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風濕、中風類疾病的藥物及其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藥技術領域。
風寒濕痹及中風偏癱是兩類常見頑固性疾病。風寒濕如風濕麻木、骨節腫痛、腰腳疼痛、風濕性關節炎等;中風病如腦出血、腦血栓、腦栓塞等以及創傷性骨折、軟組織挫傷的后期恢復等。
目前,用于醫治風濕類的中成藥有壯骨關節丸、骨仙片、小活絡丸、風濕痹康膠囊、傷濕止痛膏、風濕圣藥酸痛靈搽劑、史國公酒等;醫治中風類的藥有血栓心脈寧、血塞通注射液、絡欣通等藥物;但經長期臨床應用和觀察的結果證明它們的療效欠佳。有的見效慢,服用時間長,因而對胃有刺激;有的價格昂貴,患者用藥劑量大,而且不能達到標本兼治,因而難于推廣普及。
本申請人已受讓的發明專利ZL 86108904.9,公開了一種“膠狀專治痹癥中成藥的制備方法”。它是將草烏、川烏、何首烏、附片、小白附子、當歸在98~115℃的沸水中熬煮過濾12次,煮提時間整個過程需50~60小時甚至更長,所得藥液除渣后,加入豬腳、乳香、阿膠、冰糖、豬板油入鍋濃縮至濃液狀,冷卻固化為膠塊。該制備方法由于熬煮提取藥液時間太長,耗時費力,藥物產品的有效成份大幅度降低,并且增加了生產成本。另外,組方中藥材過多,也降低了藥效。
本發明提出一種改進的治療風濕、中風類疾病藥物的制備工藝,它大大縮短了制備過程,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并使產品的藥效得到較大提高。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達到它包括草烏、川烏、何首烏、乳香、小白附子、附片、豬蹄、冰糖,各材料的百分比例為草烏30%、川烏20%、何首烏15%、乳香1%、小白附子9%、附片5%、豬蹄17%、冰糖3%。
上述藥物的制備工藝,是將處方中諸藥檢選去雜、清洗干凈,按比例稱量配料備用,包括如下步驟A.水制和切制。各藥材加水浸泡11小時,開片或破碎成2~3mm片厚,B.水解提取脫毒。第一次,按1∶1比例加去離子水,在0.12MPa、140℃高溫下煮提1~2小時,水煎液經40目篩過濾,第二次,按1∶1比例加去離子水,在常壓、94℃高溫下煮提1~2小時,水煎液經40目篩過濾,第三次,按1∶1比例加去離子水,在常壓、94℃高溫下煮提1~2小時,水煎液經40目篩過濾,C.濃縮收膏。三次濾液合并,減壓濃縮至比重1∶1.30后,再在常壓下濃縮至水份含量為20%,即得稠膏。
實施例本發明配方由草烏900g、川烏600g、何首烏450g、乳香30g、小白附子300g、附片150g、豬蹄500g、冰糖90g組成。
將處方中原輔料諸藥檢選去雜、按規定稱量。其中乳香與水按1∶1水磨過濾制得乳香水飛液備用;鮮豬蹄檢查無臭去毛洗凈。其余諸藥洗凈浸泡11小時后,開片或破碎。鮮豬蹄、草烏、川烏、附片、小白附子諸物質與水按1∶1比例,在140℃高溫下提取脫毒,時間2小時,水煎液過濾備用,藥渣加何首烏在94℃溫度下進行三次提取,每次時間均為2小時,之后合并濾液,經40目篩過濾,再進行濃縮,一次濃縮至比重1∶1.30,二次濃縮(水份的20%)后,加乳香水飛液和冰糖粉,再加包衣粉適量包衣,檢查合格,分裝即得成品。
本發明所用配方,主藥草烏、川烏為至毒之品,具有大溫之藥,具有祛風散寒、除濕止痛之功效。精選的多種名貴輔藥材如乳香,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解毒消癰之功效。小白附子具有燥濕化痰、祛風解痙、逐寒止痛之功效。附片,溫中回陽、散寒止痛。
佐藥何首烏具有滋補肝腎、養血祛風、益精潤燥的功效。
