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溫季節速成高產栽培平菇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食用菌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高溫季節速成高產栽培平菇的方法。
技術背景
[0002]高溫對平菇正常生長和高產極為不利,如仍采用常規栽培方法,不僅平菇成本高,而且產量低。
[0003]高溫期間袋料栽培平菇,有時出菇后會出現大批小菇蕾死亡現象,其主要原因有二占.--- V.
[0004]一是溫度過高,平菇的原基形成后,如持續高溫在30°C以上,菌蓋就會逐漸枯萎,造成小菇大批死亡;
[0005]二是濕度過大或過小,平菇的幼蕾形成后,如果菇室或棚內空氣相對濕度低于80%,小菇體會因缺水而枯萎死亡,若平菇子實體膨大期間,噴水過多也容易水腫,變黃潰爛,也易感染病菌而死亡;
[0006]三是通風不良,菇室或棚內二氧化碳濃度超過0.5 %時,易形成大如拳頭或柄粗蓋小的大腳燕。
[0007]所以,高溫栽培平菇應該特別注意溫濕度,若出菇期間氣溫過高,可用井水噴灑菇室降溫,并加強通風換氣,確保菇室(棚)內空氣新鮮。給菇房噴水時,要將水噴在地面及四周墻壁上,不可直接噴到幼菇的子實體上。同時要正確掌握噴水量,現蕾后每天應噴水4-5次,噴水時做到少、勻、細,使相對濕度保持在90%左右。這樣的工序多且繁瑣,用工量大。
【發明內容】
[0008]本發明的目的就是克服常規的平菇栽培方法而提供全新的一種高溫季節速成高產栽培平菇的方法。具體包括:選擇及建設栽培場地、拌料時合理調整拌料、發酵時采用開放式通氧模式、選擇適宜菌種、選擇適宜的栽培袋,接種時加大菌種量、采用渠道式規律出菇。
[0009]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0010]—種高溫季節速成高產栽培平菇的方法,技術方案中包括如下步驟:
[0011]1、場地選擇及建設:出菇場地要選擇在通風良好、靠近水源、遮陽效果好的場所;采用半地下式菇房或塑料大棚,外層覆蓋較厚的草簾,保證菇場內外通風良好及降低棚內溫度。
[0012]2、原料組成及配比:玉米芯500公斤、麩皮50公斤、豆餅面15公斤、新鮮石灰20公斤、石膏15公斤、尿素4公斤、酵素菌2公斤、硫酸鎂2公斤、磷酸二銨5公斤、磷酸二氫鉀2公斤、克霉凈10包。
[0013]3、拌料:拌料的當天,上述硫酸鎂、磷酸二氫鉀、克霉凈當日和玉米芯、麩皮、豆餅面、新鮮石灰、石膏一次性撒施拌勻,而尿素、磷酸二銨、酵素菌當日不要加入,要在第二天撒入并拌勻。
[0014]4、發酵:將培養料在向陽處充分拌勻、平鋪,按料水比1: 1.5加水后,翻料拌勻,然后堆積成高1.2米、寬1.5米的料堆,料堆上面不必加蓋任何物體,保持每天翻料5-6次,每次翻料后,用直徑5厘米左右的木棒在料堆面間隔30厘米左右均勻打出到底的孔洞,用以排泄料內有害氣體,使周圍的空氣隨壓強作用及時補充到料堆內,滿足好氧菌群的需求,再利用這些菌群產生的生物熱能殺滅病菌、害蟲,經過多次翻料,達到凈化、熟化培養料的目的。
[0015]5、菌種的選擇:要依據不同的栽培時間選擇不同特性的菌種,堅決杜絕在高溫季節栽培低溫菌種,低溫季節栽培高溫菌種,而且要多選幾個品種,分批投料,隨季節供應不同類型的平菇,同一品系的菌種要實行輪換栽培。
