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炒制醬腌菜的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腌制是保鮮貯藏新鮮蔬菜的一種手段,也是提高蔬菜制品風味的一種方法,所以蔬菜的腌制原理比較復雜,包括一系列復雜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化學變化。醬腌菜作為以新鮮蔬菜為主要原料,經腌漬或醬漬加工而成的蔬菜制品,種類繁多包括醬漬菜、鹽漬菜、醬油漬菜、糖漬菜、醋漬菜、糖醋漬菜、蝦油漬菜、發酵酸菜和糟漬菜。
目前市面上醬腌菜基本流程是選料、清洗、瀝干、腌制、整理、粉碎、攪拌、包裝環節生產出產品,造成。依據此流程制得的調味輔料直接與蔬菜進行混合調味,調味輔料附著在腌制品表面,而沒能滲入腌制品的內部,造成產品香味不自然,香味不持久;同時,衛生性方面也存在不足之處。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醬腌菜的制備工藝,所述制備工藝制備的炒制醬腌菜風味獨特、安全衛生。
一種炒制醬腌菜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工藝包括:原料經鹽漬,清理,整形,脫鹽,脫水,炒制,調味,殺菌得到所述醬腌菜;所述原料為新鮮榨菜、青菜、蘿卜、黃花或豇豆中的一種或幾種。
優選的,以重量分數計,所述原料為新鮮榨菜10~90份、青菜10~90份、蘿卜10~90份、黃花10~90份、豇豆10~90份。
優選的,所述脫水后還進行第一次檢測,所述冷卻后還進行第二次檢測。
優選的,所述鹽漬過程為所述原料添加食用鹽,密封,加乳酸菌發酵。
優選的,以質量百分比計,所述食用鹽添加量為所述原料質量的8%~14%;所述乳酸菌添加量為所述原料質量的0.01~0.02%,所述乳酸菌發酵時間為6~8月。
優選的,以質量百分比計,所述食用鹽添加量為所述原料質量的10%~14%;所述乳酸菌添加量為所述原料質量的0.01~0.02%,所述乳酸菌發酵時間為6~8月。
優選的,所述清理為清洗、剔除異雜物,修削老筋老皮。
優選的,所述整形為切絲、切片或切丁一種或多種。
優選的,所述脫鹽,脫水過程后得到半成品;以質量百分數計,所述脫鹽過程控制食用鹽用量為所述半成品質量的1~6%;所述脫水過程控制水分含量為所述半成品質量的82~92%。
優選的,所述脫鹽,脫水過程后得到半成品;以質量百分數計,所述脫鹽過程控制食用鹽含量為所述半成品質量的2~4%;所述脫水過程控制水分含量為所述半成品質量的86~90%。
優選的,所述炒制溫度為110~160℃。
優選的,所述炒制溫度為130~150℃。
優選的,所述炒制溫度為140℃。
優選的,所述炒制時間為2~16min。
優選的,所述炒制時間為3~11min。
優選的,所述炒制時間為5min。
優選的,所述調味過程添加輔料進行調味;以質量百分數計,所述輔料用量為所述原料質量的20~40%。
優選的,所述輔料包括水、海帶、黑木耳、大豆、花生、淀粉、食用鹽、菜籽油、白酒、白砂糖、酵母抽提物、生姜、大蒜、辣椒、花椒、芝麻、八角、山柰、小茴香、桂皮、草果、丁香。
優選的,以重量份數計,所述輔料包括海帶5~10份、黑木耳4~8份、大豆3~8份、花生3~8份、淀粉2~5份、食用鹽1~5份、菜籽油3~10份、白酒1~3份、白砂糖1~2份、酵母抽提物1~4份、生姜1~4份、大蒜1~4份、辣椒1~8份、花椒1~3份、芝麻1~3份、八角0.2~0.5份、山柰0.2~0.5份、小茴香0.2~0.5份、桂皮0.2~0.5份、草果0.2~0.5份、丁香0.2~0.5份。