全方聚祛風寒濕邪、滌痰搜風、祛瘀止痛、滋補肝腎于一方,具攻補兼施,標本兼治、陰陽相濟之功效。有顯著的活血化瘀、通經活絡作用。
依據本發明制備的藥物用于治療風濕、麻木、骨節腫痛、腰腿疼痛、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質增生、肩周炎、腦出血、腦血栓、腦栓塞、血粒度高、動脈硬化等引起的治療風濕、中風等疾病。對創傷性骨折、軟組織挫傷的后期恢復也具有顯著的消炎、鎮痛功效。
本發明與86108904.9相比,水解脫毒提取濾液從原12道步驟縮短為3步;提取時間由原來的50~60小時縮短到只需6小時,原料從11味藥減少至8味,但藥效卻較原來提高,并且降低了生產成本,純浸膏一步制丸,工藝簡便。
本發明提供的藥物產品安全無毒。急毒性試驗按最大濃度、最大給藥容積。一日灌胃三次,按體表面積換算,小鼠日灌胃量已達60g/kg,為成人日服量的85倍,均不能測出小鼠的半數至死量,服藥小鼠全部健康,表明小鼠最大耐受量超過60g/kg,即MTD>60g/kg。
藥物產品長期毒性試驗以成人臨床用量的4倍和20倍(按體表面積換算),連續灌胃給藥60天(4個療程),對大鼠的生長發育、血液學,血液生化學的各項主要指標;對肝、腎功能,臟器系數以及重要臟器的病理組織學檢查結果與對照組比較均無明顯差異。表明臨床病人在常規劑量下長期反復使用是安全的。
藥物產品藥效實驗能顯著降低“血瘀”模型大鼠血液的“濃、粘、凝、聚”等狀態,使異常的血液流學指標得到糾正,顯示其活血被動瘀、通經活絡之功效。
用法用量片劑每次5g,每日二次,飯后烊化兌酒服。丸劑每次5g,每日二次,開水吞服。7~14天為一療程,老人、兒童酌減,重癥頑癥酌加或遵醫囑。
感冒發熱、孕婦及乳孩禁服,服藥期間忌服酸冷。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風濕、中風類疾病的藥物,它包括草烏、川烏、何首烏、乳香、小白附子、附片、豬蹄、冰糖,其特征在于各材料的百分比例為草烏30%、川烏20%、何首烏15%、乳香1%、小白附子9%、附片5%、豬蹄17%、冰糖3%。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藥物的制備工藝,將處方中諸藥檢選去雜、清洗干凈,按比例稱量配料備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A.水制和切制。各藥材加水浸泡11小時,開片或破碎成2~3mm片厚,B.水解提取脫毒。第一次,按1∶1比例加去離子水,在0.12MPa、140℃高溫下煮提1~2小時,水煎液經40目篩過濾,第二次,按1∶1比例加去離子水,在常壓、94℃高溫下煮提1~2小時,水煎液經40目篩過濾,第三次,按1∶1比例加去離子水,在常壓、94℃高溫下煮提1~2小時,水煎液經40目篩過濾,C.濃縮收膏。三次濾液合并,減壓濃縮至比重1∶1.30后,再在常壓下濃縮至水份含量為20%,即得稠膏。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醫藥技術領域,大大縮短了制備過程,它包括草烏、川烏、何首烏、乳香、小白附子、附片、豬蹄、冰糖,各材料的百分比例為草烏30%、川烏20%、何首烏15%、乳香1%、小白附子9%、附片5%、豬蹄17%、冰糖3%,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并使產品的藥效得到較大提高。
文檔編號A61P29/00GK1265309SQ0010016
公開日2000年9月6日 申請日期2000年1月14日 優先權日2000年1月14日
發明者朱良明, 尚世俊, 湯德川, 李祺德, 蘇曄 申請人:云南滇北制藥有限公司