[0016]6、選用菌袋:要依據不同的栽培時間,選取相應規格的菌袋,夏末秋初選用20厘米X 40厘米或22厘米X 45厘米的菌袋,秋季選用24厘米X 45厘米或25厘米X 50厘米的菌袋,秋末冬初選用25厘米X 50厘米或26厘米X 52厘米的菌袋,冬季選用25厘米X 50厘米或28厘米X 55厘米的菌袋,菌袋不要選用透明度較高的塑料袋,應選用顏色稍灰暗的高密度低壓聚乙烯塑料袋。
[0017]7、裝袋接種:平菇生料栽培用種量一般為10%左右,在高溫期栽培時用種量應增加到15% -20%,利用菌種量大的優勢,可減少雜菌侵染機會,加快發菌速度,提高栽培產量。
[0018]8、發菌:在菌袋上對稱打出兩個直徑2厘米的通透孔洞,用以補充氧氣和排泄袋內過多熱量和廢氣,打洞不僅能加速菌絲的生長,而且能避免高溫燒袋造成的雜菌污染,確保菌絲快速發育,菇蕾健壯生長。
[0019]9、渠道式規律出菇:由于在菌袋上打了通氧孔洞,濃密的菌絲長出后又將通氧孔洞交織密封,從而形成了一道菌柱,此孔便可起到輸氧渠道的作用,從而促使幼菇快速形成和生長,而要達到規律出菇、提高產量的目的,還要做到及時疏蕾,疏蕾的要求是僅保留孔洞處菌蕾的形成,以使營養集中向孔洞處的菌蕾積聚和輸送,促進菇蕾快速生長和膨大,同時使平菇快速而有規律地養菌和出菇,既可提高產量,又能提升品質。
[0020]10、適時采收:高溫期間的平菇采收上市,要把握6-8成熟適時采收,及時上市銷售,以獲得高價高效,不宜超過8成熟,及時采摘平菇子實體,不僅品質好,售價高,還可減少不必要的營養消耗,避免孢子的形成,且對下一潮菇及早轉潮、出菇、快速生長和奪得高產極為有利。
[0021]本發明既有如下優點:
[0022]1、本發明所提出的方法措施獨特、工藝簡單、容易實施。
[0023]2、通過實施本發明,選擇適宜菌種,使這些品種可在15_36°C溫度范圍內正常出菇。
[0024]3、平菇生料栽培用種量一般為10%左右。通過實施本發明,在高溫期栽培時用種量應增加到15% -20%。利用菌種量大的優勢,可減少雜菌侵染機會,加快發菌速度,提高栽培產量。
[0025]4、通過實施本發明,拌料時合理調整拌料。拌料的當天,硫酸鎂、磷酸二氫鉀、克霉凈當日和玉米芯、麩皮、豆餅面、新鮮石灰、石膏一次性撒施拌勻,而尿素、磷酸二銨、酵素菌當日不要加入,要在第二天撒入并拌勻。
[0026]5、通過實施本發明,采用渠道式規律出菇。由于在菌袋上打了通氧孔洞,濃密的菌絲長出后又將通氧孔洞交織密封,從而形成了一道菌柱,此孔便可起到輸氧渠道的作用,從而促使幼菇快速形成和生長,而要達到規律出菇、提高產量的目的。
[0027]6、高溫對平菇正常生長和高產極為不利,如仍采用常規栽培方法,不僅平菇成本高,而且產量低。但如果采用本發明,能獲得高產高效。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方法進一步說明。
[0029]—種高溫季節速成高產栽培平菇的方法,【具體實施方式】如下:
[0030]1、場地選擇及建設:出菇場地要選擇在通風良好、靠近水源、遮陽效果好的場所;采用半地下式菇房或塑料大棚,外層覆蓋較厚的草簾,保證菇場內外通風良好及降低棚內溫度。
[0031]2、原料組成及配比:玉米芯500公斤、麩皮50公斤、豆餅面15公斤、新鮮石灰20公斤、石膏15公斤、尿素4公斤、酵素菌2公斤、硫酸鎂2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