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用牛防治拉稀的飼料及其生產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肉用牛防治拉稀的飼料,以及該飼料的制備方法,其主要原料的重量份為:番石榴葉10-15份;茶樹葉5-10份;柿子葉10-15份;一點紅5-10份;葛根葉10-20份;白術10-15份。生產方法如下:將番石榴葉、茶樹葉、柿子葉、一點紅、葛根葉和白術分別切碎,按比例混合,再與牛飼料混合,添加量為飼料總重量的1%-3%,喂食肉用牛。本發明的飼料收斂止瀉,殺菌消炎、涼血解毒,健脾益氣,提高肉用牛免疫力,能夠有效防治肉用牛拉稀,療程短、見效快、不易復發,而且原料來源廣,成本低,生產過程簡單。
【專利說明】肉用牛防治拉稀的飼料及其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肉用牛防治拉稀的飼料,以及該飼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肉用牛拉稀是長期以來一直困擾養肉牛業的一大難題,而且在養殖場或養殖小區由肉用牛拉稀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引發其它疾病的幾率也在增高。 肉用牛拉稀照成的因素有:草料、細菌、環境等,草料水分過多,放養時露水大,草料不干凈,酒糟飼料引起的中毒,發霉的飼料喂養引起胃腸炎,都會導致肉用牛拉稀。細菌照成的拉稀是因為牛槽消毒不到位或者蚊蟲叮咬傳染的。環境惡劣,氣候變化大也會造成肉用牛拉稀,如進入雨季氣溫較高、悶熱、潮濕、加之部分肉牛戶飼養條件較差,部分牛舍積水,場地積水嚴重,糞便排泄物不能及時清除,雨后形成泥糞坑,環境極為惡劣,很容易造成細菌、蚊蠅滋生等。以上原因都會導致肉用牛眼睛無光,沒精神,拉稀,耽誤治療的會出現發燒,拉稀伴有出血等。
[0003]肉用牛拉稀臨床癥狀:病牛精神抑郁,食欲減退或廢絕,無反芻,下瀉糞便清稀或呈粘稠狀并附有粘液,味腥臭,有時附有血絲或呈血樣糞便,腸音減弱,口腔干燥,舌苔黃膩,結膜潮紅,有的病牛背腰拱起,腹痛呈里急后重,小便短赤,脈滑。
目前肉用牛防治拉稀的主要措施如下:
1、放養時候要等到露水揮發后進行,過早或過晚都不行,草料發霉是絕對不能喂養,酒糟飼料要定量,防止中毒,一般每天喂養在4斤左右即可,天氣驟然冷熱交替,飼料中添加感冒藥物,提前預防,牛棚內設置光觸媒滅蚊燈,既不污染環境,任何病蟲蚊蠅等都可殺死,飲水一定要用溫水,沸騰后冷卻喂養。
[0004]2、病牛停食1-2天或飼料中按1.5%的比例添加抗腹瀉藥物拌料飼喂7天,供給充足飲水,最好用“151服補液鹽,配方是每1000毫升水內加入食鹽3.5克。小蘇打粉2.5克、氯化鉀1.5克、葡萄糖20克,以防病牛因嚴重腹瀉而造成脫水。
3、有條件的肉牛場還會自制全血干擾素。采健康待宰肥肉牛血,按每500毫升血(先加入抗凝劑)內加入雞新城疫I系疫苗1000頭份、卡那霉素100萬單位,緩慢并輕輕將盛血瓶倒置2?3次,使之混合均勻;置37%恒溫箱20小時,這期間再緩慢反復倒置3、4次;取出再放入4-8°C冰箱保存,可保存15天有效。全過程按無菌操作,采用“ 3天3針”療法,即第I天,用上述方法制備的全血干擾素30毫升、氯霉素2.5毫升,I次腹腔注射;第2天和第3天只注射全血及干擾素各10毫升。
[0005]4、慶大霉素安乃近粉按0.1毫升/千克,肌肉注射,再配以乙酰甲喹按0.5升/千克(每10毫升乙酰甲喹內加阿托品2毫克),肌肉注射,每天各注射I次,連用3天。也可用“病毒瘟立克”(利巴韋林、病毒靈等)注射液,每千克體重0.2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連用3 -4天。
[0006]以上防治措施操作復雜且多使用西藥,藥后見效慢,效果不佳,不能根治,常常反復發作,而且西藥通常療效不好,毒副作用較大,長期使用會影響牛群健康和畜產品質量,濫用抗生素也會帶來很大危害。[0007]經檢索,我們查到了治療肉用牛防治拉稀的公開文獻如下:
1、【題名】肉牛拉稀的預防及治療方法【機構】億奧牧業【刊名】甘肅畜牧獸醫.2012.(227):77-77【摘要】近期有很多肉牛養殖戶來反應,牛犢拉稀數量多,得不到好的控制,以為是疾病照成的,其實不然。牛犢的拉稀很多都是喂養方式與環境天氣的原因而照成的,要多考慮外在的因素,比如氣候忽冷忽熱,喂養的飲水足硬水,都可以導致牛犢拉稀。有時候拉稀的牛打針治療,越打針,越厲害,因為不是病菌引起的,所以無需注射,要先診斷病牛對癥下藥,切勿盲目治療。
