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葡萄保鮮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葡萄保鮮的方法。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葡萄保鮮或使葡萄抗灰霉病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采后的葡萄果實浸泡在肉桂酸溶液中,以實現葡萄保鮮或抗灰霉病。所述肉桂酸溶液包括肉桂酸和水,所述肉桂酸在所述肉桂酸溶液中的終濃度為1-10mM。本發明的實驗證明,本發明利用肉桂酸溶液可以實現采后葡萄果實的保鮮,并達到抗灰霉病的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葡萄保鮮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生物【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葡萄保鮮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葡萄是一種古老的水果品種,原產于歐洲、西亞,我國已經有一千多年的葡萄種植歷史。葡萄是一種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價值很高的水果,其葡萄糖含量高達10-30%。葡萄中還含有多種有助于消化的果酸,具有健脾胃的功效。葡萄中礦物質及維生素含量也非常豐富,例如鈣、鉀、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C、維生素P等。我國的中醫認為葡萄味甘、性平,具有補肝腎、益氣血、開胃力、生津液和利小便的功效。常食葡萄可以緩解疲勞,減輕神經衰弱等癥狀。把葡萄制成葡萄干后,是孕婦、兒童和體弱貧血者的滋補佳品。但是,葡萄果實皮薄、果肉含糖酸量高,采后易破碎而遭受病菌感染,造成果實腐爛。因此,如何防治采后病害和維持果實品質是葡萄貯藏保鮮的關鍵環節。
[0003]肉桂酸,又名苯丙烯酸、3-苯基-2-丙烯酸,是從肉桂皮或安息香分離出的有機酸。主要用于香精香料、食品添加劑、醫藥、美容等方面。肉桂酸本身就是一種香料,具有很好的保香作用,通常作為配香原料,可使主香料的香氣更加清香揮發。可作為芳香混合物,用于香皂、香波、洗衣粉和日用化妝品中。肉桂酸還具有抑制形成黑色素過程中酪氨酸酶的作用,對紫外線有一定的隔絕作用,能使褐斑變淺、甚至消失,是高級防曬霜中必不可少的成分之一。在葡萄酒中加入肉桂酸,可以使其色澤光鮮。肉桂酸可以廣泛添加于所有的食品中,已經是我國食品標準GB2760允許添加的成分。但是,到目前為止尚沒有把肉桂酸作為保鮮劑用于葡萄果實采后貯藏保鮮的報道和專利申請。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葡萄保鮮或使葡萄抗灰霉病的方法。
[0005]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采后的葡萄果實浸泡在肉桂酸溶液中,以實現葡萄保鮮或抗灰霉病。
[0006]上述方法中,所述肉桂酸溶液包括肉桂酸和水,所述肉桂酸在所述肉桂酸溶液中的終濃度為1-10禮。
[0007]上述肉桂酸溶液按照如下方法制備:先用無水乙醇將肉桂酸配置成濃度為500mM的母液,再用水將母液分別稀釋成終濃度為1-1OmM的肉桂酸溶液。
[0008]上述方法中,所述肉桂酸在所述肉桂酸溶液中的終濃度為ImM或5mM或10mM。
[0009]上述方法中,所述肉桂酸在所述肉桂酸溶液中的終濃度為10mM。
[0010]上述方法中,所述浸泡時間為30秒鐘。
[0011]上述方法中,在所述浸泡步驟后,還包括如下步驟:將浸泡后的葡萄晾干。
[0012]上述方法中,所述灰霉病的病原真菌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0013]肉桂酸溶液在葡萄保鮮或使葡萄抗灰霉病中的應用,所述肉桂酸溶液中的肉桂酸終濃度為1-lOmM。[0014]上述應用中,所述肉桂酸溶液包括肉桂酸和水,所述肉桂酸在所述肉桂酸溶液中的終濃度為IOmM ;
[0015]所述灰霉病的病原真菌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0016]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葡萄保鮮劑或抗灰霉病制劑。
[0017]本發明提供的制劑,包括上述方法或應用中的所述肉桂酸溶液。
[0018]上述水為蒸餾水。
[0019]本發明的實驗證明,本發明采后當天葡萄果實浸泡在不同濃度的肉桂酸溶液中,可以實現采后葡萄果實抗灰霉病、并誘導提高抗氧化酶POD和PPO活性,從而達到采后果實保鮮,并達到抗灰霉病的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肉桂酸對發病率的影響
[0021]圖2為肉桂酸對嚴重度的影響
[0022]圖3為肉桂酸對灰霉菌生長速率的影響
