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家禽飼料添加劑
技術領域:
,具體涉及一種羊抗病促生長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羊是人們熟悉的家畜之一,其飼養在我國已有5000余年的歷史,羊全身是寶,其毛皮可制成多種毛織品和皮革制品,在醫療保健方面,羊更能發揮其獨特的作用,羊肉、羊血、羊骨、羊肝、羊奶、羊膽等等可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羊肉營養豐富,歷來被用做壯陽的佳品,它富含優質蛋白質12.3%,脂肪28.8%,為豬肉的一半,另外含礦物質磷、鐵以及維生素B、維生素A等營養素,《本草綱目》載其功用“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力,治虛勞惡冷、五勞七傷。”祖國醫學認為其性味甘溫,入脾腎經,有益補氣補虛、溫中暖下之功效,因而可用于虛癆羸瘦、腰膝酸痛、產后虛冷、腹痛、寒疝、中虛反胃等病癥的治療。目前羊肉在我國家禽肉類中越來越受歡迎,羊肉養殖業也隨之蓬勃發展,隨著集約化、高密度養羊方式的流行,這種養殖方式所存在的弊端也越來越明顯,集約化、高密度養殖使得羊的免疫機能和抗應激能力顯著下降,養殖過程中發病率較高,生長緩慢。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為了解決目前集約化、高密度養羊過程中,因羊的免疫機能和抗應激能力顯著下降,導致養殖過程中發病率較高,生長緩慢的問題,提供一種羊抗病促生長劑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羊抗病促生長劑及其制備方法,它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制成,以每噸飼料的添加量為基準:小龍蝦蝦黃提取物50-80g、紅火蟻提取物30-50g、青麥仁發酵物1000-2000g;制作時,將小龍蝦蝦黃提取物與紅火蟻提取物、青麥仁發酵物在15000-18000psi的壓力下進行剪切混合,得到本發明一種羊抗病促生長劑。其中,小龍蝦蝦黃提取物由以下步驟制作得到,將石油醚與小龍蝦蝦黃混合,混合比例為6:0.8-1mL/g,在提取溫度為55-58℃、超聲功率為550-570W的提取條件下提取80-100min,濾過,蒸發回收石油醚,得到小龍蝦蝦黃提取物;紅火蟻提取物由以下步驟制作得到,將濃度為97-99%的乙醇與紅火蟻混合,混合比例為8:0.8-1mL/g,在提取溫度為35-38℃、超聲功率為320-350W的提取條件下提取60-65min,濾過,蒸發回收乙醇,得到紅火蟻提取物;青麥仁發酵物由以下步驟制作得到,將青麥仁與水按1:2-3的重量比混合制漿,得到青麥仁漿,將青麥仁漿滅菌后接種畢赤酵母,接種量為2-2.2‰,接種后分3個階段進行發酵,第一階段在溫度為25-28℃,青麥仁漿溶氧為45-50%下發酵5-6小時;第二階段在溫度為29-30℃,青麥仁漿溶氧為55-60%下發酵10-11小時;第三階段在溫度為18-20℃,青麥仁漿溶氧為25-30%下發酵2-3小時。使用時,將本發明抗病促生長劑與基礎飼料混合均勻,在28-30℃下堆積發酵2-3小時后,再進行飼喂。本發明根據集約化、高密度養羊引起的羊易生病、生長緩慢的的原因,充分考慮我國羊的生理、生活特性,再經過臨床飼喂試驗,不斷調整各組分配比后最終確定,得到的抗病促生長劑經大鼠驗證安全無毒;添加劑中的青麥仁發酵物可降解粕類飼料中的抗營養因子,破壞飼草中纖維素的細胞壁,使得草料內的養分更多的釋放出來,提高飼草的消化利用率;小龍蝦蝦黃提取物能促進羊消化液分泌,提高羊腸胃消化機能,刺激腸胃蠕動,而且香味豐富,促進羊多食飼料,實現快速育肥;紅火蟻提取物能夠提高羊的抗應激能力和免疫機能,降低養殖期間病害發生。由本發明羊抗病促生長劑對集約化、大面積養殖場內羊的影響的對比試驗可以看出,本發明防治養殖期間病害發生及促生長效果顯著,提高了集約化、大面積養羊的經濟效益。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一種羊抗病促生長劑及其制備方法,它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制成,以每噸飼料的添加量為基準:小龍蝦蝦黃提取物70g、紅火蟻提取物40g、青麥仁發酵物1500g;制作時,將小龍蝦蝦黃提取物與紅火蟻提取物、青麥仁發酵物在16000psi的壓力下進行剪切混合即可;其中,小龍蝦蝦黃提取物由以下步驟制作得到,將石油醚與小龍蝦蝦黃混合,混合比例為6:1mL/g,在提取溫度為57℃、超聲功率為560W的提取條件下提取90min,濾過,蒸發回收石油醚,得到小龍蝦蝦黃提取物;紅火蟻提取物由以下步驟制作得到,將濃度為98%的乙醇與紅火蟻混合,混合比例為8:1mL/g,在提取溫度為37℃、超聲功率為335W的提取條件下提取63min,濾過,蒸發回收乙醇,得到紅火蟻提取物;青麥仁發酵物由以下步驟制作得到,將青麥仁與水按1:2.5的重量比混合制漿,得到青麥仁漿,將青麥仁漿滅菌后接種畢赤酵母,接種量為2.1‰,接種后分3個階段進行發酵,第一階段在溫度為27℃,青麥仁漿溶氧為48%下發酵5小時;第二階段在溫度為30℃,青麥仁漿溶氧為57%下發酵11小時;第三階段在溫度為19℃,青麥仁漿溶氧為28%下發酵2小時。使用時,將所得到的抗病促生長劑與基礎飼料混合均勻,在30℃下堆積發酵2小時后,再進行飼喂。一種羊抗病促生長劑及其制備方法對集約化、大面積養殖羊影響的對比試驗:試驗地點及供試羊群;試驗選用小尾寒羊,由界首市舒莊興安家庭農場提供,試驗采用單因子設計,選擇3-4月齡的小尾寒羊共200頭,隨機分為A、B兩組,每組各100頭,兩組均采用現有集約化、高密度養殖方法管理,兩組羊的年齡、體重及健康狀況相近,兩組基礎日糧組成為,玉米50-60%、豆粕20-35%、麩皮10-20%,并根據羊的不同生長階段按常規添加多維和微量元素;此外,兩組羊按季節額外補充青飼;A組除在基礎日糧中按實施例1的比例添加實施例得到的抗病促生長劑外,對比飼養期間,兩組羊管理方法無任何差異,試驗期為8個月,試驗前后統計兩組羊的平均體重,結果見表1:組別試驗前平均體重(公斤)試驗后平均體重(公斤)A26.45115.17B26.5990.83試驗期間,記錄兩組羊的發病情況,結果見表2:組別腹瀉發生率(%)羊腸毒血癥(%)羊快疫(%)傳染性膿包病(%)消化不浪(%)A46%5%2%29%14%B2%0%05%0%由表1可以看出,在羊基礎日糧中添加實施例1得到的羊抗病促生長劑的A組育肥效果明顯,試驗后平均體重顯著高于B組,在羊基礎日糧中添加實施例1得到的羊抗病促生長劑的A組羊試驗期間病害發生率明顯低于B組,在羊基礎日糧中添加實施例1得到的羊抗病促生長劑對預防羊常見疾病的發生有較為顯著的幫助。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