[0008]2、【題名】用加味地榆當歸散治療肉牛拉稀【作者】邱曉霞【機構】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畜牧獸醫工作站【刊名】《獸藥市場指南》.2007 (11):40-40【摘要】自2000年以來.筆者采用加味地榆當歸散治療肉牛拉稀療效顯著。
【發明內容】
[0009]本發明的目的是給市場提供一種以純中草藥為原料配制而成的肉用牛防治拉稀的飼料。
[0010]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肉用牛防治拉稀的飼料,主要原料的重量份為:
番石榴葉10-15份;
茶樹葉 5-10份;
柿子葉 10-15份;
一點紅 5-10份;
葛根葉 10-20份;
白術 10-15份;
所述的番石槽葉,是番石槽屬桃金娘科番石槽的葉子,【拉丁學名】Psidiumguajava。別稱:雞屎果、拔子、喇叭番石榴【功效】收斂止瀉,止血。【主治】治皮膚濕疹,瘙癢,熱痱。【功能主治】燥濕健脾;清熱解毒。主瀉痢腹痛;食積腹脹;齒齦腫痛;風濕痹痛;濕疹臁瘡;疔瘡腫毒;跌打腫痛;外傷出血;蛇蟲咬傷。
[0011]所述的茶樹葉,是茶樹【拉丁學名】的葉子`。茶樹葉能有效殺菌,并縮短感染時間。茶樹葉對于各種霉菌感染都能有效對付。茶樹葉能肉用牛提升免疫力,激勵免疫系統,使肉用牛不易生病。
[0012]所述的柿子葉【拉丁學名\Diospyros Kaki L.f,現代科學分析發現,柿樹葉除含有相當可觀的蛋白質、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外,還有膽堿、蘆丁和丹寧,具有抗菌、消炎、活血、降壓、降脂、抗癌作用。
所述的一點紅【拉丁學名]sonchifolia (Linn.yOC,又名葉下紅、紅背葉、紅葉草、紅花草、羊蹄草、紅背果、石青紅等。性平,味苦微辛,涼血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腫。功能主治:清熱,利水,涼血,解毒。治痢疾,腹瀉,便血,水腫,腸癰,聘耳,目亦,喉蛾,疔瘡,腫毒。
所述的葛根葉是葛根【拉丁學名】ZoAeor Kudzuvine Root的葉子。《本草綱目》中這樣記載:“葛,性甘、辛、平、無毒,主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弊,起陰氣,解諸毒”。功能主治:解表退熱,生津,透疫,升陽止瀉。用于外感發熱頭痛、高血壓頸項強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熱痢、泄瀉。
[0013]上述的白術【拉丁學筆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A~tractylisacrocephala (Doi dz.) Hand.-Mand -Mazz.,別稱:山薊、楊抱薊、術、山芥、天薊、山姜、山連、山精、乞力伽、冬白術等。白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醫學啟源》記載:“除濕益燥,和中益氣,溫中,去脾胃中濕,除胃熱,強脾胃,進飲食,止渴,安胎。”
除了上述原料以外,還可以根據肉用牛發病的具體情況添加其他中草藥。
[0014]生產方法如下:
將番石榴葉、茶樹葉、柿子葉、一點紅、葛根葉和白術分別切碎,按比例混合,再與牛普通飼料混合,添加量為飼料總重量的1%_3%,喂食拉稀的肉用牛。
[0015]本發明所述的肉用牛防治拉稀的飼料,也可以用于制備治療牛羊豬馬動物拉稀病。
[001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治療價值:本發明依據現代中藥配伍采用番石榴葉、茶樹葉、柿子葉、一點紅、葛根葉和白術,組成肉用牛防治拉稀的中藥。番石榴葉收斂止瀉,茶樹葉殺菌消炎、提高肉用牛免疫力,柿子葉抗菌消炎,一點紅涼血解毒,葛根葉升陽止瀉,白術健脾益氣。用該中藥混合飼料喂食肉用牛,可發揮治療拉稀腹瀉、增強免疫力之效。
[0017]2、本發明的中藥生產不需特別的設備,不消耗能源,沒有氣體和污水污染環境。
[0018]3、本發明有效治愈肉用牛拉稀病,療程短、見效快、不易復發,而且原料來源廣,成本低,無明顯副作用。
[0019]4、生產過程簡單,減輕畜主經濟負擔。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實施例1
取以下原料:番石槽葉10份;茶樹葉5份;柿子葉10份;一點紅5份;葛根葉10份;白術10份;
生產方法如下:
將番石榴葉、茶樹葉、柿子葉、一點紅、葛根葉和白術分別切碎,按比例混合,再與牛普通飼料混合,添加量為飼料總重量的1%_3%,喂食肉用牛。
[0021]實施例2
取以下原料:番石榴葉12.5份;茶樹葉7.5份;柿子葉12.5份;一點紅7.5份;葛根葉15份;白術12.5份;