[0023]圖4為肉桂酸對葡萄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述實施例中所使用的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
[0025]下述實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試劑等,如無特殊說明,均可從商業途徑得到。
[0026]實施例1、葡萄保鮮的方法
[0027]一、葡萄保鮮
[0028]1、肉桂酸溶液的配置
[0029]配置濃度為lmM、5mM、IOmM肉桂酸(購自阿法埃莎(天津)化學有限公司)溶液:先用無水乙醇將肉桂酸配置成濃度為500mM的母液,之后用蒸餾水將母液稀釋成終濃度分別為lmM、5mM、10mM的肉桂酸溶液作為工作液。
[0030]注意:配置5mM和IOmM的肉桂酸溶液時需要同時進行攪拌和加熱以促進肉桂酸的溶解。
[0031]2、葡萄保鮮處理
[0032]供試葡萄品種為馬奶葡萄,采摘新鮮的葡萄果實后,去除有病害的果粒。
[0033]肉桂酸保鮮處理:將葡萄果實(采后當天)分別在濃度為lmM、5mM、10mM肉桂酸溶液中浸泡30秒鐘,之后取出,在干凈的塑料筐中自然晾干(約3小時),得到ImM肉桂酸溶液處理后葡萄、5mM肉桂酸溶液處理后葡萄、IOmM肉桂酸溶液處理后葡萄。
[0034]以蒸餾水浸泡作為CK對照葡萄。
[0035]二、檢測保鮮效果
[0036]1、接種病原菌
[0037]所用病原菌為葡萄生產上的主要病害灰霉病的病原真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Williamson, B., Tudzynski, B., Tudzynski, P., and van Kan, J.A.L.2007.Botrytis cinerea:the cause of grey mould disease.Molecular PlantPathology8 (5):561-580.公眾可從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獲得)。收集灰葡萄孢的分生孢子,用滅菌蒸餾水配置成濃度為105/ml的孢懸液。用噴霧器將孢懸液均勻的分別噴施在ImM肉桂酸溶液處理后葡萄、5mM肉桂酸溶液處理后葡萄、IOmM肉桂酸溶液處理后葡萄、CK對照葡萄果實上。
[0038]2、病害統計
[0039]從接種后48小時開始統計各組病害的發病率和嚴重度,之后每隔24小時統計一次。發病率(%)=發病果粒/總果粒數。
[0040]嚴重度分級:0,健康果粒;1,有一個小的病斑(侵染初期);3,數個小的病斑或侵染面積達到果粒表面積的25% ;4,侵染面積達到果粒表面積的26% -50% ;5,侵染面積大于果粒表面積的50%。
[0041]發病率結果如表1和圖1所示,不同濃度的肉桂酸溶液處理都可以顯著降低葡萄灰霉病的發病率,其中以IOmM的效果最為顯著,在處理后的第3天和第4天對病害的抑制
率最高。
[0042]表1為發病率統計
[0043]
【權利要求】
1.一種葡萄保鮮或使葡萄抗灰霉病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采后的葡萄果實浸泡在肉桂Ife溶液中,以實現甸甸保鮮或抗灰霉病。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肉桂酸溶液包括肉桂酸和水,所述肉桂酸在所述肉桂酸溶液中的終濃度為1-lOm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肉桂酸在所述肉桂酸溶液中的終濃度為ImM或5mM或10mM。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肉桂酸在所述肉桂酸溶液中的終濃度為10mM。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時間為30秒鐘。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浸泡步驟后,還包括如下步驟:將浸泡后的葡萄晾干。
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灰霉病的病原真菌為灰葡萄抱(Botrytis cinerea)。
8.肉桂酸溶液在葡萄保鮮或使葡萄抗灰霉病中的應用,所述肉桂酸溶液中的肉桂酸終濃度為1-lOmM。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肉桂酸溶液包括肉桂酸和水,所述肉桂酸在所述肉桂酸溶液中的終濃度為IOmM ; 所述灰霉病的病原真菌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10.一種葡萄保鮮劑或抗灰霉病制劑,包括權利要求1-9所述方法或應用中的所述肉桂酸溶液。
【文檔編號】A23B7/154GK103947746SQ201410176186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9日
【發明者】田世平, 張占全, 秦國政, 李博強, 徐勇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