優選的,所述輔料還包括谷氨酸鈉、乙酰磺胺酸鉀、乳酸、檸檬酸、呈味核苷酸二鈉、D-異抗壞血酸鈉、辣椒紅、檸檬黃、雞肉香精、牛肉香精中一種或多種。
優選的,以重量份數計,所述輔料還包括谷氨酸鈉0.5~2份、乙酰磺胺酸鉀0.01~0.02份、乳酸0.2~1份、檸檬酸0.2~1份、呈味核苷酸二鈉0.1~2份、D-異抗壞血酸鈉0.1~1份、辣椒紅0.1~1份、檸檬黃0.002~0.008份、雞肉香精0.1~1份、牛肉香精0.1~1份。
優選的,所述殺菌過程殺菌溫度為80~100℃,殺菌時間為15~25min。
優選的,所述殺菌過程殺菌溫度為90~100℃。
優選的,所述殺菌過程殺菌溫度為94℃。
優選的,所述殺菌時間為25~40min。
優選的,所述殺菌時間為30min。
優選的,所述重量份以克計。
本申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詳細說明如下:
本發明提供的制備工藝簡單,便于工業化生產;在制備過程中控制食用鹽添加量、并進行脫鹽處理,低鹽健康;添加酵母菌進行發酵,加快生產時間;炒制后進行調味,使醬腌菜香味自然、持久,風味獨特;兩測檢測及巴士殺菌,保證制作而成的醬腌菜安全衛生。
本發明提供的制作而成的醬腌菜選用的原料和輔料種類豐富,配比合理,制備而成的醬腌菜品色澤純正,營養價值高,富含維生素,蛋白質,膳食纖維和鈣、磷、鐵、鉀等礦物質,具有降低血脂、軟化血管、穩定血壓、預防冠心病的功效。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實施例1
按如下配方1~8準備原料
配方1:35g榨菜、24g蘿卜、11g豇豆。
配方2:48g豇豆、23g榨菜。
配方3:30g榨菜、20g蘿卜、20g豇豆。
配方4:25g榨菜、25g黃花、12g蘿卜、10g豇豆。
配方5:36g榨菜、35g蘿卜。
配方6:62g蘿卜。
配方7:67g豇豆。
配方8:25g榨菜、25g黃花、11g蘿卜、10g豇豆。
實施例2
按如下配方A~H準備輔料
配方A:大豆5g、菜籽油5g、食用鹽3g、辣椒5g、姜2g、大蒜1.5g、香辛料2g(八角0.4g、山柰0.4g、小茴香0.3g、桂皮0.3g、草果0.3g、丁香0.3g)、白酒1g、白砂糖1g、酵母抽提物1g、谷氨酸鈉1g、乳酸0.5g、檸檬酸0.5g、安賽蜜0.01g、辣椒紅0.2g、呈味核苷酸二鈉0.585g、檸檬黃0.005g、食用香精0.2g、D-異抗壞血酸鈉0.5g。
配方B:菜籽油6g、食用鹽3g、辣椒6g、姜2g、大蒜1.5g、香辛料2g(八角0.4g、山柰0.4g、小茴香0.3g、桂皮0.3g、草果0.3g、丁香0.3g)、白酒1g、白砂糖1g、酵母抽提物2g、谷氨酸鈉2g、乳酸0.5g、檸檬酸0.5g、安賽蜜0.01g、辣椒紅0.1g、呈味核苷酸二鈉0.885g、檸檬黃0.005g、D-異抗壞血酸鈉0.5g。
配方C:大豆6g、菜籽油7.5g、食用鹽2g、辣椒3g、姜1.5g、大蒜1.5g、香辛料2g(八角0.4g、山柰0.4g、小茴香0.4g、桂皮0.3g、草果0.3g、丁香0.2g)、白酒0.8g、白砂糖1g、酵母抽提物1.2g、谷氨酸鈉0.9g、乳酸0.4g、檸檬酸0.6g、安賽蜜0.01g、辣椒紅0.1g、呈味核苷酸二鈉0.685g、檸檬黃0.005g、食用香精0.3g、D-異抗壞血酸鈉0.5g。