生產方法如下:
將番石榴葉、茶樹葉、柿子葉、一點紅、葛根葉和白術分別切碎,按比例混合,再與牛普通飼料混合,添加量為飼料總重量的1%_3%,喂食肉用牛。
[0022]實施例3
取以下原料:番石槽葉15份;茶樹葉10份;柿子葉15份;一點紅10份;葛根葉20份;白術15份;· 生產方法如下:將番石榴葉、茶樹葉、柿子葉、一點紅、葛根葉和白術分別切碎,按比例混合,再與牛普通飼料混合,添加量為飼料總重量的1%_3%,喂食肉用牛。
[0023]本發明除了能夠防治肉用牛拉稀病以外,對類似動物,例如綿羊、馬、豬等拉稀病,治療效果也很好。
[0024]應用實施例1
廣西某肉牛場,2013年5月發現飼養幾頭肉牛初期在吃飼料較慢,過三天后不進食,腹瀉粥狀或水樣物,顏色有綠、黃綠、灰白等,并有惡臭味,體溫升高,發現病牛以后,找到本發明人,本發明人給該奶牛場2公斤本發明實施例3的藥物,肉牛場按照本發明人的做法,在普通飼料中按比例混入中藥,不用西藥也不打針,每頭牛每天給100克,3-5天后肉牛拉稀開始逐漸好轉,平均5到8天基本痊愈。
[0025]應用實施例2
張某開辦了一個山羊養殖場,養了英國引種的白山羊,養殖后,有幾只母山羊產子,小羊一個月后患了拉稀,羔羊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或停止吃食,隨后I一2天,病羔腹瀉粥狀或水樣物,顏色有綠、黃綠、灰白等,并有惡臭味,體溫升高至39.5°C。病羔萎靡呆立、低頭弓背、腹部下凹,后期糞內帶血、肛門失禁。由于持續性腹瀉,體溫偏低,有的經I~2天死亡,發現病羊以后,本發明人一邊將其隔離關養,一邊將所有羊舍撒石灰消毒,草料用適量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洗凈后才喂羊。病羊每天吃的飼料放上實施例1的中藥,不用西藥也不打針,與羊飼料混合,添加量為普通飼料總重量的1%_3%,喂食山羊,2-3天后病羊腹瀉開始逐漸好轉,平均5天基本痊愈。
[0026]應用實施例2
本發明人的村子,一位農民飼養30只豬,發現有小豬患了拉稀,初期在吃飼料較慢,過二天后不進食,腹?寫粥狀或水樣物,顏色有綠、黃綠、灰白等,并有惡臭味,體溫升聞,本發明人給該農民I公斤本發明實施例2的藥物,他按照本發明人的做法,在普通飼料中按比例混入中藥,不用西藥也不打針,每只小豬每天給5-10克,3-5天后小豬拉稀開始逐漸好轉,平均5天基本痊愈。
【權利要求】
1.肉用牛防治拉稀的飼料,其特征在于:主要原料的重量份為: 番石榴葉10-15份; 茶樹葉 5-10份; 柿子葉 10-15份; 一點紅 5-10份; 葛根葉 10-20份; 白術 10-15份; 生產方法如下: 將番石榴葉、茶樹葉、柿子葉、一點紅、葛根葉和白術分別切碎,按比例混合,再與牛普通飼料混合,添加量為飼料總重量的1%_3%,喂食肉用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肉用牛防治拉稀的飼料,其特征在于主要原料的重量份為: 番石槽葉10份;茶樹葉5份;柿子葉10份;一點紅5份;葛根葉10份;白術10份; 生產方法如下: 將番石榴葉、茶樹葉、柿子葉、一點紅、葛根葉和白術分別切碎,按比例混合,再與牛飼料混合,添加量為飼料總重量的1%_3%,喂食肉用牛。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肉用牛防治拉稀的飼料,其特征在于主要原料的重量份為: 番石榴葉12.5份;茶樹葉7.5份;柿子葉12.5份;一點紅7.5份;葛根葉15份;白術12.5 份; 生產方法如下: 將番石榴葉、茶樹葉、柿子葉、一點紅、葛根葉和白術分別切碎,按比例混合,再與牛飼料混合,添加量為飼料總重量的1%_3%,喂食肉用牛。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肉用牛拉稀的飼料,其特征在于主要原料的重量份為: 番石槽葉15份;茶樹葉10份;柿子葉15份;一點紅10份;葛根葉20份;白術15份; 生產方法如下: 將番石榴葉、茶樹葉、柿子葉、一點紅、葛根葉和白術分別切碎,按比例混合,再與牛飼料混合,添加量為飼料總重量的1%_3%,喂食肉用牛。
5.權利要求1-4任一項肉用牛防治拉稀的飼料,其特征在于該飼料在制備治療羊豬馬動物拉稀病藥物中的應用。
【文檔編號】A23K1/16GK103652433SQ201310609314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7日
【發明者】陳仁杰, 郭群 申請人:廣西武宣金泰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