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南極磷蝦拖網作業驚鳥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南極磷蝦拖網作業驚鳥繩,由編織繩、轉環、彩旗或彩帶、鋼質圓環組成,其特征是編織繩一端與一個轉環相連,編織繩的另一端系一個鋼質圓環,彩旗或彩帶沿著編織繩分布固定在編織繩上,彩旗或彩帶在編織繩上分布的間距大于彩旗或彩帶的長度。本發明用于提高驚鳥繩的效果,對南極海鳥的保護,以避免對海鳥產生誤傷。
【專利說明】
一種南極磷蝦拖網作業驚鳥繩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南極拖網漁船用的驚鳥繩。
【背景技術】
[0002]南極海域不僅磷蝦資源豐富,也棲息著品種、數量較多的海鳥。以南極海洋生物資源管理養護委員會(Commiss1n for the Conservat1n of Antarctic Marine LivingReS0UrceS,CCAMLR)為主的國際性管理部門越來越重視對南極各生物資源的保護,要求入漁南極的拖網漁船在拖網作業時在船艉加裝驚鳥繩,但是,驚鳥繩的結構、規格未作說明。秉著負責任的態度,我國自2009/2010年漁季開始入漁南極以來,一直遵守有關規定,但是南極磷蝦拖網漁船驚鳥繩仍未進行統一規范。實際操作中也呈現五花八門的狀態,且操作性較差,主要出現易纏繞、驅趕效果不明顯等問題。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一種南極磷蝦拖網作業驚鳥繩,提高驚鳥繩的效果,以對南極海鳥的保護。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由編織繩、轉環、彩旗或彩帶、鋼質圓環組成,其特征是編織繩一端與一個轉環相連,編織繩的另一端系一個鋼質圓環,彩旗或彩帶沿著編織繩分布固定在編織繩上,彩旗或彩帶在編織繩上分布的間距大于彩旗或彩帶的長度;驚鳥繩在使用時,轉環系于拖網船艉滑道龍門吊橫梁上方3—5m處,確保驚鳥繩的鋼質圓環一端接近水面或低于海面。
[000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采用編織繩可以顯著降低驚鳥繩因捻度而產生旋轉,從而避免彩旗或彩帶因纏繞而降低驅趕效果;采用轉環可以起到退捻的作用,降低彩旗或彩帶因風影響而產生的纏繞;彩旗或彩帶不僅在視覺上起到驅趕作用,同時受風吹所產生的聲響同樣具有驅趕海鳥的作用;驚鳥繩的一端裝有鋼質圓環,可以確保驚鳥繩的一端接近或低于海面,同時提高驚鳥繩的穩定性,避免高速擺動對海鳥產生誤傷。
【附圖說明】
[0006]圖1表示的是彩旗式驚鳥繩示意圖。
[0007]圖2表示的是驚鳥繩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實施例1:本發明由編織繩1、轉環3、彩旗或彩帶2、鋼質圓環4組成,編織繩一端與一個轉環相連,編織繩的另一端系一個鋼質圓環用作配重,彩旗成三角狀,顏色以鮮艷為主,如紅、藍、綠、黃、白,可選多種搭配,單幅彩旗長度不小于50cm,寬度不小于15cm,彩旗或彩帶沿著編織繩分布捆綁于編織繩的間隔D略大于其長度;彩帶呈紅白相間條狀,單根彩帶長度不小于150cm,寬度70mm,彩帶捆綁于編織繩的間隔略大于其長度;驚鳥繩在使用時,以驚鳥繩與水面呈30°夾角確定驚鳥繩的長度,驚鳥繩的轉環系于拖網船艉滑道龍門吊橫梁上方3—5m處,確保驚鳥繩的鋼質圓環一端接近水面或低于海面。
[0009 ]實施例2:按照實施例1的【具體實施方式】,編織繩I直徑為12mm,長度為40m;鋼質圓環重量0.5kg;單幅彩旗長度70cm,底部寬度為20cm;彩旗捆綁間隔D為0.8—1.5m。
[0010]實施例3:按照實施例1的【具體實施方式】,彩帶顏色為紅白相間,同顏色間隔5 —8cm,彩帶捆綁間隔I.55—1.85m。
【主權項】
1.一種南極磷蝦拖網作業驚鳥繩,由編織繩、轉環、彩旗、鋼質圓環組成,其特征是編織繩一端與一個轉環相連,編織繩的另一端系一個鋼質圓環,彩旗沿著編織繩分布固定在編織繩上,彩旗在編織繩上分布的間距大于彩旗的長度。2.—種南極磷蝦拖網作業驚鳥繩,由編織繩、轉環、彩帶、鋼質圓環組成,其特征是編織繩一端與一個轉環相連,編織繩的另一端系一個鋼質圓環,彩帶沿著編織繩分布固定在編織繩上,彩帶在編織繩上分布的間距大于彩帶的長度。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南極磷蝦拖網作業驚鳥繩,其特征是單幅彩旗長度不小于50cm,寬度不小于15cm。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南極磷蝦拖網作業驚鳥繩,其特征是編織繩直徑為12mm,長度為40m;鋼質圓環重量0.5kg;彩旗捆綁間隔為0.8—1.5m。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南極磷蝦拖網作業驚鳥繩,其特征是彩帶顏色為紅白相間,同顏色間隔5—8cm,彩帶捆綁間隔1.55—1.85m。
【文檔編號】A01M29/16GK105875580SQ201610414107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3日
【發明人】馮春雷, 張禹, 張勛, 王永進, 王魯民, 周愛忠, 郁岳峰, 王磊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