)。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沖程水平對置活塞、對置氣缸發動機的復合增壓進氣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飛輪殼(9)的四個出口(92、93、94、95)分別與發動機的四個進氣道口連接。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二沖程水平對置活塞、對置氣缸發動機復合增壓進氣系統;包括渦輪增壓器、機械增壓器、中冷器、飛輪殼和相關進氣管路。在工作過程中,來自于空氣濾清器內的空氣由相關進氣管路進入機械增壓器的蝸殼,增壓后由蝸殼出口經進氣管路到達一級中冷器,中冷后經進氣管路到達渦輪增壓器,再次增壓后沿進氣管路到達二級中冷器,之后再次中冷后通過進氣管路到達飛輪殼上的穩壓腔,最后通過管路到達發動機機進氣道,從而實現了兩級增壓。當發動機處于低轉速時,主要由機械增壓器提供增壓壓力,這有助于改善發動機在低轉速時的掃氣和扭矩輸出;隨著發動機轉速的提高,渦輪增壓器開始提供更多的增壓壓力,兩者共同作用滿足發動機增壓需求。
【IPC分類】F02B39/04, F02M35/10, F02B37/04, F02B29/04
【公開號】CN105370385
【申請號】CN201510924595
【發明人】何建祥, 李傳友, 劉海峰, 李業振, 左朝鳳
【申請人】安徽中鼎動力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2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