配方D:菜籽油5g、食用鹽3g、辣椒5g、姜3g、大蒜2.5g、香辛料2.2g(八角0.5g、山柰0.5g、小茴香0.3g、桂皮0.3g、草果0.3g、丁香0.3g)、白酒1g、白砂糖1g、酵母抽提物1.8g、谷氨酸鈉1.5g、乳酸0.5g、檸檬酸0.5g、安賽蜜0.01g、辣椒紅0.1g、呈味核苷酸二鈉1.385g、檸檬黃0.005g、D-異抗壞血酸鈉0.5g。
配方E:菜籽油5g、食用鹽3g、辣椒5g、姜2g、大蒜2.5g、香辛料2.5g(八角0.5g、山柰0.5g、小茴香0.4g、桂皮0.4g、草果0.4g、丁香0.3g。)、白酒1.5g、白砂糖1g、酵母抽提物2g、谷氨酸鈉1.8g、乳酸0.5g、檸檬酸0.5g、安賽蜜0.01g、辣椒紅0.1g、呈味核苷酸二鈉1.085g、檸檬黃0.005g、D-異抗壞血酸鈉0.5g。
配方F:菜籽油8g、辣椒12g、食用鹽3g、白砂糖2g、酵母抽提物2g、花椒3g、白酒1.5g、香辛料3g(八角0.6g、山柰0.6g、小茴香0.5g、桂皮0.5g、草果0.4g、丁香0.4g)、谷氨酸鈉1g、D-異抗壞血酸鈉0.5g、乳酸0.4g、檸檬酸0.6g、安賽蜜0.01g、呈味核苷酸二鈉0.985g、檸檬黃0.005g。
配方G:菜籽油8.5g、辣椒8g、食用鹽3g、白砂糖2g、酵母抽提物1.5g、花椒2.4g、白酒2g、香辛料2g(八角0.4g、山柰0.4g、小茴香0.3g、桂皮0.3g、草果0.3g、丁香0.3g)、谷氨酸鈉0.9g、D-異抗壞血酸鈉0.5g、乳酸0.6g、檸檬酸0.4g、辣椒紅0.1g、安賽蜜0.01g、呈味核苷酸二鈉1.085g、檸檬黃0.005g。
配方H:菜籽油6.5g、辣椒6g、食用鹽3g、白砂糖2.2g、酵母抽提物1.3g、花椒2.1g、白酒1.6g、香辛料2.1g(八角0.5g、山柰0.4g、小茴香0.3g、桂皮0.3g、草果0.3g、丁香0.3g。)、谷氨酸鈉1.5g、D-異抗壞血酸鈉0.5g、乳酸0.7g、檸檬酸0.3g、辣椒紅0.1g、安賽蜜0.01g、呈味核苷酸二鈉1.085g、檸檬黃0.005g。
實施例2~18
蔬菜鹽漬:按表1選擇原料配方1~8,加食用鹽沙壓密封,并加所述原料質量0.01~0.02%的乳酸菌的自然發酵。
清理:用自來水清洗干凈、剔除異雜物,修削老筋老皮。
整形:按工藝將原料切絲、片、丁等。
脫鹽:在脫鹽機上脫鹽,控制食用鹽含量。
脫水:在壓榨機上脫水,控制水分含量,得到半成品。
第一次檢測:檢測半成品中以NaCl計,食用鹽的質量百分百;水分的質量百分百;以乳酸計,總酸的含量;以NaNO2計,亞硝酸含量。檢測結果見表1。
炒制:控置炒制溫度、時間進行炒制。
調味:根據半成品檢測數據,采用配方A~H按照表2進行調味。
真空包裝:在自動灌裝抽空封口機上進行產品包裝。
殺菌:在巴氏殺菌機上進行巴氏殺菌,控制殺菌水溫和時間,得到醬腌菜。
冷卻:在冷卻機上通過熱交換將得到的醬腌菜溫度迅速降至常溫。
第二次檢驗:檢測醬腌菜中以NaCl計的食用鹽的質量百分百;水分的質量百分比;以乳酸計的總酸的含量;以NaNO2計的亞硝酸含量。檢測結果見表2。
裝箱:將產品按規格裝箱。
表1
表2
以上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上述優選實施方式不應視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為準。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內,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