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鮮茶及其制作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茶及茶的制作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鮮茶及其制作工藝。
飲茶是中國的傳統習俗之一。在經濟、文化、生活等領域,茶都占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而且隨著茶業的發展,茶品中出現了諸多品種和類別,尤其是一些名優茶,更是以其優美的造型、濃郁的馨香和良好的健身功效,深受人們的歡迎。但自古以來,茶作為一種產成品,一直是以干茶葉的形式存在,形式單一。雖然近年來出現了某些液體茶飲料,但由于其中茶的成份過于低,相反諸如糖、色素、香精、碳酸等添加劑的成份過于高,因此,此種飲料事實上已失去了茶的特色,長時間以來并不為廣大消費者認可。而且,在將茶鮮葉制作成上述干茶葉和液體飲料的工藝過程中,因殺青、炒制、殺菌等步驟中的高溫作用而致使茶葉中的脂類物質、維生素c和茶多酚發生氧化,使葉綠素發生脫鎂和分解,從而嚴重破壞了茶鮮葉中原有的營養成份。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鮮茶及其制作工藝,以達到豐富茶飲品種、降低茶葉營養損失的效果。
本發明所公開的鮮茶,是以茶樹的芽葉為原料,經清洗、脫水、冷凍而制成的冷藏保鮮茶飲品。
鮮茶的制作工藝主要包括以下步驟a)清洗用清水對新采鮮茶芽葉進行沖洗,以去除其上沾有的灰塵;清洗時間以1~5分鐘為宜;b)脫水將清洗過的鮮茶芽葉放進甩干機以脫凈葉片表面的水份,再在通風、衛生、干燥的地方進行攤涼;c)冷凍將經過脫水的鮮茶芽葉包裝后,立即放入冷凍箱實施速凍,冷凍溫度以零下2~10度為宜。
本發明所公開的鮮茶屬冷藏保鮮茶飲品,填補了茶飲品種的一項空白,而且在其制作工藝中無高溫步驟,可有效防止茶葉中脂類物質、維生素c、葉綠素、茶多酚的氧化和變解,可最大程度地使茶葉營養物質得以利用。
結合如下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公開在每年谷雨或秋分前后,采摘茶樹的新鮮芽葉為原料,經清洗、脫水、分袋包裝后實施速凍而制成冷藏保鮮茶飲品。
其制作工藝主要包括以下步驟a)清洗用清水對新采鮮茶芽葉進行沖洗,去除其上沾有的灰塵。為避免茶葉吸收水分,造成對茶葉成份的破壞,用水沖洗的時間不可過長,一般以2~3分鐘為最佳。
b)脫水將清洗過的鮮茶芽葉放進甩干機以脫凈葉片表面的水份,為避免甩干時對鮮茶芽葉造成損傷,甩干機轉速不宜過高,一般設置為每分鐘360~1500轉為宜。經甩干的鮮茶芽葉最好放在通風、衛生、干燥的地方進行攤涼,以去除更多的水分。
c)冷凍為便于儲存、銷售和飲用,將經過脫水的鮮茶芽葉分成2~10克裝的小袋或小包,然后立即放入冷凍箱實施速凍,冷凍溫度以零下3~5度為最佳。
權利要求
1.一種鮮茶,以茶樹的芽葉為原料,其特征在于,是經清洗、脫水、冷凍而制成的冷藏保鮮茶飲品。
2.一種鮮茶的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清洗用清水對新采鮮茶芽葉進行沖洗,以去除其上沾有的灰塵;清洗時間為1~5分鐘;b)脫水將清洗過的鮮茶芽葉放進甩干機以脫凈葉片表面的水份,再在通風、衛生、干燥的地方進行攤涼;c)冷凍將經過脫水的鮮茶芽葉包裝后,放入冷凍箱實施速凍;冷凍溫度為零下2~10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鮮茶的制作工藝,其特征還在于甩干機的轉速設置為每分鐘360~1500轉。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鮮茶的制作工藝,其特征還在于將經過脫水的鮮茶芽葉分成2~10克裝的小袋或小包后再進行冷凍。
全文摘要
鮮茶及其制作工藝,是以茶樹的新鮮芽葉為原料,經清洗、脫水、分袋包裝后實施速凍而制成冷藏保鮮茶飲品。本發明填補了茶飲品種的一項空白,而且在其制作工藝中無高溫步驟,可有效防止茶葉中脂類物質、維生素c、葉綠素、茶多酚的氧化和變解,可最大程度地使茶葉營養物質得以利用。
文檔編號A23F3/06GK1335076SQ00111230
公開日2002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00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00年7月20日
發明者李應該 申請人:李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